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的华安的,
吃了早餐后,直接去华安土楼,
华安土楼,已经申请成功为世界文化遗产了,当然门票也得贵了。呵
我们去得早,还没有人售票的,我们是早上七点就到的华安土楼。
直接把车开到土楼旁边停放,平时是不许游客把车开进来的,得在景区外坐电瓶车进来,电瓶车好象票价是50元,土楼的门票是90元,得看这个景点,最少得花上140元,而我们全部省了,呵,因为来得早。
福建华安土楼//厦门豉浪屿//厦门大学//厦大白城
752643休闲旅游
那位妈妈是一位很好相处的人,表扬一下.
有机会再一起去外出玩.
坐火车去的,也是坐火车回来的.
我是先到华安土楼的,半途下的火车,华安离厦门还要坐三四个小时的火车的。
到了华安火车站,是早上的五点,天还没亮,是朋友开车来接我们的。
这个小县城,全是山,可谓一座山城,华安是归漳州管辖的。
2010/09/07
全部回帖
华安大地土楼群位于位于仙都镇大地村,
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均为蒋姓祖孙建造的大型住宅.
是古代夯土建筑一大奇迹,山水环境宜人,贯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华安土楼的二宜楼是一座圆形的楼, 共有四层
二宜楼是大地土楼群的代表作,也是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它建于1740年,占地9300平方米,外径73.4米,楼高4层,整座楼共有房间224间,是省内同类建筑中单体最大的双环圆形土楼。楼内存有大量的彩绘壁画楹联,在福建土楼是独有的,在中国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宝库。在楼内还有西洋半裸女画像、西洋钟和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约时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均为蒋姓祖孙建造的大型住宅.
是古代夯土建筑一大奇迹,山水环境宜人,贯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华安土楼的二宜楼是一座圆形的楼, 共有四层
二宜楼是大地土楼群的代表作,也是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它建于1740年,占地9300平方米,外径73.4米,楼高4层,整座楼共有房间224间,是省内同类建筑中单体最大的双环圆形土楼。楼内存有大量的彩绘壁画楹联,在福建土楼是独有的,在中国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宝库。在楼内还有西洋半裸女画像、西洋钟和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约时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2010/09/07回复
宜山宜水 宜居宜人
华安仙都乡大地村的“二宜楼”,是华安土楼的典型代表,是福建土楼的杰作,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四层圆形的土楼,整座楼共有房间224间,里面还居住着很多村民, 每家是一个单独的围院,可有自家的单独进出的大门及上顶层的通道。不会影响到别人家的,不用经别人家里经过的。私密性很好。

二宜楼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传声洞"
外墙中曲折的“传声洞”设置(请注意:是曲折的,并不是直接一个圆柱的洞,而是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的),便于呼唤家人又利于防卫(比如外面的人想用枪打进来是,是打不进的,想用刀或棍子打进来也打不到的),例如家人外出晚归来,就在这个传声洞里喊家里人开门,而又不会影响到别家,这在福建土楼中是独一无二。

下班了,有空再发照片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8 11:10 编辑 ]
华安仙都乡大地村的“二宜楼”,是华安土楼的典型代表,是福建土楼的杰作,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四层圆形的土楼,整座楼共有房间224间,里面还居住着很多村民, 每家是一个单独的围院,可有自家的单独进出的大门及上顶层的通道。不会影响到别人家的,不用经别人家里经过的。私密性很好。

二宜楼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传声洞"
外墙中曲折的“传声洞”设置(请注意:是曲折的,并不是直接一个圆柱的洞,而是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的),便于呼唤家人又利于防卫(比如外面的人想用枪打进来是,是打不进的,想用刀或棍子打进来也打不到的),例如家人外出晚归来,就在这个传声洞里喊家里人开门,而又不会影响到别家,这在福建土楼中是独一无二。

下班了,有空再发照片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8 11:10 编辑 ]
2010/09/07回复
再来发土楼的照片,我们现在来看看土楼的外面环境:
土楼的外面是山青水秀的


那里的房子,一般是土做的楼的。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7 23:11 编辑 ]
土楼的外面是山青水秀的


那里的房子,一般是土做的楼的。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7 23:11 编辑 ]
2010/09/07回复
每一个贴对联的门口,都是一户人家

土楼里有精美的壁画:

拉近一些看

精美壁画,西洋女

精美壁画:
应该是出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从房子里面往外面看:房子蛮有深度的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8 11:27 编辑 ]

土楼里有精美的壁画:

拉近一些看

精美壁画,西洋女

精美壁画:
应该是出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从房子里面往外面看:房子蛮有深度的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8 11:27 编辑 ]
2010/09/07回复
朋友为我请来一位资深的导游,是一位长者来的,也是土楼里的居民,同时也是土楼里的一位管理人员.
这位导游平时是不当导游的,一般人还请不动他的,呵,只是因为朋友的关系才能有幸请到他.
因为他对这里很熟悉,所以还是暂称他为导游吧。
这位导游是当地人,华安仙都盛产铁观音茶,那里的人超爱喝茶,好象很多人家里都有茶具的,这位导游先是把我热情地领到他家里喝上几杯他们的铁观音茶,一边喝着清香的茶一边慢慢的听他娓娓的道来。
坐在他家里,清茶飘香,凉风习习,土楼,就是这样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物。
原来土楼已经有260多年的历史了。
其实在我的乡下,以前也有用土建的房屋的,一般只能耐得了四五十年,但这里的土楼居然有260多年的年龄了,我想,很大可能就是因为墙体够厚之外,也与屋顶的屋檐伸得很出有关,这可以很大面积起到避免雨水淋晒的作用。
看这土楼顶层的屋檐,盖得很出的,雨水基本没法从上面淋下来了.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8 11:56 编辑 ]
这位导游平时是不当导游的,一般人还请不动他的,呵,只是因为朋友的关系才能有幸请到他.
因为他对这里很熟悉,所以还是暂称他为导游吧。
这位导游是当地人,华安仙都盛产铁观音茶,那里的人超爱喝茶,好象很多人家里都有茶具的,这位导游先是把我热情地领到他家里喝上几杯他们的铁观音茶,一边喝着清香的茶一边慢慢的听他娓娓的道来。
坐在他家里,清茶飘香,凉风习习,土楼,就是这样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物。
原来土楼已经有260多年的历史了。
其实在我的乡下,以前也有用土建的房屋的,一般只能耐得了四五十年,但这里的土楼居然有260多年的年龄了,我想,很大可能就是因为墙体够厚之外,也与屋顶的屋檐伸得很出有关,这可以很大面积起到避免雨水淋晒的作用。
看这土楼顶层的屋檐,盖得很出的,雨水基本没法从上面淋下来了.

[ 本帖最后由 w-yonhao 于 2010-9-8 11:56 编辑 ]
2010/09/08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