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外家长如何处理孩子受欺负
23398家有小学生
瑞典:欺负人是一种优势
在中国,欺负人是—种霸道错误的行为,是要受到谴责的。可是,在瑞典,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既不能去找老师,也不能去找欺负人的孩子父母。这就是东西方在观念上的差异—这里讲究竞争。
逻辑不一样,评价也不一样。在这里,受欺负是无能的表现。对于孩子之间的互相欺负,老师是不管的,这叫鼓励竞争。欺负人的孩子会体验到实力带来的优势,被欺负的孩子会努力提高竞争能力。
德国:善良教育与反面教育双管齐下
德国武器制造的精良是世界知名的,可是德国人却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的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玩枪炮、坦克之类的玩具。
德国家长认为,报复不能解决所发生的事情,宽容待人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善良品质。在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同时,德国人还非常注重反面教育的作用。对于校园里所出现的那些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据悉,曾经2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然后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进行调教。
美国:认识孩子的朋友
针对“孩子挨打怎么办”的话题,美国教育专家凯特·葛恩波斯在《应对欺负、挑衅与恶意》一书中给家长开出了下面的良方:
把情况告知校方:家长有必要把发生的事告诉孩子的老师、园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
认识孩子的朋友:告诉他们当你的孩子受到欺负时,你的感受。如果你孩子的朋友知道了你的感受,他们会更乐于前来告诉你幼儿园或学校发生的事情。
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