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巫回答”上什么兴趣班好“
15285幼儿园早教
pitoto 写到: (于3/11/2006 1:48:49 PM 来自222.185.81.*)
诚诚已经六周岁了,可我还在为他的兴趣班烦。去年暑假在少年宫学了两个月围棋,因为他说教室里的棋盘看得眼花,就没让他接着在少年宫学,而是报了幼儿园的围棋班,又是从头开始学了一阵,而且我考虑到马上就上小学了,每天功课做完后再练棋好象太费脑子;我觉得学琴挺好的,可以开发右脑,而且练琴相对于功课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所以又想让他学钢琴,可又觉得围棋已经入门了,放弃了有点可惜。如果学围棋,家附近有一个棋院师资还不错。我想得头都大了,也没个结论,请JMM帮我分析分析分析。
小巫WeeWitch 的回复: (于3/13/2006 8:11:28 PM 来自61.149.38.*)
斗胆说句要挨骂的话:
我认为让孩子选择兴趣并坚持学习下来的最佳年龄是8岁以后,甚至等到11、12岁都无妨。
1、那个时候,孩子大脑的皮层才发育好,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
2、那个时候,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协调、活动/运动能力等等等等,也才发育好,做起事情来不那么费力气。
3、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意(特指美术和音乐)。
4、最重要的,如果你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的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我,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你就是用抛弃来威胁他,他也基本上能够独立生存了)。
在这之前,都是家长逼迫、代替孩子坚持,一不留神就把孩子的兴趣都泯灭了。
另外,不要以为孩子没有坚持学下来就不行,学几天就是几天,不会一点效用都没有。如果把考出个什么证书、取得个什么名次、甚至保持终身爱好,当成最终目的,那么孩子多半会让你失望的。
忘了说一点:
pitoto,假如诚诚现在去学钢琴,到了12岁,达到一定水平,假设他只是一个正常发育的孩子,而不是神童或者天才(起码你没把他毒打成郎朗)。那个时候,跟诚诚一般大的一个孩子,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也达到了那个水平,你该多后悔啊:哼,tmd!我多花了6年的钱!孩子少玩儿了6年!真不值!
别以为我在说笑,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的几个朋友都很庆幸他们少花了几千甚至几万美元。
教育是细水长流的事情,来不得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借你的帖子,我说上这么两句。当初在摇篮吵得一塌糊涂的几个话题,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我孩子的实例还是公众的意见,也包括学术理论)来看,还是我对了,幸亏我是个固执己见的人,或许我比较幸运,经常歪打正着。我不着急,我有的是耐心,我也不怕别人不相信我说的话。等过些年咱们再看看孰是孰非。
就这个话题再多发表几句谬论:
**脑是非常奇妙的,就学习一事来说,人这一辈子,大脑永远都在接纳新的知识、调整神经元之间的线路。即使你45岁了,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想成为护士,你去从头开始学习病理、药理、护理知识,去考护士证书,都不在话下。
那些所谓几岁之前大脑就发育完全了、再不学就晚了之类的论调,都来自那些要卖给你亲子班、早教班、兴趣班、智力开发书籍或者工具的**其词。
那么我们**小最最应该注重开发的是什么?不是智商,而是情商。知识可以后补,人格却很早就成型,今后改变非常困难。
人的记忆和学习动力,是跟情绪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跟荷尔蒙的分泌息息相关。我们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度过快乐的时光,增强他体内内酚酞、多巴胺、血清素等等令他安宁、愉快的激素的分泌,从而让他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应对自如呢,还是早早地逼迫孩子学这个会那个,增加他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等令他焦虑、紧张的激素分泌,让他面对任何挑战都厌恶、恐慌、不知所措呢?
就好比你要做一锅炖菜,门外有一个菜市场,永远有新鲜蔬菜供你挑选。这锅菜,最重要的是把汤(情商)熬好,熬不好汤,放多少蔬菜(知识、技能培训)都做不出那个正宗味道来,拿给客人(生活的考验)吃,人家尝一口就吐了(成功与否)。
这个选择,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20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