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有用吗?
1368391家有小学生
1、五名理科屏蔽生(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1名文科屏蔽生。
2、理科前150名8人(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2人,此2人均同时进入CMO国赛省队)文科前150名2人。
3、7名同学(1名IMO金牌、1名ICHO金牌,5名数理化竞赛国赛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被清北保送或已在清北就读(以上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
4、6名同学已在高一、高二时就读中科大少创班,并在中科大获得优秀成绩(以上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
2014年小学华杯广州市22名一等,76名二等,这些可以算是当年广州市小学奥数100强了,14年的小升初中,华附初一奥班共招了15名一等18名二等,其中16人在6年后能够出现在华附毕业生喜报中,比例接近50%。
综上所述,6年前广州小学奥数前100名的尖子,有1/3进入华附奥班学习,其中有一半人在6年后能够成为全省高中毕业生前100的尖子生,比例不可谓不高。
2020/08/13
全部回帖
cxttina:
对于优秀学生来讲,学奥数当然非常有用。但是对于普娃来讲,可能用处不是很大吧?学奥数,就是一个碾压智商的过程。
查看原文是的,对头部有用,但是一般大家也不太接受自己孩子是腰部
2020/08/13回复

憨豆_6420:
我想知道今年高考理科状元刘洋学奥数了吗?天河汇景那几个中考高分生,不是说自己从不上补习班吗?奥数,全民学就不正常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查看原文奥数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天赋选择了你你选择了奥数,肯定不是人人都适合去学。
今年还有一个背景,就是中考高考的难度都大大降低了,平均分普遍都比去年提高了20分,难度降低一是对非竞赛生比较友好,二是不确定性会增大,客观评分的数理化题目大家都会做,主观评分的政治语文就变得很关键但又不可控了。
不管高考怎么改革难度怎么变,从上面的喜报都可以看到基础打好了,路子还是比只拼高考会宽一些。
今年还有一个背景,就是中考高考的难度都大大降低了,平均分普遍都比去年提高了20分,难度降低一是对非竞赛生比较友好,二是不确定性会增大,客观评分的数理化题目大家都会做,主观评分的政治语文就变得很关键但又不可控了。
不管高考怎么改革难度怎么变,从上面的喜报都可以看到基础打好了,路子还是比只拼高考会宽一些。
2020/08/13回复

真相大师是我:
楼主就是学奥数读了华附的,最后和我们一样每天混妈网

查看原文

不过, 我承认楼主比我混妈网混得好一些,一是在妈网可以做自己的生意,二是混得时间长、粉丝多,三是混得投入,我感觉自己跟楼主的距离就是差了没有读奥数的距离



2020/08/13回复

真相大师是我:
不过, 我承认楼主比我混妈网混得好一些,一是在妈网可以做自己的生意,二是混得时间长、粉丝多,三是混得投入,我感觉自己跟楼主的距离就是差了没有读奥数的距离

查看原文

不好意思啊,我虽然混妈网时间长,但除了你经常跟在我屁股后面转外真没什么粉丝,我在妈网是看到什么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不用像有的人又要猜测别人是中介,又要猜别人专卖公寓,又猜别人为了卖房子来推销学位,结果没一个是对的,有意思?在妈网上给我怼得人多着呢,除了最近老在我面前晃能混个脸熟的,其他的我从来都压根不记得哪个打哪个,累不累?
2020/08/13回复

bbcmw2017:
华附应该是全省奥数的精英了。但从楼主的第一条,前50名华附有5名(3名奥数),第二条前150名华附有8名(2名奥数),第三四条因为大部分人不参与所以不比较.基本看不出有什么大优势。
查看原文首先我统计的只是14年广州小学华杯获奖名单,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实际上我列的4条在名单以外还有好几个牛蛙都是在奥班走奥赛路子的。
其次这四条路子只有第一条也就是高考裸分是不走竞赛路子大家都能走的路,在屏蔽生中可能也就40人(理30文10)能够选择清北比较好的专业。
第二条综合+竞赛,比如华附那两个理科前150+CMO金牌,他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估计比大部分屏蔽生都要好,这样的学生估算20多人。
第三条保送清北,今年全省20多人。高考为什么难,难的不是题目,难的是压力是各种不确定性,每年高考都有不少逆袭的神话有多少逆袭的同时就有多少大热倒灶的悲剧,这就更加彰显保送的可贵。
第四条更不用说了,头顶少年班的光环,提前一年两年下车,更可以在Top5的大学任选专业,当然名额也是有限的,一年分到每个省也就是10来人。
以上就是我说得今年全省毕业生留在国内大概最好的100个去向。
其次这四条路子只有第一条也就是高考裸分是不走竞赛路子大家都能走的路,在屏蔽生中可能也就40人(理30文10)能够选择清北比较好的专业。
第二条综合+竞赛,比如华附那两个理科前150+CMO金牌,他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估计比大部分屏蔽生都要好,这样的学生估算20多人。
第三条保送清北,今年全省20多人。高考为什么难,难的不是题目,难的是压力是各种不确定性,每年高考都有不少逆袭的神话有多少逆袭的同时就有多少大热倒灶的悲剧,这就更加彰显保送的可贵。
第四条更不用说了,头顶少年班的光环,提前一年两年下车,更可以在Top5的大学任选专业,当然名额也是有限的,一年分到每个省也就是10来人。
以上就是我说得今年全省毕业生留在国内大概最好的100个去向。
2020/08/13回复

多情应笑我:
首先我统计的只是14年广州小学华杯获奖名单,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实际上我列的4条在名单以外还有好几个牛蛙都是在奥班走奥赛路子的。其次这四条路子只有第一条也就是高考裸分是不走竞赛路子大家都能走的路,在屏蔽生中可能也就40人(理30文10)能够选择清北比较好的专业。第二条综合+竞赛,比如华附那两个理科前150+CMO金牌,他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估计比大部分屏蔽生都要好,这样的学生估算20多人。第三条保送清北,今年全省20多人。高考为什么难,难的不是题目,难的是压力是各种不确定性,每年高考都有不少逆袭的神话有多少逆袭的同时就有多少大热倒灶的悲剧,这就更加彰显保送的可贵。第四条更不用说了,头顶少年班的光环,提前一年两年下车,更可以在Top5的大学任选专业,当然名额也是有限的,一年分到每个省也就是10来人。以上就是我说得今年全省毕业生留在国内大概最好的100个去向。
查看原文谢谢你的分享,请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些数据的?
2020/08/13回复

只能说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可以学的很好,但如果不走竞赛路线的话,不觉得小学奥数跟中考高考有太多的关联。因为竞赛保送的确实有,但比例也是非常至少的。
而且说实话,以前全民学奥数是为了考民校的,现在用不着了,其实这个东西真的跟钢琴一样,有兴趣有天赋愿意花时间可以去学,但没必要所有人都去学。
而且说实话,以前全民学奥数是为了考民校的,现在用不着了,其实这个东西真的跟钢琴一样,有兴趣有天赋愿意花时间可以去学,但没必要所有人都去学。
2020/08/13回复

数学普通的孩子读奥数会有什么效果不太清楚,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学奥数还是可行的,特别去到xes的高端班,会惊叹于孩子快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做学校的数学作业对他们来说就是体力劳动。
2020/08/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