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为他专程来广州,阿伯这碗糖水究竟有多好吃?
493312美食&下厨
我煲佐___,要唔要食一碗?
咁急做乜,食完___先走啦!
我煮咗____啊,大家黎食啊!
你饿唔饿啊?我装碗____比你啊。
小时候,身体水分的构成还不是“奶茶”和“汽水”。
但,一年到头,无论冬夏,广东人连胃液都是甜甜的。
事因广州有两个水,一个是阿妈的“汤水”,另外一个是文明路的“糖水”。
文明路成为“糖水一条街”的同时,也是后生仔女挚爱的拍拖胜地。
糖水铺最不缺的是什么?是“甜”。
吃得这么甜,又怎么会不开心呢?
只有六张桌椅的“玫瑰糖水”是我的心水。
我眼光有多好?连蔡澜都慕名而来,够晒巴闭。
排队两小时,约会五分钟,多坐一下都被投来鄙视的目光,内心不知ab多少次cd。
尽管体验如此煎熬,但“玫瑰”的魔力,真的不容小看。那股糖水瘾从曾经学生到现在中坑都没有戒除。
一直到上星期,在某家酒店的楼下,我又闻到那股熟悉的杏仁味…..
整体现代复古金属配色,加上“入黎食糖水”的俏皮牌子,多了几分年轻的感觉。
不止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还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和icon——“玫瑰大叔”(玫瑰糖水前主理人)。
墙身依然是毛笔手写的菜单,还有不少当年玫瑰甜品的事迹和旧照。
讲咁多做乜,食碗糖水先啦。
看着品种繁多的菜单, 选择困难症犯的时候,就点这碗杏仁豆腐吧。就连蔡澜当年来店,都是为了它,可想有多“架势”。
八角形小碗装着,的确是升级了。
但料还是一如既往,依旧采用杏仁汁研磨,尽管表面洒满了松子,还是能看得出豆腐的光滑。
挖起来一勺,依旧保留Q弹般抖动,呲溜一下入口。
一股浓浓的杏仁辛香填满口腔,很清爽,配合松子的脆感,口感丰富,越嚼越过瘾。
店里所有奶糊系列都有一个优点,鸡蛋和牛奶味道丰富的同时,没有蛋腥味。
甜度掌握得刚刚好,和下糖不要钱的糖水铺对比,一试就知道功力。
蛋奶温度刚好,口感细腻。
但香芋就有些许逊色了,选错了芋头,没有想象中的绵甜香糯。
切记,每天限量供应,不早点就明天请早了。
本次偶遇最惊喜的菜品。
杏福隔壁的“吉目”也是一家网红店,出品讲究。没想到杏福会和他们合作。
出了这款单品——香啡蛋球。
令我可以一次过体验“咖啡“、”雪糕“、”炖蛋“ 三重享受,过瘾。
新鲜的浓缩咖啡从隔壁连杯拿过来,咖啡控真想直接喝掉算了。
精心炮制的炖蛋、阿波罗香草味雪糕、明治水果谷物脆,每一样食材单拿出来都很能打。
当我开始动手的时候,小姐姐一直在旁边看着,忍不住过来提醒我,“吃多少倒多少,会苦“。
还好,我是那种不怕吃苦,就怕没得吃的人。
咖啡熔岩般从雪球流向炖蛋,贪心一点,全部东西都聚在一勺里。
冷与热,甜与苦,软与脆
味道相互碰撞,很复杂,不禁让人一口又一口去探索。
吃到后面,咖啡的苦被中和,满足的同时,内心很是佩服,这大概就是糖水的艺术吧。
后来得知,玫瑰阿叔经历了一次“溏心风暴”剧情般的经历。
峰回路转后,才重新出发,用“杏福”延续手艺,内情就不多说,想知道的可以去饮碗糖水和阿叔吹水慢慢聊。
阿叔愿意抛开曾经的光环,打破传统和新派的隔阂,大胆采用当下时代审美的设计,同年轻人资源互换。
这种超前的想法,不得不令我说声“服”。
都挺希望多点商家这样做的,才可以看到更多的“喜茶叉烧包、草莓白切鸡、咖啡牛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