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顾客来说,他们的选择范围取决于买手的选择,不过买手并不认为自己在控制着时尚和市场。在特蕾莎看来媒体的作用比买手更大,“买手只是在为时尚推波助澜,我们是零售和生产之间的渠道和中间人,说到底真正控制市场的还是顾客”。而在吴晨看来,买手并不仅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不能说买手控制时尚趋势,那主要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引导时尚”。考虑到销售目标,选择适合本地消费者的产品是绝对必要的,但是一个好的买手并不只满足于此,“我希望每次都能为顾客带来新东西,可能顾客第一眼不会接受,但他们会逐渐喜欢上它。买手不只是迎合消费者,还要引导他们接受国际最新的流行趋势”。本季Chole把松糕鞋和晚装大胆搭配,初看很难接受,但吴晨相信最终顾客会接受这样的设计。更多资讯参考打板师培训
买手的作用不仅是选择款式,他们还要介入销售,特别是当某些款式不好卖时。“除了打折,还可以让店铺员工穿上不好卖的衣服,或者请陈列部的同事费心在橱窗里做展示,这会对销售有很大帮助。”特蕾莎的经验代表了大部分品牌的做法。即使是一线品牌,也会出现新品上架一两周都无人问津的情况,这时买手就会分析其中的原因,“产品不好卖的原因很多,比如在广州顾客受香港影响很大,一款包包他们要看到香港有人背才会去买,所以广州的销售会滞后一点。”吴晨告诉记者,有时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有问题才卖不动,而是由于顾客对最新的流行趋势要有一个接受过程,增加产品曝光率会大大缩短这一过程,“加大广告投放,培训店面员工让他们向顾客多做介绍,还可以在针对VIP的当季主题推广会上重点介绍。总之方法很多,作为一线品牌我们不会首先考虑打折,那是最后一个处理方法”。
据吴晨所知,和她一样从零售转型而来的买手目前数量还不多,不过她觉得这种情况今后可能会有所改变,“这行一直都很缺人,现在专业买手更是不好找,其实零售和买手关系本来就很密切,对我们来说转行做买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特蕾莎经验里,在国外买手大多来自设计和时尚相关专业,也有从销售转行而来,在中国近几年才出现了买手概念,有些小牌子老板本人就是买手,或者请店长和销售人员做买手,根据公司规模不同每个品牌做法不一样,有人可能觉得不需要请专门的买手,“但是其实买手并不只是在店里跟顾客聊天,知道什么款式好卖就可以了,你必须要有经济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