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眼底检查
39224婴幼育儿
2009/05/25
精选回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发生于低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婴儿的孕周、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婴儿体重越低,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越高。其筛查标准是:(1)出生体重低于2000克或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2)高危因素早产儿2200克,胎龄小于34周;(3)首次检查在早产儿出生4周~6周或矫正胎龄32周,以后每1周至2周复查眼底。据研究,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45%以上有视网膜病变,胎龄小于28周发病率在50%以上。因此,任何孕周出生的、体重轻的早产儿出生4周后应到医院眼科进行视网膜检查。 早产儿为什么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呢? 这是因为正常视网膜血管在怀孕36~40周内才能达到视网膜周边部,如果在此前分娩,周边部视网膜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容易生成视网膜新生血管,但这种新生的血管易增殖并向玻璃体内生长,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影响早产儿视觉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减少视网膜损伤? 妊娠妇女要重视孕期卫生保健工作,尽量避免早产。此外,由于用氧是抢救早产儿的重要措施,又是致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诱因。所以,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诉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009/05/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