051
    小诺声音不响,但房子小,大家还是都听见了。一时大家都沉默,有点冷意的沉默。家琪更是觉得背后寒嗖嗖的:战争的先兆吗?
    关于这套福利房,有点小故事,但也只是平淡的小经历,一如中国绝大多数福利房的分配故事。
    对于如今很多80后年轻人来说,福利房是个快消逝的词,但是对于一大半70后的人,福利房曾经是他们在某段时间里整天挂在嘴上的词,尤其是在结婚前后。
    要得到福利房,通常要经历一个科学的程序:打分制。一般来说,这些分数名单上的第一条是要结婚,然后看夫妻双方的户口和工作单位,再看申请分房人的职称,年龄,婚龄,工龄等等。分数越高,排名越前,排名越前,分房的可能性越大。当然,随着职称和位子的高升,房子会越换越大,换下的房子被下一轮申请分房的排名前面者得到……如此循环往复。
    对于夫妻双方都是有正式城市户口和工作的,双方单位都可以申请,但是一旦在某一方申请到了房子,另一方将自动取消分房资格。这时候就看谁方的工作单位好,就去谁方申请。很显然的,效益越好的单位,分数不高也可分到房,效益不好的单位,分数再高也要等待再等待,家琪的单位显然是不错的,领导说了,一领证就给他们房。
    虽说这房子是在家琪单位分到的,房产证上写的是何家琪名字,但同样也意味着小诺的功劳必不可少以及对这房子的一半拥有权:因为结婚是首要条件,另外小诺的条件也给了家琪加分的机会。而且,家琪分到了房后,小诺在自己的学校不仅没房可分,甚至还取消了她的单人宿舍,说是要给更有需要的老师。
    福利房的购买价格比起现在的商品房价格,相差程度不是一个数量级。当年家琪这套50多平米的两居室,拿下时候不到3万,以现在的行情,要出售的话估计可以超出30万。当然在拿到福利房的三证时,证书上贴了一份附加合同,大意是何家琪还需要在单位工作至少5年,若何家琪单方违约,单位有权力将房子以原价收回等等。
    3万不到,对于两个家境都还不错的小白领,稍微凑一下就凑出来了。当拿到房产证的时候,小诺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第一笔婚后共同不动财产哦!
    所以,这房子的归属是很显然的。所以,当小诺轻轻说出那句话后,其他人都不知该如何接口。
    家琪妈愣了愣后,脸色有点不好看。
    家琪爸说:嗯,看得也差不多了吧,我们回去吧。
    家琪赶紧说:好,回去吧,这里有股子装修味道,闻多了不好。
    一路无话。
    到家后,小诺去了卧室休息。
    家琪爸妈在客房里。
    家琪两边看神情,两头讨好。
    家琪妈脸色阴郁。她有点想发作,但是强忍着。她去厨房间收拾,她喜欢在心情不好时在厨房间里捣鼓。前段时间家里一直有阿姨,家里那大厨房她都没什么机会进去,但事实上,厨房一直是她最喜欢呆的地方,她觉得,一个好的女人,首先就要爱厨房,喜欢进厨房,这样才能为家人烧出好吃可口的饭菜,才能在家人往饭碗里夹大筷子的菜肴时有种真心的喜悦和满足。这些多年来,她一直是这样做的。
她在收拾冰箱。冰箱里很充实但也很凌乱,她皱皱眉头,因为看到了很多她带给他们的东西,都原封不动地在冷冻柜里搁着:鱼,鸡,火腿等等。她心里很恼火,这些都是她费劲心思买来的土产土货,原以为他们会感谢自己,结果却发现他们根本不把自己的关心当回事。
    家琪妈取出这些东西,准备烧几个菜。家琪在旁边阻拦:妈,不用折腾了,我们待会出去吃饭,小诺早就想吃个老鸭煲了,我们一起去张生记吃吧。
    家琪妈冷冷地说:你们有多少工资,怎么经得起老是出去下馆子吃饭?
    家琪爸过来打圆场:今天难得家庭聚会,就出去吃吧。
    家琪更是甜言蜜语:妈,冰箱里的东西,我保证一星期内消灭掉!
    家琪妈想想,叹口气,把东西又塞回冰箱。也是,今天出去吃饭可以不花自家钱,若把冰箱的菜都烧了,下礼拜儿子儿媳他们吃什么?
    家琪啊,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你别不知道,别不当回事啊!她再次强调。
    其实,叫小诺简单地做几个菜,也不会影响她什么,分娩之前还要特意多运动的呢……家琪妈本想这么说,但是忍住了,刚才她看见小诺已经出来在客厅里坐着,怕她听见误会。
    家琪妈回客房,在小包包里翻出一些小瓶护肤品,然后去卫生间准备洗下脸。她在镜子前看着自己日益衰老的脸,有些无奈。以前没过过好日子,现在日子好了,人却已经老了。家里的护肤品不少,但是,再怎么用,都不能挽回岁月的流逝。而且,人老了,说话也不中用了,以前她在家里是主角,一手把家操持地清清爽爽,但现在,想说什么话,都还得有些顾忌,这是怎么回事?
    她在洗脸盆里放满水,先用洗面奶,再上爽肤水,再涂精华,再抹眼霜。程序完毕,看看洗脸盆里满满的水,于是小便了一下,然后用个小脸盆淘着洗脸盆的水去冲马桶。利用废水冲马桶,是她多年的习惯。
    家琪妈出来,在客房换衣服。小诺进去,主卫的手纸不够了,客卫的橱柜里备着大包的卷纸,她去拿几卷出来。
    家琪妈刚才用脸盆里的水冲马桶时,有些水滴在地板上,出来时没有擦干,小诺进去时穿着软拖鞋,没注意到地上的水,一滑,几乎摔倒,幸好头脑清醒,紧紧抓住了淋浴房的门架,但是惊吓不小,一时哭腔地喊道:家琪——
    家琪赶紧冲进去,见大肚子的小诺半蹲在那里,赶紧抱住她。
    家琪,我说过多少次了,卫生间的地板要保持干燥,不然要摔倒的,要出事的!小诺气急。
    家琪爸和家琪妈也赶紧过来。
    没事吧?家琪爸紧张地说。
    地上撒了水,滑了一下。小诺在家琪的搀扶下站起来,说。
    家琪妈的神情有点不自然。
    怎么有股味道呢?小诺闻着,看到了马桶底上沉积的那汪水不是清澈的,就知道了怎么回事,也明白了地上的水是怎么撒出来的。
    妈,这样冲水没用的,卫生间里会有异味的,省这点水干嘛呀,若出事就来不及了!小诺没好气地说着,随手一按马桶上的键,哗,一阵清澈的水流出来,马桶里一片翻腾。
    家琪妈一扭头,回客房。
    她在客房里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说:我买的房子,我连洗个脸的权力都没有吗?
    小诺听到,脸色一变,僵硬地立在那里。
    家琪爸赶紧去客房抚慰。以他的经验知道,家琪妈又要开始发泄了。
    家琪赶紧把小诺拉进主卧。
    给他们送东西送钱,还不如送给灵隐寺呢!他们根本不知道好歹,送钱给灵隐寺,还能看到张笑脸!
    小诺脸色一白,对着家琪说:家琪,把上午你妈给的钱,还给她,我消受不起。
    小诺,我妈说说气话罢了,你怎么也当真了呢?家琪着急。
    客房里,家琪妈神情激动,指天画地:这是我的房子,我积攒了半辈子,一次性付款买下的房子,我竟然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样受气!我可以给你们住,也可以不给你们住!
    家琪爸压低了声音制止:文淑,干嘛呀你!
    小诺自然听到了婆婆的话,愤怒回应:请别忘了在我和家琪结婚前有人是怎么同我爸妈说的!自己说过的好听话别忘了!
    家琪赶紧拉老婆的手,央求她别说了,别说了。
    家琪妈一时没法回答,更加气。她开始往墙撞自己的头,发泄。家琪爸赶紧抱住她。
    小诺,你妈是病人,你怎么能对你妈这么说呢?他一边抱着老婆,一边以埋怨的语气对小诺说。
    妈是病人,我也是病人!小诺再次回应。
    ……
    终于安静了,房子里什么声音都没有。四个人在两房间里,筋疲力尽,神情麻木。
    爸妈,今天你们要不先回去吧。家琪痛苦又无奈地说。
知识分子婆婆媳妇的那些事 ZT
45652422情感.婚姻.家庭
全部回帖
 珈怡妈妈151楼
珈怡妈妈151楼052
家琪妈瞪大眼睛看着家琪爸,似乎有点不相信儿子对他们下了委婉的逐客令。
走吧,走吧,儿子大了,留不住的……感觉颜面尽失,家琪妈悻悻地去客房,胡乱把东西收拾到包包里,她要立即就走。
家琪爸沉吟了一下,对家琪妈也对家琪说:冷静一下也好,要不,今晚我们就近住个宾馆,让双方都反省一下。因为明天要去看小诺爸,这已经同小诺妈说好了。小诺爸的葬礼我们没去成,明天的扫墓肯定不能更改的,不然礼节上太说不过去了。
家琪点头。家琪妈冷着个脸,无所谓的表情。
明天的扫墓需要我们去吗?家琪问。
不用,电话里说好的,就我们俩去看亲家。你们就在家休息吧。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彻底的不眠之夜,对于没住在儿子家而是住在宾馆里的家琪妈来说。
当听到儿子让他们回去时,她很震惊,然后失望,然后郁闷。她当时恨不得立即就走,再不要看到儿子,也不要再来杭州。但是自己的老公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她也就只得听从了。
她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自从儿子结婚后,似乎日子没有顺心过。可是以前的日子是很安稳很顺畅的呀。想想多年来自己辛勤操持的这个家,谁不羡慕,谁不说她能干,谁不赞美他们一家和美温馨?但是现在,总有不愉快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是谁,都是谁引起的?
家琪妈对自己的能干和律己是非常有信心的。当初家琪爸考上大学,她拼了劲也要考上一所学校,后来她上了一所师专,毕业后先当了两年小学老师,接着当了5年中学老师。虽然在工作待遇上比不上家琪爸,但是在当时最看重的城市户口上,他们是完全平等的!而且这分开的7年中,她给予夫家的照顾和支撑实在不是可以用金钱计算的,以致后来家琪爸一再对别人说她是有恩于他,他会一辈子回报她。
后来,家庭团聚了,她也换了单位,是那种“有油水”的单位,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她自尊自重,并没有使用她丈夫的权力来让自己得到特权。她不停考试,都快40的人了,还在进修大专文凭,她敏锐地感觉这份文凭对她很重要,终于,她花两年时间拿到大专学历,并靠着这份学历毫无异义地当上了中层干部。相比于小时候那么多的农村玩伴,她现在的处境可能是最好的了,她为自己感到骄傲,她觉得她得到这些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都是考她自己的努力、知识、贤惠和勤劳得来的。
在单位里,她受下属尊敬。在家里,她被丈夫和儿子信赖。在他们的世界里,她是主心骨,是轴心,是家庭脊梁。她把生活中的一切打理地井然有序,她掌管大大小小无数事务,什么过年给亲戚包多少红包,有朋友送来了什么礼下回要回多少份量的礼,儿子的某大学老师是老乡要去请他吃个饭,今年的奖金总收入有多少这笔钱该怎么存法,儿子要买什么变速自行车去问问当商场经理的同事老公是不是有质量好又有优惠的,家琪爸要出差该给他收拾行李带哪些衣服,晚上的晚餐照样是四菜一汤不过要换换汤的口味了,哪家商场因为装修打折正好可以给儿子多买几套针织内衣内裤,儿子可能谈恋爱了她提醒儿子要给女朋友买件礼物不需要用现金她可以给儿子抵价票券……
那时候的生活是如此舒畅平和,她是这个家庭的最忠诚最生动的形象代言人。她让这个家庭享受到快乐和安详,她也在这个家庭中享受幸福和满足。在这个小世界里,她兢兢业业地付出,并也得到丰厚回报。
但是,自从儿子结婚后,自从一个叫做李小诺的女孩出现后,一切平衡都被打破,往昔的安宁时光,一去不复返……
其实,对那个女孩,一开始她还是以欢迎、甚至是有点讨好的姿态迎接她的,因为她是她儿子最喜欢的女人。她可以为他们做很多事情,也可以无私送出很多东西,包括房子,钱物,当然还有一个做母亲的爱心。可是,她逐渐发现,那女孩对她的好似乎并不领情。
她没觉得她为他们准备了三房两厅的婚房是值得感恩的,她甚至对那房子挑三拣四,天啊,若当年她与家琪爸结婚,家琪爸的父母能为他们解决一个小小的栖身之地,她会当即热泪盈眶感恩不尽的!
出于母爱之心,很多单位分发的东西,她都会先考虑孩子,不知家琪他们在杭州能不能吃得到这些时新东西,所以她会千方百计托人送些食物给他们,按理说,儿媳收到这些东西该高兴才是,毕竟都是好东西,毕竟全都不要钱甚至不要花力气搬运,但是,她似乎不高兴,家琪妈非常非常不能理解李小诺为什么总是不能及时把那些好东西变成可口的饭菜,与她的丈夫家琪一起享受家庭的美餐?
而且在经济钱物方面,她更是全心全意地愿意付出。想想她的圈子里,哪个当公公婆婆的会如此再三地送出上万上万的红包?想当初给儿子办婚礼,请的客都是自家朋友同事,收的红包全部给他们,而回礼是自己去回,七八万的礼金不是小数字,而且最后又凑满了10万,算是给未来孙子的礼物。将心比心,自己若有这样的公公婆婆,她会天天烧高香了,但是,她,那儿媳,似乎就是没有被感动过!
对于引发今天这场争端的房子问题,其实她完全是一片好心。她曾经对儿子说过,等他们退休了,他们来住这个小套房子,她可以给他们带带孩子,烧点好吃的,其实她心中还有个想法没来得及说:她愿意补贴他们一些钱,若那房子值30万,她就补贴他们30万,她只想有个居住权,因为她实在中意那地方。而家琪他们不是曾经吵着要换房子吗,等生了孩子后,找个机会卖了那婚房,再加上那补贴,他们就完全可以去买套很不错的商品房了,什么孩子幼儿园啊,车库啊,一切都会有的,只要小诺愿意,同意在新买房子的产权上写家琪和家琪妈的名字就行。她觉得,这是个很完美的安排,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可怎么小诺就那么不懂老人的心思,非要惹出那样的争端呢?
……
小诺的不领情够让她郁闷和恼火了,而家琪,她的儿子,今天,为了小诺,儿子可以对自己的父母说:要不你们先回去吧。天啊,他们是有20多年的亲密母子关系的呀,但现在儿子却开始对自己说不了。
家琪妈觉得心寒得不得了。
纳兰若兰 发表于 2008-03-20 15:28:07
家琪妈瞪大眼睛看着家琪爸,似乎有点不相信儿子对他们下了委婉的逐客令。
走吧,走吧,儿子大了,留不住的……感觉颜面尽失,家琪妈悻悻地去客房,胡乱把东西收拾到包包里,她要立即就走。
家琪爸沉吟了一下,对家琪妈也对家琪说:冷静一下也好,要不,今晚我们就近住个宾馆,让双方都反省一下。因为明天要去看小诺爸,这已经同小诺妈说好了。小诺爸的葬礼我们没去成,明天的扫墓肯定不能更改的,不然礼节上太说不过去了。
家琪点头。家琪妈冷着个脸,无所谓的表情。
明天的扫墓需要我们去吗?家琪问。
不用,电话里说好的,就我们俩去看亲家。你们就在家休息吧。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彻底的不眠之夜,对于没住在儿子家而是住在宾馆里的家琪妈来说。
当听到儿子让他们回去时,她很震惊,然后失望,然后郁闷。她当时恨不得立即就走,再不要看到儿子,也不要再来杭州。但是自己的老公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她也就只得听从了。
她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自从儿子结婚后,似乎日子没有顺心过。可是以前的日子是很安稳很顺畅的呀。想想多年来自己辛勤操持的这个家,谁不羡慕,谁不说她能干,谁不赞美他们一家和美温馨?但是现在,总有不愉快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是谁,都是谁引起的?
家琪妈对自己的能干和律己是非常有信心的。当初家琪爸考上大学,她拼了劲也要考上一所学校,后来她上了一所师专,毕业后先当了两年小学老师,接着当了5年中学老师。虽然在工作待遇上比不上家琪爸,但是在当时最看重的城市户口上,他们是完全平等的!而且这分开的7年中,她给予夫家的照顾和支撑实在不是可以用金钱计算的,以致后来家琪爸一再对别人说她是有恩于他,他会一辈子回报她。
后来,家庭团聚了,她也换了单位,是那种“有油水”的单位,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她自尊自重,并没有使用她丈夫的权力来让自己得到特权。她不停考试,都快40的人了,还在进修大专文凭,她敏锐地感觉这份文凭对她很重要,终于,她花两年时间拿到大专学历,并靠着这份学历毫无异义地当上了中层干部。相比于小时候那么多的农村玩伴,她现在的处境可能是最好的了,她为自己感到骄傲,她觉得她得到这些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都是考她自己的努力、知识、贤惠和勤劳得来的。
在单位里,她受下属尊敬。在家里,她被丈夫和儿子信赖。在他们的世界里,她是主心骨,是轴心,是家庭脊梁。她把生活中的一切打理地井然有序,她掌管大大小小无数事务,什么过年给亲戚包多少红包,有朋友送来了什么礼下回要回多少份量的礼,儿子的某大学老师是老乡要去请他吃个饭,今年的奖金总收入有多少这笔钱该怎么存法,儿子要买什么变速自行车去问问当商场经理的同事老公是不是有质量好又有优惠的,家琪爸要出差该给他收拾行李带哪些衣服,晚上的晚餐照样是四菜一汤不过要换换汤的口味了,哪家商场因为装修打折正好可以给儿子多买几套针织内衣内裤,儿子可能谈恋爱了她提醒儿子要给女朋友买件礼物不需要用现金她可以给儿子抵价票券……
那时候的生活是如此舒畅平和,她是这个家庭的最忠诚最生动的形象代言人。她让这个家庭享受到快乐和安详,她也在这个家庭中享受幸福和满足。在这个小世界里,她兢兢业业地付出,并也得到丰厚回报。
但是,自从儿子结婚后,自从一个叫做李小诺的女孩出现后,一切平衡都被打破,往昔的安宁时光,一去不复返……
其实,对那个女孩,一开始她还是以欢迎、甚至是有点讨好的姿态迎接她的,因为她是她儿子最喜欢的女人。她可以为他们做很多事情,也可以无私送出很多东西,包括房子,钱物,当然还有一个做母亲的爱心。可是,她逐渐发现,那女孩对她的好似乎并不领情。
她没觉得她为他们准备了三房两厅的婚房是值得感恩的,她甚至对那房子挑三拣四,天啊,若当年她与家琪爸结婚,家琪爸的父母能为他们解决一个小小的栖身之地,她会当即热泪盈眶感恩不尽的!
出于母爱之心,很多单位分发的东西,她都会先考虑孩子,不知家琪他们在杭州能不能吃得到这些时新东西,所以她会千方百计托人送些食物给他们,按理说,儿媳收到这些东西该高兴才是,毕竟都是好东西,毕竟全都不要钱甚至不要花力气搬运,但是,她似乎不高兴,家琪妈非常非常不能理解李小诺为什么总是不能及时把那些好东西变成可口的饭菜,与她的丈夫家琪一起享受家庭的美餐?
而且在经济钱物方面,她更是全心全意地愿意付出。想想她的圈子里,哪个当公公婆婆的会如此再三地送出上万上万的红包?想当初给儿子办婚礼,请的客都是自家朋友同事,收的红包全部给他们,而回礼是自己去回,七八万的礼金不是小数字,而且最后又凑满了10万,算是给未来孙子的礼物。将心比心,自己若有这样的公公婆婆,她会天天烧高香了,但是,她,那儿媳,似乎就是没有被感动过!
对于引发今天这场争端的房子问题,其实她完全是一片好心。她曾经对儿子说过,等他们退休了,他们来住这个小套房子,她可以给他们带带孩子,烧点好吃的,其实她心中还有个想法没来得及说:她愿意补贴他们一些钱,若那房子值30万,她就补贴他们30万,她只想有个居住权,因为她实在中意那地方。而家琪他们不是曾经吵着要换房子吗,等生了孩子后,找个机会卖了那婚房,再加上那补贴,他们就完全可以去买套很不错的商品房了,什么孩子幼儿园啊,车库啊,一切都会有的,只要小诺愿意,同意在新买房子的产权上写家琪和家琪妈的名字就行。她觉得,这是个很完美的安排,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可怎么小诺就那么不懂老人的心思,非要惹出那样的争端呢?
……
小诺的不领情够让她郁闷和恼火了,而家琪,她的儿子,今天,为了小诺,儿子可以对自己的父母说:要不你们先回去吧。天啊,他们是有20多年的亲密母子关系的呀,但现在儿子却开始对自己说不了。
家琪妈觉得心寒得不得了。
纳兰若兰 发表于 2008-03-20 15:28:07
2008/03/20回复
 宝贝喜喜楼159楼
宝贝喜喜楼159楼053
见老婆翻来覆去睡不着,家琪爸也连声叹气:不懂事啊,孩子都不懂事啊!
在家琪爸看来,小诺实在太不懂事,当她神情上毫无一丝敬意地说出那句“妈是病人,我也是病人”时,若不是看着她刚失去亲人以及怀着个大肚子的状况,他真的要好好说她两句。当然,小诺不是自家的孩子,教训她的话不能说重,但是,一些关于基本礼节的东西,总可以说的吧。
首先就是尊重长辈的事情。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现在的年轻人再张扬自我,但是,这种必要的礼仪总要接受吧。尊卑有序会让年轻人在职场上做得更好,而对长辈,更是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对于家琪爸来说,几十年来一直走在传统的道路上,尊重长辈,尊敬领导,这不仅是场面上的体现,更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他是孝子,但是父亲死得早,子欲养而亲不在,让他一辈子心存愧疚。他对妻子忠诚,哪怕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分居,他始终对妻子一心一意,不是说爱妻子爱的死去活来,而是心中的那根道德和礼仪的准绳不允许他分心。他经常与他的同事和下属提起“礼仪”,他觉得,这种千年流传下来的精髓并不是场面上做做样子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心里的,但可惜,很多的年轻人都为了自我而放弃很多礼仪,甚至有下属在他背后说他“传统”、“守旧”。小诺就是这样,典型把礼仪当作场面戏的女孩子,接受西方观念远容易于接受中国传统精髓。
然后是缺乏体谅之心,这主要是小诺在行为上我行我素。他已经多次对小诺说过,家琪妈有病,是癌症患者,又是中度抑郁症患者,大家都要怜惜她,宽容她。尽管现在看来癌症病情控制地不错,同时因为调养合理,而且家里也不时有些喜事,抑郁程度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可是医生一再强调,不能让患者生气郁闷,以免病症卷土重来。他多次请求小诺,看在他的份上,多让着点家琪妈。一是长辈,二是病人,三是他这个当校长的公公已经多次恳求,小诺再怎么样也该把握住自己的一些言行吧。可是,她冷言冷语的一句“我真奇怪了,这究竟是谁的房子”几乎噎地让所有人说不出话来,接着又是一句“妈是病人,我也是病人”,他更加无话可说了。家琪妈是什么病,她是什么病,能相提并论吗?她说那话简直像在耍泼,既刻薄又无理,真不像是个大学老师说出来的话!
当然还有一些小孩气的脾气,没分寸感,没个沉着冷静的大人样。他阅人不少,也知道女性的类型有很多,可爱的,贤惠的,沉静的,聪慧的,体贴的……他的儿子喜欢上了小诺的聪明可爱和率真。但是,在处理婚姻问题上,简单的聪明真的是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需要宽容,包涵,能处理问题,能解决突发事件,能知道轻重缓急。承担好家庭里的一个角色不亚于承担一份工作,是需要各方综合能力,那就是统称“智慧”的一样东西,但是,小诺,在这份特殊的工作面前,显然她是不够格的……
唉,儿媳小诺,就是一个心理上不懂尊敬、行为上不知体谅、情绪上还有孩子气的女孩子,不知道家琪与她的婚姻能不能长久地见好……
后半夜了,见家琪妈还在床上折腾生闷气,家琪爸搂过老婆的肩膀,说,别同小辈去计较,想开点吧,等过两天,我给家琪打电话,再沟通一下。不管怎样,都是一家人,能过得去就过去吧。
当公公婆婆都在辗转反侧时,小诺在自己家里也静不下心睡觉。
她在反省,很郁闷地反省,可是,越反省越郁闷,越反省越添一肚子气。
她承认她说话厉害了点,可是她也是被逼无奈啊。
首先,是家琪妈的处世方式影响了她的投资理财,而等明白过来时才发现这样的教训真是太大了。
家琪妈是很节俭,甚至节俭到有些抠门。节俭是好事,但节俭到抠门难道会是好事吗?婆婆家那个卫生间的地面永远是滴着水渍的,因为从来都是用剩水冲马桶,小诺想这是何苦呢,节省那点水,换来一个不舒畅不整洁的环境,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再说,理财好习惯全是靠节省的吗,不,更多是靠科学投资的!但是,婆婆从来不投资,她的所有钱全部放在银行,包括答应作为宝宝基金的10万现金,也被她死死规定为宝宝专用,不得挪用。结果后来那笔钱被张姝借走,不到一年时间,张姝用这流通起来的10万挣了10万,小诺见状也只有叹气的份——谁叫她不敢违抗婆婆的规定呢?
婆婆在生活中还有个坏习惯:说话常说的好听,但不能保证会不翻脸不认说过的话。那件10万装修款的事情小诺真不想再提,因为一提就是一肚子气。对着所有人都说的好好的:给儿子儿媳买好了婚房,三房两厅两卫,哪户人家会有这样的大手笔?言下之意,房子送给他们当婚房了。正是因为婆婆这样高姿态的语言承诺,小诺把父母给她的10万房款变成了装修款,但是后来的结果怎么样?小诺没有了投资的本金,而婆婆不让他们动这她并不中意的房子。好在后来小诺也想通了,老人的房子,去指望它们做什么,还不如自己以后多挣点,争取自己买房就是了。只是有时候想起来,若当初用那爸妈给的10万块钱买房子,现在估计能挣上个20万了吧……如此假设的想想,会让她忍不住郁闷一阵。
最郁闷的是,除了没她名字的房子动不了外,属于她和家琪的房子她也动不了。就因为地段好,不让她卖,不卖那就装修吧,可参观之外还要指点她的装修,似乎摆明了态度这房子她要管到底。房子,房子!婆婆在房子问题上简直架空了她,可她是何家琪的太太,是何家琪这个家的法定女主人,她怎么竟然决定不了自己家里的任何事情?!
面对婆婆,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疑惑是:婆婆真疼爱她吗?长明灯的事她都懒得同家琪说,反正她也不相信佛啊神啊,点不点都无所谓。她也理解,点盏长明灯费用不少,总不能今年点明年熄灭吧,就算先只预定个10年,起码要1万块钱,她也不想让婆婆把钱白白扔进去。但是,在其他方面,她也实在没觉得婆婆是真心疼爱她。他们是在财物上慷慨大方,可每次她给他们钱后都有条件,指定钱必须花在哪个方面,而且都会急巴巴地给她父母打电话:这次又给小诺他们一个大红包,以致小诺爸还活着时就说,怎么感觉我们那亲家三天两头给你们送钱?家琪妈能这样在亲家那大肆宣扬她这婆婆是如何慷慨,在她自己的圈子朋友里,自然更加不惜余力地说她是如何善待儿媳了。可是,给个红包,又大肆宣扬,这是什么心态?
然后,家琪爸的处处偏袒也让她郁闷。以前,她觉得家琪爸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公,和蔼,友善,大度,对同事好对下属好对老婆好对儿子好对儿媳也很好,刚结婚时,她曾经见一个朋友就夸一次她的公公,甚至对她老爸说公公对她比老爸对她还好。但是,时间长了,她总觉得,公公的好,不是出自一种内心,而更多是出自一种道德或者义务。公公爱婆婆吗?不见得是爱吧,因为他多次说“他欠她的,他怎么报恩都不够”,所以更多是出于道义,他把婆婆照顾地让所有人赞叹不绝。当然,正是这种赞叹不绝,让他更加乐于做一个道德的楷模。对婆婆是这样,对其他人也是这样,比起内心面对,他更多地是在表演,在生活的岁月中长期表演。
公公是什么人呀,看他的学历就知道,学生干部,在大学就是中共党员,然后留校当老师,然后进修,然后当团书记,然后又进修,然后再当什么领导,再然后当副校长,最后当校长,一份简历看下来,标准的正人君子,又儒雅又正派的一个知识分子,就像一个标准答案。太完美了。可是这样的完美里面,是不是少了一种个性?而少了个性的人,是不是会有种根深蒂固的所谓“理性”的东西?那么像他这样性格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就纯粹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而努力生存着?若他是一个打着明显时代烙印并成为那个时代的成功者,那么,他是不是暗藏着一种叫做“虚伪”的东西,不然他怎么会为了成为道德楷模而牺牲那么多的自己?
……
小诺睡不着。
她是想反省的,可越反省越烦躁,越反省越扯出些陈年往事,越反省越感觉对未来家庭关系的茫然。
见老婆翻来覆去睡不着,家琪爸也连声叹气:不懂事啊,孩子都不懂事啊!
在家琪爸看来,小诺实在太不懂事,当她神情上毫无一丝敬意地说出那句“妈是病人,我也是病人”时,若不是看着她刚失去亲人以及怀着个大肚子的状况,他真的要好好说她两句。当然,小诺不是自家的孩子,教训她的话不能说重,但是,一些关于基本礼节的东西,总可以说的吧。
首先就是尊重长辈的事情。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现在的年轻人再张扬自我,但是,这种必要的礼仪总要接受吧。尊卑有序会让年轻人在职场上做得更好,而对长辈,更是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对于家琪爸来说,几十年来一直走在传统的道路上,尊重长辈,尊敬领导,这不仅是场面上的体现,更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他是孝子,但是父亲死得早,子欲养而亲不在,让他一辈子心存愧疚。他对妻子忠诚,哪怕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分居,他始终对妻子一心一意,不是说爱妻子爱的死去活来,而是心中的那根道德和礼仪的准绳不允许他分心。他经常与他的同事和下属提起“礼仪”,他觉得,这种千年流传下来的精髓并不是场面上做做样子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心里的,但可惜,很多的年轻人都为了自我而放弃很多礼仪,甚至有下属在他背后说他“传统”、“守旧”。小诺就是这样,典型把礼仪当作场面戏的女孩子,接受西方观念远容易于接受中国传统精髓。
然后是缺乏体谅之心,这主要是小诺在行为上我行我素。他已经多次对小诺说过,家琪妈有病,是癌症患者,又是中度抑郁症患者,大家都要怜惜她,宽容她。尽管现在看来癌症病情控制地不错,同时因为调养合理,而且家里也不时有些喜事,抑郁程度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可是医生一再强调,不能让患者生气郁闷,以免病症卷土重来。他多次请求小诺,看在他的份上,多让着点家琪妈。一是长辈,二是病人,三是他这个当校长的公公已经多次恳求,小诺再怎么样也该把握住自己的一些言行吧。可是,她冷言冷语的一句“我真奇怪了,这究竟是谁的房子”几乎噎地让所有人说不出话来,接着又是一句“妈是病人,我也是病人”,他更加无话可说了。家琪妈是什么病,她是什么病,能相提并论吗?她说那话简直像在耍泼,既刻薄又无理,真不像是个大学老师说出来的话!
当然还有一些小孩气的脾气,没分寸感,没个沉着冷静的大人样。他阅人不少,也知道女性的类型有很多,可爱的,贤惠的,沉静的,聪慧的,体贴的……他的儿子喜欢上了小诺的聪明可爱和率真。但是,在处理婚姻问题上,简单的聪明真的是远远不够,更多的是需要宽容,包涵,能处理问题,能解决突发事件,能知道轻重缓急。承担好家庭里的一个角色不亚于承担一份工作,是需要各方综合能力,那就是统称“智慧”的一样东西,但是,小诺,在这份特殊的工作面前,显然她是不够格的……
唉,儿媳小诺,就是一个心理上不懂尊敬、行为上不知体谅、情绪上还有孩子气的女孩子,不知道家琪与她的婚姻能不能长久地见好……
后半夜了,见家琪妈还在床上折腾生闷气,家琪爸搂过老婆的肩膀,说,别同小辈去计较,想开点吧,等过两天,我给家琪打电话,再沟通一下。不管怎样,都是一家人,能过得去就过去吧。
当公公婆婆都在辗转反侧时,小诺在自己家里也静不下心睡觉。
她在反省,很郁闷地反省,可是,越反省越郁闷,越反省越添一肚子气。
她承认她说话厉害了点,可是她也是被逼无奈啊。
首先,是家琪妈的处世方式影响了她的投资理财,而等明白过来时才发现这样的教训真是太大了。
家琪妈是很节俭,甚至节俭到有些抠门。节俭是好事,但节俭到抠门难道会是好事吗?婆婆家那个卫生间的地面永远是滴着水渍的,因为从来都是用剩水冲马桶,小诺想这是何苦呢,节省那点水,换来一个不舒畅不整洁的环境,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再说,理财好习惯全是靠节省的吗,不,更多是靠科学投资的!但是,婆婆从来不投资,她的所有钱全部放在银行,包括答应作为宝宝基金的10万现金,也被她死死规定为宝宝专用,不得挪用。结果后来那笔钱被张姝借走,不到一年时间,张姝用这流通起来的10万挣了10万,小诺见状也只有叹气的份——谁叫她不敢违抗婆婆的规定呢?
婆婆在生活中还有个坏习惯:说话常说的好听,但不能保证会不翻脸不认说过的话。那件10万装修款的事情小诺真不想再提,因为一提就是一肚子气。对着所有人都说的好好的:给儿子儿媳买好了婚房,三房两厅两卫,哪户人家会有这样的大手笔?言下之意,房子送给他们当婚房了。正是因为婆婆这样高姿态的语言承诺,小诺把父母给她的10万房款变成了装修款,但是后来的结果怎么样?小诺没有了投资的本金,而婆婆不让他们动这她并不中意的房子。好在后来小诺也想通了,老人的房子,去指望它们做什么,还不如自己以后多挣点,争取自己买房就是了。只是有时候想起来,若当初用那爸妈给的10万块钱买房子,现在估计能挣上个20万了吧……如此假设的想想,会让她忍不住郁闷一阵。
最郁闷的是,除了没她名字的房子动不了外,属于她和家琪的房子她也动不了。就因为地段好,不让她卖,不卖那就装修吧,可参观之外还要指点她的装修,似乎摆明了态度这房子她要管到底。房子,房子!婆婆在房子问题上简直架空了她,可她是何家琪的太太,是何家琪这个家的法定女主人,她怎么竟然决定不了自己家里的任何事情?!
面对婆婆,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疑惑是:婆婆真疼爱她吗?长明灯的事她都懒得同家琪说,反正她也不相信佛啊神啊,点不点都无所谓。她也理解,点盏长明灯费用不少,总不能今年点明年熄灭吧,就算先只预定个10年,起码要1万块钱,她也不想让婆婆把钱白白扔进去。但是,在其他方面,她也实在没觉得婆婆是真心疼爱她。他们是在财物上慷慨大方,可每次她给他们钱后都有条件,指定钱必须花在哪个方面,而且都会急巴巴地给她父母打电话:这次又给小诺他们一个大红包,以致小诺爸还活着时就说,怎么感觉我们那亲家三天两头给你们送钱?家琪妈能这样在亲家那大肆宣扬她这婆婆是如何慷慨,在她自己的圈子朋友里,自然更加不惜余力地说她是如何善待儿媳了。可是,给个红包,又大肆宣扬,这是什么心态?
然后,家琪爸的处处偏袒也让她郁闷。以前,她觉得家琪爸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公,和蔼,友善,大度,对同事好对下属好对老婆好对儿子好对儿媳也很好,刚结婚时,她曾经见一个朋友就夸一次她的公公,甚至对她老爸说公公对她比老爸对她还好。但是,时间长了,她总觉得,公公的好,不是出自一种内心,而更多是出自一种道德或者义务。公公爱婆婆吗?不见得是爱吧,因为他多次说“他欠她的,他怎么报恩都不够”,所以更多是出于道义,他把婆婆照顾地让所有人赞叹不绝。当然,正是这种赞叹不绝,让他更加乐于做一个道德的楷模。对婆婆是这样,对其他人也是这样,比起内心面对,他更多地是在表演,在生活的岁月中长期表演。
公公是什么人呀,看他的学历就知道,学生干部,在大学就是中共党员,然后留校当老师,然后进修,然后当团书记,然后又进修,然后再当什么领导,再然后当副校长,最后当校长,一份简历看下来,标准的正人君子,又儒雅又正派的一个知识分子,就像一个标准答案。太完美了。可是这样的完美里面,是不是少了一种个性?而少了个性的人,是不是会有种根深蒂固的所谓“理性”的东西?那么像他这样性格的人,是不是很容易就纯粹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而努力生存着?若他是一个打着明显时代烙印并成为那个时代的成功者,那么,他是不是暗藏着一种叫做“虚伪”的东西,不然他怎么会为了成为道德楷模而牺牲那么多的自己?
……
小诺睡不着。
她是想反省的,可越反省越烦躁,越反省越扯出些陈年往事,越反省越感觉对未来家庭关系的茫然。
2008/03/21回复

 包包的兔仔妈妈
包包的兔仔妈妈 
 
 菜花
菜花 
  纯净水-0624
纯净水-0624 家有好女
家有好女 多多宝贝sisi
多多宝贝sisi czs430
czs430 小舜舜
小舜舜 郑鹏鹏
郑鹏鹏
 阿宝的妈妈
阿宝的妈妈

 悠然丫丫
悠然丫丫 要做靓妈咪
要做靓妈咪 哪吒仔
哪吒仔
 jsfnly
jsfn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