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原创]上海红房子医院院长,如果你的女儿或孙女因医院失.. 
27876谈天说地
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雯雯长得很快,一个月体重就增加了3斤,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而快乐是如此短暂,7月2日晚东视广角播出了一个早产儿因吸氧造成视网膜脱落失明的案件,联想到孩子的眼睛虽然外表看上去并无异常但对视力并无特别明显敏感反应(在所在地医院常规检查,医院医生认为孩子早产,尚未到有视力的时间),心中一紧,赶紧翻出孩子出生的红房子治疗费用清单,吸氧费累加换算出吸氧时间超过10天,一夜未眠啊,心中不断祈祷这种不幸千万不要降临到雯雯身上啊。
7月3日一早就带孩子来到五官科医院,找到王文吉教授,她首先问的是是不是吸氧了,我说是的。当冰冷的钳子撑开孩子的双眼,孩子那个哭啊,我的心是一阵阵的痛,妻子不忍心看只在外面一个人哭,我还得强忍着,死命的按着孩子,配合医生检查。做完手工检查,还得在眼睛上做B超,冰冷的像糨糊一样的糊状液体滴在孩子眼睛上,孩子再次大哭,想用手把那些东西搽掉,我还必须用手按住孩子,做B超的圆球压在了孩子眼睛上,检查医生嘴里吐出使我坠入深渊的话“左眼视网膜脱落3毫米,右眼视网膜全脱……”,我问这代表啥意思,还能治疗吗?“问医生吧”,不过我从她的眼神中已经基本知道了答案。看到B超检查结果,王文吉和手下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五期”,事后我从资料中得知五期就是最后一期了,是没法再治疗的了,也就是说孩子变成瞎子了,她不得不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中。王和我说以后就找她的学生赵培泉教授继续看看。我已无法记得那天我们是如何回的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最长每2周孩子将遭受一次这样检查的痛苦。全家陷于极度悲痛中。
孩子遭受的痛苦不仅仅在检查过程中,有时她会突然地歇斯底里地大哭,不分白天黑夜,我知道那是因为孩子由于视网膜逐步脱落牵引引发的疼痛,后来我得知那无异于用刀慢慢割开孩子眼睛最柔弱的部分,每当看到孩子这样的哭,全家都是揪心的痛,妻子更是整天以泪洗面。
出生好好的孩子为何会突然致盲呢?通过媒体报道的消息我大致了解了原因,通过深入探察,我发现了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医疗事故,是红房子医院严重失职造成的这样的结果。现将女儿为何致盲,整个事件公布,一方面让更多人知道事情真相,另一方面也为提醒未育父母注意,在医生不负责任的情况下自我注意,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一、事情的真相。
女儿雯雯是早产,医院送进暖箱给予吸氧治疗,按医疗规范规定,吸氧应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应根据需要间歇性吸氧,就是在出现状况的情况下给予吸氧,在没有状况的情况下就不要吸氧,且要注意检测血氧饱和度。但是,在得到医院诊疗记录后发现医院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为图方便,给予连续吸氧,且一吸就是10多天。另外,医院也未进行任何检测,就让一直吸着。吸氧的后果就是导致眼睛视网膜下血管异常快速生长,把视网膜硬生生的和眼球牵引导致脱落。这个过程是个逐步的过程,无异于用刀慢慢地剥人的皮,孩子所遭受的罪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惜她不会说,也许在医院只能以哭来度日。对于吸氧可能出现的状况,医疗规范也有明确规定,即对于吸氧孩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散瞳眼睛检查,最佳时间是出生4周到6周,而且这也是唯一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变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可以发现眼睛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一旦发现这样的变化,医院可以做激光冷凝手术,只是简单的门诊手术,手术时间只需几十秒,将异常生长的血管点凝,不让其再快速生长,即可治愈,孩子视力将和一般孩子没区别。但是,医院在此期间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给予及时检查和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即该病所称的“时间窗”,错过再治疗成功性就很小了。因为孩子在医院住院52天,时间窗是出生28天到42天,所以是医院错过了治疗最佳时间。第三,按照规范要求,医院在孩子出院时应告知孩子家长,提醒家长可能的后果,注意带孩子及时去医院检查眼睛,并进行治疗。但是,医院并没有这么做,出院单上写着健康出院,并没有任何的告知事项。
事情真相就是这样。再次提醒未育的朋友,孩子早产并吸过氧的一定要关注眼睛。避免类似悲剧重演!!也算我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医生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难道不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吗???
二、孩子眼睛治疗情况。
事情发生后,我也清楚地知道了孩子眼睛为何会失明,我并没有急于找医院进行理论要求赔偿,哪怕是再多的钱能换回孩子的眼睛吗?不能,那是影响她一辈子的。我最急切的是希望能有可能让孩子的眼睛尽量恢复视力,哪怕是0.001啊。所以始终带孩子在设法医治,基本上每2周就带孩子去医院一次。在中国最权威的赵培泉医生已经宣布无法治疗的情况下,我通过朋友联系新加坡大使馆,那位好心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和新加坡国立医院眼科中心某教授取得了联系,我通过邮件将孩子检查的病历和眼睛B超拍的照片发了过去,那位教授的秘书2次打电话和我联系,称这样的情况不保证能治疗成功,同时称治疗费用在10万美金之上。我和赵培泉教授沟通了相关情况,赵表示新加坡的相关技术在全世界并不出众,化10万美金去新加坡没任何意义。全世界最先进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从成本和医疗技术性价比看,去日本是相对比较经济的做法。同时他还把他在日本留学的导师大岛健司教授(日本的权威)所在的福岗某医院告诉了我。我也通过朋友的姐姐从日本回国之际,把孩子的病历情况复印件带去日本,设法把这些资料送到大岛健司教授那里,让他先看看是不是还有希望能够恢复一点视力。毕竟我们不是老板,几十万对于我们工薪阶层也是很大的数字,孩子能有希望我们倾家荡产也要设法让她复明,如根本没可能,让孩子多受苦再背一身债,对于孩子的将来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
04年,五官科医院组织了一次眼科方面的国际研讨会,美国和日本的权威专家都来参加了会议。医院特意安排了国际专家给类似这样的孩子进行会诊,全国一共8名,包括新疆、山东等,雯雯是其中之一。国家权威专家给雯雯会诊后均表示哪怕手术也没多大意义。8名孩子中只有一名相对较小的山东孩子可以尝试做手术,后来和他们联系得知有一个眼睛有了一丁点视力,我是多么的羡慕啊。基于上述原因,医生也不同意,我也不愿意再给孩子手术,孩子出生后已经遭受了那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何必让孩子再受罪呢。
虽然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已经确认孩子是彻底的失明了,终身都是瞎子,作为家长我还是盼望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医疗技术水平能治疗雯雯的眼睛,哪怕是只能看到一点,不能让孩子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她的爸爸妈妈长什么样,那样我会死不瞑目的。
三、令人愤慨的诉讼。
眼看着孩子孩子的眼睛是无法治疗了,一年的诉讼时效即将届满,我找到了两位资深律师(郭立和蔡德良律师),提供了掌握的事实和相关资料。2位律师通过媒体也已经掌握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通过资料解读和查阅相关医疗规范规定,他们一致表示这是一起很明显的医疗事故,是对孩子健康权的一种恣意践踏,他们决定代理这起案件。
04年初,向红房子所在的黄浦区人民法院提其诉讼,在起诉的同时,法院查封了相关病历材料,并委托黄浦区医学会做医疗事故鉴定。黄浦区医学会说鉴定组由7人组成,主要学科是儿科,鉴定组组长是区内其他儿科医院的主任。我方提出:鉴于其他医院的儿科主任和上海红房子医院儿科必然经常有某些业务往来,可能影响到鉴定的公正性,而且孩子是眼睛的问题,鉴定组应以眼科为主,或者以独立于医院系统以外的法医为主,法医作为鉴定组组长。但是,黄浦区医学会并没有采纳我们的意见。
04年5月鉴定会现场,红房子医院的医生和代理律师进行了辩解,法医当场手拿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编著〈眼科诊疗常规〉(下称〈眼常规〉)翻到第71页:“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节,质问医院,你们有没有对用氧情况进行监测,医院说有监测,法医表示你拿出证据来,因为所有病历资料中没有相关记录,医院再次辩解说我们是有监测的,只是没有在病程记录中予以反映,法医当场表示没有记录就是没有监测,你要拿证据说话。医院还想说话,被法医打断,“第二,在孩子出生后4到6周时间内,你们有没有对眼睛进行过检查”,医院没有正面回答,说些其他不相干的话,法医就说“你只要回答有还是没有,其他的不要罗嗦”,医院回答“没有”,“第三,”法医还想继续提问,但被黄浦区医学会的人打断了……。
几天后,法院转来黄浦区医学会做的医疗事故鉴定书,对于无法回避的事实,确定是2级甲等医疗事故,但是最终还加了句医院承担轻微责任。整个分析和结论是这样的——吴懿雯(我女儿)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过程中,对用氧的指征及用氧过程中的监测都没有做到应有的记录和反映。在住院50余天中未对吴懿雯做眼底检查,出院时也未告知随访,对可能出现的后果缺乏认识。由于吴懿雯为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本身存在可能并发“ROP”的高危因素,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鉴定组专家意见定为二级甲等医疗事故,院方负有轻微责任。
我和我两位代理律师看到这样的鉴定结果感到异常愤慨,随即向上海市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去年8月通知去抽签确定组成鉴定组人员,我对人员库里存在同一上级单位的一些人员提出回避要求,医院方不同意,上海医学会就说既然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就等通知下次再抽,这一等就是一年多,到现在也没消息。愤慨!!代理律师多次向法院要求进行司法鉴定,因为在这个事件中,医学会实际上也是有一定责任的,法院说由于上海医学会还没有把委托的鉴定退回去,暂无法启动司法鉴定程序。所以整个诉讼案件就这样被搁置了,提起诉讼快2年了,为起诉诉讼费、鉴定费等又花费了5万元,就这样没有声息了,心在滴血!2位代理律师均是60岁左右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同时也是很可爱心的律师,对于孩子遭遇的同情才使他们低价接了这个官司。其中一位在今年做了个性命忧关的手术,在手术前他特意将整个案件移交给他同样是律师的儿子,并告诉我如果手术中他就这样去了,他的儿子会帮我把官司打到底,使我万分感动,心里涌动暖流,人间还有真情在啊!目前他们已决定通过舆论媒体将整个事情真相公布于众,并适时向上海人大等政府部门反映,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诉讼进程。目前整个官司进展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哪怕倾家荡产,也一定会把官司打到底,讨回公道。也是对女儿有个交代,否则女儿大了后问到我为何会失明,我将如何面对!贵论坛人气比较旺,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兄弟姐妹的支持。也同样恳请各位兄弟姐妹,如果可能的话,在某些方面能提供帮助的话.看完帖子,如你感到伤心和同情,请帮忙将本帖子复制发到其他人气比较足的论坛上,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不胜感激。
另外,本人姓吴,在陆家嘴某金融公司工作,住浦东碧云新天地(长岛路)。女儿慢慢长大了,能说会唱,且很懂事。顺便说我和我女儿的一些小故事。那天下班后带孩子去小区花园走走,我说在草地上走走,软软的,是绿色的,孩子说“蛮软的,爸爸,什么是绿啊”,我一时语塞,眼睛湿润。就拔了一根小草,孩子拿在手里,放到鼻子前面死命的闻,孩子感觉到我哭了,说“爸爸,我不问了,我知道什么是绿了”。还有一次,我带她去外面练走路,我有意让她自己走,我在后面看着,她走着走着就叫“爸爸”,为锻炼她的胆量我站在原地没有答应她,她回过头来再次叫“爸爸”,我还是没有答应,她大声哭叫着“爸爸,爸爸”,脸上表现出来的无助让每一个人都会流泪。我赶紧答应并走过去抱起她,问到“傻孩子,为什么哭啊,是不是怕爸爸不要你了”,“是的”孩子应到。
由于失明,教育问题让我很是担心,而且也正由于失明无法结交一些小伙伴,几乎整天在家,出门也只是有家里人领着,和外界尤其是同年龄的小朋友没有过交往。恳求本区或本区附近有差不多年龄孩子的家长,伸出援手,能经常带孩子到我家来玩,让孩子也能结交一些小伙伴,让她的童年一样快乐,谢谢。我的手机是:13801951461,单位电话:68869232,MSN:jianzhongwu8888@hotmail.com。附上女儿的照片,她是很可爱的女孩。
情况就是这样。
四、深入分析案情,驳斥鉴定结果。
继续深入揭露事情本质,上海市黄浦区医学会所作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可谓漏洞百出,整个报告未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进行表述,分析意见未表示被鉴定人的行为存在过失,违反哪一条诊疗常规,更未表示被鉴定人的行为与申请人视网膜病变的因果关系,偏袒医方显而易见。
为公正起见,我把分析意见和结论章节一字不漏的公布。〈吴懿雯(我女儿)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过程中,对用氧的指征及用氧过程中的监测都没有做到应有的记录和反映。在住院50余天中未对吴懿雯做眼底检查,出院时也未告知随访,对可能出现的后果缺乏认识。由于吴懿雯为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本身存在可能并发“ROP”的高危因素,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鉴定组专家意见定为二级甲等医疗事故,院方负有轻微责任。〉
1、“对用氧的指征及用氧过程中的监测都没有做到应有的记录和反映”,这证明医方是严格控制用氧还是没有严格控制用氧?根据病史记录,连续吸氧十天,显然是没有控制。整个病史资料中没有见到医院对孩子是否需要用氧,及用氧浓度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的记录,医方在鉴定会上辩解说都进行监测的,只是没在病程记录中加以记录。真是笑话,试想,医生怎么可能对病人的病情不加以记录?对病人用药(氧气)没有记录?没有证据就足以认定没有进行监测和进行控制。
2、“在住院50余天中未对吴懿雯做眼底检查”,该行为对申请人视网膜脱落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尤为重要的是能否在产后4—6周检查和治疗对申请人能否复明是唯一的也是必然条件,但分析意见不作分析了。事实就是医方的明显过错(作为不当和不作为)与申请人视网膜病变存在因果关系。
3、“存在可能并发“ROP”的高危因素”,鉴定人是假定在或许有或许无的不确定的“可能”状态中,出现的自己也说不清楚的“高危因素”。这是假定,假定不能作为证据,由此得出结论,缺乏科学根据。举个例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只要在马路上走都存在被车撞的可能,如某个整天在马路上走且行动比较缓慢的人,则就存在被车撞的“高危因素”。某日,在正常行走过程中,被一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司机开车撞死了。交警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样写到“肇事司机超速,闯红灯,对可能出现的后果缺乏足够认识,但是由于此人整天在马路上走且行动比较缓慢,自身存在被车撞死的“高危因素”,所以构成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承担轻微责任”。大家看到这样的例子一定感到可笑,对孩子的鉴定和这个例子是一样的道理。令人诧异,令人愤慨。
实际上医方只要对用氧进行科学监测,在“时间窗”内检查眼底,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本悲剧的发生,因此医方应负完全责任。
申请人的视网膜脱落完全是医方违反〈眼科诊疗常规〉中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技术规范所产生的后果。
1、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编著〈眼科诊疗常规〉(下称〈眼常规〉)第71页:“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书中,明确提出:“主要是氧刺激未成熟的视网膜组织,使视网膜周边血管异常增生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在如何预防中,明确提到“严格控制早产儿用氧,不宜过长使用;早产儿应在产后4—6周定期散瞳检查眼底”。
2、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于1996年开始着手编写〈医疗护理常规〉(下称〈常规〉),〈常规〉由各学科的诊疗常规组成,每一学科的常规均刊登当时上海主管卫生的副市长左焕琛、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张文康“作序”,又由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前言”,将〈常规〉定为:“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标准”,“上海医学界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
3、〈眼常规〉中的上述规范,当然也是具有技术规范,重要标准,最新技术成果的性质。特别是指出的是,〈眼常规〉是1996年开始编写,1998年完稿,发布施行,而这样的悲剧是2003年发生的。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北京大学眼科专家黎晓新教授(国内权威)的“时间窗说”,早产儿若视网膜受到损害在出生后4—6周内检查治疗,即可治愈;卫生部于2004年4月27日作出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提到早产儿的眼睛,“首次检查应在出生后4—6周开始”,均证明〈眼常规〉上述规范是科学的,揭示氧对于视网膜的损害的科学规律,其中4—6周已不是时间概念,而是科学概念。
4、在首次鉴定现场会上,专家鉴定组中的法医手持〈眼常规〉提问医方,是否按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技术规范控制用氧和检查眼睛,医方辩解说,新生儿科依照的是〈儿科诊疗规范〉(下称〈儿常规〉),医学会和〈儿常规〉没有要求新生儿科检查眼睛,所以没有检查眼睛。法医当即要求医方拿出〈儿常规〉,并明确表示申请人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儿常规〉中没有相应内容,是啥病就要运用啥规范,所以必须按照〈眼常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诊疗规范。当时黄浦区医学会负责人竟然阻止法医继续提问,表示〈眼常规〉的规范不适用于新生儿科。这也表明医方可能还不知道〈眼常规〉这一节技术规范,也可能知道未遵循规范,这就是造成孩子损害的直接原因,医方须承担完全责任。
5、〈眼常规〉上述技术规范的有效性在哪呢?医方称〈眼常规〉上述规范未在〈儿常规〉中出现,医学会也未按此要求,所以不清楚而无章可循。医方又称自己是新生儿科,遵循的是〈儿常规〉,按照〈儿常规〉衡量,其无过失。黄浦医学会也持此观点,〈眼常规〉上述规范在新生儿科对申请人无效。那〈眼常规〉的有效性到底表现在哪里?首次鉴定会除法医外,组织者和专家均无回答。大家知道,〈眼常规〉上述规范的诊疗对象特指早产儿,因此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才能有效实施,即早产儿出生4—6周内,而且是吸氧,这样特定的时间、环境,那时孩子只能在被鉴定人处(新生儿科医院),绝不可能会在眼科医院。如果〈眼规范〉不能被新生儿科医院执行,那就没有一个医院可以执行了。如果被鉴定人没有被告知存在〈眼规范〉上述规范,这就必须追问〈常规〉编写者和组织者上海市卫生局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从编写问世到当时已5年,被鉴定人竟然称还不知道〈眼常规〉上述规范,〈常规〉编写者和组织者是不是也有一定责任呢?
6、专家鉴定组职责是技术鉴定,确认〈眼常规〉上述规范是否有效超出技术鉴定的范围;是否认为〈常规〉编写者和组织者具有一定责任也不是专家鉴定组的职责。由于以上原因,首次专家鉴定组难以作出公正的鉴定;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对于〈常规〉编写和组织者之一的上海市医学会负责的第2次鉴定能否得出公正的结论也持怀疑态度。我想,这也是上海市医学会收到鉴定申请后,一年半迟迟不组织进行鉴定,也不将申请退回法院的直接原因。
————————————————————————————--
以上是我在天涯论坛(天涯杂谈和天涯博客论坛)上发的一些帖子的大致内容,经广大网友自发转贴,已在相当多的论坛上可以看到,同时广大网友还自发通过邮件不断转发的方式传递这个信息,得到了更多的朋友支持。已有相当一定数量的网友通过各种方式知道了这个事情的全部,表示出关注关心和支持。有很多的各地朋友打来电话、发来消息表示支持,其中更有从英国、瑞典等国打来国际长途电话的;有人寄来孩子的有声书籍、有声玩具、衣服等;有人从上海很远的地方登门看望孩子、带自己孩子过来陪雯雯一起玩,带来礼物对雯雯关爱等等,甚至有生患绝症的年轻姑娘发来消息愿意捐献角膜,都要向这些好心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发贴主要希望雯雯得到公正的鉴定和判决,为孩子将来奠定一定基础,让她快乐的成长接受教育。可以电话联系,我叫吴建中,地址:上海市浦东长岛路823弄6号502室,邮编:201206。我的手机:13801951461,单位02168869232。
200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