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人寿投资险收益不如一年期定期

803632家庭理财

11年去银行,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人寿鸿盈的一个保险,泵交三年五万,六年可以取,当时工作人员说参考当时五年期利率大概5个点左右,觉得不错就买了,。六年以来人寿从来没联系过我,偶尔年终收到收益信,大概也就几百后面三千左右,终于熬到六年快到期了,保险公司开始猛打我电话,总是说要去拿礼物啊之类的,其实就是看你钱快到期了又推销另外一些产品,我说看看这15万六年到底有多少收益我再决定是否投资,现在终于拿到所有钱了,15万收益19000,算得来两个点,发出来算给大家一个参考,真是不值得购买,保险也是意外死了才有赔,而且赔也就是投资额的两倍而已,我当时也是想当存钱,但是当时的利率比较高,没想还是被骗,如果当存钱不如买货币基金,当是一次教训吧
2017/02/04
全部回帖
SOLITARYHAWK:
贴主息怒下吧,就当是逼自己存了一点钱吧!银行代售点的很多工作人员往往是不专业的,他们所说的所谓的收益率一定要在条款中认真看清楚,确定是与自己所理解的收益率一样、保障期限等了解清楚符合自己的情况后再做购买决定!
查看原文
我觉得这是整个保险行业的通病,他们靠吹嘘收益率才能拉到客户,我去保险公司上他们的产品课也是宣传的收益率,但其实稍微仔细一问都是经不住推敲的,其实就是骗!
2017/02/05回复
每当变幻时-007:
我的情况跟楼主一样哦,同是人寿的,只是我交的是三年期共六万的,也是六年才能拿,下月初就到期了,利息也不高。真是被大大的忽悠了。打算到期后都是存定期算了。省心点,可以随时拿,买这个保险提前拿还本金都拿不回。
查看原文
是啊,不如买货基或者直接定期
2017/02/05回复
SOLITARYHAWK:
保险本身就不是单纯的投资,如果只是讲收益率是说不过去的,而是做为家庭理财的中长期资产配置工具之一而已,或许每家保险公司的培训文化不同
查看原文
保险既然有分红就是属于投资,没有分红收益就是纯保险,电视里都经常报道去银行存款忽悠买了所谓的分红保险,其实就是骗,如果不是骗,大家知道收益还不如一年定期谁会去买?还要把钱压在那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反正大家睁大眼睛看清楚,除非保险合同里面有写收益确定到底是几个点,否则什么所谓的分红、浮动收益全是骗人的未知数,到时候绝对那钱少得让你后悔
2017/02/05回复
小新仔妈妈:
刚存了两年期的,利率4点。也是保险公司的,难不成也有猫腻?
查看原文
看你买的是哪一种,我这种是泵交到期给分红那种的,根本不要指望所谓的分红,存十几万一年也就就几百,如果你保险合同注明是四个点那就没问题
2017/02/05回复
SOLITARYHAWK:
     客观一点讲:保险中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中长期的,没有10的或以上的时间过程基本上很难看到什么收益效果的!    而在银行代售的产品一般都是3-6年的短期产品对应的时间周期短,从产品设计来讲又要保证本金安全、又要快速返还,所以投资渠道和时间都被限死了故不可能有过高的收益性!目前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益是1.75%左右、且属于单利!而在保险里面从收益性的角度来讲有三类产品、且均属于复利:传统分红类: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万能险理财类:过往各家公司可以做到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4%左右投连产品类:平均年化收益率中长期要看不同账户表现很多做到年化7%左右其实都是有的!    对于投资,任何一种投资的收益都是不确定性的,如果收益率确定了那就意味着投资渠道被限定,注定了就不会有什么期望性的收益出现!     每种理财工具都有它本身的功能,但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意愿来合理配置才行,资产配置的时代才刚刚到来,慢慢的不断涌现出更多百万、千万、上亿的理财类的产品的购买案例出现,这些投资者的的理财经验和知识更丰富,但他们做这样的配置绝对不是单单为着收益一个目的,诸如稳健中长期持续理财需求、财富传承需求、资债隔离需求、养老子女教育需求、避税需求等等!       确实有很多不负责的销售行为存在,但大部分还是值得信赖的,因为这个行业在不断向前发展,遇到一些天上掉馅饼或非常诱人的事情时,我们自己本身也一定要理性的多留个心眼、理性的多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是那么回事!     以上供大家参考,祝大家2017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如愿!
查看原文
正如您说传统分红类: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看到这个收益率谁还会买,而且钱还要压几年,所以我接触到所有的保险从来不会这样说,都是骗
2017/02/06回复
tingting0421:
当去上保险理财课时,分红险的概念时,就知道概念本身就意味着不会有高回报,所以我一般都不卖这个,不过后来想想分红险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于那些不会理财的,乱花钱的还是有强制储蓄的作用的。
查看原文
如果强制储蓄不如分批存定期,收益高过保险,取回最多损失利息,而不像保险还损失本金,所谓的保险赔偿也是意外死亡才赔,赔率也就是投资额的一倍而已,自己想想吧,有钱人无所谓,大部分没钱人压那么多钱保险公司还不如个定期实在没必要
2017/02/06回复
caca33:
保险主要是保障,不是拿来理财的,个人觉得
查看原文
我想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拿了一笔钱是打算去做投资收益或者存定期的,不是去买保险的,结果被保险公司忽悠买了分红类保险,他承诺是六年后有5个点收益,而当是的五年期定期就是五个点收益,六年过后却只有两个点,这才是客户接受不了的地方,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销售员的销售方式,而我接触到的所有保险员都是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如果他按实际告诉你,收益只有**毫不犹豫选择定期,而对于保险购买,我宁可就是买纯保险,这样赔偿率高,而且不需要把大笔流动资金压很多年
2017/02/06回复
SOLITARYHAWK:
再准确点来说:保险重点核心在于保障,保险属于理财,但理财不等于纯粹的只追求投资收益!
查看原文
我拿这笔钱去银行是找投资收益的,不是买保险的,只是保险员基本都会忽悠客户高收益,如果说买保险宁可买纯保险而不是这样压很多流动资金在里面并且收益低,赔付率低的保险,直接交保费那种赔付率更高,所以你们不要把两件事混为一谈,吃一亏长一智,所以我也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大家投资分红险泵交那种收益绝对是低于银行利息的,所以根本不指望高收益,如果想不压资金那么多,又想有高赔付的保险就是单纯买保险,这才是我要表达的重点,然后大家一定不要上保险员这种承诺高收益的当,除非白纸黑字写清楚到底几个点收益,什么分红啊浮动收益啊,根本不要入法眼,就当没有
2017/02/06回复
lenjianjin:
很多时候,他们的4个小就是两个真的4个点,合计每年2个点。现在银行也玩这招,要问清楚。
查看原文
是啊,就当交学费了,一个四大银行一个中国人寿,所以当是才充分信服,结果还是被忽悠了,就是和电视里报道那些去银行存钱结果忽悠买了保险一个模式
2017/02/06回复
lenjianjin:
很简单呀。。保险提成很高,这么高的提成后还能分什么红,他们也是拿钱去做投资。今天 看朋友圈有个平安保险的朋友发的,存2000一年后拿1200之类的,具体数字真忘了。不过感觉太忽悠了。。。这么高收益,借高利贷都可以呀。。
查看原文
是啊,之前就是太相信四大银行中国人寿这样的大企业,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邻居男的以前打游击的没什么正式工作,女的以前在天河城附近合伙开了个美容院,每天做得好辛苦,大概三四年前男的开始做平安保险,没两年女的也不做美容了也加入平安保险,大概也就是三四年左右吧,他们都买宝马了,打算搬家又换了房子,我才发现做保险真赚钱啊,不过这两公婆人品真好,从来没拉我说过保险,只是逢年过节送个挂历给我
2017/02/06回复
乖乖女慧雯:
保险其实就是保障,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投资。特别是银保的,不说保障,往往作为投资理财产品来推,而且还会将非固定收益说成固定收益。因为客户会相信银行人士嘛……买保险,还是找代理人或者经纪人。如果买投资产品,就直接做投资产品更好。
查看原文
非常有道理
2017/02/07回复
猜你喜欢

我们应该买保险吗?

出大事了!楼市崩盘的第一张骨牌倒下了

我给一家三口买的重疾险,欢迎拍砖!(36楼有我的香港保险签单经历)

接到中介电话,说美林湖房子买了可以返租转租金,5年后全价再卖开发商?

尼玛,陆金所高收益都是骗人的

两次失败买房的惨痛教训,希望这次买了天河北是对的

热点推荐

科技助力5个炉齐上阵 35分钟做好饭

全运会氛围感拉满!海珠湖硫华菊花海太美

自驾环南昆山 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

云闪付周二抢消费券 秒空!

永旺SM+食品超市,广场塔广场店开业啦

怎么搭配穿着更显身材好

许仙和许仕林这父子俩都是颜控,一见美女就

华南植物园的三角梅!

河源和平县凯里亚德酒店不错

梦 见 你

妈妈们有产后,哺乳后.胸部缩水,下垂的烦恼

园博会彰显广州魅力

告别无聊遛娃!广州11 月亲子研学活动汇总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