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很沮丧,大家帮我分析一下吧。

646644幼儿园早教

        壮自小就是我自己带的,这样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了。自认为不是个娇纵溺爱的妈妈,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投诉不断,不是推小朋友,就是扔玩具,要么是做操的时候乱跑,他根本一点也不怕老师的。现在最多的投诉是中午很晚睡(一点多),起床时没睡足就要发脾气了。

        他已经连续三天每天只睡八九个小时了,晚上十二点睡,早上七点半起(强叫起的),中午一点多睡,两点多起。

        他的情绪变化很大,正在乖乖玩的时候,突然就发脾气了,脾气一上来,很难转移开。还非常固执,我讲几件事吧,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

 一、前天晚上发现他的舌头有一个小溃疡,就跟他商量好,第二天早上先去医院看完病再去幼儿园,那就只能和妈妈一起吃早饭了,他答应得很爽快。昨天早上起床时大闹了一场,当然他没睡够心情不好是肯定的,抱他到了饭堂,他就大叫:“我不吃我不吃,我什么都不吃,我好多都不吃!”想到他嘴巴不舒服,我就提议买酸奶喝,他答应了,我买了两瓶酸奶,两个肠仔包。坐好开始吃了,他大叫:“两个酸奶都是我的!你去买豆浆喝!”(他一直不会这么小气,特别是对我,感觉他是故意在惹我生气),我为息事宁人,就把另一瓶也给了他,我开始吃包,他又说:“包也不要吃,也是我的!”还拿着吸管恨恨地说:“我要扎你扎你,哼!”那个“哼”字是用很重的口气说出来的,他现在喜欢上了这个语气词。(我心里想,完了,昨晚刚刚从妈网看到了“诅咒期”这个词,难道我儿子也到了这个该诅咒的“诅咒期”了吗?)当时饭堂里的人已经都开始关注我们俩了,我还是忍住,温和地问他:“那你扎妈妈妈妈会不会疼啊?”他说:“不会的。”我说:“那你扎自己的小胳膊试一试吧。”他说:“不行!”我说:“我帮你打开酸奶好吗?”他说好,我就帮他扎开,他大哭,说要用另一头扎,(纯粹是在和我顶牛,因为我以前教过他要用尖的一头扎,他就故意说要用平的一头扎)看我一直没有生气,他又从椅子上滑下来让我抱他上来,我抱了,他又坐在那里脱鞋,这中间一口酸奶也没喝,我真的忍无可忍了,我说:“走了,我们一边走一边吃!”给他穿上鞋,不顾他的哭闹,我扭头就走了,他就在后面一边哭一边追,我停下来等他,他拉着我不给走,说要回饭堂去吃,我说不行,看他还闹,我就走了,和他保持着距离,又不给他抓到我,又不走得太快。他在后面一边哭一边叫:“妈妈你给我站住!妈妈你给我站住!”我不理他,后来他竟叫:“妈妈我爱你!”谁让咱是女人呢,听不得“爱”字,我停下来,他要我抱,我就抱他去了医院,这场冲突才算平息下来。(我很困惑,我认为作为一个妈妈,要耐心,要温柔,可事实是,简单“粗暴”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不果断的离开,他不知要在饭堂里闹成什么样,想出什么花样折腾人了。)

二、晚上我们出去散步,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他问:“妈妈,那是什么?”我说是月亮,他说:“不是月亮,是太阳!你说那是太阳!”我怎么能“指鹿为马”呢?我就坚持是月亮,他就很生气地说:“是太阳是太阳!”然后一巴掌就打到我身上。(当时我很生气,让他原地不动,直到说了“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不打你了”才给走,当然只是给自己找回点面子而已,他说了,但不是发自内心的。)

老师找我谈过多次话,她认为壮壮的这些行为源于我的溺爱,她的原话是:“都是你宠的,他现在是欺负你。”她甚至有一次建议我带壮去看“多动症”门诊。我当然不会给我的儿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也不想承认自己是个溺爱的妈妈,但是我想我肯定还是哪里做错了,所以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看一看我哪里错了,真想可以象《BB保你大》里一样,有个专家跟着我,帮我指出我根本意识不到的错误。

 

2006/04/13
精选回帖
16楼
1970/01/01回复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 vAlign=top><TD>壮妈,转篇文章给你看看,也许有用给孩子制定规则(上)</TD></TR><TR vAlign=top><TD></TD></TR><TR vAlign=top><TD>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父母的规矩应该尽量少立,但立了,就一定要遵守。”我们要让宝宝自由成长,但自由的底线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不应该要求我们的宝宝严格遵守规矩?“她还那么小呢!”“他死活不肯,又能怎么办呢?”妈妈们经常会摇着头,这样叹气。天大,地大,宝宝最大——谁能拿他们有办法呢?事实上,宝宝会不会守规矩,能不能守规矩,妈妈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妈妈,你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才能让你的孩子变成最乖的宝贝儿。妈妈叫3岁的洋洋来吃饭,洋洋只顾着玩玩具头也不抬。妈妈大声说:“洋洋,再不来吃,你最喜欢的鸡翅膀就没有了!”可是叫了几遍洋洋都没反应,妈妈只好叹口气把鸡翅膀夹出来放在一边,等洋洋什么时候想吃时再吃。错误:说话不算数妈妈们经常抱怨宝宝不听话,实际情况却是妈妈们自己说话不算数。这种现象其实到处可见,比如妈妈们请宝宝收玩具,如果宝宝不听,妈妈们发发牢骚后就只好自己收。再比如明明说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个小时,到时宝宝一闹,妈妈们多半又会妥协,再多玩半小时。在吃饭问题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妈妈们总是怕饿着宝宝。像“再不来就不给你吃”这样的话通常只为吓唬宝宝。既然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的吃,既然妈妈从来都是“说到做不到”,宝宝当然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规矩法则1:说到做到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洋洋不肯立刻上桌,那么等他想吃时,妈妈就应该很平静地告诉他,鸡翅膀没有了。如果洋洋哭闹,妈妈也应该坚持重复自己的决定:因为洋洋来晚了,鸡翅膀已经让大家吃完了。妈妈们一定要让宝宝明白,吃饭是件自己的事。每日三餐要定点定量,如果宝宝一顿不吃,就必须等到下一顿,切忌稍后用大量零食来补充。这不仅能让宝宝体会一下“饥饿感”,更重要的是让宝宝明白,如果不吃,就真的会饿肚子。专家评点:“说到做到“不仅能树立父母在宝宝心中的权威,也教育了宝宝: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但你要接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友情提示:最好不要在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要求她去吃饭。最好给宝宝一个缓冲期,比如说,餐前10分钟就开始提醒宝宝,再玩一会儿就要吃饭了。餐前洗手不仅是出于卫生考虑,更重要的是借此提醒宝宝,要吃饭了。如果能让宝宝参与摆放餐具,或者盛饭,那就更能增加宝宝的用餐意识。星星在饭桌上边吃边玩,一会儿用果汁泡饭,一会儿把盘子里的菜挑了出来扔得满桌都是,一会儿又把妈妈喂给她的排骨吐出来宣布:“我不要吃肉!”星星妈妈忍无可忍,大声喝斥道:“你怎么这么烦啊,怪不得幼儿园老师都不喜欢你!”星星给骂愣了,过了一会儿“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错误:妈妈控制不住情绪经常看到妈妈们指责宝宝“你怎么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听故事?像你这样,长大肯定不会好好学习!”“怎么不叫人?你这孩子就是坏脾气!”或是干脆一巴掌下去,什么话都没有。这样的举动其实只发泄了妈妈们的情绪,宝宝往往委屈万分地嚎啕大哭,全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规矩法则2:有的放矢,就事论事星星妈妈应该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地制止星星的胡闹,并且解释给星星听,她违反了哪些用餐规矩,比如“不可以用果汁泡饭”,“不喜欢的菜可以不吃,但吃了就不能吐出来”等等。如果星星继续胡闹,妈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惩罚措施,比如说,取消餐后星星喜欢的水果甜点等。专家评点:父母越平静,教育效果越好。让宝宝服从的应该是父母讲的道理,而不是说话声音的大小。友情提示:用餐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所以最忌宝宝不吃,却逼着宝宝吃。如果宝宝几顿都不好好吃,却仍然没有胃口,请带宝宝去看医生,宝宝可能“积食”,也可能有别的问题,最好按医生的嘱咐调理饮食。两岁半的阿龙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玩游戏,一玩就至少1个小时。阿龙妈妈一边苦恼阿龙的视力,一边感叹说:“现在的游戏就是有趣,怪不得儿子这么小就喜欢。”错误:姑息纵容,不肯给宝宝立规矩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宝宝喜欢吃糖,妈妈虽然也觉得应该适当控制,宝宝一闹,就一块又一块地给。宝宝喜欢看动画片,妈妈就一次次心软,总是延长时间,直到一整部动画片一个半小时全部放完。很多时候,不是宝宝不遵守规定,而是父母心软,不肯给宝宝立规矩。规矩法则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像阿龙这么小的宝宝,脑部还处于发育期。只有通过双向交流,比如和成人对话,和伙伴一起玩,才更有益于智力发展。而电视、电脑游戏,更多是一种被动的单向刺激,如果宝宝习惯长时间沉溺于此,就容易对外界反应迟顿,不擅长与他人交流打交道。所以,国外专家指出,不提倡6岁以前的宝宝玩电脑游戏,也一定要控制看电视时间。3岁左右的宝宝,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一天不应超过1个小时。宝宝玩游戏和看电视时,父母双方应至少有一方陪伴在侧。事先一定立好规矩,玩多长时间。如果宝宝不会看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一个闹钟,告诉宝宝,铃声响时,就要停止。如果宝宝不遵守约定,发出一次警告。如果还是不听,那父母就应果断关掉电源。这样做也许稍嫌粗暴,却是表明父母说到做到的最好办法。专家评点:越是喜欢的东西,越是要有节制。从小教宝宝懂得“自我控制”,长大才能“自己管住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友情提示:大多数宝宝需要一个缓冲阶段。闹钟可以比约定时间定得稍微提前几分钟。铃响后,请宝宝自己选择,再玩多长时间,妈妈数到10还是20?通常情况下,宝宝都会愉快地合作。小瑞妈妈带两岁半的女儿到单位玩,小瑞把一整包饼干扔得到处都是,只挑出两片完整的吃。同事不小心把小瑞挑好的饼干碰坏一小块,小瑞不依不饶地又哭又闹。同事尴尬无比,小瑞妈妈又气又恨,一巴掌打了下去,“不就一块饼干吗?不许哭了!”错误: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常听妈妈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不就一个小脏瓶子吗?丢就丢了,至于哭成这样吗!或者是,这玩具不好玩,妈妈给你买那个!结果宝宝闹,大人怨。其实宝宝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妈妈们应该多从宝宝的角度考虑问题。像小瑞,其实是到了秩序敏感期,但小瑞妈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两岁半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这一时期的宝宝突然发现,周围的世界很有秩序,她希望一切都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比如说,饼干就应该是圆圆的,没有缺角。(转下下文)</TD></TR></TBODY></TABLE>
2006/04/13回复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 vAlign=top><TD>给孩子制定规则(下)</TD></TR><TR vAlign=top><TD></TD></TR><TR vAlign=top><TD>规矩法则4:立规矩的同时充分考虑宝宝的感受在家时,妈妈可以把给小瑞吃的饼干单独放一个盒子里,让她自己在里面挑。如果小瑞发现饼干破了,哭可以,但不可以向别人发脾气。妈妈要让小瑞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你不喜欢破了的饼干妈妈理解,你也可以哭,但不可以因此伤害到别人。如果小瑞盒子里的饼干只剩下有破损的,妈妈最好不要再重新给小瑞买新的。应该告诉小瑞,妈妈知道你不喜欢破的,可是别人也不喜欢破的,所以你可以不吃,但不能把破的都推给别人吃。如果到别人家玩,事先要跟小瑞讲好,这不是自己家。阿姨拿出来的饼干你可以不吃,但不可以自己在饼干盒子里乱翻,更不可以发脾气耍赖。当然啦,也可以适当跟主人打招呼,拿饼干的时候,挑几块好的放到盘子里。专家点评:虽然只是几块小小的饼干,聪明的妈妈却能借此和宝宝一起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体谅和理解他人。友情提示:妈妈带宝宝外出时,最好多带几样零食或者玩具。宝宝发脾气时,与其劝宝宝不要生气,不如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甜甜跟妈妈去购物,一进超市就开始乱翻货架,到处乱跑。在结账的时候,又非要把扔进篮子里的零食全买下来。看着在地上耍赖打滚的女儿,甜甜妈妈只好一边付钱,一边恨恨地讲:“下次再也不带你来了。”错误:没有立刻指出宝宝的错误在饭店里或者电影院里,经常能听到父母们气急败坏地抱怨:“在家说得好好的,可一到外面就发疯。下次再不带你出来了!”可实际情况呢?下次还是会带出来,而宝宝还是会继续不守规矩。宝宝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所以绝对不会因为顾忌“下次”,而在“这次”收敛一下。规矩法则5:奖罚分明 从带宝宝去超市的第一天起,父母就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宝宝:超市是选购商品的地方,不是宝宝的游乐场。要跟宝宝约法三章,不能随意翻货架,拿东西要经过爸爸妈妈同意。超市的商品,一定要等爸爸妈妈付过钱后,才能拆开包装。如果宝宝很守规矩,那么作为奖励,可以让宝宝在超市自由挑选一份自己喜欢的商品。对大一些的宝宝,不一定非要用物质奖励。请3-4岁的宝宝帮妈妈找出需要购买的商品,比如说在食品区找出面粉,在水果区找出葡萄。5岁以上的宝宝,请他自己拿着钱比如10元或者5元,去买回如牛奶、酱油醋等简单商品。这些都会令宝宝非常自豪和高兴。如果宝宝在超市里发脾气耍赖,父母一定要沉得住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宝宝强行抱离现场,让宝宝哭够后,再慢慢跟宝宝讲道理。同时,一定要立刻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说,取消原本购物后去看电影的打算。专家点评:奖罚分明是让宝宝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最好办法,奖励和惩罚都应该是宝宝最在乎的东西,比如说晚间睡觉前的故事、每天的动画片等等。友情提示:让宝宝自由采购商品之前,一定要事先讲好一个大致范围。不然父母答应的是可以买一盒冰琪淋,宝宝拿来的却是价值150元的哈根达斯,场面就比较尴尬了。园园3岁半,妈妈第一次听她说“他妈的”时,愣了一下,接着忍不住大笑起来。看到妈妈的反应,园园一遍遍地重复这3个字。等幼儿园老师向妈妈反映园园说脏话时,妈妈才发觉,园园说这3个字已经成习惯了。错误:妈妈的反应助长宝宝的错误宝宝有许多不良习惯其实是大人无意中养成的。比如说觉得好玩,就怂恿小宝宝打人,或者让小宝宝叫大人的名字,而不是礼貌的称呼。像园园这样的年龄,通常并不理解“脏话”是什么意思,她只觉得,只要说这3个字,妈妈就会笑,就会特别注意自己。规矩法则6:防微杜渐,规矩要从小立起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说脏话,妈妈们应该冷处理,装作没听见,或者只当这句话和平常话没什么两样。宝宝很可能在一两天之内,自己就把脏话都忘了。如果宝宝一直喜欢说脏话,妈妈们就应该告诉宝宝,脏话是很不好的话,妈妈听宝宝说脏话非常不高兴。如果宝宝还是说,就应受到惩罚。专家评点:好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如果树苗已经长成大树,再想修枝就晚了。友情提示:在说脏话的问题上,环境的配合非常重要。成人切忌听到宝宝说脏话时哈哈大笑,甚至一遍遍逗宝宝说脏话。巧立规矩实用技巧把“NO”留到最关键的时候再用什么是最关键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当你的孩子马上就要咬别人的一刹那。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你总把“不”字挂在嘴边,他听多了一定会烦,很可能加剧他的抵触心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孩子天生喜欢做决定的感觉。如果你能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给他决定的机会,他就会非常高兴。比如让他决定今天穿什么衣服,早餐吃点什么等等。对于像打针吃药,上车出发这种事,你应当坚持立场;但如果他执意要穿一身古怪的衣服出去玩儿,或者阴天戴顶遮阳帽的话,你就忍一忍吧,既然你希望他自己做出选择,就把权力“下放”得彻底一点。当你严厉地批评完孩子之后,别忘了安慰一下他与他所犯的错误同样重要的,是你在“教训”他之后,别忘安慰安慰那个“受伤的小心灵”,告诉他尽管你不喜欢他的行为,但你依然爱他。为了确保所定下的纪律得到切实执行,与惩罚同等重要的是随时发现他做得好的地方,并奖励他们。事实上,无论对孩子还是我们自己,保证遵守纪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持续加深印象。你越是频繁地让孩子注意到纪律条例(通过表扬,偶尔惩罚),越能减少孩子“越轨”的可能。随时随地观察,用表扬来代替批评。把“不要”换个方式来表达,比如:“不可以打架”换成“你今天对小狗非常温柔!”</TD></TR></TBODY></TABLE>
2006/04/13回复
引用:原文由 壮壮妈 发表于 2006-04-14 10:11:33 :http://www.91baby.mama.cn/viewthread.php?tid=94956&fpage=1&highlight=%C7%E3%CC%FD%BA%A2%D7%D3samanthe,这是全部吗?只有这么多吗?如果是我就打出来看,不买了。這本書當噹才賣8元,又好得不得了,買吧買吧。別謝我了,早知samanthe给你打了电话,我就放心了,不用码那么多字了,把我累得啊,要知我一把老骨头啊。也不早说至于规则性的东东,初执行时孩子肯定会哭的,我一般会选人少时进行,人少好办事啊。不过我不大赞成动不动就不去幼儿园,秩序建立起来,就不要轻易改变,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秩序感。觉得你私下里有必要和老师沟通一下,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说他,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而且会有这种心理:原来我是这样的,那我就是这样做啦。另外除了不在壮面前数落他,心理上弱视这件事,同时也不能在壮面前说幼儿园的坏话,当做无事,正常就好了,多鼓励壮 [此帖子已被 浩兒媽媽 在 2006-04-14 10:54:28 编辑过]
2006/04/14回复
全部回帖
乐乐猪乐乐猪沙发

因为现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小孩,他一直留在家长的身边,突然间让他上幼儿园,就改变了他的生活圈子,里面有好多小朋友,而且老师也不会围着他一个人转,所以他的情绪和性格会发生变化.

我女儿是自从我们把她送到外婆家后性格开始变的,而且一岁半至两岁这段时间中途就转了一次幼儿园,现在她的性格也很固执,不过讲道理还是会听.哎,为人父母真是责任重大呀,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培养女儿的性格了.

2006/04/13回复
壮壮班里有个小女孩,父母都好忙,爷爷奶奶都不识字带的,又乖巧又可爱的,偶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结果宝宝这样,超级沮丧。
2006/04/13回复
妞妈妞妈4楼
引用
原文由 扣儿娘 发表于 2006-04-13 10:37:48 :
面临同样的烦恼,进来同学习。
看来这些现象都是普遍存在啊~~简直和妞对我的态度是一模一样,我自己带的时候,可是一忍再忍,结果被我妈说就是因为这样,妞专找我来欺负;当我不是自己带的时候,妞也是这样发脾气,给我妈打了一顿,说打完就乖了,我心里那个郁闷啊~~~
2006/04/13回复
引用
原文由 妞妈 发表于 2006-04-13 10:50:51 :
引用
原文由 扣儿娘 发表于 2006-04-13 10:37:48 :
面临同样的烦恼,进来同学习。
看来这些现象都是普遍存在啊~~简直和妞对我的态度是一模一样,我自己带的时候,可是一忍再忍,结果被我妈说就是因为这样,妞专找我来欺负;当我不是自己带的时候,妞也是这样发脾气,给我妈打了一顿,说打完就乖了,我心里那个郁闷啊~~~
今早LG把壮的PP都打红了,他还是不乖,直闹到出门
2006/04/13回复

我儿子马上3岁了,还算听话,极少出现以上问题,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

家里老人老是说我对儿子严厉,其实我认为还好吧,

不过我肯定是不会宠着他

很多都是从小潜移默化教的,

如今光靠硬或软都不能马上凑效

 

2006/04/13回复

感觉壮壮是在适应期啊!一直有妈妈在身边照顾的宝宝忽然间被推去了幼儿园,与二三十个小朋友一起分享老师的爱,所以可能想通过一些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最直接的行为就是捣乱了...结果他发现连一直宠他爱他的妈妈也“站到了对面”。我想遇到宝宝犟的时候引开他的注意力是比较好的方法,一个小故事,一句无聊的笑话都可以让他笑起来,然后情绪就稳定下来了,回头再用讲故事之类的形式去把他之前的行为讲出来,让他自己去批评这种行为。

至于睡不够引起情绪不好,我觉得这是妈妈的责任,这么小的孩子怎能12点睡觉?!跟孩子相处要订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睡觉就是的。当然一下子要改过来很难,但一定要改过来。前几天在一个网上下载了一个故事叫“不睡觉国历险记”,有兴趣的话可以发给你,你可以自己听了讲给他听或者直接放给他自己听试试。

2006/04/13回复

大人可以8点陪小孩上床,不信10点睡不着,以后就慢慢养成习惯,

我儿子没上学时候也是经常12点睡觉,上学后我8-9点就陪他上床

如今他发困都熬不过9点就要睡觉了,

2006/04/13回复

关于睡觉的问题我也很头疼啊,十点半刷牙后先在沙发上看书,再去床上看书,讲得我口干舌燥也要十二点才能睡着。

我的邮箱:haihuiz@sohu.com

或者把网址给我我自己去下。谢谢你。

我曾试过一次上床后关了灯,是要早些睡但他哭了半个小时才睡着,后来就不敢再用这个方法了。也许坚持下来会有用,不过我这个人是耳根软心又软的,好难坚持,我正在努力改。

2006/04/13回复
引用
原文由 lilyxuli 发表于 2006-04-13 11:14:09 :

大人可以8点陪小孩上床,不信10点睡不着,以后就慢慢养成习惯,

我儿子没上学时候也是经常12点睡觉,上学后我8-9点就陪他上床

如今他发困都熬不过9点就要睡觉了,


如果我儿子8、9点钟睡,那他中午肯定不再睡了。你儿子几点起床?中午睡觉吗?

我儿子如果上床太早,会再下床去玩的。

[此帖子已被 壮壮妈 在 2006-04-13 11:28:37 编辑过]

2006/04/13回复
引用
原文由 helenhe 发表于 2006-04-13 11:06:16 :

感觉壮壮是在适应期啊!一直有妈妈在身边照顾的宝宝忽然间被推去了幼儿园,与二三十个小朋友一起分享老师的爱,所以可能想通过一些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最直接的行为就是捣乱了...结果他发现连一直宠他爱他的妈妈也“站到了对面”。我想遇到宝宝犟的时候引开他的注意力是比较好的方法,一个小故事,一句无聊的笑话都可以让他笑起来,然后情绪就稳定下来了,回头再用讲故事之类的形式去把他之前的行为讲出来,让他自己去批评这种行为。

至于睡不够引起情绪不好,我觉得这是妈妈的责任,这么小的孩子怎能12点睡觉?!跟孩子相处要订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睡觉就是的。当然一下子要改过来很难,但一定要改过来。前几天在一个网上下载了一个故事叫“不睡觉国历险记”,有兴趣的话可以发给你,你可以自己听了讲给他听或者直接放给他自己听试试。


也发给我吧,我女儿也不睡觉呢!
2006/04/13回复
klboboklbobo12楼

这也是孩子没有一个有序的环境,各种物品在他没上幼儿园之前都是很有序,一但等他到了幼儿园发现怎么跟自己在家一点都不一样,这时孩子就会秩序敏感,使他在跟老师和家长,小朋友建立关系的知觉就会矢控,过一段时期就会慢慢适应的,所以你也不要太急了,不过在家你可要把物品的位置固定哦~~~~~~!

2006/04/13回复
helenhehelenhe13楼

彤彤的妈妈,壮壮妈:

已经把故事和下载的网址发给你们了。

关于睡觉:要知道这关系到孩子将来一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问题所以妈妈一定要坚持哦...

2006/04/13回复
引用
原文由 helenhe 发表于 2006-04-13 11:06:16 :

感觉壮壮是在适应期啊!一直有妈妈在身边照顾的宝宝忽然间被推去了幼儿园,与二三十个小朋友一起分享老师的爱,所以可能想通过一些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最直接的行为就是捣乱了...结果他发现连一直宠他爱他的妈妈也“站到了对面”。我想遇到宝宝犟的时候引开他的注意力是比较好的方法,一个小故事,一句无聊的笑话都可以让他笑起来,然后情绪就稳定下来了,回头再用讲故事之类的形式去把他之前的行为讲出来,让他自己去批评这种行为。

至于睡不够引起情绪不好,我觉得这是妈妈的责任,这么小的孩子怎能12点睡觉?!跟孩子相处要订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睡觉就是的。当然一下子要改过来很难,但一定要改过来。前几天在一个网上下载了一个故事叫“不睡觉国历险记”,有兴趣的话可以发给你,你可以自己听了讲给他听或者直接放给他自己听试试。


也发给我吧,我儿子也有同样的问题

email:http://e2wan@126.com

2006/04/13回复
引用
原文由 helenhe 发表于 2006-04-13 11:06:16 :

感觉壮壮是在适应期啊!一直有妈妈在身边照顾的宝宝忽然间被推去了幼儿园,与二三十个小朋友一起分享老师的爱,所以可能想通过一些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最直接的行为就是捣乱了...结果他发现连一直宠他爱他的妈妈也“站到了对面”。我想遇到宝宝犟的时候引开他的注意力是比较好的方法,一个小故事,一句无聊的笑话都可以让他笑起来,然后情绪就稳定下来了,回头再用讲故事之类的形式去把他之前的行为讲出来,让他自己去批评这种行为。

至于睡不够引起情绪不好,我觉得这是妈妈的责任,这么小的孩子怎能12点睡觉?!跟孩子相处要订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睡觉就是的。当然一下子要改过来很难,但一定要改过来。前几天在一个网上下载了一个故事叫“不睡觉国历险记”,有兴趣的话可以发给你,你可以自己听了讲给他听或者直接放给他自己听试试。


也发给我吧,我儿子也有同样的问题

email:http://e2wan@126.com

2006/04/13回复

壮妈,先别急着否认你的教育方法。

等一会再跟你说,先占个位,忙完我再跟

2006/04/13回复
丁香,温和的方法好象只适合浩儿那样温和的孩子,我家的不适用啊
2006/04/13回复
立青立青18楼
搬凳子听课
2006/04/13回复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 vAlign=top><TD>

壮妈,转篇文章给你看看,也许有用

给孩子制定规则(上)

</TD></TR><TR vAlign=top><TD>
</TD></TR><TR vAlign=top><TD>著名的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父母的规矩应该尽量少立,但立了,就一定要遵守。”我们要让宝宝自由成长,但自由的底线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应该不应该要求我们的宝宝严格遵守规矩?
“她还那么小呢!”
“他死活不肯,又能怎么办呢?”

妈妈们经常会摇着头,这样叹气。天大,地大,宝宝最大——谁能拿他们有办法呢?

事实上,宝宝会不会守规矩,能不能守规矩,妈妈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妈妈,你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才能让你的孩子变成最乖的宝贝儿。

妈妈叫3岁的洋洋来吃饭,洋洋只顾着玩玩具头也不抬。妈妈大声说:“洋洋,再不来吃,你最喜欢的鸡翅膀就没有了!”可是叫了几遍洋洋都没反应,妈妈只好叹口气把鸡翅膀夹出来放在一边,等洋洋什么时候想吃时再吃。

错误:说话不算数

妈妈们经常抱怨宝宝不听话,实际情况却是妈妈们自己说话不算数。

这种现象其实到处可见,比如妈妈们请宝宝收玩具,如果宝宝不听,妈妈们发发牢骚后就只好自己收。再比如明明说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个小时,到时宝宝一闹,妈妈们多半又会妥协,再多玩半小时。

在吃饭问题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妈妈们总是怕饿着宝宝。像“再不来就不给你吃”这样的话通常只为吓唬宝宝。既然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的吃,既然妈妈从来都是“说到做不到”,宝宝当然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

规矩法则1:说到做到

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洋洋不肯立刻上桌,那么等他想吃时,妈妈就应该很平静地告诉他,鸡翅膀没有了。如果洋洋哭闹,妈妈也应该坚持重复自己的决定:因为洋洋来晚了,鸡翅膀已经让大家吃完了。

妈妈们一定要让宝宝明白,吃饭是件自己的事。每日三餐要定点定量,如果宝宝一顿不吃,就必须等到下一顿,切忌稍后用大量零食来补充。这不仅能让宝宝体会一下“饥饿感”,更重要的是让宝宝明白,如果不吃,就真的会饿肚子。

专家评点:

“说到做到“不仅能树立父母在宝宝心中的权威,也教育了宝宝: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但你要接受因此带来的后果。

友情提示:

最好不要在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要求她去吃饭。最好给宝宝一个缓冲期,比如说,餐前10分钟就开始提醒宝宝,再玩一会儿就要吃饭了。餐前洗手不仅是出于卫生考虑,更重要的是借此提醒宝宝,要吃饭了。如果能让宝宝参与摆放餐具,或者盛饭,那就更能增加宝宝的用餐意识。

星星在饭桌上边吃边玩,一会儿用果汁泡饭,一会儿把盘子里的菜挑了出来扔得满桌都是,一会儿又把妈妈喂给她的排骨吐出来宣布:“我不要吃肉!”星星妈妈忍无可忍,大声喝斥道:“你怎么这么烦啊,怪不得幼儿园老师都不喜欢你!”星星给骂愣了,过了一会儿“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错误:妈妈控制不住情绪

经常看到妈妈们指责宝宝“你怎么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听故事?像你这样,长大肯定不会好好学习!”“怎么不叫人?你这孩子就是坏脾气!”或是干脆一巴掌下去,什么话都没有。这样的举动其实只发泄了妈妈们的情绪,宝宝往往委屈万分地嚎啕大哭,全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

规矩法则2:有的放矢,就事论事

星星妈妈应该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地制止星星的胡闹,并且解释给星星听,她违反了哪些用餐规矩,比如“不可以用果汁泡饭”,“不喜欢的菜可以不吃,但吃了就不能吐出来”等等。如果星星继续胡闹,妈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惩罚措施,比如说,取消餐后星星喜欢的水果甜点等。

专家评点:

父母越平静,教育效果越好。让宝宝服从的应该是父母讲的道理,而不是说话声音的大小。

友情提示:

用餐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所以最忌宝宝不吃,却逼着宝宝吃。如果宝宝几顿都不好好吃,却仍然没有胃口,请带宝宝去看医生,宝宝可能“积食”,也可能有别的问题,最好按医生的嘱咐调理饮食。

两岁半的阿龙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玩游戏,一玩就至少1个小时。阿龙妈妈一边苦恼阿龙的视力,一边感叹说:“现在的游戏就是有趣,怪不得儿子这么小就喜欢。”

错误:姑息纵容,不肯给宝宝立规矩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宝宝喜欢吃糖,妈妈虽然也觉得应该适当控制,宝宝一闹,就一块又一块地给。宝宝喜欢看动画片,妈妈就一次次心软,总是延长时间,直到一整部动画片一个半小时全部放完。很多时候,不是宝宝不遵守规定,而是父母心软,不肯给宝宝立规矩。

规矩法则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像阿龙这么小的宝宝,脑部还处于发育期。只有通过双向交流,比如和成人对话,和伙伴一起玩,才更有益于智力发展。而电视、电脑游戏,更多是一种被动的单向刺激,如果宝宝习惯长时间沉溺于此,就容易对外界反应迟顿,不擅长与他人交流打交道。

所以,国外专家指出,不提倡6岁以前的宝宝玩电脑游戏,也一定要控制看电视时间。

3岁左右的宝宝,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一天不应超过1个小时。宝宝玩游戏和看电视时,父母双方应至少有一方陪伴在侧。事先一定立好规矩,玩多长时间。如果宝宝不会看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一个闹钟,告诉宝宝,铃声响时,就要停止。

如果宝宝不遵守约定,发出一次警告。如果还是不听,那父母就应果断关掉电源。这样做也许稍嫌粗暴,却是表明父母说到做到的最好办法。

专家评点:

越是喜欢的东西,越是要有节制。从小教宝宝懂得“自我控制”,长大才能“自己管住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友情提示:

大多数宝宝需要一个缓冲阶段。闹钟可以比约定时间定得稍微提前几分钟。铃响后,请宝宝自己选择,再玩多长时间,妈妈数到10还是20?通常情况下,宝宝都会愉快地合作。

小瑞妈妈带两岁半的女儿到单位玩,小瑞把一整包饼干扔得到处都是,只挑出两片完整的吃。同事不小心把小瑞挑好的饼干碰坏一小块,小瑞不依不饶地又哭又闹。同事尴尬无比,小瑞妈妈又气又恨,一巴掌打了下去,“不就一块饼干吗?不许哭了!”

错误:处理问题简单粗暴

常听妈妈们发出这样的抱怨,不就一个小脏瓶子吗?丢就丢了,至于哭成这样吗!或者是,这玩具不好玩,妈妈给你买那个!结果宝宝闹,大人怨。其实宝宝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妈妈们应该多从宝宝的角度考虑问题。像小瑞,其实是到了秩序敏感期,但小瑞妈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两岁半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这一时期的宝宝突然发现,周围的世界很有秩序,她希望一切都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比如说,饼干就应该是圆圆的,没有缺角。(转下下文)
</TD></TR></TBODY></TABLE>
2006/04/13回复
猜你喜欢

难过,当快6岁的孩子面对奶奶的时候就像是个小霸王一样

吐槽下,二年半独带双胞胎的一些酸甜苦辣

为打翻的酱油而失去的婚姻

孩子上幼儿园总是被批评和惩罚

究竟是我要求太高,还是他真的变了

我家宝宝可能是个外星人

热点推荐

嫁错的下半生怎么纠正?娃大了想分手

12年婚姻走到头 被出轨被逼离只剩债务

广佛周边游 古劳茶山吃烧鸡泡山泉水

逛一逛北京路的夜 满满的科技感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药店价格太高,建议京东美团买药!

我们还在期末复习,别人已经放假了?

读书文化圣地——广东贡院

99%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惠州海岛渔村有多美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巴黎世酒店高跟拖鞋好看么?

都2024年了,怎么还有中国人去韩国打工?

迪卡侬的免费水杯,你领到未?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