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出生2个月开始就送到亲戚家里养,父母上班没有时间照顾我,后来读书才接回父母身边。
亲戚家也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表妹,在我印象里面,表妹生病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非常紧张的带去看医生,低声细语劝吃劝喝。我生病的时候,只抛下一句话,多喝水啊,多喝水就会好的啊。表妹每天早上有一瓶牛奶喝,我只喝开水,外婆有时候偷偷留一点牛奶给我,给舅母发现后外婆就受到了责骂。我内心很恐惧,小小的我感觉到,我喝牛奶是不对的,表妹喝牛奶才是对的。表妹手里有玩不完的玩具,我手里只有几张纸,自己想想能折些什么好玩动物出来好呢。不过我从来没有责怪亲戚家,因为毕竟我不是他们的小孩,他们没有义务和责任对我好。
记得一次母亲来看我,亲戚对我说:看看谁来了,快叫人。我心里感觉到那个可能是我的母亲,但是实在妈妈这两个字叫不出口,只好别扭了半天,轻轻叫了声:阿姨好。我记不起来那时候我母亲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了,现在想起来估计一定不好看。呵呵。那年我3岁左右,那是我对母亲最初的印象。
后来,读书以后我跟随父母同住。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要被你气死了”“我怎么生到你这样的女儿”。她一直理解不了我的行为,我也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所以矛盾都很多。后来我决定考一间不在本市的大学,最多考不到明年在考,终于给我考到了外地的大学。松了一口气,可以不用在家里背负不听话的罪名了。刚进大学,看到很多同学离开家里都哭,舍不得家里人。但是我却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值得高兴,还是悲哀。我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自由自在。别人都说我很独立,可知道这个独立的背后,要有多少的磨练,忍受多少的寂寞。要是可以让我去选择,我宁愿不要这份独立。
如今我一个来广州创天下,也在广州定居,父母的家,一年也回不到1.2次,其实相隔也很近,电话一个月也打不到1.2次,都是我爸给我打电话,不是不想打,而是找不到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会给家里寄钱和很多生活用品,但是内心中感到这样做是因为我的责任,而不是实在的感情。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女儿,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童年对人生的意义。我放弃高薪的职位做个全职妈妈。我亲爱的宝宝,虽然我们家不富裕,不过我会用我全部的爱,把你留在身边,用心的培育和陪伴着你成长,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天使。
我把我的经历说出来,并不是要责怪任何人,我只是让初为人母的妈妈们知道,你们这几年对宝宝的陪伴和付出,是宝宝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宝宝最深刻的记忆。你们得到的,将是宝宝对你至高的信任和尊敬。
有些妈妈会说,我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啊,不然,总是依赖家里,孩子怎么能成为独立的人。
独立性不是这样的培养的,这时候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性,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关爱。到了一定的年龄,有独立的渴望,在培养宝宝的独立。
我好比打个比方,A和B的父母都必须要自己的小孩学游泳。A父母的方法是,他们把孩子自己扔到了水里,他们觉得这是最有效和最省时间的方法,A小孩被扔到了水里,内心充满了恐惧。他只有不断的挣扎和用手划水,才避免自己身体往下沉。A父母每天都用这种方法迫使孩子学游泳,果然不用一个星期,A就学会了游泳。而B的父母,宁愿自己多花时间,同小孩一起在水里面,扶着小孩一步一步耐心的教他如何划水,如何令自己的身体向前进,B小孩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学会了游泳。
相同的是,**了游泳,都可以自己在游泳池里面游一个来回。不同的是,A小孩,他觉得游泳令他想起不好的经历从而不喜欢游泳,甚至对游泳产生恐惧。或者对自己的父母信任产生了怀疑。B小孩,他觉得游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令他联想和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因而喜欢游泳。
把幼儿放全托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就好比A小孩一样,把他扔到水里面自己学游泳。宝宝独立了,但是也许失去的,是对父母的信任。
[ 本帖最后由 羚菲菲 于 2008-12-7 18:09 编辑 ]
女儿全托了
140736婴幼育儿
全部回帖

羚菲菲:
我从出生2个月开始就送到亲戚家里养,父母上班没有时间照顾我,后来读书才接回父母身边。亲戚家也有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表妹,在我印象里面,表妹生病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非常紧张的带去看医生,低声细语劝吃劝喝。我生病的时候,只抛下一句话,多喝水啊,多喝水就会好的啊。表妹每天早上有一瓶牛奶喝,我只喝开水,外婆有时候偷偷留一点牛奶给我,给舅母发现后外婆就受到了责骂。我内心很恐惧,小小的我感觉到,我喝牛奶是不对的,表妹喝牛奶才是对的。表妹手里有玩不完的玩具,我手里只有几张纸,自己想想能折些什么好玩动物出来好呢。不过我从来没有责怪亲戚家,因为毕竟我不是他们的小孩,他们没有义务和责任对我好。记得一次母亲来看我,亲戚对我说:看看谁来了,快叫人。我心里感觉到那个可能是我的母亲,但是实在妈妈这两个字叫不出口,只好别扭了半天,轻轻叫了声:阿姨好。我记不起来那时候我母亲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了,现在想起来估计一定不好看。呵呵。那年我3岁左右,那是我对母亲最初的印象。后来,读书以后我跟随父母同住。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要被你气死了”“我怎么生到你这样的女儿”。她一直理解不了我的行为,我也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所以矛盾都很多。后来我决定考一间不在本市的大学,最多考不到明年在考,终于给我考到了外地的大学。松了一口气,可以不用在家里背负不听话的罪名了。刚进大学,看到很多同学离开家里都哭,舍不得家里人。但是我却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值得高兴,还是悲哀。我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自由自在。别人都说我很独立,可知道这个独立的背后,要有多少的磨练,忍受多少的寂寞。要是可以让我去选择,我宁愿不要这份独立。如今我一个来广州创天下,也在广州定居,父母的家,一年也回不到1.2次,其实相隔也很近,电话一个月也打不到1.2次,都是我爸给我打电话,不是不想打,而是找不到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会给家里寄钱和很多生活用品,但是内心中感到这样做是因为我的责任,而不是实在的感情。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女儿,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童年对人生的意义。我放弃高薪的职位做个全职妈妈。我亲爱的宝宝,虽然我们家不富裕,不过我会用我全部的爱,把你留在身边,用心的培育和陪伴着你成长,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天使。我把我的经历说出来,并不是要责怪任何人,我只是让初为人母的妈妈们知道,你们这几年对宝宝的陪伴和付出,是宝宝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宝宝最深刻的记忆。你们得到的,将是宝宝对你至高的信任和尊敬。有些妈妈会说,我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啊,不然,总是依赖家里,孩子怎么能成为独立的人。独立性不是这样的培养的,这时候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性,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关爱。到了一定的年龄,有独立的渴望,在培养宝宝的独立。我好比打个比方,A和B的父母都必须要自己的小孩学游泳。A父母的方法是,他们把孩子自己扔到了水里,他们觉得这是最有效和最省时间的方法,A小孩被扔到了水里,内心充满了恐惧。他只有不断的挣扎和用手划水,才避免自己身体往下沉。A父母每天都用这种方法迫使孩子学游泳,果然不用一个星期,A就学会了游泳。而B的父母,宁愿自己多花时间,同小孩一起在水里面,扶着小孩一步一步耐心的教他如何划水,如何令自己的身体向前进,B小孩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学会了游泳。相同的是,**了游泳,都可以自己在游泳池里面游一个来回。不同的是,A小孩,他觉得游泳令他想起不好的经历从而不喜欢游泳,甚至对游泳产生恐惧。或者对自己的父母信任产生了怀疑。B小孩,他觉得游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令他联想和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因而喜欢游泳。把幼儿放全托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就好比A小孩一样,把他扔到水里面自己学游泳。宝宝独立了,但是也许失去的,是对父母的信任。[ 本帖最后由 羚菲菲 于 2008-12-7 18:09 编辑 ]
查看原文写得真好。。。看完很感动

2008/12/08回复

我就吾舍得啦,有时候我觉得照顾小朋友是父母的责任来加,
日托就好啦,何必要全托呢,天天都见不到爸爸妈妈,人会很不快乐的,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无办法将我放在爷爷的家,等姑姑照顾,可是我不喜欢,晚上天天哭,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实在无办法无得讲,如果夫妻两个再辛苦都可以轮流照顾啦............
日托就好啦,何必要全托呢,天天都见不到爸爸妈妈,人会很不快乐的,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无办法将我放在爷爷的家,等姑姑照顾,可是我不喜欢,晚上天天哭,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实在无办法无得讲,如果夫妻两个再辛苦都可以轮流照顾啦............
2008/12/08回复

我觉得可以的话,就不要全托啦!
记得有个故事:
一个28岁的妈妈和一个82岁的妈妈的对话。
28岁的妈妈说:小朋友好烦,整天吱喳不停,拉着我陪她玩!
82岁的妈妈说:孩子长大成家立业了,现在想见见他们都很难啦!更不用说谈心啦!
珍惜孩子在你身边的时间吧,只不过短短十几年,以后你想留他在你身边也留不住。
记得有个故事:
一个28岁的妈妈和一个82岁的妈妈的对话。
28岁的妈妈说:小朋友好烦,整天吱喳不停,拉着我陪她玩!
82岁的妈妈说:孩子长大成家立业了,现在想见见他们都很难啦!更不用说谈心啦!
珍惜孩子在你身边的时间吧,只不过短短十几年,以后你想留他在你身边也留不住。
2009/03/12回复

现在宝宝整晚的不睡,我就陪她玩,不过几年的时间,可以和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心灵身体互相依靠,这种日子不是经常有的,珍惜啊……
我的一个朋友正在怀孕,她跟我讲生下来,喂几个月的奶就给她奶奶带,3岁就送去全托,听到后我好心疼啊,她还是在家闲着,老公收入可以,不用她去工作;另外有同事也说生下来就扔回老家给父母带,现在的年轻妈妈从怀孕就这种想法,真是可怕,可悲……
我小时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上小学才回家,刚回去,我哭闹就是不肯认爸妈,折腾了很久,妈妈爸爸很疼爱我,直到2、3年后才相处的来,但从小到大,我很少听他们的话,沟通也不是很多,如果为了一时的轻松真是需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改变父女母女之间的新人关系的。
我的一个朋友正在怀孕,她跟我讲生下来,喂几个月的奶就给她奶奶带,3岁就送去全托,听到后我好心疼啊,她还是在家闲着,老公收入可以,不用她去工作;另外有同事也说生下来就扔回老家给父母带,现在的年轻妈妈从怀孕就这种想法,真是可怕,可悲……
我小时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上小学才回家,刚回去,我哭闹就是不肯认爸妈,折腾了很久,妈妈爸爸很疼爱我,直到2、3年后才相处的来,但从小到大,我很少听他们的话,沟通也不是很多,如果为了一时的轻松真是需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去改变父女母女之间的新人关系的。
2009/03/12回复

还有啊, 我不到一岁就被双大学毕业双职工的父母送回乡下爷爷奶奶带, 6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所以当我的母亲与我的爷爷奶奶发生矛盾时, 我毫不犹豫地站在爷爷奶奶一边, 为此,我与母亲的关系非常非常不好, 我经常怀疑我是不是他们检来的, 母亲对我的打骂和厌恶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痛. 所以我考了外地的大学, 从来不想家, 从读书到工作到结婚生子, 从来不需要与家里沟通, 都是自己做主. 但是我从来不觉得这样的独立能力给我有什么可幸福和自豪的, 相反, 我觉得一点也不幸福.非常恨我的母亲.
直到有一天听到一个故事, 讲的是一个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的小孩在清明节给虚构的妈妈上坟, 别人问他, 他为什么不恨他的妈妈还要去给他妈妈上坟, 他非常大度和深情地说, 至少我的妈妈养了我... 我当时泪流满面, 非常悔恨, 马上尝试给妈妈打过电话, 表示以后好好待她, 毕竟她老了, 但无论我如何努力, 我们的关系都亲密不起来.
所以, 到现在我只是给她钱和买东西, 过节礼节性地回家和问候, 但 聊天以及心里话是绝对没有.
我的姐姐也是同样情况.而且她还是性格内向的, 所以再好的学习和工作都填不了她的渴望. 一个人出去读初中高中大学, 国外闯了7,8年, 回到上海广州又搞了几年, 到现在孑然一身, 从来也没有天伦之乐.
而我的老公更惨, 他告诉我他13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当时很害怕, 觉得到了陌生人家里. 现在虽然他的父母也在广州, 但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 几乎没有主动打电话回家. 而他的弟弟是他父母一手带大的, 虽然哥哥学习好独立能力和工作能力强, 赚的钱比弟弟多, 但弟弟对家里的爱和父母对弟弟的爱, 让我看了都羡慕,
你们说, 是我老公更幸福还是他弟弟呢?
全托对孩子真的不公平.
直到有一天听到一个故事, 讲的是一个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的小孩在清明节给虚构的妈妈上坟, 别人问他, 他为什么不恨他的妈妈还要去给他妈妈上坟, 他非常大度和深情地说, 至少我的妈妈养了我... 我当时泪流满面, 非常悔恨, 马上尝试给妈妈打过电话, 表示以后好好待她, 毕竟她老了, 但无论我如何努力, 我们的关系都亲密不起来.
所以, 到现在我只是给她钱和买东西, 过节礼节性地回家和问候, 但 聊天以及心里话是绝对没有.
我的姐姐也是同样情况.而且她还是性格内向的, 所以再好的学习和工作都填不了她的渴望. 一个人出去读初中高中大学, 国外闯了7,8年, 回到上海广州又搞了几年, 到现在孑然一身, 从来也没有天伦之乐.
而我的老公更惨, 他告诉我他13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当时很害怕, 觉得到了陌生人家里. 现在虽然他的父母也在广州, 但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 几乎没有主动打电话回家. 而他的弟弟是他父母一手带大的, 虽然哥哥学习好独立能力和工作能力强, 赚的钱比弟弟多, 但弟弟对家里的爱和父母对弟弟的爱, 让我看了都羡慕,
你们说, 是我老公更幸福还是他弟弟呢?
全托对孩子真的不公平.
2009/03/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