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那些事......一个苦难家庭的成长
101665641情感.婚姻.家庭
可以让我写下自己的生活,而且是记流水帐般
我不是学文科的,没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仅是用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己。
我是农村的孩子,年少时过得贫穷的生活,当然,现在也好不多少,不过至少比以前要好多了。
说回小时的艰苦日子,如果跟我父亲小时候比起来,那是不值一提的事。
奶奶14岁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大伯和我父亲,父亲儿时是个可怜的孩子,他7岁的时候,奶奶便离婚了,留下大伯,带着父亲改嫁了。尔后的几十年,奶奶又连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小的叔叔比父亲小了20岁。
奶奶的改嫁便是我父亲恶梦的开始,一直到他结婚。
父亲是个懂事的孩子,随奶奶过来后,奶奶也不敢对他有坦护(60年代改嫁的女人是很没有地位的),饭吃不饱,不能上学,而且每天干最脏最累的活,挑牛屎,翻地,砍柴......一直无怨无悔,奶奶改嫁过来生了一堆弟妹,每餐吃饭都是弟妹先吃完才能轮到他的,经常没饭吃和就啃生红署。稍有一点不如意的没做好的事就落爷爷一顿打骂(父亲的养父)。
父亲很善良,聪明,自己从师学中医,习书法。帮乡亲们开中药处方从不收钱,他说,中医是为了济世救人的。他的毛笔字也是我们附近几村写得最好的,谁家里有个红白喜事的,对联都是他来处理。说起父亲的书法呢,是因为父亲没钱买书,借来本草纲目,伤寒来苏集,医方一盘珠等一堆药书,用毛笔一字一字抄下来,后来书抄完了,学医也差不多了,书法也练好了。现在家里还有一大箱子。
[ 本帖最后由 meacy 于 2010-3-11 13:35 编辑 ]
2009/04/09
全部回帖

meacy:
关于对句,我从来都很没感觉~~虽然我苦苦的背下了声律启蒙。完全就派不上用场,压根就没有对句的天份,用我妈的话说,这孩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对于一些父亲讲过的笑话对联,我却留在记忆里到如今~~~每次父亲都是很一本正经。从前都是上私塾,有一位私塾先生姓石,一天他见一个小鸡从砖上飞下的时候落了砖。被砖头砸死了。于是出了一付上联,让学生们对出下联上联是:细羽家禽砖后死学生们想了好一阵没人应战~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先生,我想好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呵呵,这学生是纪晓岚,也是个淘气鬼~~~不过我当时听完后,觉得这对联对得好啊,工整~细羽对粗毛 家禽对野兽 砖对石 后死对先生~~弟弟在一旁哈哈大笑~另一则不记得出处,似乎也是以前的先生出给学生的:上联是 痒痒抓抓,抓抓痒痒,不痒不抓,不抓不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学生的下联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让我弟那小屁股笑得痛肚子,未了他还加一句,我欢欢喜喜,喜喜欢欢,不欢不喜,不喜不欢,越欢越喜,越喜越欢~~~~也把我爸逗得哈哈大笑~~~“我儿子还真有天赋”说着一把抱起他坐到大腿上~~~用硬硬的胡子砸他的脸~~~[ 本帖最后由 meacy 于 2009-4-13 23:53 编辑 ]
查看原文
2009/12/01回复

abww:
看到这我才知道是抄人家的,楼主不厚道查看原文


我的文笔不好,不像作家们能用一些煽情的语句来表达,我为什么能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经历了,所有这些事都历历在目。
我写的目的不是为了大家取乐,更不是为了炫耀。。。
在妈网看到很多朋友遇到挫折就消极悲伤。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没有过不去的坎。
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知足常乐。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希望大家共勉。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meacy 于 2009-12-2 14:28 编辑 ]
2009/12/02回复

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看到我手上晃动的奖状。母亲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打开奖状,她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
她不满弟弟只是第二名,接下来便是无尽的责备。
弟弟失望的对着母亲。一把抢过自己的奖状。。。。狠狠的将它撕成碎片。
面对这无声的反抗,母亲呆住了。
我知道弟弟心里难受极了。
他的分数不低,还高出我的。
。。。。。
母亲一直严格要求弟弟只能考第一名考100分。
她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永远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允许我们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却给我们无形、莫大的心理负担。
母亲生气是她在这个地方生活得太憋屈了,过着抬不起头的日子。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我和弟是唯一能让他们努力的动力。而在她的眼里,弟弟因为好贪玩,粗心。。。让她太不省心。
唉。这都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 本帖最后由 meacy 于 2009-12-2 17:05 编辑 ]
看到我手上晃动的奖状。母亲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打开奖状,她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
她不满弟弟只是第二名,接下来便是无尽的责备。
弟弟失望的对着母亲。一把抢过自己的奖状。。。。狠狠的将它撕成碎片。
面对这无声的反抗,母亲呆住了。
我知道弟弟心里难受极了。
他的分数不低,还高出我的。
。。。。。
母亲一直严格要求弟弟只能考第一名考100分。
她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永远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允许我们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却给我们无形、莫大的心理负担。
母亲生气是她在这个地方生活得太憋屈了,过着抬不起头的日子。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我和弟是唯一能让他们努力的动力。而在她的眼里,弟弟因为好贪玩,粗心。。。让她太不省心。
唉。这都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 本帖最后由 meacy 于 2009-12-2 17:05 编辑 ]
2009/12/02回复
留印
2009/12/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