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很敏感,性格很温和,不喜欢冲突,同时跟我们的处置方法不得当也有很大关系,以前遇事就只知道大声哭叫。
当爸妈的时间跟儿子的年龄一样长,无他,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看过一些书,请教很多人,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一点方法,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具体就是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大致分为两种情况,情况不同处置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一、玩具被破坏不能修复,但没有什么身体接触,或者很轻微。
这个时候,关注的焦点是孩子的情绪——我儿子特别惜物,坏了东西可心疼了——认同他对失去心爱玩具的痛苦感受,比如“这个东西坏了你一定很伤心”等等。
认同孩子的感受以及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很重要——这一点就不用分析了,呵呵。
二、玩具被抢,身体被冲撞
第一步同上,首先认同孩子的感受,让他了解自己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以及爸妈非常理解;然后鼓励孩子去要回玩具,或向欺人者说理,要求道歉,但并不要求对方一定道歉,只是要讲清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对孩子自己也是一个教育。最后,事情过去以后再找机会给孩子讲清一个重要原则——绝不首先挑事去欺负别人,但别人欺负自己那就一定要奉陪到底。
说实话,刚开始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会被现场氛围影响,那些淘气孩子的行为、自己孩子的哭闹,甚至其他父母的言行等等。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遇事首先要求自己冷静,不要被其他东西影响,别人的言行怎么也比不上自己孩子重要,这样想了也就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了。
效果也是显见的,慢慢发现儿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比以前要进步很多,而且对自我的认同感要更好,也更自信、更开朗、更主动了。而反过来,在自己做错的时候,也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现在遇到一般的冲突,通常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有时见到他跟别的小朋友讲道理真的很好笑很好玩。很少小孩子是故意使坏的,只是想玩(或者保护自己)但方法不对而已,所以讲清道理一般都会懂得知错,特别是跟他一样的小孩子对他讲道理,更容易听进去。
[ 本帖最后由 mote 于 2009-7-15 09: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