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婴幼儿奶粉吃得越多发生骨折的几率越高 ??

198823婴幼育儿

刚在今天的现代快报看到的,转给各位MM一起学习一下。

洪昭光是我国著名的养生专家,他的很多养生观点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本书中,潘朝曦教授全面颠覆了洪氏的养生理念。潘朝曦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牛奶并不适合中国人的胃;生命在于运动并非真理;运动不当反而摧残健康……这些大胆言论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言之有理?请读者看后自己评判。
  [上期回顾]
  洪昭光教授全力提倡全民饮用牛奶,潘朝曦却认为牛奶并不适合中国人,原因在于:牛奶在人体中消化吸收,人的小肠必须具备一种酶,这种酶叫做乳糖酶。中国人偏偏有76%~100%的人,不具备这种酶。缺乏乳糖酶,饮用牛奶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营养流失。
  现在,谈一下牛奶与补钙。牛奶能补钙,这是提倡饮奶者的主要依据,也是牛奶厂商广告的核心用语,更是市场萎缩的海外乳业“进攻”中国的一根较粗的“稻草”。
  钙是什么物质?是不是中国人都缺钙?钙是怎么缺的呢?牛奶是否能补钙?这些都是需要弄清的问题。人体生理知识告诉我们,钙是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之一,其在人体的储量次于碳、氢、氧、氮,居第五位。钙不仅参与构建人体的骨骼、牙齿,还参与维持人体心脏、肌肉、神经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当人体需要时,骨内的钙可被“抽调”进入体液,体液内的钙也可被“动员入骨”。人体通过排泄物不断将钙排出体外,也通过食入含钙食物或钙制剂将钙不断补充。
  人体有3种物质分别负责钙在体内的分配、吸收和排泄,这3种物质就是甲状旁腺、降钙素和维生素D3 。人体对钙的吸收、排泄、分配、调节,除了这三大“主管”外,还有多种激素参与协管。如生长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还有胃肠激素中的促胰液素、促胃液素、胰高血糖素等,都对体内钙的吸收、排泄、分配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出生后,钙由饮食摄入体内,人的食物种类不同,含钙量有很大差异。在人们常吃的食品中,除了“专家们”鼓吹的牛奶含钙量高外,含钙比牛奶高的食品还有很多,如黄豆、黑豆、老豆腐、芹菜、花菜、木耳、鱼类、虾米、虾皮、海参、海蟹、带骨刺的鱼松、海带、紫菜、芝麻酱等。
  在日常食品中,含钙比牛奶高的食品不是几种而是几十种,有的含钙量是牛奶的10~20倍,有的甚至是牛奶的25~64倍。只是由于缺少像牛奶那样被人张扬,至今仍鲜为人知。
  中国人是否缺钙?这里有个问题:即是摄入的食品中缺钙,还是人体内缺钙。食品中缺钙,对食品谱进行调整就行,问题并不复杂。据有关资料,按国家营养部门的钙推荐摄入量是:成人每天800毫克左右,儿童、孕妇、产妇、老人略高出几百毫克。据此量推算,一般人食平常饭菜,每天摄入钙即达400~500毫克,而沿海地区食品中海产品较多,海产品大多高钙,因而沿海地区人群可以说基本上不缺钙;牧区食牛羊肉、乳品多且都为高钙,因而牧区也不应缺钙。还有一些长寿地区,研究下来其饮水与食品中钙也充足,也不缺钙,故而有的专家说我国居民食品中基本不缺钙。
  但据全国第三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不缺钙人群仅占3%~4%,有70%~80%人群钙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50%,这是老的标准。2002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营养调查,由于数据处理复杂,至今结果仍未公布,按推想食品摄入的钙量应较前增多。即使结果不增多,我认为也好办,上文述及含钙的食品那么多且有的价廉物美,根子只是人们不知道有意识地去按需调整食谱,只要我们加强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即可。其次是要改变食品加工方法和饮食习惯,现代人大多追求精白米面食品,而钙在粮食中恰恰存在于糠皮等外壳之中,这样就把谷物中的钙丢失了。再次,蔬菜中有的含有草酸,易使一部分钙与之结合在一起不易被吸收。有了这方面知识,烹制饭菜时稍加注意即可。
  摄入的食品不缺钙,人体反而缺钙的问题就较单单食品缺钙复杂多了。前文已讲到,人体对钙的吸收、排泄、分配有三大“主管”和“多个协管”,无论哪一个“主管”、“协管”出问题都会导致人体缺钙,这就不是单单补钙能解决问题的了。
  现在的问题是,一听说中国人食谱中缺钙,有的商家就马上抓住商机,补钙制品、补钙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有泰山压顶之势,似乎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没补钙,一下子个个都已患或将患“软骨病”。牛奶也正好借补钙之势,喷涌而出。
  牛奶是否补钙,暂先搁一下我的观点,看看国外学者是怎么说的。
  洪昭光教授十分推崇日本人饮奶补钙长高,而日本学者却不这么认为。世界著名的早期教育家七田真先生,经常在日本各地巡回演讲,他每次都要再三强调牛奶的危害,人们通常都认为,喝了牛奶便可从中获得大量的钙,使骨骼和牙齿保持健康。他指出:“这纯粹是谎言,事实正好与此相反,破坏身体健康,疏松骨质,这才是真相。”七田真先生认为:“虽然钙对于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但牛奶的钙过于粗糙,人体的精密器官无法完全吸收,于是人的身体就把它当作异物而排出体外。可令人麻烦的是,体内的那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钙也被一同排了出去。正因为如此,奶粉、牛奶喝得越多,体内的钙就越不足,虫牙、骨折便越容易发生。”
  日本著名医学家森下敬一先生指出:“牛奶中所含的矿物质很少,特别是缺少应有的镁元素,结果只有少量的钙沉淀在骨骼上,而大量的钙则侵入肌肉和血管,致使肌肉的弹力减弱,血管硬化。而且饮用牛奶不仅不能强壮骨骼,相反会使骨质疏松,成为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森下敬一先生在其另一本书中还指出:“从另一方面来说,矿物质只有在取得平衡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其效应。可是牛奶中除了包括钙等几种矿物质之外,铁、铜、锰的含量极少,结果导致了体内矿物质及水分的代谢发生紊乱,以至于成为骨质疏松易发疾病的原因。”
  无独有偶,欧美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美国《洛杉矶时报》曾报道动物保护频道的特约作者克伦·道恩综合多项针对牛奶的研究后提出牛奶危害人类的七大罪状,其中第四项就是骨折。此外,再从牙齿的情况来看,牙齿发育健全如何与体内钙的含量、与分布正常与否有直接的关系。丹麦的一位牙科医生普龙博士,发现一个大型畜牧制酪业农场里人们的牙齿都患有极度的钙缺乏症,而这个农场的人每天都喝好几杯牛奶。于是,他建议其中一些人停止饮奶,半年之后,这些人的牙齿变得非常好,而那些继续喝奶的人牙齿却依然如故,和原来的一样糟。与此相同的例证还有,人们也许不一定知道,世界上牙齿最糟糕的人群是牛奶消费量最高的新西兰居民。相反的是,连牛都没有见过的澳大利亚土著人,牙齿特好,大多数人连一颗虫牙也没有。日本的七田真先生还指出,牛奶和虫牙的密切关系还可从下面的事实得到证实:在食品短缺、营养不易获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长的孩子们,几乎没有虫牙;而战后,牛奶开始被饮用,并随着消费量的日益增长,孩子们的虫牙逐渐多了起来。到现在,患有虫牙的孩子比例是:满2岁有51.7%,3岁有82.4%,4岁达91.3%。
  日本教职员联合会白皮书《探索孩子骨折多发的原因》中更指出:“婴幼儿时吃奶粉时间越长的孩子,其骨折的发生率越高。”美国齿科医师团的综合研究也证实,牛奶中的钙会使婴幼儿体内钙、磷的代谢功能发生紊乱,造就出骨骼、牙齿脆弱的孩子。
  中国的事实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牛奶饮用已普遍风行,然而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反而升高。看来实践不仅能检验真理,而且能发现谬误。

详情请登现代快报看看吧,大家觉得是这样吗?http://kuaibao.xinhuanet.com/html/2008-09/03/content_64419627.htm
2008/09/03
全部回帖
momobabymomobaby沙发
有些国家的人拿牛奶当水喝的,也不见得就会常常骨折呀
2008/09/05回复
momobaby:
有些国家的人拿牛奶当水喝的,也不见得就会常常骨折呀
查看原文
搞不明白?
2008/09/08回复
猜你喜欢

谁说减肥必须靠节食?

【春天补钙我有招】吃钙片 喝牛奶 晒太阳

利用春天让孩子快速长高的秘诀!

宝宝补钙严防“越补越缺”

儿童长高季来了,妈妈们你抓住了么?

五类物质 让孕妈补钙频频失败

热点推荐

这条小溪真的绝了 小鱼网随手都能捞爆桶

惊喜邂逅汕尾的玻璃海 清澈见底靓到窒息

暑假打算带娃冲港迪 过期证件补办全过程

探访千年古瑶寨 清远阳山连州三天游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据说万博新房出来了 大家怎么看万博城

小孩的日常手工,榴莲粘土做得很逼真

夏天必备凉茶----夏枯草无花果凉茶

花都梯面王子山森林公园-值得再来

《谈判专家》演员演技在线

遇见长汀古城的夜

汕尾网红点--海边的古堡咖啡

不结婚拼着过的统计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