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统计的只是14年广州小学华杯获奖名单,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实际上我列的4条在名单以外还有好几个牛蛙都是在奥班走奥赛路子的。
其次这四条路子只有第一条也就是高考裸分是不走竞赛路子大家都能走的路,在屏蔽生中可能也就40人(理30文10)能够选择清北比较好的专业。
第二条综合+竞赛,比如华附那两个理科前150+CMO金牌,他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估计比大部分屏蔽生都要好,这样的学生估算20多人。
第三条保送清北,今年全省20多人。高考为什么难,难的不是题目,难的是压力是各种不确定性,每年高考都有不少逆袭的神话有多少逆袭的同时就有多少大热倒灶的悲剧,这就更加彰显保送的可贵。
第四条更不用说了,头顶少年班的光环,提前一年两年下车,更可以在Top5的大学任选专业,当然名额也是有限的,一年分到每个省也就是10来人。
以上就是我说得今年全省毕业生留在国内大概最好的100个去向。
小学奥数有用吗?
1371091家有小学生
1、五名理科屏蔽生(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1名文科屏蔽生。
2、理科前150名8人(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2人,此2人均同时进入CMO国赛省队)文科前150名2人。
3、7名同学(1名IMO金牌、1名ICHO金牌,5名数理化竞赛国赛金牌并进入国家集训队)被清北保送或已在清北就读(以上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
4、6名同学已在高一、高二时就读中科大少创班,并在中科大获得优秀成绩(以上2014年小学广州市华杯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
2014年小学华杯广州市22名一等,76名二等,这些可以算是当年广州市小学奥数100强了,14年的小升初中,华附初一奥班共招了15名一等18名二等,其中16人在6年后能够出现在华附毕业生喜报中,比例接近50%。
综上所述,6年前广州小学奥数前100名的尖子,有1/3进入华附奥班学习,其中有一半人在6年后能够成为全省高中毕业生前100的尖子生,比例不可谓不高。
2020/08/13
全部回帖

bbcmw2017:
华附应该是全省奥数的精英了。但从楼主的第一条,前50名华附有5名(3名奥数),第二条前150名华附有8名(2名奥数),第三四条因为大部分人不参与所以不比较.基本看不出有什么大优势。
查看原文2020/08/13回复
多情应笑我:
首先我统计的只是14年广州小学华杯获奖名单,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实际上我列的4条在名单以外还有好几个牛蛙都是在奥班走奥赛路子的。其次这四条路子只有第一条也就是高考裸分是不走竞赛路子大家都能走的路,在屏蔽生中可能也就40人(理30文10)能够选择清北比较好的专业。第二条综合+竞赛,比如华附那两个理科前150+CMO金牌,他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估计比大部分屏蔽生都要好,这样的学生估算20多人。第三条保送清北,今年全省20多人。高考为什么难,难的不是题目,难的是压力是各种不确定性,每年高考都有不少逆袭的神话有多少逆袭的同时就有多少大热倒灶的悲剧,这就更加彰显保送的可贵。第四条更不用说了,头顶少年班的光环,提前一年两年下车,更可以在Top5的大学任选专业,当然名额也是有限的,一年分到每个省也就是10来人。以上就是我说得今年全省毕业生留在国内大概最好的100个去向。
查看原文谢谢你的分享,请问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些数据的?
2020/08/13回复
只能说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可以学的很好,但如果不走竞赛路线的话,不觉得小学奥数跟中考高考有太多的关联。因为竞赛保送的确实有,但比例也是非常至少的。
而且说实话,以前全民学奥数是为了考民校的,现在用不着了,其实这个东西真的跟钢琴一样,有兴趣有天赋愿意花时间可以去学,但没必要所有人都去学。
而且说实话,以前全民学奥数是为了考民校的,现在用不着了,其实这个东西真的跟钢琴一样,有兴趣有天赋愿意花时间可以去学,但没必要所有人都去学。
2020/08/13回复

数学普通的孩子读奥数会有什么效果不太清楚,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学奥数还是可行的,特别去到xes的高端班,会惊叹于孩子快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做学校的数学作业对他们来说就是体力劳动。
2020/08/14回复

gzriverside:
80年代第三科技浪潮计算机起来后全世界就减少运算学习40年,美国数学并没落后中国,近几年AI起来,数学和日常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联通,叼钻数学思维没市场,加上小学减负开始成功。奥数没落了,中国的数学家可能就会重现
查看原文真正对数学有较深入了解的都知道,所谓的奥数就是将数学做成快餐和模块式进行高强度训练,实际上往往扼杀真正的学习研究兴趣。
有人说公务员考试用到奥数,那就是开玩笑,对于真正接受较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来说,那些题目只是考很正常的逻辑推理思维
有人说公务员考试用到奥数,那就是开玩笑,对于真正接受较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来说,那些题目只是考很正常的逻辑推理思维
2020/08/14回复

对, 如果学习奥数完全没有功利性,没有加分、没有因此获得的选拔机会,然后还有人愿意学,那就是真正的发现热爱数学教学者和学习者,那才是有利;而事实是、、、所以教育部门就是看到了问题
2020/08/14回复

有的孩子喜欢,又有能力,去学当然很好了!但是对于普娃,就没必要勉强了
2020/08/14回复

bbcmw2017:
华附应该是全省奥数的精英了。但从楼主的第一条,前50名华附有5名(3名奥数),第二条前150名华附有8名(2名奥数),第三四条因为大部分人不参与所以不比较.基本看不出有什么大优势。
查看原文华附从初中到高中,均集结了全省的奥数精英,号称全省奥数前100或前150名,可是高考理科前150名,只有8个是华附的,就算把报送和中科大的加在一起,也才20多个(高考有不确定性,报送不代表高考能考好)。这个转化率,并不高。学奥数是有价值,但不是非常明显。
2020/08/14回复

masa1983:
华附从初中到高中,均集结了全省的奥数精英,号称全省奥数前100或前150名,可是高考理科前150名,只有8个是华附的,就算把报送和中科大的加在一起,也才20多个(高考有不确定性,报送不代表高考能考好)。这个转化率,并不高。学奥数是有价值,但不是非常明显。
查看原文我真的不想每次都打你脸,但你每次都凑上来我也是很无奈。
首先你对小升初了解很少,其次你连别人说什么都不看就发言。
再来指出你的错误:第一华附14年初一招生80人,不是你说的100人150人。第二华附虽然号称全省招生,但是初一奥班第一批录取名单最多就是10几20是外市的,其中一半深圳都会弃票转投深中,所以最终录取超过90%都是广州的。第三每年华附招考的时候四大豪门都会同时喝茶,所以从往年录取数据来说能招到广州前一半的牛蛙都算不错了。所以根本不是你说的什么广东前100,150的牛蛙。第四我选取的数据只是14年小学华杯一二等奖然后在华附就读的数据,当年全广州100人我粗略估算华附占一半。刚才我对着名单又核实了一遍知道多少吗?15个一等,18个二等,只有1/3!
最后来说你提到的转化率,几个前提:1、从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6年的时间。2、只考察奥数这方面。3、选取只是华附当年华杯获奖的数据,考察的也就是当年广州前100小学奥数牛蛙的1/3。最后结论,这33名牛蛙中有一半从广州的奥数前100最终成为了高中毕业国内去向的全省前100,自己想想转化率如何?
打脸完毕,你可以直接开骂了。
首先你对小升初了解很少,其次你连别人说什么都不看就发言。
再来指出你的错误:第一华附14年初一招生80人,不是你说的100人150人。第二华附虽然号称全省招生,但是初一奥班第一批录取名单最多就是10几20是外市的,其中一半深圳都会弃票转投深中,所以最终录取超过90%都是广州的。第三每年华附招考的时候四大豪门都会同时喝茶,所以从往年录取数据来说能招到广州前一半的牛蛙都算不错了。所以根本不是你说的什么广东前100,150的牛蛙。第四我选取的数据只是14年小学华杯一二等奖然后在华附就读的数据,当年全广州100人我粗略估算华附占一半。刚才我对着名单又核实了一遍知道多少吗?15个一等,18个二等,只有1/3!
最后来说你提到的转化率,几个前提:1、从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6年的时间。2、只考察奥数这方面。3、选取只是华附当年华杯获奖的数据,考察的也就是当年广州前100小学奥数牛蛙的1/3。最后结论,这33名牛蛙中有一半从广州的奥数前100最终成为了高中毕业国内去向的全省前100,自己想想转化率如何?
打脸完毕,你可以直接开骂了。
2020/08/14回复

我真的不想每次都打你脸,但你每次都凑上来我也是很无奈。
首先你对小升初了解很少,其次你连别人说什么 ...
2020/08/14回复

对, 如果学习奥数完全没有功利性,没有加分、没有因此获得的选拔机会,然后还有人愿意学,那就是真正的发 ...
2020/08/14回复

为什么学奥数获得选拔机会,获得奖项就是功利?
那我周边的妈妈们还是乐此不疲地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学围棋,甚至学跳舞都是为了考级呢? 考级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简历更亮眼吗?难道学这些不都是为了陶冶情操的吗?
这些就不功利了吗?
其实对奥数有兴趣和拿奥数奖项进入名校一点也不冲突,名校看中的也是求知欲强,对学习有兴趣,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这有冲突吗?而且这么多年,名校为什么一直以这个为标准,难道不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吗?为什么不用钢琴舞蹈画画当做标准呢?
所以,不要天天动不动说别人奥数拿奖就功利,人家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兴趣,难道不应该吗?
那我周边的妈妈们还是乐此不疲地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学围棋,甚至学跳舞都是为了考级呢? 考级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简历更亮眼吗?难道学这些不都是为了陶冶情操的吗?
这些就不功利了吗?
其实对奥数有兴趣和拿奥数奖项进入名校一点也不冲突,名校看中的也是求知欲强,对学习有兴趣,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这有冲突吗?而且这么多年,名校为什么一直以这个为标准,难道不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吗?为什么不用钢琴舞蹈画画当做标准呢?
所以,不要天天动不动说别人奥数拿奖就功利,人家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兴趣,难道不应该吗?
2020/08/14回复

masa1983:
分析了半天,忽略了最关键的高中,另外初中数据不全,还有一部分是拍脑袋的。总说打人脸,却被称为活宝,是不是该反思一下
查看原文要和别人讨论问题,论点论据论证不说很充分但至少要摆出来,但每次你试图照猫画虎说些什么却发现给打脸打得不行,所以久而久之你就只能纯下个结论甚至只能纯人身攻击了,这就是我对你的总结。
2020/08/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