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鑫鑫放学回家有点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他没有回答我。这时候,相信很多妈妈遇到孩子这样回避就会开始想很多乱七八糟很可怕的事。因为闺蜜之前就老向我推荐刘智刚老师的育儿文章,于是我就去找找,看有没有刘老师关于孩子这方面的文章。没想到真的有,现在分享给各位爸爸妈妈!
我们跟孩子谈论他在学校情况或课堂上情况,有以下的作用和意义:
2、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3、无论孩子是否愿意谈论,都会感受到这是父母重视的问题;
4、坚持询问,让孩子感受到上面3点的重要;
5、坚持询问,孩子无法逃避回应;
6、了解情况(最起码知道孩子是否愿意跟父母谈论他自己的事情);
7、给孩子自我调整的机会,无论是否表达都会在大脑中思考和修正;
8、给孩子适当的压力,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一定会关注他上课情况的;
9、增进亲子关系;
……
所以,
进行沟通需要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一共6个步骤:
第1步
首先关注孩子的情况,留意他的衣着、表情变化
“孩子你衣服脏了,可以告诉妈妈在哪里弄脏的吗?”
“孩子你今天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能让妈妈知道发生什么开心的事吗?”
“孩子你上学一整天都能保证衣服那么干净,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
留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变化,特别是孩子引以自豪的变化,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放松心情(这里需要避免指责或孩子不喜欢的话题)。
第2步
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3步
告诉孩子,妈妈想知道的课堂情况
“孩子,妈妈很想知道你上语文课的情况?”
“今天上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当孩子回应“不知道,或忘记了”,有可能真的忘了,也有可能孩子并不想跟我们谈论这个事情。
第4步
不要放弃
我们可以这里跟孩子说:“好吧,或许你现在没有记起来,妈妈还是很想知道的,妈妈陪着你想一下吧!”
孩子有可能会讲一些!(恭喜你,你的坚持成功了)
但是,也有可能你会遭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回应“你好烦!问什么问!都说忘了,还问!”
第5步
请你保持你的“风度”,但是仍然不要放弃
(小家伙感受到压力了,正想一走了之呢!)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吗?妈妈这样,让你烦了?”
停一下。(气氛会有点不一样,孩子正在以为自己可以“逃”过去呢!他会放松警惕的)
然后,接着说:“妈妈很想知道今天语文课的情况……(这里最好有具体的事情——你听到老师讲了什么?你做什么练习?最好父母先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做父母有时候也真的要勤奋一点哦!)
现在,先不要马上指望孩子回答。
停一下,等待孩子回答吧!
或许,孩子会告诉多一些关于课堂的事情(再次恭喜你,孩子能按你的方向表达了)
不管孩子讲得多,还是少,请你专心地聆听,并且回应他。
(嘿,要提醒一下你,不要因为孩子讲话了,就提出更高要求,不要指责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你只负责聆听,不负责教育。不然,以后你怎么做,孩子都不会再跟你讲了。)
第6步
坚持询问,孩子无法逃避回应
要是你运气没有那么好(其实,这是长期积累的你跟孩子的沟通问题),孩子还是不讲怎么办?
还是请你不要放弃!明天再来吧!
只要你不因为他几次的不回应就放弃了,总有一天,孩子会跟你畅所欲言,这时你会发现,教育孩子的乐趣,感受到成就感!
刘老师说:“其实,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同样遇到这些问题,但是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我们的教育过程,尝试享受这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