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我的公婆
48398241情感.婚姻.家庭
结识LG:
在我还未满21岁嫩的仿佛可以扭出一把水的年纪结识了现在的LG,身在异乡的孤独,且当时和父母有着一些无厘头的隔阂,(其实现在回想起来甚至是可笑的)加上一次毫无预兆的咳嗽顽固的持续了两个来月,最终被咳成了气管炎,在一个小诊所里打了将近两个月的吊针,这段时间里LG几乎天天陪着我去医院,让我在心里对他心存感激。天下的女孩子,特别是未经世事的女孩子估计都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把感激误以为或者是慢慢转化为爱情,我亦是其中一个。在和LG结识半年左右,他的父母就开始催着结婚,理由是LG年纪不小了,当然这种催促从未直接出现在我的耳边,因为当时并未于他们有关系,且我和LG的关系我也是一直在犹豫,这种催促一般都是由LG转述于我。
和LG拍拖一年半多,中间也发生过不少的争吵,但严格说起来毕竟他还算是我的初恋,所以我还是在一个春节里把他领回了家里,父母的不满意早在预料之中,但他们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加上兄长的一再劝说,所以并未表示太大的反对意见,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下,其实当时我是想如果他们强烈反对的话,那我也会对这段感情说拜拜。结果却是因为他们的支支吾吾而造就了我和LG的婚姻。
初见公婆:
决定和LG结婚后来到他们的家,低矮的几间茅草房,连WC也没有。(严格上来讲他们是没有家的,那只是暂时借住而已。)当时他们是热情的迎接了出来,衣着虽然非常朴素,但还算干净,当时给我的印象还不算差。
在他们家待了三天我就借口要上班逃了回来。因为没有WC,所以我不得不去别人家的WC,他们村里的人都是拿着怪怪的眼神看我。(到现在我也没想通他们一家当时是怎么解决入厕问题的)准备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家的碗碟脏的吓人,唯一的水管里流出的水黄黄的,而且一股臭味,我不敢想像婆婆是拿这个管子里的水洗菜做饭的,最最最要命的是我还要拿这水刷牙,含在嘴里一股腥臭,害的我又干呕了好一阵子。坐在桌子上吃饭,猛一低头,发现桌子腿、凳子腿上的灰厚的吓人。实在无法下咽但又不能让自己饿S,所以还是勉强吃了几口。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实在不能用惊讶来形容了,让我在以后的好几年里也没找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当时我的心情。洗碗的时候我发现婆婆不是用盆子盛起洗碗水然后倒掉的,因为灶台上方有个窗户,婆婆便直接用个瓢子将洗碗水从窗户泼了出去,窗户上粘满了各种污垢,长这么大我一直未见过比这还要恶心的一幕。
2009/07/07
全部回帖
暂时来说,这家人还没什么原则上的大错大非。
2009/07/09回复
看看
2009/07/09回复
母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的婆婆也是如此。自我们回来之后,她便开始天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甚至把过年的传统节目“蒸菜”也毫无保留的奉献了出来。“蒸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木制的桶里将洗好的米放在最下面,再在米上一层层的铺上各种菜类,青菜、茼蒿、萝卜、芋头、鱼、肉等等,菜在蒸之前有没有用盐腌制一下我就不大清楚,因为后面的工序未见放盐,但最终吃在口里也没多少咸味。所有的菜铺好之后便将木桶放在大锅上蒸制一两个小时。出锅的时候再将一层层的菜拨出来分别放在各个盘子里,淋上花生油便可食用。菜的味道非常一般,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甚至要用“难吃”来形容。但这桶菜是LG家乡一年难得吃上一次的美味佳肴,里面也包含了婆婆伟大的母爱,LG和大姑子吃的津津有味,而我也是勉为其难的吃了一些。
婆婆的无私母爱直接传承给了大姑子,大姑子在我们面前总是有意无意的夸她的女儿。“别看她头发多,其实还是很聪明的;别看她额头窄,一点也不笨;她的同学来我们家,她还主动倒杯水给别人,很知道招呼别人的------”外甥女的头发的确是很多,差不多有我头发的四倍,额头也的确算不上宽,但这些好象我们从来也没在大姑子面前说过,她总是自己刻意的提出来表扬,经常弄的我不知道是附和她好还是趁机予以表扬为好,但最终我都是笑笑然后再保持沉默。
外甥女其时已有八岁,前后有过几次接触,经常还没开始吃饭她就一个人坐在桌子上抱着她爱吃的菜海吞虎咽,大家都上桌吃饭后,她便将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并且一只手护着盘子,另一只手捏着筷子以飞快的速度在盘子和嘴巴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场景我历来保持沉默,但作为母亲的大姑子竟然可以做到孰视无睹,婆婆看不下去轻斥了两句,小家伙可不高兴了,扔下筷子便去床上趴着不吃饭了。母爱是最伟大和无私的,大姑子心疼她的宝贝没有吃饱饭而让肚子闹空城计,立马去哄劝,效果不大理想。小家伙不但不回来继续吃饭,而且开始上演离家出走的镜头,于是便出现了前面一个小孩跑后面一个大人追,越追越跑,越跑越追的闹剧,而我们大家都不自觉的放下了碗筷。LG说大姑子不能这样护着孩子,大姑子回了一句“她不还小嘛,大了自然就懂事了。”LG还想说下去,我悄悄的扯了扯LG的衣角让他停止扮演恶人的角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的婆婆也是如此。自我们回来之后,她便开始天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甚至把过年的传统节目“蒸菜”也毫无保留的奉献了出来。“蒸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木制的桶里将洗好的米放在最下面,再在米上一层层的铺上各种菜类,青菜、茼蒿、萝卜、芋头、鱼、肉等等,菜在蒸之前有没有用盐腌制一下我就不大清楚,因为后面的工序未见放盐,但最终吃在口里也没多少咸味。所有的菜铺好之后便将木桶放在大锅上蒸制一两个小时。出锅的时候再将一层层的菜拨出来分别放在各个盘子里,淋上花生油便可食用。菜的味道非常一般,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甚至要用“难吃”来形容。但这桶菜是LG家乡一年难得吃上一次的美味佳肴,里面也包含了婆婆伟大的母爱,LG和大姑子吃的津津有味,而我也是勉为其难的吃了一些。
婆婆的无私母爱直接传承给了大姑子,大姑子在我们面前总是有意无意的夸她的女儿。“别看她头发多,其实还是很聪明的;别看她额头窄,一点也不笨;她的同学来我们家,她还主动倒杯水给别人,很知道招呼别人的------”外甥女的头发的确是很多,差不多有我头发的四倍,额头也的确算不上宽,但这些好象我们从来也没在大姑子面前说过,她总是自己刻意的提出来表扬,经常弄的我不知道是附和她好还是趁机予以表扬为好,但最终我都是笑笑然后再保持沉默。
外甥女其时已有八岁,前后有过几次接触,经常还没开始吃饭她就一个人坐在桌子上抱着她爱吃的菜海吞虎咽,大家都上桌吃饭后,她便将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并且一只手护着盘子,另一只手捏着筷子以飞快的速度在盘子和嘴巴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场景我历来保持沉默,但作为母亲的大姑子竟然可以做到孰视无睹,婆婆看不下去轻斥了两句,小家伙可不高兴了,扔下筷子便去床上趴着不吃饭了。母爱是最伟大和无私的,大姑子心疼她的宝贝没有吃饱饭而让肚子闹空城计,立马去哄劝,效果不大理想。小家伙不但不回来继续吃饭,而且开始上演离家出走的镜头,于是便出现了前面一个小孩跑后面一个大人追,越追越跑,越跑越追的闹剧,而我们大家都不自觉的放下了碗筷。LG说大姑子不能这样护着孩子,大姑子回了一句“她不还小嘛,大了自然就懂事了。”LG还想说下去,我悄悄的扯了扯LG的衣角让他停止扮演恶人的角色。
2009/07/09回复
dandanyuan:
暂时来说,这家人还没什么原则上的大错大非。
查看原文同感
不过是LZ对这种贫穷的厌恶和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然后,就是对LG家人的BS而已.
还是没看明白,LZ是怎么看上LG,然后嫁给他的呢?
不过是LZ对这种贫穷的厌恶和生活习惯上的不适应,然后,就是对LG家人的BS而已.
还是没看明白,LZ是怎么看上LG,然后嫁给他的呢?

2009/07/09回复
母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的婆婆也是如此。自我们回来之后,她便开始天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甚至把过年的传统节目“蒸菜”也毫无保留的奉献了出来。“蒸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木制的桶里将洗好的米放在最下面,再在米上一层层的铺上各种菜类,青菜、茼蒿、萝卜、芋头、鱼、肉等等,菜在蒸之前有没有用盐腌制一下我就不大清楚,因为后面的工序未见放盐,但最终吃在口里也没多少咸味。所有的菜铺好之后便将木桶放在大锅上蒸制一两个小时。出锅的时候再将一层层的菜拨出来分别放在各个盘子里,淋上花生油便可食用。菜的味道非常一般,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甚至要用“难吃”来形容。但这桶菜是LG家乡一年难得吃上一次的美味佳肴,里面也包含了婆婆伟大的母爱,LG和大姑子吃的津津有味,而我也是勉为其难的吃了一些。
LZ,你讲得好刻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我的婆婆也是如此。自我们回来之后,她便开始天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甚至把过年的传统节目“蒸菜”也毫无保留的奉献了出来。“蒸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木制的桶里将洗好的米放在最下面,再在米上一层层的铺上各种菜类,青菜、茼蒿、萝卜、芋头、鱼、肉等等,菜在蒸之前有没有用盐腌制一下我就不大清楚,因为后面的工序未见放盐,但最终吃在口里也没多少咸味。所有的菜铺好之后便将木桶放在大锅上蒸制一两个小时。出锅的时候再将一层层的菜拨出来分别放在各个盘子里,淋上花生油便可食用。菜的味道非常一般,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甚至要用“难吃”来形容。但这桶菜是LG家乡一年难得吃上一次的美味佳肴,里面也包含了婆婆伟大的母爱,LG和大姑子吃的津津有味,而我也是勉为其难的吃了一些。
LZ,你讲得好刻薄

2009/07/09回复
呵呵,湖北有些地方结婚是有这种习俗的,女方家人不出席在男方家办的婚宴
刚开始听说我也很气愤的,其实要不要入乡随俗也都看情况,毕竟各地方风俗习惯有差别,有时中和一下就行了
刚开始听说我也很气愤的,其实要不要入乡随俗也都看情况,毕竟各地方风俗习惯有差别,有时中和一下就行了
2009/07/09回复
厨房:
公婆家厨房的格局让我研究了好一阵子,去两个表哥家的时候也顺便参观了一下厨房,基本上都别无他样。
厨房整体面积很大,远远超出正屋和睡室的面积之和,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放置水缸、碗柜和一系列炊具,中间是灶台,灶台上方有个不算大的窗户。(婆婆用这个窗户直接泼洗碗水,呵呵)这些地方都于一般的厨房没有什么两样,农村烧的都是大锅,所以要支架灶台,可能是经济的原因没钱铺贴磁砖,灶台整体看起来黑乎乎的,台面也是油兮兮的。
比较特别的部分就是在灶台的后面,见过大锅的人应该都知道,大锅是烧柴草的,在灶台的后方——人工烧火的地方,分为上、下两个膛,上膛用来填柴草并燃烧,下膛用来临时放置柴草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灰烬是农村种田的天然钾肥,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屋外专门挖个钾肥池,每次烧火之后都会将下膛内的钾肥移到这一池中,以便长期存放这些钾肥并让其充分发酵。但公婆家并没有这种钾肥池,而是把烧火的下膛做的特别的大,据我初步估计,一天按做三餐计算,下膛起码可以存放一个星期以上的柴草灰烬,堆满之后用蛇皮袋装起来直接运往田中。每次烧火的时候,为了加旺火苗,便要用扇子扇风,这也使得下膛的草灰漫天飞舞,颇有天女散花的神韵。
灶台的后面更是异常的大,这些地方堆满了用来烧火的柴草,在我的记忆中,一般人家都是在屋外堆积柴草的,这种直接堆积在室内的方法不仅要占去大量的地盘,更是老鼠们的理想家园,每次公公烧火的时候,随着柴草的抽动,时不时的总听到老鼠们的哀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经常听到老鼠们快乐的吱吱声,我想这种声音多半是来自那里的。
老祖宗说过:“每一座建筑都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据我的观察和推测,LG那里厨房的格局应该大多是这样的,这一格局的设计基本透露出这样的一种智慧:那就是凡事能简捷就简捷,至于后果那是另外一回事。后来公婆来我这里共同生活后,从他们身上更加证实了当初我的研究推判是正确的。
公婆家厨房的格局让我研究了好一阵子,去两个表哥家的时候也顺便参观了一下厨房,基本上都别无他样。
厨房整体面积很大,远远超出正屋和睡室的面积之和,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放置水缸、碗柜和一系列炊具,中间是灶台,灶台上方有个不算大的窗户。(婆婆用这个窗户直接泼洗碗水,呵呵)这些地方都于一般的厨房没有什么两样,农村烧的都是大锅,所以要支架灶台,可能是经济的原因没钱铺贴磁砖,灶台整体看起来黑乎乎的,台面也是油兮兮的。
比较特别的部分就是在灶台的后面,见过大锅的人应该都知道,大锅是烧柴草的,在灶台的后方——人工烧火的地方,分为上、下两个膛,上膛用来填柴草并燃烧,下膛用来临时放置柴草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灰烬是农村种田的天然钾肥,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屋外专门挖个钾肥池,每次烧火之后都会将下膛内的钾肥移到这一池中,以便长期存放这些钾肥并让其充分发酵。但公婆家并没有这种钾肥池,而是把烧火的下膛做的特别的大,据我初步估计,一天按做三餐计算,下膛起码可以存放一个星期以上的柴草灰烬,堆满之后用蛇皮袋装起来直接运往田中。每次烧火的时候,为了加旺火苗,便要用扇子扇风,这也使得下膛的草灰漫天飞舞,颇有天女散花的神韵。
灶台的后面更是异常的大,这些地方堆满了用来烧火的柴草,在我的记忆中,一般人家都是在屋外堆积柴草的,这种直接堆积在室内的方法不仅要占去大量的地盘,更是老鼠们的理想家园,每次公公烧火的时候,随着柴草的抽动,时不时的总听到老鼠们的哀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经常听到老鼠们快乐的吱吱声,我想这种声音多半是来自那里的。
老祖宗说过:“每一座建筑都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据我的观察和推测,LG那里厨房的格局应该大多是这样的,这一格局的设计基本透露出这样的一种智慧:那就是凡事能简捷就简捷,至于后果那是另外一回事。后来公婆来我这里共同生活后,从他们身上更加证实了当初我的研究推判是正确的。
2009/07/09回复
同意楼上,楼主怎么一直都没回答过这个问题呢???难道就是冲动使然?
2009/07/09回复
婆婆的电话:
春节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大姑子在娘家待了几天后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LG强调要实现当初他的诺言——出路费钱,对此我保留我的观点。而在随后的几天我们也回到了所在的城市,开始一年新的耕耘与收获。
我们回来没多久,婆婆的电话便勤快起来,次次电话的主题都是问我有没有怀孕,当我们次次以否定回答之后,失望从电话的那一端一直延续到这一头,他们二老抱孙子的愿望估计是盼了几十年了,怎耐敌不过我这个年轻媳妇的一再坚持,结婚一年多依然坚持暂时不要BB。
另外一个盼我怀孕的理由就是他们借着别人的房子住,别人已经好几次说要收回。如果我怀孕了,他们就可以藉着照顾我的理由顺理成章的把我的家变成他们的家了。LG也说过很多次,出资几万块让他们在老家请人建个房子,住不住是另外一回事,起码是给他们留个根。可是他们觉得LG的想法很明显就是要抛弃他们,不想养他们的老,他们觉得自己活了几十年也没搞个窝,照样生活到现在,年轻时候都没操这份心受这份累,而今年纪大了还去操这份心,纯属多余。为盖房子的事LG磨破了嘴皮,叫大姑子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提前找了两个表哥要他们帮手搞地基,给别人包工包料,不要两个老的插手。怎奈LG的计划完全抵不过公婆的坚决反对,他们甚至在电话里说LG娶了媳妇忘了娘,自己进了城,就想抛弃他们了,更甚时说表哥根本就不是想帮忙,纯粹是想赚我们的钱等等。LG很无奈,次次都是苦笑着和我说,他的父母从来都是无法沟通的,从小到大从来都没管过他什么,他有今天完全是自己吃了千辛苦,遭别人取笑无数次后的努力成果。但不管怎么说,即使他的父母是垃圾,他也不可能抛弃。在中国儿子就是要养老的,他父母的思想那就更加根深蒂固了。对于LG的解释我很是恼火,婚前在他口中公婆一直都是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至于穷也不是人的原因,而是很多客观原因而造成。公婆的本质慢慢在我面前暴露之后,LG才开始试探着和我讲实话。
渐渐的我开始回避婆婆的电话,她却开始找LG询问我的例假周期,我得知此事后,非常恼火,一种隐私不被尊重的感觉填满我的内心。去年的时候有人提议要给女同胞申请生理假期,虽然本意是好的,为了争取女同胞更多的权益,但如果进行民意调查的话,我想我一定会投反对票的,我宁愿不要那一天假也不想暴露我的生理隐私,我想大多女同胞应该都是和我一样的观点,所以对于婆婆此举我非常反感。
春节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大姑子在娘家待了几天后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LG强调要实现当初他的诺言——出路费钱,对此我保留我的观点。而在随后的几天我们也回到了所在的城市,开始一年新的耕耘与收获。
我们回来没多久,婆婆的电话便勤快起来,次次电话的主题都是问我有没有怀孕,当我们次次以否定回答之后,失望从电话的那一端一直延续到这一头,他们二老抱孙子的愿望估计是盼了几十年了,怎耐敌不过我这个年轻媳妇的一再坚持,结婚一年多依然坚持暂时不要BB。
另外一个盼我怀孕的理由就是他们借着别人的房子住,别人已经好几次说要收回。如果我怀孕了,他们就可以藉着照顾我的理由顺理成章的把我的家变成他们的家了。LG也说过很多次,出资几万块让他们在老家请人建个房子,住不住是另外一回事,起码是给他们留个根。可是他们觉得LG的想法很明显就是要抛弃他们,不想养他们的老,他们觉得自己活了几十年也没搞个窝,照样生活到现在,年轻时候都没操这份心受这份累,而今年纪大了还去操这份心,纯属多余。为盖房子的事LG磨破了嘴皮,叫大姑子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提前找了两个表哥要他们帮手搞地基,给别人包工包料,不要两个老的插手。怎奈LG的计划完全抵不过公婆的坚决反对,他们甚至在电话里说LG娶了媳妇忘了娘,自己进了城,就想抛弃他们了,更甚时说表哥根本就不是想帮忙,纯粹是想赚我们的钱等等。LG很无奈,次次都是苦笑着和我说,他的父母从来都是无法沟通的,从小到大从来都没管过他什么,他有今天完全是自己吃了千辛苦,遭别人取笑无数次后的努力成果。但不管怎么说,即使他的父母是垃圾,他也不可能抛弃。在中国儿子就是要养老的,他父母的思想那就更加根深蒂固了。对于LG的解释我很是恼火,婚前在他口中公婆一直都是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至于穷也不是人的原因,而是很多客观原因而造成。公婆的本质慢慢在我面前暴露之后,LG才开始试探着和我讲实话。
渐渐的我开始回避婆婆的电话,她却开始找LG询问我的例假周期,我得知此事后,非常恼火,一种隐私不被尊重的感觉填满我的内心。去年的时候有人提议要给女同胞申请生理假期,虽然本意是好的,为了争取女同胞更多的权益,但如果进行民意调查的话,我想我一定会投反对票的,我宁愿不要那一天假也不想暴露我的生理隐私,我想大多女同胞应该都是和我一样的观点,所以对于婆婆此举我非常反感。
2009/07/10回复
这篇贴子所述事情基本上都是我的亲身经历,生活之中并没有多少大是大非,都是由无数小事而组成,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一样,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无数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大事。
2009/07/10回复
迁户口: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和LG商量把户口迁到这座城市来,达成共识后,我们便开始分头行动,我负责在这边办好各种准入手续后再回头找我父母办我的迁出手续,而LG即找他的父母去办他的迁出手续。公婆、大姑子得知此事,一致认为LG此举实在是抛弃他们的第一步,各种压力袭向LG,大姑子甚至在电话里阴阳怪气的数落LG不养父母。对此我非常困惑,迁户口和不养有什么关系。再则中国的法律写的很清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里的“子女”不仅包括儿子,同样也包括女儿。身为公婆的女儿,她离家那么近,每年也没回去几次,钱更是没见过一分,后来婆婆生病急需人照顾的时候她却以脱不开身为由而拒绝来照顾,我真的难以理解这种话她何以说出口。在LG的坚持下,户口还是成功的迁了过来,但在办理手续的时候着实费了不少口水和精力。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和LG商量把户口迁到这座城市来,达成共识后,我们便开始分头行动,我负责在这边办好各种准入手续后再回头找我父母办我的迁出手续,而LG即找他的父母去办他的迁出手续。公婆、大姑子得知此事,一致认为LG此举实在是抛弃他们的第一步,各种压力袭向LG,大姑子甚至在电话里阴阳怪气的数落LG不养父母。对此我非常困惑,迁户口和不养有什么关系。再则中国的法律写的很清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里的“子女”不仅包括儿子,同样也包括女儿。身为公婆的女儿,她离家那么近,每年也没回去几次,钱更是没见过一分,后来婆婆生病急需人照顾的时候她却以脱不开身为由而拒绝来照顾,我真的难以理解这种话她何以说出口。在LG的坚持下,户口还是成功的迁了过来,但在办理手续的时候着实费了不少口水和精力。
2009/07/13回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