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课堂实录,可以看出学生表达的时间比老师多得多,从他们的表达里还可以看出学生的词汇之丰富、知识之广博、思考之深入。另外还可以感受到课堂的热烈。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语文顾问汪惠迪女士谈生本教育
1357825家有小学生
全部回帖

再看看华阳的生本数学课:
小学四年级生本实验教材“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华阳小学刘韵
老师:大家欢迎某某同学讲一分钟见闻(学生上台介绍圆的历史)。
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学什么呀?
学生:圆。
学生:你们了不了解圆的历史呀?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们。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来得到圆的概念的,那么什么人做出第一个圆呢?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用尖状的东西来钻空,钻透一面再钻另一面……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钻盘上制成的,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经会做圆形的房顶了,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动比较省劲,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圆木垫在重物的下面滚着走,这样就比扛着走省劲的多,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作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大约4000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会做圆并且真正了解圆的性质却是在2000多年前,是我国的墨子给出圆的概念的-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度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基里德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我讲完了。谢谢!
(学生:鼓掌)
老师:好,谢谢×××同学,找了这么精彩的资料了解一下。好准备上课,上课。
学生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您好!
学生班长:坐下。
老师:同学们,圆的确是我们这段时间研究的一个课题,现阶段你对圆有什么认识?
学生1: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老师:很好。
学生2:圆有圆心,而且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比值是3.14。
老师:是3.14吗?
老师:学生:是三倍多一点。
老师:只是我们约等于3.14。
老师:还有没有,很好,这几位同学对圆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学生3:圆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是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老师:很好!
学生4:我还知道圆的周长叫圆周率。圆周率就用字母 来表示。
老师:周长是怎么求的?我们昨天才研究完。
学生4:周长C等于 d,就是圆的那个3.14乘以直径。
老师:还有第二条。
同学:C等于2 r。
老师:前段时间同学们学的非常好,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什么问题吗?
学生:圆的面积。
老师:对了,这是我们一周以来的研究课题-圆的面积。刘老师知道,课前同学们在小组里研究了一下圆的面积该怎么求,现在请4人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求出圆的面积的。(学生讨论)
老师:通过研究,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圆的面积S等于 R的平方。
老师:你们组呢?
学生:我们研究出的是:我们用割补的方法和拼凑的方法把圆平均分成32份,取其中的2份组成长方形。
老师:这是你们的推断?
学生:是我们的推断。
老师:那结论是什么呢?
学生:结论是S等于 r的平方。
老师:我看了一下,有很多小组的同学写出的结论都是S等于 r的平方(老师板书)。老师很有兴趣知道,你们是怎么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用什么推导的方法?愿不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愿意。
老师:每个小组拿出你们认为最精彩的那部分来跟大家分享,好不好!比一比,看那个组的小老师说的最清楚,让同学们听的最明白,××小组。你们组想到了几种办法?
学生小组1介绍:
生1:我们组想到了三种办法。
老师:你认为最精彩的是……
组内生1:我们认为最精彩的是把圆形分割后变成梯形。
老师:哦,我很有兴趣,请你讲一讲。
小组内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上底就占其中的十六分之三,下底就占了十六分之五,
组内生3:我们知道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以2,从而就得之梯形的高就等于2个半径在除以2,
组内生4:十六分之三加上十六分之五在乘以2R再除以2。十六分之三加十六分之五等于二分之一,所以又等于二分之一C乘以2R再除以2,于是……(化简的过程)s就等于 r的平方,我们讲完了。
小组内生4:有谁对我们有疑问和补充的?
生:我想知道你为什么知道梯形的高等于2个半径。
小组生4:谁能帮助我们?
老师:啊?连自己都不知道,你这个信息从那里找过来的。
组内生3:我想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分,分出的每个三角形的这个边都是它的半径,所以一个梯形是有一个圆形的两半组成的,所以我想一个梯形的高等于两个半径。
老师:我觉得他们的的思路是很清晰的,但他们的板书和讲解还是让在座的各位挺迷糊的对不对?有没有那个小组也是研究把圆转换成梯形的?上来补充一下。
生5:我们的方法和他们的一样,但我们可以讲的更清楚。我是把圆平均分成8份,然后转换成梯形,我们知道求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2,那我们看这副图……(看图讲解)。上底等于八分之一个周长,下底等于八分之三个周长,高是等于2r, 通过计算梯形的方法(讲化简过程)得出:圆的面积等于 r的平方。
(学生鼓掌)
老师:你们看一下,把圆转化成一个梯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1: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
生2:我觉得是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
老师:对了,是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我们看这个例子(师生共同讲解化简生5所讲方法发的过程)。
老师:非常好,第一种办法是把圆转换成梯形,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学生小组2介绍:我们组也同样研究出了3种方法,请同学们猜一下我们用的是那种方法?
学生:三角形。
组内生1:对了,我们用的是三角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底乘以高除以2。
组内生2;我们就是利用这个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
老师:怎么推呢?
组内生1:我们就和上组一样,把圆分割,我们把它分成16份,
师纠正:平均分
生1继续讲:然后在拼成一个三角形。(看图讲解)
生2:把分割后的16份拼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只要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原来圆的面积。
生3:三角形的底是十六分之四C,高是4r 用公式这样求:416 C×4R÷2,哪位同学愿意来试着解这个式子呢?
下面的学生1:(上讲台计算)得出: 416 C×4R÷2= 14 C×4R÷2= r2
生1:请问有谁对这个式子有不理解的呢?
学生:我用另外一种方法(上台讲解另外的化简方法,同样得出s= r2
老师:把圆转化成三角形这个方法你们同不同意?一样可以推导出刚才的结论,谢谢他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学生小组3介绍:刚才的同学都是用的割补的办法,现在我们组用的是折的方法。
老师:折的方法,书上好像没有怎么介绍折的方法。
学生小组:请大家拿出圆和我们一起实施一下。
老师:实践一下,看他们的方法成立不(学生小组在演示,老师在不断的提出疑问)
组内生1:演示折法:把圆对折几次得到一个三角形。
组内生2:这个三角形是圆的16份中的一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组内生3: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乘以16就是圆的面积。
师:怎样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组内生4:三角形的底是十六分之一个周长。高是R,
师协助板书:S圆=116 C×R÷2×16(老师漏写乘16,一学生发现提醒)。
组内生4:谁有胆量挑战一下这个题?(学生上来挑战,老师为他板书得出结论:s= r2 )S圆=116 C×R÷2×16= C×R÷2=2 R×R÷2= r2
老师:对比一下,那个方法更简便一点,还有吗?
小组4介绍
组内生1::大家猜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的方法特别的独特,大家想不想听一下呢?
众生:想!
组内生1:我们先想请同学们背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谁想?
学生:长乘以宽。
组内生1:对,你说得很棒!这是我们的第一步,把圆平均分成32份,取其中的两份拼成一个长方形(讲解并拼图形),
师纠正:近似的长方形。
组内生1继续:为什么要分成32分呢?因为分的份数越多,越近似长方形。116 S圆=S长方形
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 把圆平均分成32份,每两份组成一个长方形,圆的面积就是16个这样的长方形
组内生1:长方形的长=R,宽=132 C。
组内生2;16个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组内生2:我们还是得把这个算式化成 r2
生2讲解化简的过程:S圆=R×132 C×16=R×12 × C= r2
老师:还有补充的吗?
学生小组5介绍:
组内生1:我们组的方法是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然后在把它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老师: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组内生2讲解并演示:把它划成一个长方形(想说平行四边形,口误),我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
师纠正:是底和高吧,平行四边形哪有宽呀。
组内生3;圆 的面积=12 × C×高= r2
老师:这种思路行不行得通?
学生:行得通。
老师:这种方法书上有,就不多讲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看还有几个小组举手,也就是说,同学们经过自己小组的研究,你们发现了4种,也许还不止这些求圆的面积的方法,证明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爱动脑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们最终得出的是什么结论?
学生:圆的面积s= r2
老师:我们要求一个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要知道半径。
老师:对,给同学们一点时间算一下你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是多少?请同桌同学来评价一下,我只给2分钟的时间。(学生活动)
老师:你手中的圆的计算方法。
生1:我的圆的半径是4厘米,用3.14×4×4
生2:我的圆的半径是8厘米.用3.14×8×8
老师: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回家学习,给出半径我们就能求出它的面积,现在给出周长和直径,又如何来求出圆的面积呢?请同学们给出例子,然后用例子来研究一下。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
老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1:我知道了怎样求圆形的面积.
生2:我学到了可以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都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老师: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多种我们增经研究过的图形来研究,也就是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这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今天刘老师非常高兴,因为你们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你们更加努力,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好,下课!
学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小学四年级生本实验教材“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华阳小学刘韵
老师:大家欢迎某某同学讲一分钟见闻(学生上台介绍圆的历史)。
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学什么呀?
学生:圆。
学生:你们了不了解圆的历史呀?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们。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来得到圆的概念的,那么什么人做出第一个圆呢?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用尖状的东西来钻空,钻透一面再钻另一面……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钻盘上制成的,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经会做圆形的房顶了,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动比较省劲,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圆木垫在重物的下面滚着走,这样就比扛着走省劲的多,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作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大约4000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会做圆并且真正了解圆的性质却是在2000多年前,是我国的墨子给出圆的概念的-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度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基里德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我讲完了。谢谢!
(学生:鼓掌)
老师:好,谢谢×××同学,找了这么精彩的资料了解一下。好准备上课,上课。
学生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您好!
学生班长:坐下。
老师:同学们,圆的确是我们这段时间研究的一个课题,现阶段你对圆有什么认识?
学生1: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老师:很好。
学生2:圆有圆心,而且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比值是3.14。
老师:是3.14吗?
老师:学生:是三倍多一点。
老师:只是我们约等于3.14。
老师:还有没有,很好,这几位同学对圆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学生3:圆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是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
老师:很好!
学生4:我还知道圆的周长叫圆周率。圆周率就用字母 来表示。
老师:周长是怎么求的?我们昨天才研究完。
学生4:周长C等于 d,就是圆的那个3.14乘以直径。
老师:还有第二条。
同学:C等于2 r。
老师:前段时间同学们学的非常好,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什么问题吗?
学生:圆的面积。
老师:对了,这是我们一周以来的研究课题-圆的面积。刘老师知道,课前同学们在小组里研究了一下圆的面积该怎么求,现在请4人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求出圆的面积的。(学生讨论)
老师:通过研究,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圆的面积S等于 R的平方。
老师:你们组呢?
学生:我们研究出的是:我们用割补的方法和拼凑的方法把圆平均分成32份,取其中的2份组成长方形。
老师:这是你们的推断?
学生:是我们的推断。
老师:那结论是什么呢?
学生:结论是S等于 r的平方。
老师:我看了一下,有很多小组的同学写出的结论都是S等于 r的平方(老师板书)。老师很有兴趣知道,你们是怎么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用什么推导的方法?愿不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呢?
学生:愿意。
老师:每个小组拿出你们认为最精彩的那部分来跟大家分享,好不好!比一比,看那个组的小老师说的最清楚,让同学们听的最明白,××小组。你们组想到了几种办法?
学生小组1介绍:
生1:我们组想到了三种办法。
老师:你认为最精彩的是……
组内生1:我们认为最精彩的是把圆形分割后变成梯形。
老师:哦,我很有兴趣,请你讲一讲。
小组内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上底就占其中的十六分之三,下底就占了十六分之五,
组内生3:我们知道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以2,从而就得之梯形的高就等于2个半径在除以2,
组内生4:十六分之三加上十六分之五在乘以2R再除以2。十六分之三加十六分之五等于二分之一,所以又等于二分之一C乘以2R再除以2,于是……(化简的过程)s就等于 r的平方,我们讲完了。
小组内生4:有谁对我们有疑问和补充的?
生:我想知道你为什么知道梯形的高等于2个半径。
小组生4:谁能帮助我们?
老师:啊?连自己都不知道,你这个信息从那里找过来的。
组内生3:我想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分,分出的每个三角形的这个边都是它的半径,所以一个梯形是有一个圆形的两半组成的,所以我想一个梯形的高等于两个半径。
老师:我觉得他们的的思路是很清晰的,但他们的板书和讲解还是让在座的各位挺迷糊的对不对?有没有那个小组也是研究把圆转换成梯形的?上来补充一下。
生5:我们的方法和他们的一样,但我们可以讲的更清楚。我是把圆平均分成8份,然后转换成梯形,我们知道求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2,那我们看这副图……(看图讲解)。上底等于八分之一个周长,下底等于八分之三个周长,高是等于2r, 通过计算梯形的方法(讲化简过程)得出:圆的面积等于 r的平方。
(学生鼓掌)
老师:你们看一下,把圆转化成一个梯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1: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
生2:我觉得是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
老师:对了,是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我们看这个例子(师生共同讲解化简生5所讲方法发的过程)。
老师:非常好,第一种办法是把圆转换成梯形,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学生小组2介绍:我们组也同样研究出了3种方法,请同学们猜一下我们用的是那种方法?
学生:三角形。
组内生1:对了,我们用的是三角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底乘以高除以2。
组内生2;我们就是利用这个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
老师:怎么推呢?
组内生1:我们就和上组一样,把圆分割,我们把它分成16份,
师纠正:平均分
生1继续讲:然后在拼成一个三角形。(看图讲解)
生2:把分割后的16份拼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只要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原来圆的面积。
生3:三角形的底是十六分之四C,高是4r 用公式这样求:416 C×4R÷2,哪位同学愿意来试着解这个式子呢?
下面的学生1:(上讲台计算)得出: 416 C×4R÷2= 14 C×4R÷2= r2
生1:请问有谁对这个式子有不理解的呢?
学生:我用另外一种方法(上台讲解另外的化简方法,同样得出s= r2
老师:把圆转化成三角形这个方法你们同不同意?一样可以推导出刚才的结论,谢谢他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学生小组3介绍:刚才的同学都是用的割补的办法,现在我们组用的是折的方法。
老师:折的方法,书上好像没有怎么介绍折的方法。
学生小组:请大家拿出圆和我们一起实施一下。
老师:实践一下,看他们的方法成立不(学生小组在演示,老师在不断的提出疑问)
组内生1:演示折法:把圆对折几次得到一个三角形。
组内生2:这个三角形是圆的16份中的一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组内生3: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乘以16就是圆的面积。
师:怎样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组内生4:三角形的底是十六分之一个周长。高是R,
师协助板书:S圆=116 C×R÷2×16(老师漏写乘16,一学生发现提醒)。
组内生4:谁有胆量挑战一下这个题?(学生上来挑战,老师为他板书得出结论:s= r2 )S圆=116 C×R÷2×16= C×R÷2=2 R×R÷2= r2
老师:对比一下,那个方法更简便一点,还有吗?
小组4介绍
组内生1::大家猜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的方法特别的独特,大家想不想听一下呢?
众生:想!
组内生1:我们先想请同学们背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谁想?
学生:长乘以宽。
组内生1:对,你说得很棒!这是我们的第一步,把圆平均分成32份,取其中的两份拼成一个长方形(讲解并拼图形),
师纠正:近似的长方形。
组内生1继续:为什么要分成32分呢?因为分的份数越多,越近似长方形。116 S圆=S长方形
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 把圆平均分成32份,每两份组成一个长方形,圆的面积就是16个这样的长方形
组内生1:长方形的长=R,宽=132 C。
组内生2;16个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组内生2:我们还是得把这个算式化成 r2
生2讲解化简的过程:S圆=R×132 C×16=R×12 × C= r2
老师:还有补充的吗?
学生小组5介绍:
组内生1:我们组的方法是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然后在把它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老师: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组内生2讲解并演示:把它划成一个长方形(想说平行四边形,口误),我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
师纠正:是底和高吧,平行四边形哪有宽呀。
组内生3;圆 的面积=12 × C×高= r2
老师:这种思路行不行得通?
学生:行得通。
老师:这种方法书上有,就不多讲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看还有几个小组举手,也就是说,同学们经过自己小组的研究,你们发现了4种,也许还不止这些求圆的面积的方法,证明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爱动脑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们最终得出的是什么结论?
学生:圆的面积s= r2
老师:我们要求一个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要知道半径。
老师:对,给同学们一点时间算一下你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是多少?请同桌同学来评价一下,我只给2分钟的时间。(学生活动)
老师:你手中的圆的计算方法。
生1:我的圆的半径是4厘米,用3.14×4×4
生2:我的圆的半径是8厘米.用3.14×8×8
老师: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回家学习,给出半径我们就能求出它的面积,现在给出周长和直径,又如何来求出圆的面积呢?请同学们给出例子,然后用例子来研究一下。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
老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1:我知道了怎样求圆形的面积.
生2:我学到了可以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都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老师: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多种我们增经研究过的图形来研究,也就是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这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今天刘老师非常高兴,因为你们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你们更加努力,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好,下课!
学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2009/08/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