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去朋友家拜年,因为自己的孩子今年也要筹备上小学的事宜了,知道朋友了解得不少,不知不觉就聊到择校的问题上,朋友劝说,不是大把多钱的家庭千万不要给孩子去什么名校,因为孩子去到很多都不得不形成强烈的攀比心理,搞得家长都不得安宁,还说了个例子,说她以前教的一孩子去年9月份上小学了,那孩子的妈妈跟她说起,自己的孩子自从上小学后性格变化很大,特别是攀比心理,有好几次孩子他爸早早就去接孩子了,因为去的早所以就能停在学校的门前(因为名校个个孩子家长都有车接送的,去迟了,接送车都只能排到学校外几个街口处了。)谁知道呀,孩子不但不高兴,还责令爸爸说:“老爸,你这车才10多万吧,拜托你往后别在学校门前丢人现眼,到隔壁两个街口等我就好了,我会去找你的。”回家后,两夫妻又是教育又是劝导的,不知道该咋好。 朋友就劝我们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还是不要去名校了。 我觉得嘛,这个跟孩子的教育有关系,但跟孩子在名校这么一个环境里不知不觉所受到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的,大家认为呢?
觉得是家庭的教育,我一朋友也是也七楼同事的小朋友一样说文x路小学,每天两兄弟是自已坐车返学放学,朋友说一天老师教统筹的,说有多少人是爸妈开车接送放学的,多少是打的回校的,有多少是坐公交车回校的。但好多小朋友本来就是走路或坐公交的都举手说自已是爸妈开车接送。全班只有她的小儿子举手说是坐公交车回校的,老师说对他说:你不算。为什么?人家是住二沙岛别墅,爸妈都是香港人,出入全是特种牌的豪车,但全家就是这样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