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8584幼儿园早教
一、父母的角色:1、知识的启蒙者
2、言行的示范者
3、知心朋友
4、心理保健师
5、称职的指导者
另外,父亲和母亲由于性别不同,在教养孩子的角色任务上有一定的差异,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早期时,母亲作为生活的照料者,往往扮演着养育、保护、抚爱孩子的角色,构成孩子的母爱世界。孩子六七岁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这时,父亲的角色往往代表这个新世界的道德规范、信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准则,成为孩子认识、适应母爱之外世界的指导者。同时,父母角色的分工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2008/03/07
全部回帖
2.孩子在变,我们也要变--心理定势
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需求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父母这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积极适应孩子的新变化,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是初中阶段,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过渡。表现在独立意识高涨,试图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束缚,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限制,表现出不满甚至反抗,这也是很多青少年都具有的叛逆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
这时,父母应该理解、信任、新生孩子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不应再用自己的想法强迫孩子改变兴趣。父母要用平等和民主的姿态和孩子交往,像朋友那样交流,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缓和并解除孩子的反抗情绪,使他们乐于接受家长的要求,甚至主动向父母打开心扉。
为配合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比如,让孩子代表父母和亲朋好友交往,以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学习方面,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日记,帮他们总结学习经验,等等。但同时要注意,让孩子独立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因为孩子仍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当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仍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帮助。
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需求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父母这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积极适应孩子的新变化,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是初中阶段,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过渡。表现在独立意识高涨,试图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束缚,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限制,表现出不满甚至反抗,这也是很多青少年都具有的叛逆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
这时,父母应该理解、信任、新生孩子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不应再用自己的想法强迫孩子改变兴趣。父母要用平等和民主的姿态和孩子交往,像朋友那样交流,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缓和并解除孩子的反抗情绪,使他们乐于接受家长的要求,甚至主动向父母打开心扉。
为配合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比如,让孩子代表父母和亲朋好友交往,以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学习方面,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日记,帮他们总结学习经验,等等。但同时要注意,让孩子独立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因为孩子仍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当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仍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帮助。
2008/03/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