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
2006-02-01 橄榄酸梅汤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相聚,觥筹交错,免不了引起咽喉肿痛、酒毒烦渴、胸闷腹胀等不适。橄榄酸梅汤能缓解和消除。它气味甘酸、具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之功,亦是广东民间验方之一,常用于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咳嗽痰稠。橄榄性平、味甘、涩、酸,功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以潮汕出产的为最佳。《开宝本草》说它“主消酒”;《滇南本草》说它“治一切喉火上炎”。酸梅是菜肴的调味品,性平、味涩、酸、咸,功能除痰、生津止渴,消痰涎壅塞、除喉间粘腻不快,《本草纲目》认为它能“治中风惊痫,喉痹”。合而为汤,倍增解湿毒、消痰涎、祛积滞、生津液之功,且老少男女皆宜。
材料:鲜橄榄60克、酸梅10克。
烹制:橄榄洗净,酸梅捣烂,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750毫升(约3碗水量),煎至400毫升(约1碗半量),去渣,调入适量白糖即可。此量可供1~2人用。
2006-02-02 蚝豉干咸猪瘦肉汤
蚝豉干苦瓜干煲咸瘦肉是广东民间新春期间常用的家庭汤品,其气味苦甘、清润,具有去热除烦、消积除滞、下火消炎的功效,常用于消除过节时应酬劳碌、饮食积滞、烟酒过度所引起的肝火上亢、咽喉肿痛。蚝豉干性平、味甘、咸,功能滋阴补肾、除阴热,《食经》说它“治夜失眠,意志不定”。苦瓜干性凉味苦,爽口不腻,功能清心开胃、除烦消湿;咸猪瘦肉性平,味甘、咸,功能滋阴降水、润脾养津。三者合用,则相辅相成,咸寒而能泻火,甘寒而可滋液,泻火而不伤阴。故不论实火、虚火皆宜;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蚝豉干150克、苦瓜干150克、咸猪瘦肉300克、生姜2片。
烹制:猪瘦肉先用生盐腌1夜,清水洗净;蚝豉干清水浸泡、洗净;苦瓜干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3个小时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蚝豉干、猪瘦肉可佐餐。
2006-02-03 党参莲子鲤鱼汤
鲤鱼为有名的河鲜,以其肉质细嫩鲜美而闻名。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族、各种矿物质、多种氨基酸。其肉味特佳,主要是其10余种游离氨基酸在发挥作用,特别是谷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最为丰富。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和止嗽下气的功效。它配伍“中益气、和脾胃”的党参,固肾益精的芡实,补肝肾的南枣以及补肌润燥的猪月展肉。合而为汤,则具补中益气、壮腰健肾之功,实为时下的家庭靓汤。
材料:党参、莲子、芡实(中药店均有售)各30克,南枣6个,鲤鱼1条(约600克),猪月展肉300克,生姜2~3片。
烹制:各药材洗净,南枣去核;猪月展肉洗净,不用刀切;鲤鱼宰后去内脏,
留鱼鳞,洗净,烧热油锅,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先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006-02-04 人日生财汤
是日为大年初七,传统的“人日”(即众人生日),又是廿四节气的“立春”。广东民间习惯在“人日”这日“食斋”(即素食),并吃“生菜粥”(其寓意为“生财足”)。新春时饮食常过量,亦理应间以清淡,此时食生菜粥或汤,恰合时宜。现代虽无素食讲究,但习俗至今尚存,亦可略加变化,在粥或汤中加入江珧柱、鲮鱼球使之更为香甜可口。生菜功能清胃生津、止渴除烦;鲮鱼球功能健脾胃、补中气;江珧柱功能滋阴润燥。合而为粥或汤,则清中有润、清中有补。
材料:生菜1000克、江珧柱20克、鲮鱼球500克、生姜3片、大米200克(如为汤则不用)。冲菜粒、芫荽、胡椒粉适量。
烹制:生菜洗净,切成细丝状,用少许盐、油搅拌;江珧柱用开水浸泡、撕为丝状;市场售的鲮鱼滑再加入少许鱿鱼干粒,做成鱼丸状。江珧柱、生姜和大米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放进鲮鱼球滚熟后,加入生菜、冲菜,调入适量生油和食盐便可。食时再下适量胡椒粉。此量可供3~4人用。
2006-02-05 参枣老鸽汤
昨日为廿四节气的“立春”,也是农历今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是见,春是蠢动,是植物开始有生气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觯》曰:“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这就是说,它预示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但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而在南方这段时间却是春雨绵绵的开始。同时从气象学上看,广东真正的冬天气候是12月、1月和2月,所以这段时节的养生汤品要以驱寒和祛湿邪为主。今日汤品推荐参枣老鸽汤。
材料:党参15克、枸杞子10克(中药店均有售)、红枣6个、老鸽1只、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洗净,红枣浸泡、去核、洗净;老鸽宰净,去内脏;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006-02-07 狗肚鱼大芥菜汤
今日气温又回升,有春暖的感觉,春暖时汤水及食疗多以辛凉、甘寒为主,辛能散表,凉能清能泄,可以辛凉之品疏散风热之表邪;辛寒之品清泄肺胃炽热之热邪;甘寒之品以养阴退热。同时也知常知变,有时也用辛温之品以散风寒表邪,投以淡渗芳香之品以利湿化湿,这为顺时养生。总的原则是宜清淡忌肥腻。
大芥菜滚狗肚鱼汤应为春暖时常用的汤品。大芥菜气味甘苦,有宣肺豁痰、温中利气之功;狗肚鱼气味鲜美,有清润、健胃的作用,二者合汤,既清淡可口而不油腻,还辛甘之气解表邪祛湿热。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
烹制: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腍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
2006-02-08 粉葛猪脚汤
最近几天的清晨都有些轻雾薄霾,但很快就会被初升的太阳所驱散,仍是阳光普照、暖意融融的好天气。这种天气让人们感觉到有点燥气,再加上前几天春节时期饮食普遍过于燥热,但也要考虑到现时毕竟是春日,春日湿气重,因而今日靓汤最宜祛湿润燥、清热下火。
粉葛煲猪脚则有此功效,汤中还配伍利下水、祛湿热、除骨火之功的赤小豆、白扁豆,再加清润的蜜枣,合而为汤,既清且润、下火除燥。
材料:粉葛500克,赤小豆、白扁豆(中药店有售)各100克,猪脚1对,蜜枣4个,生姜2~3片。
烹制:粉葛去皮、洗净、切块;赤小豆、白扁豆、蜜枣去核,洗净、稍浸泡;猪脚请售者刮去猪毛、并切边,洗净。
先把粉葛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约20分钟,再加入其他所有材料,再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006-02-09 茼蒿菜滚牛肉片汤
清润、有益、和胃是春日靓汤的原则,茼蒿菜(即广州人称之“塘”)滚牛肉片汤也是这其中的一种了。茼蒿是广州冬春季的有名时蔬,常为滚汤之用菜,它有和胃、利二便、化痰的作用。
牛肉性平味甘,功能补脾胃、益气血,《名医别录》说它“安中益气,养脾胃”。是虚损瘦弱、不渴常用之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铁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生姜既能去牛肉的腥味又能醒胃健胃。此汤烹制快捷、简便,常为非节假日家庭之用。
材料:茼蒿菜500克、牛肉250克、生姜3片。
烹制:茼蒿菜洗净,切短状;牛肉洗净,请售者或自行切为薄片状,用生抽半汤匙、生粉半茶匙、生油半汤匙拌腌约10分钟。烧热铁镬、下生油适量,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煮沸滚后,放入筒蒿菜和牛肉片,滚熟,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汤亦汤亦餸(即菜),可供3~4人用。
2006-02-10 天麻炖猪脑
中医认为,春日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风邪可单独为致病之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二是风邪善行数变,上下窜扰,故病变范围广,如头风、腰腿痹痛;三是“风胜则动”,以动为特点,如抽搐、痉挛、颤抖、颈项强直等往往责之于风,而列为风病;四是兼杂为病,风邪与湿邪相结合侵袭脾胃,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中药天麻炖猪脑则具有平肝熄风、祛风止痛之功,对上述第一、二种即春日风邪引起的头风眩晕、或头痛不适、失眠、健忘等有辅助治疗作用,亦为春季养生靓汤。
材料:天麻20克、猪脑1个、生姜3片。
烹制:天麻洗净,稍浸泡;猪脑用清水轻轻洗净血渍,并用牙签挑去红血筋。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清水500毫升(约2碗水量),盖上盅盖。隔水炖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再炖片刻便可。此量可供1~2人用。
2006-02-13 茶树菇猪瘦肉汤
春日养生是关心健康的人们茶余饭后热心讨论的话题。中医认为保健不得法,结果亦可能适得其反,不宜盲目追求昂贵的滋补品。春季特别是初春时,人们的活动少,代谢也较其他季节缓慢,身体本来就容易聚集脂肪,因此不应专门服用高蛋白类和高脂肪类的补品,特别是脂肪肝、血脂高、体重超重者应尽量以清淡的饮食为主。
茶树菇猪瘦肉汤气味清逸香溢,功效补益健胃又消脂,是春日靓汤。
材料:茶树菇60克、猪瘦肉500克、红枣8个、生姜2~3片。
烹制:茶树菇洗净;红枣去核洗净,稍浸泡;猪瘦肉洗净,不必刀切。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2006-02-14 辣椒叶猪肝汤
从中医的四时应五腑的养生学说来说,春日宜养肝,夏日宜养心,秋日宜补肺,冬日宜补肾。因而现时的初春是调养肝脏的好时机。
从现时的气候来说,最宜是滚清淡的靓汤,切忌肥腻的补品或浓醇的炖汤,所以辣椒叶滚猪肝汤正是时下之靓汤了。辣椒叶为近年兴起的滚或炒食的时蔬,有养血驱寒的作用,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猪肝,广州人称之为“猪润”,从以形补形上说有补肝作用,且能养血、明目,《千金方》记载它“主明目”,《本草再新》认为它能“治肝风”。
材料:辣椒叶350克、猪肝150~200克、生姜2~3片。
烹制:辣椒叶洗净,截为段状;猪肝洗净,切为薄片状,并用生粉1茶匙、生油1茶匙、生抽1汤匙拌腌10分钟。于镬中加入清水1250~1500毫升(约五六碗水量)和生姜,武火滚后,加入辣椒叶,滚片刻,再加入猪肝,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2006-02-15 菠菜滚鲮鱼滑汤
最近早晚温差又渐为拉大,这种天气下的佐餐靓汤既要清润、清淡,又要健胃、开胃,菠菜滚鲮鱼滑汤是不错的选择。
菠菜原产自波斯,唐代已传入我国,阿拉伯人称为“菜中之王”,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含铁、钾很多,易被人体吸收。中医亦认为其有通肠胃,开胸隔,润肠燥、降血压和补血的作用,广东民间更是一年四季都常以其滚汤,鲮鱼亦是广东有名鲜美的河鲜。
材料:菠菜500克、鲮鱼滑200克、腊肉15克、虾米10克、葱2条、生姜3片。
烹制:菠菜洗净,切短段;虾米清水浸软,剁细;腊肉切为粒状;葱洗净,切碎状;鲮鱼滑(市场有售)加入虾米、腊肉、葱粒再搅至起胶状,做成小丸状。烧热油锅,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武火煮沸后,加入菠菜,再加入鱼滑丸,煮熟后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2006-02-16 白果覆盆子猪小肚汤
中药材覆盆子煲白果猪小肚为春日一道家庭靓汤,它不但味道香浓甘醇,还有较佳的疗效作用,能补肝肾、缩小便,广东民间常用以治疗夜间多尿或小儿夜间遗尿和尿频等症。
覆盆子性平,味甘酸,入肝肾经,功能助阳固精明目,《本草衍义》说它能“益肝肾,缩小便”。白果为广东人熟悉的煲汤材料,《本草纲目》谓之“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猪小肚性平,味甘、咸,《本草纲目》亦说它能“治梦中遗溺”。
材料:覆盆子(中药店有售)12克、白果8颗、猪小肚1个、生姜3片。
烹制:覆盆子洗净;白果炒熟、去壳;猪小肚请售者处理干净,再用生粉反复洗净,随后再用食盐涂擦,清水冲净,切成小块状。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猪小肚亦可捞起佐餐用。
2006-02-17 何首乌鲜鸡汤
中药何首乌煲鸡汤有养血益肾的作用,同时亦能滋阴养肝,为春季一道药膳靓汤。
这道靓汤在民间还用来治疗痔患,痔患是春季常见疾病之一,尤其以女士为多。此汤还可以辅助治疗妇女子宫脱垂等。中药何首乌性微温,味甘、涩,功能补肝益肾,养血。《开宝本草》说它能治“五痔”、“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药品化义》记载它能“益肝,敛血,滋阴”、“除崩漏,解带下”。鸡肉性温味甘,功能温中下气,补精添髓。
材料:何首乌(中药店有售)30克、光鸡1只、生姜3片。
烹制:何首乌以白纱布包裹二三层,研为粉末;亦可洗净,稍浸泡。光鸡去内脏,洗净,把何首乌装入鸡腹腔内,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里,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然后取出何首乌,稍煲后加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供3~4人用,饮汤食鸡。
2006-02-18 白萝卜牛月展汤
白萝卜有助消化、御风寒、生津开胃、润肺化痰、祛风涤热、平喘止咳、顺气消食的作用。牛月展为牛的前腱和后腱部位,有滋养脾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的作用,且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以白萝卜煲牛月展汤不但汤味鲜美,且有健脾益胃、生津润肤的功效,为春日家庭靓汤。
材料:白萝卜1000克、牛月展2条(约400~500克左右)、生姜3片。
烹制:白萝卜洗净,刮去皮,切为块状;牛月展洗净,不用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与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牛月展捞起,切为片或块状,拌入酱油供佐餐用。
2006-02-19 芡实薏米炖鸡脚
今日为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其本意是指冬季完全过去了,春天来临,万物开始复苏。雨水到来的这一日并不是一定要下雨,但以这节气起降雨将逐渐多起来了。在我们南方从这段时期起至谷雨、清明前后是春雨纷纷的时节。然而,时而下雨、时而日照的天气最容易使人疲劳、乏力。今日宜煲芡实薏米炖鸡脚汤。
材料:芡实30克、薏米20克、鸡脚5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烹制:芡实、薏米洗净,稍浸泡;鸡脚洗净;猪瘦肉洗净,不用刀切。然后一起放进大号炖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盖上盅盖,隔水炖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各汤料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2006-02-20 桑椹子薏米白鸽汤
“雨水”节气过后,南方果然开始了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时人体容易疲倦、乏力。
中药桑椹子薏米炖白鸽具养血舒筋、利湿除烦之功,在这段日子里饮用对春日的养生十分有益。桑椹子又名桑椹,性微凉味甘,入肝、肾经,有养血滋阴、祛风的功效;薏米即为薏苡仁,为广东人所熟悉的利水渗湿、祛风湿的中药,在春夏间常用它煲汤作祛湿之用,其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肾、肺经。白鸽性平味甘,入肺、肝、肾经,有益气补血、滋肝养肾的作用。此汤还可辅助治疗血虚风痹,即症见肩颈关节凝痛,伴有上肢麻痹、面色晦黄、头晕、耳鸣等。
材料:桑椹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约200克)、生姜3片。
烹制:桑椹、薏米洗净,稍浸泡;白鸽宰净、去肠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000毫升(约4碗水量),盖上盖,隔水炖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与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2006-02-21 参芪红枣生鱼汤
最近有读者来信来电话询问,春日妇女产后,应喝什么滋补汤水进行调理。中医认为,产后特别是剖腹产后一般会出现气血两虚,头晕目眩、疲神乏力、心悸失眠,尤其在这春困时更气短懒言。广东民间有许多传统的方法进行综合调理,如食五更炒饭、糖醋姜猪脚,还有用姜皮煲水洗浴等。现介绍一款参芪红枣生鱼汤,这亦是女士们春日养身的靓汤。生鱼能养伤口,能帮助伤口早日恢复,挑选时当然是小鱼比大鱼好。参则用人参(即红参),亦可用党参代用,芪则是北芪,两者均为滋补药材。
材料:人参15克、北芪30克、生鱼1~2条(约300克)、红枣5个、生姜1~2片。
烹制:各药材和红枣去核洗净,稍浸泡;生鱼宰净,去腮、脏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000~1250毫升(约5~6碗水量),隔水炖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2006-02-22 春砂仁北芪猪肚汤
用广东阳春出产的春砂仁配伍北芪煲猪肚,是春日养胃的美味靓汤。春砂仁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能补气和胃、醒脾散寒,善治胃呆食滞,腹痛痞胀,南宋名医杨士瀛赞它有“和中,补气、止痛、安胎”之功。北芪性微温,味甘,入肺、脾经,功能益气升阳、健脾养血、固表止汗,《日华子本草》说它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猪肚即猪胃,性微温,味甘,入胃经,功能健脾胃,补虚损,通血脉。合而为汤,能益气健脾,消食开胃,还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亦为胃下垂及慢性胃炎者食疗汤品。
材料:春砂仁6克、北芪20克、猪肚1个、生姜3片。
烹制: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猪肚(可请售者处理)洗净,翻转去脏杂,冲净,以生粉洗净,再冲净,然后把药材装入猪肚内,放进大号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约6碗量),盖上盅盖,隔水炖3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2006-02-23 茯神金针菜牛心汤
春日许多人都感到“春困”,中药茯神煲金针菜牛心,有清心、醒脑、健脾的作用,同时常用亦能辅助治疗老年性痴呆。茯神为云苓中心的部分,具健脾、养阴、安神、定心的功效;金针菜又称黄花菜,功能养血、平肝,《云南中草药选》记载它能治“头晕,心悸”。牛心性温,味甘、咸,功能治虚悸、为补心药之引导。
材料:茯神(中药店有售)30克、金针菜20克、牛心1个(约150克)、生姜2~3片。
烹制:茯神洗净,稍浸泡;金针菜洗净,浸泡后用力挤出水分,再洗净;牛心洗去血污,放进开水锅里稍滚3分钟,捞起切片状。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2006-02-24 桂圆百合炖鹌鹑
祖国医学认为“春夏养阳”,这是养生的一大原则,因为人体经历了冬寒的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和调理。调理时机以“雨水”节气最为恰当,尤其在南方。因为进补宜气候较湿冷,而南方一般酷热时间较多,雨水时节空气湿润,也不燥热。
桂圆百合炖鹌鹑气味滋润可口,有补心养神、补脾益胃的作用。还可适用于老年人及脑力工作者记忆减退的调理。桂圆能开胃益脾、补心长智,《开宝本草》说它“归脾而能益智”;百合能清心安神、滋补益中;鹌鹑则更是炖汤的佳禽。
材料:桂圆15克、百合30克、鹌鹑2只,生姜2~3片。
烹制:桂圆、百合洗净,稍浸泡;鹌鹑请售者宰净,去肠脏。然后与生姜一起放置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盖上盅盖,隔水炖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5人用。
2006-02-27 木瓜鲩鱼尾汤
时下忽冷忽热,这是典型的南方春季二三月的天气,这种天气最易引起肠胃不适,今日靓汤宜木瓜煲鲩鱼尾,它有滋养、消食的作用,且汤气味清淡、不浓不腻,对春日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更是老少皆宜的家庭汤品。
木瓜为岭南佳果,做煲汤佐料亦一流。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效,木瓜蛋白酶还能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材料:木瓜(半生熟)1个(约500克)、鲩鱼尾1~2条、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烹制:木瓜洗净、削皮、切块;鲩鱼尾置油镬慢火煎至两边微黄;猪瘦肉洗净,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与生油便可。各物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
2006-02-28 章鱼干花生猪脚汤
雨水节气时,人们易腰酸腿软,或为湿气所为,或是气虚血寒所致。
今日推荐一款章鱼干花生煲猪脚,它气味香浓可口,且有益血气、填肾精、壮筋骨之功。广东民间常以它用于辅助治疗老人血气衰弱、腰酸背疼以及妇女产后体虚、缺乳等。章鱼不仅是美味的海味,还是食疗的佳品,《泉州本草》说它能“益气养血,收敛,生肌。主治气血虚弱”等。它配伍补中益气的花生煲健筋骨、滋胃液的猪脚,加上化气去滞的陈皮、祛寒辟腥的生姜,熬制而成的汤品补血气而不肥腻,健腰肾而味鲜美。
材料:章鱼干120克、花生60克、猪脚1对、陈皮1/4个、生姜3片。
烹制:章鱼干浸泡、洗净;花生洗净;陈皮洗净,去瓤,浸泡;猪脚洗净,去毛、甲,斩为块状。一起放置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5人用,猪脚章鱼干花生可捞起佐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