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产后千万别“坐”月子

10721怀孕妈妈

产后千万别“坐”月子

民间所说的“坐月子”,在现代医学上对应的是产妇身体恢复产前状态所需的“产褥期”。 产褥期确实是一些妈妈的多事之秋,很多产后并发症会在这一时期出现。新妈妈在产褥期需要得到呵护是没错,但月子绝不是“坐”出来的。


在充分休息恢复身体的同时,应当鼓励妈妈及时下床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身体精力充沛,更可促进产后恢复。支持盆腔器官的组织如果薄弱或受损,会使这些器官脱离正常位置,甚至脱出体外,这就是所谓的盆腔器官脱垂,比如子宫脱垂、阴道脱垂、直肠脱垂等。同时更不必担心月子期间的肥胖问题,月子期间一人吃两人补,营养最重要,产后90天之后的黄金期可以适当用产复欣丸等调节激素来逐渐恢复。而在月子期间,适当活动是一个铺垫和提升的作用。如果产妇遵照旧习俗,“坐月子”时一直卧床,会增加发生子宫脱垂的风险。



长期卧床,增加子宫脱垂风险



许多人认为产妇体质虚弱,需静养,让她们长期卧床,甚至连饭菜都端到床上吃,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



因为膀胱肌张力降低,对膀胱内压的敏感性降低,加上外阴切口的疼痛等影响,产妇容易并发慢性尿潴留。这时如果长期卧床,在重力的作用下,充盈的膀胱会向后推挤子宫。再加上分娩结束后一段时间,子宫尚未恢复正常的前倾位,因此便更容易处于后位。这时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当腹压增加(如咳嗽、用力排便)时,子宫会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



产后长期卧床,还会使得肠蠕动减弱。一些月子习俗常常使得产妇的饮食里缺乏纤维素。这些都容易造成产妇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的动作会导致腹压的升高,增加发生子宫脱垂的风险。





更大的风险,可能危及生命



卧床不动,不单单是子宫脱垂的问题,还会有更大的风险。



产妇在怀孕和产后的一段时间里,血液都处于高凝状态。如果较长时间不活动甚至长期卧床,血液很容易在下肢静脉等血流缓慢处凝集,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下肢浮肿、疼痛的症状。如果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脱落,随血流运动回到心脏,可能会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这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尽早下床,适当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2015/03/17
猜你喜欢

常见的月子病,早知道早预防啊!

妇幼保健院宝妈的月子分享,大家可以参考

坐完月子就减肥 剧烈运动当心子宫脱垂

【月子病】新妈妈要小心预防6种月子病,月子病的治疗方法

杨幂剖腹产女 顺产VS剖腹产 哪个更靠谱?

产褥期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热点推荐

晚上9点半的钱大妈排长龙 5折菜价真的香

打卡新餐馆踩大雷 店内给蜈蚣咬了一口

澳大利亚惊现9蚊的鸡爪 比国内还便宜?

大家看房东划龙舟了吗?海珠湖巧遇划龙舟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离异体制内奶爸5岁娃 找另一半

养发价格越来越贵 团购都要近200

吊顶必看5个细节 小白也能放心装修

每天省一点点 建行立减金福利

买粽已经要排队 端午粽大家买了未

新鲜送到的龙船饼 居然有沙琪玛

吾晨冰室团购价格美丽 解决午餐完美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