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妈在怀孕的时候,关注更多的问题可能是营养够不够?孕期会不会出现异常?胎儿会不会安全?但是孕妈们也许不知道,在你们给予宝宝生命的同时,也能带给宝宝无限保护的“神力”——婴儿肠道有益菌。
婴儿肠道有益菌定植有多重要?
人体的肠道里生活着几百种细菌,按照“品德”高低可以把他们分为成三大类,先一起来认识下它们。
一种叫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帮助的菌群),例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当这些有益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时,将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侵肠道,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而且肠道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质,激活并强化肠道的免疫系统。所以说,有益菌可以成为人身体内的"小卫士"。
一种叫有害菌(会使人体致病),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释放肠毒素,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一种叫条件致病菌(俗称“墙头草”),例如大肠杆菌,一种很没有原则的细菌,当它数量不占优时,就在肠道里装可怜,时不时帮人体合成一些营养物质,一旦数量占优,二话不说,立马在肠道里兴风作浪。
宝宝刚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经过几小时后细菌开始进入并繁殖,此时称为肠道细菌的定植。但进入的细菌有的会比较友好,有的就没那么友好了。
这时候如果是有益菌占据了肠道的表面成为优势菌,有害菌就没有了生存的位置,这叫“站位性保护”。
因为位置就那么多,有益菌占得多了,有害菌在营养竞争上自然就处于失败状态,这样就可以为宝宝健康的肠道菌群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顺产—给宝宝建立肠道有益菌群的第一步
胎儿成熟后经阴道娩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母亲生殖道的菌群,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会迅速定植在新生儿的皮肤、口腔及肠道等部位,为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奠定基础;而其他的一些有害菌出现的时间则会延长。
而剖宫产的宝宝,由于缺少分娩时通过产道这一步,只是单纯的暴露于特定的医院无菌环境中,就无法获得初始菌群定植。他们只能从空气中和妈妈皮肤表面得到出生后的第一批细菌——条件致病菌,而有益菌的出现时间则会延迟。
这可能就是宝宝日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亲肤接触—给宝宝建立肠道有益菌群的第二步
亲肤接触就是要妈妈与宝宝在没有衣物阻隔的情况下的皮肤接触,因为产道、乳汁中的一些细菌会掉落在妈妈的皮肤上,因此,和妈妈的亲密接触也是宝宝获得有益细菌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此以外,亲肤接触对婴儿的心理和母亲的母乳喂养都大有好处。
母乳—源源不断地给宝宝提供免疫力
自然分娩的婴儿可以从母体内直接获得有益菌,而母乳喂养则是让新生儿体内的正常肠道菌群发展壮大的最重要途径。特别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可以迅速占领婴儿肠道,给新生儿最初的保护。
大约每100毫升母乳含有7克碳水化合物,其中80~90%是乳糖,10~20%为母乳低聚糖。母乳低聚糖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有利于婴幼儿肠道有益菌群建立。
而人工喂养婴儿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比例少,大肠杆菌、类杆菌属的比例高。不利于婴儿肠道有益菌群的建立。
母乳亲喂的过程也促进健康肠道菌群的建立。
母亲乳头及其周围皮肤上的需氧菌和乳管内的厌氧菌,会随乳汁一起被婴幼儿吞食。
母乳喂养过程中婴幼儿会吞入一些空气,空气中所含氧气在婴幼儿消化系统内,会逐渐被吞入的需氧菌消耗,从而获得结肠内无氧的环境。
无氧的结肠环境,既可限制需氧细菌的数量,又可促进从乳管内吸入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和定植。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的健康,将影响孩子一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提倡:要自然分娩,要母乳喂养。希望各位准妈妈,都能及时了解关于肠道菌群的相关知识,争取在生命早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给宝宝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