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有这些症状的可能是抽动症

2023650婴幼育儿

全部回帖
我仔也一样,最开始是眨眼睛,带他去看眼睛有结膜炎,后来有鼻炎,所以一直没当是抽动症去看。
后来发现他偶尔会张嘴,眨眼,动鼻子,动肩膀。带他去省中药看过杨新丽,医生说很多孩子都有,到时十六七岁就没事了。开了一个星期药吃了,也没什么作用。
现在就在纠结怎么办,要不要继续去治?
2018/04/05回复
 在国内抽动症孩子没有这么幸运,我遇到的个例中吃药超过十年的都有,从儿童时期开始到成年后。国内一些不发达地区的省份所用还是第一代精神类药物,副作用非常大。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远远在我们前面,在药物上他们的研究方向是药效更好,副作用更小。在我们国家对儿童使用精神类西药不知道是否受管制,在使用说明上是否有标明,12岁前孩子慎用。精神类西药不是普通的药不能随便服用,有点类似我们开玩笑会说:“你闹,你再闹,送你到精神病院”,谁都知道,正常人进了精神病院会被逼着天天吃药,治疗,时间长了也容易错乱。
        我接触的个例中最让我震惊和不能理解的是,2岁的孩子,仅仅只是多眨了几下眼睛,医生开出的就是精神类西药,我不知道医生开药时的状态,是懂还是不懂或是不负责任,家长有时候是不知道,医生开了拿回家就给孩子吃。
        12周岁前的孩子服用精神类西药是需要慎重又慎重。

抽动症什么情况需要吃药呢?
   1、器质性原因
器质性原因,比如癫痫,脑瘫,小舞蹈症等等引起的抽动障碍(抽搐)需要到正规的大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抽动(也可以说是抽搐),抽动(抽搐)是一个副产品,这个抽动(抽搐)和抽动症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个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是癫痫引起的抽动,服用抗癫痫药物后抽动症状就好了很多。
2、抽动症症状特别严重
抽动症症状表现特别厉害,严重影响睡觉、日常基本生活,这个时候需要药物辅助缓解,精神类药服用后睡眠能得到改善。
当然药物只是暂时辅助缓解,服用药物的同时家长还应从身体加强体质锻炼多运动,情绪多沟通疏导交流,心力(心力培养提高),来帮助孩子,这些才是康复的根本,家长肯定不希望孩子一直持续服用西药。
       服用药物是暂时的做为,一种暂时的缓解,因为目前世界上没有药物可以治愈抽动症。当药物并不能治愈抽动症的时候,即便吃十年,二十年结果都是一样。药物不能治愈抽动症,只是帮助缓解。
3、家长严重焦虑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别,和孩子没有多少关系,而是家长严重焦虑、无法释然,这个时候不管孩子属于那种情况,症状是否特别厉害,家长心里过不去自己这关(不看怕耽误孩子)那就带孩子去看中医。
        看中医最好有几个条件:医生医术高,医德好,人品高尚!
        
2018/04/05回复
中医调理
        面对抽动症 ,中医中药要好过西医西药,西药在消灭一个病症的同时容易制造出另一个病症,中医中药在于调和平衡,当然中医中药和医生的水平关系重大,中医中也有爱下猛药的虎狼医生。
        孩子体质差或者抽动症症状大爆发特别难受的情况可以适当用中药调理,适当的中药调理是好事,但是不合适长期服用中药,孩子还是应当以运动为主,膳食均衡相辅助来增强提高体质。
        
        吃药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暂时性的帮助孩子缓解,安慰家长的心,并不是吃药孩子就能好。那些抽动症已经好了的孩子都是自身的力量成长面对并平衡了抽动症这股力量,是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健康成长并强大并不是药物帮助他们做到了。
         我遇到的许多家长都是在孩子症状表现轻微,完全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根本原因是不了解抽动症,自己本身就困惑并且茫然,还有就是家长们的行为投射的是自己的内心状态,这些家长多半是高焦虑者,生活中的标准、杠杠比较多,习惯了用放大镜观察孩子的症状,孩子一点轻微的症状就这样从芝麻变成了西瓜,然后再演变成一座小山,种种情况下家长很容易走反方向,最后很可能没问题变成了有问题,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以上都是转的
        
2018/04/05回复
我女儿也是有这个病,我都急死了
2018/04/06回复
感谢这么多妈友回复,前天又去儿童医院看了主任医生,特意挂了不同上次的医生,两个孩子都去看了,三位看过的主任医生都说我两个孩子是抽动症状,要开检查单给我进一步确症,这几天我也查资料,了解了关于抽动症的情况,做为孩子的妈,确实感觉孩子们的症状还不是太影响生活,所以暂时不打算去确症或者药物干预了。PS:儿童医院的三位医生虽然一看孩子就说是抽动症,都还是开出抽血等项目检查单,并都说要吃药控制,在我追问不吃药有什么不良预后时,两个女主任都一脸冷漠懒得多说的态度,表示不吃药会变严重,只有另一男主任说就是样子不好看,但是长大后少数会自愈,还多说了几句
2018/04/06回复
super001:
咬嘴张口就是抽动症?这也太随便定义了吧。鼻子塞当然张口啊,我女儿腺样体肥大。鼻塞的时候就张口。不鼻子塞的时候不会。我觉得你儿子就是鼻炎导致的这些问题不是抽动症吧
查看原文
医生是这么说的,习惯性的频繁的张口咬嘴就是抽动症状
2018/04/06回复
aaaaaaaahhhh:
去省中医看杨丽新主任,我宝宝就是她看好的,现在一点症状都没有了
查看原文
感谢,准备去省中医听听杨主任意见,真希望有医生建议不用吃药,只需注意生活饮食习惯细节的
2018/04/06回复
毛毛虫beauty:
我家儿子在七岁时也出现了抽动症,症状是间隙性的眨眼,开始以为是眼疾,当眼疾医,后来不见好转去儿科才知道抽动症,医生开了一些癫简的药物,我们没有吃,百度查过,抽动症主要发生六七岁之间,如果问题不大,建议不要药物治疗,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转好的,现在儿子八岁了,抽动现状已经基本没再发生……我还是强调,最好别吃药,影响健康……
查看原文
谢谢,不想吃药,听了您的经验又增加了信心
2018/04/06回复
蚂蚁猪猪:
我女儿八岁,去年底也是扭脖子,张口等动作,去中山看了,说是抽动症,也是开了药,说先吃半年,现在吃了三个月,症状已经没有90%了,但又不敢停药。
查看原文
我们家如果认真玩时症状就消失了,感觉就是吃饭写作业这些时候才频繁表现出来
2018/04/06回复
chy.yan:
不要太过担心,我家的也曾有些症状,看了医生,医生说其实这个病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的一些表现会引发别人关注继而加剧症状,如果周围的人都当这事不存在的话就什么都不影响,孩子自己也可能就此自愈了。一旦用药很麻烦,是镇定神经类的药物,不同个体副作用不一样,有的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一旦开始用药基本就不能停了。因此我家什么都没做,爸爸还对孩子发出的声音开过一次玩笑,孩子一放寒假疯玩自然就好了
查看原文
谢谢,确实不想用药
2018/04/06回复
哲宥宝妈:
我家两个儿子都有,大儿子四岁多开始现九岁已经一点症状都没了,小的也是四岁多开始现六岁多偶尔会有,我从不关注他也不说他不要眨眼呀怎么的,当没看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来的。
查看原文
恩,我以前也没注意,因为孩子一直有鼻炎,角膜炎,所以以为只是不舒服引起的,没想到会成习惯性就变成抽动了,听很多患者都说尽量忽略,但是之前不知道时老是提醒孩子不要哼哼声,不要咬嘴张口,不要眨眼,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形成心理暗示了,现在和家人都说了,忽视他们的动作
2018/04/06回复
心蓝蓝被注册了:
孩子心力弱,家庭教育的压力是不是很大?很压抑,家长的教育方式要检讨一下,忽视他们的症状,建议带他们在大自然里尽情的玩耍,放松心情,心情好身体好,慢慢就会好
查看原文
恩,说得对
2018/04/06回复
渔人码头1:
     抽动症孩子的症状是一种自我保护,每次症状的出现都是孩子在用症状表达释放身心的不平衡, 因为孩子目前力量尚不够,做不到自主平衡,所以需要身体动作(症状)的帮助,帮助释放协助平衡。如果这个时候用外力(药物)强力制止动作表现出来,那么这些本该释放的内容就被压回体内存在孩子的身心处。长期反复这样做,每次都是单纯压抑而不是疏导释放,孩子身心的“毒素”就越累积越多。这些本该正当释放的内容压抑回去久了就会变成“毒素”,早晚有天孩子承受不了必定爆发出来。
查看原文
感谢长篇回复,学习了也关注了海夫人
2018/04/06回复
要做靓妈咪:
我仔也一样,最开始是眨眼睛,带他去看眼睛有结膜炎,后来有鼻炎,所以一直没当是抽动症去看。后来发现他偶尔会张嘴,眨眼,动鼻子,动肩膀。带他去省中药看过杨新丽,医生说很多孩子都有,到时十六七岁就没事了。开了一个星期药吃了,也没什么作用。现在就在纠结怎么办,要不要继续去治?
查看原文
如果真的长大就没事了,真建议不吃药,希望能自愈,毕竟是药三分毒,孩子正长身体呢,如上面妈友回复,只要暂时没影响生活,没影响他人,难看就难看点吧
2018/04/06回复
阿愚妈妈:
如果真的长大就没事了,真建议不吃药,希望能自愈,毕竟是药三分毒,孩子正长身体呢,如上面妈友回复,只要暂时没影响生活,没影响他人,难看就难看点吧
查看原文
是的,我这几天看了很多的视频,也在改变和儿子的相处方式。
打算先把他的结膜炎和鼻甲肿大治好,看看能不能缓解一下他的症状。
真希望医生所说,长大了可能会自愈。
2018/04/07回复
我家孩子四岁多的时候在中山一看过,说是抽动症。开了一些药回来,但看了下说明,副作用很大没敢给他吃。后来打电话给一做精神科医生的朋友,也说不建议吃那个药。后来慢慢大了,小动作少些了。现在十岁了,偶尔有些小动作,我会提醒下孩子。希望他长大后能全愈。
2018/04/08回复
     我儿子快7岁,平时比较胆小又敏感。今年寒假在老家,没怎么管,平板电视玩的比较多,快开学的时候,带他去看了电影《熊出没》,孩子吓得哭,说不看,我鼓励他要勇敢,坚持看完了,结果回去一连几晚上做梦哭。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他的眼睛频繁眨,眼球向上翻,刚开始以为是眼疾,看了医生一个周不见好,就去儿童医院看了,抽血做了各种化验,排除内科疾病,确定抽动症。医生说我儿子是有诱因的抽动症,要吃药,开了西药和五维赖氨酸,羚羊宝儿丸,让坚持吃一个月,多让孩子户外活动,不看电视,不玩平板,家长多陪伴。回家之后,西药吃了一个周,怕副作用大,就自己停了,中药坚持吃,每天坚持户外活动至少一个小时(学校的不算),每晚都陪他讲故事,玩游戏,从来不提他眨眼睛的事情。现在过去半个月,已经不翻眼睛了,偶尔会眨眼睛,我发现他要是看电视之后会眨的厉害,坚决不让他看电视,等痊愈了再说。医生也交代这种病最怕复发,等12岁以后才会稳定。                我想等中药吃完之后就不给他再吃了,让他慢慢康复。希望每个得这病的孩子都能快点好起来。
2018/04/08回复
我们也是这样,网上查到是抽动症,第一次去省中医的杨丽新,她是这种病的专家,我们看之前也是非常焦虑,记得她说的一番话:这个情况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表现的症状,它不会影响他的身体,首先要忽视他的症状。开的药是省中医的专门中成药,还有调身体的中药,我们吃了半年左右吧,就停掉了,吃药并不会马上好,停药也不会差下去。后来偶然发现了海夫人,和她的书~爱是最好的良方,过程中改变了一些方式,现在症状也好多了,庆幸没有走太多弯路,也分享给大家。
2018/04/08回复
阿愚妈妈:
感谢这么多妈友回复,前天又去儿童医院看了主任医生,特意挂了不同上次的医生,两个孩子都去看了,三位看过的主任医生都说我两个孩子是抽动症状,要开检查单给我进一步确症,这几天我也查资料,了解了关于抽动症的情况,做为孩子的妈,确实感觉孩子们的症状还不是太影响生活,所以暂时不打算去确症或者药物干预了。PS:儿童医院的三位医生虽然一看孩子就说是抽动症,都还是开出抽血等项目检查单,并都说要吃药控制,在我追问不吃药有什么不良预后时,两个女主任都一脸冷漠懒得多说的态度,表示不吃药会变严重,只有另一男主任说就是样子不好看,但是长大后少数会自愈,还多说了几句
查看原文
西药只是控制症状,而且那些副作用很大,还是中医中药调理吧,打听下省中医院,还有个成永明的蜂疗很多小孩去看
2018/04/10回复
看到这个帖子,特意上来回复一下,十几年前姐姐家孩子五岁患抽动症,因为家人的心急和盲目,为了治疗抽动症,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各种药(几家著名医院治疗抽动症的医生都看过,我也买了书,查了很多资料,进过各种论坛),什么偏方,神医,甚至连神婆都信过,不仅未能治愈,还把孩子身体搞差了,抽动症的症状有时好一点,有时很严重,直到初二,才停了药,现在读高中了,反而不严重,症状没那么明显。
前几年我发现我家孩子也有类似的症状,当时真的很伤心,不过好在我足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老公也是比较冷静的人,我们协商好,不折腾孩子,也不折腾自己,接纳孩子的状况,放弃治疗。只要不严重,抽动症既不影响发育和智力,也不影响行为,充其量看起来不好看。不过我会留心观察孩子,一段时间会眼睛眨的频繁,一段时间会肩膀耸得厉害,有时候会是舌头和鼻子,每个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又转移到下一个。总感觉孩子体会有些东西需要释放,可能跟一段时间体质有关。我会尝试用一些食疗的方法。比如有段时间发现吃火龙果症状会缓解,感觉是肝火旺。有段时间也买了按摩和经络的书,尝试给孩子睡前按摩。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可以慢慢观察,慢慢尝试。因为时断时续,也不是很严重。我们慢慢的也放下了,孩子十岁以后,症状已经很少了。我认为这个病就是孩子身体某些方面还未发育好,有时候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身体的反应而已,相信随着身体的发育,将来这些症状都会弱化,甚至消失。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别折腾孩子,让他慢慢成长。
2018/04/10回复
猜你喜欢

可怕!残忍!婴儿肌张力高成为医生医院的经济增长点

开学后孩子咳嗽多还不好,家长们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得哮喘了

儿子确诊抽动症,我快崩溃了。。。

得了飞蛇/带状疱疹/缠腰龙,应该怎么办????

子宫腺肌症.............女人的绝症!!

儿子确诊抽动症,立此贴记录我们的征程,祈求早日康复

热点推荐

广医三院妇儿医院乱封路 合理吗?

全职宝妈带娃日常 没有盼头没有期待

万岁豪华寿司船 小朋友很喜欢

继北上深之后 广州也官宣取消豪宅税了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60㎡老房焕新记:原木风改造,打造温馨家居

有个疑惑,以前嫌弃港式房子没阳台不好,但

143㎡混搭风,复古与自然碰撞融合,让日子

装修的东西还没买购 我又在期待双十二了

推荐一款护手腕~适合腱鞘炎

家电是不是要在设计之前定好?

81年的未婚单身女同事征婚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