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华杯赛初赛第一道题就错了,没有想到复赛只错一道半,获得了一等奖,真是难得。因为据说初赛有一百六十人满分(小道消息),而复赛一等奖只有二十人……我一直觉得阿迪有获奖的实力,但没有估计他能获得一等奖。回顾他这些年的学习,觉得数学是他的强项,但努力是他最终获奖的原因。一、启蒙阿迪从小就喜欢看书,看VCD,不到一岁是爷爷奶奶带的,那时候成天看潮剧。他的数学启蒙也是VCD。VCD在他这个时代迅速普及,盗版碟也很多,当时广州有很多音像店卖五、六元一个的VCD。有一套新加坡版的《少儿学珠心算》(也可能不是这个名称),从加减法一直教到乘除法。阿迪把这套碟(3张)反反复复地不知看了多少遍,幼儿园小班就可以背下乘法口诀表了。科技进步和盗版是廉价教育的福音,小丑叔叔是阿迪最好的老师。奇迹在某一天发生了,我发现他3岁多的他能够应用乘法了。有一次,我带他到XX大学上课(当时流行上研究生课程班,周六日上课,家里又没有人带他),他到课室后沉默了一阵,突然说,我知道这个屋可以坐多少人。--多少人?--48人。--为什么?--我数了一下,每一排有8个位,一共有6排,那就是48个位。语惊四座!我想这时小丑叔叔已经完成了对他的启蒙工作了。一个六元的VCD碟,可以是一个好老师。[ 本帖最后由 阿迪大师 于 2009-5-5 15:56 编辑 ]
慢慢看完了,受益匪浅,谢谢分享!我家孩子目前对奥数的兴趣一般吧(起码一点都不抗拒),孩子的爸爸擅长数学,他讲解的方法比孩子的奥数老师还要简单明了。孩子的爸爸认为孩子的数学思维还不错,但他总是有一个疑虑,好像只要孩子深入地学习了奥数,就会变成一个书呆子,他说不想看见一个整天研究奥数题的傻傻的没有活力的孩子,所以总是不敢更进一步地引导孩子。我看了妈网上奥数学得好的孩子,好像并不是这样子的吧,唉,真不知怎样说服他。
XiaoLu妈妈:慢慢看完了,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我家孩子目前对奥数的兴趣一般吧(起码一点都不抗拒),孩子的爸爸擅长数学,他讲解的方法比孩子的奥数老师还要简单明了。孩子的爸爸认为孩子的数学思维还不错,但他总是有一个疑虑,好像只要孩子深入地学习了奥数,就会变成一个书呆子,他说不想看见一个整天研究奥数题的傻傻的没有活力的孩子,所以总是不敢更进一步地引导孩子。我看了妈网上奥数学得好的孩子,好像并不是这样子的吧,唉,真不知怎样说服他。查看原文孩子的爸爸数学好又不是书呆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真的好厉害!有超强的恒心和自学能力! 那么多道题,可以一直一直坚持做下来。决定的事就可以那么努力地去做。 春节只休息那么一点时间,那么辛苦,阿迪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没有见过这么努力的人! 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对着键盘自愧不如。 阿迪真的好厉害,赞赞赞!!!!!
这个才是榜样!比阿迪强大多了!!!教育新闻:广州五一小学谢倩同学勇摘奥数竞赛桂冠2009-04-24 近日,五一小学六(2)班谢倩同学荣获第十四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广州赛区)一等奖,并荣获第二届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总决赛金奖(广州市小学和初中共15名金奖获得者中,她是唯一一位女学生),进入国家队,将参加今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总决赛(全广州市小学和初中学生只有三人赴加拿大参加决赛)。谢倩同学是难得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除了奥数夺冠,在广州市奥校学习期间一直保持同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她还荣获2008年广州市语文阅读比赛二等奖、天河区语文能力竞赛二等奖,2008年广东省第六届“敏特杯”网络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等,她还是学校田径代表队队员。上面的新闻摘自奥数网广州分站新闻http://**/200904/49f1590d210fc.shtml
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奥数这些活动都是要静下心来深入进去思考才行,对于理性思维习惯的养成、形成都有很大促进作用。试想,一个(喜欢)围棋的孩子琢磨奥数题的时候能不深入吗?(“琢磨”这两个字用在下棋与解奥数题是一样的,很多小孩对琢磨两个字的理解不够,举三不能反一,只想做十道题而不愿反复咀嚼透彻一道题,其实要琢磨透一道题,就可举一反三)现在的孩子条件好多了,选择也多多了,什么都有兴趣爱好班|: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球、奥数、……对于奥数,要看孩子是否抵触反感,只要不抵触不反感就好说,正如前面所言,要利诱而不要威逼。现在的孩子与二、三十年前的孩子的智商相比进化了许多,聪明了许多。8!表示8的阶乘,即1×2×3×4×5×6×7×8连乘积,就是数学家太懒,不愿写这么长而简写的一个记号。[3.14]表示不超过3.14的最大整数,即3.14的整数部分,[3.14]=3,[3.99]=3,[3]=3,这也是数学家太懒,不愿意写这么长一句话来解释它,而用这个中括号记号简写。
如前所言,华杯赛初赛与决赛难度相差很大,而今年的初赛又是不一般的简单,(前几届华杯赛初赛也通过cctv电视直播,学生可以口答,难度当然不高),但决赛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在很多地区承载着选拔的功能、起到不但免试升初中而且还有高额奖学金的作用。
去年广州也有个小孩,没在广州市奥校上课,没在飞翔奥校上课,没参加华杯赛(包括初赛和决赛),但在华附的入学考试中榜上有名,就是善于琢磨、逻辑思维很强、喜欢下棋这种类型的,这个小孩名叫“**为”现在华师附中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