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温一降,穿衣就成了问题。小K身边已经不少朋友因为孩子穿多少衣服合适的问题引发了家庭大战。这还有一种冷,叫你奶奶觉得你冷!
判断宝宝冷不冷,该不该添加衣物,许多老一辈的家长习惯还是以往的旧方法——摸手!其实,这样的判断方法并不完全正确。婴幼儿手脚末端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善,有时候衣服虽然穿了很多,但是手脚却稍微有点凉。但实际上,宝宝的中心温度并不低。正确的判断方法,应该是摸颈背部。将手伸入宝宝的后衣领,摸一摸后颈和上背心处,左右横扫一下。例如:颈背部皮肤温热,那么表示穿衣合适;颈背部有点出汗了,皮肤黏乎乎的,那就穿的有点多了;颈背部皮肤发凉,那么表示要加衣了!
“少穿多件”
有时候穿衣服就跟吃饭一样,得细嚼慢咽,少食多餐。穿衣有这么个技巧,那就是像吃饭一样,宁愿多穿几件薄的衣服,也不要穿一件很厚实的衣服来增加瞬间的温度。
因为像寒露过后,温差太大,中午还是比较热的,一早一晚比较凉,如果给孩子穿太厚的衣服,这样给孩子增减衣物就容易感冒,因为穿上太热,脱下就凉,这温差拉大,感冒也就来了。
“增减有数”
有些家长喜欢宝宝一热就给减少衣服,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在宝宝运动后出汗这个时候减少衣服要多注意,这样很容易感冒。家长应该在宝宝运动前适当减少,在宝宝运动后就不会显得太热,千万要记得,宝宝在运动后一定不要吹风,增加衣服要及时。
“给足空间”
有些妈妈天一冷就喜欢给宝宝穿得严严实实的,说真的这样很不好,这样不利于孩子自身的活动,裹得太严实了,孩子运动不方便。其实天一凉更要加强锻炼,这样才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次数。
“适当运动”
天凉快下来了,还是要带宝宝下楼和出房间走动,时间要选对,不要在大早上和大晚上,这两个时间段湿气都比较重,最好是选在上午9时,这个时间点相对来说温度不至于太高也不至于太低,刚刚好。
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差异。以上穿衣法则仅供参考,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灵活应用,不要让孩子冻到或者热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