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强烈要求广州公园恢复门票收费

46037784谈天说地

全部回帖
建议每人收费2块
2009/07/18回复
公园的不文明现象,跟人的出处是无关的,不应该把两者混到一起。广州的建设大家都有出力,实在没必要争功劳
2009/07/18回复
youmaysyoumays63楼
小涵妈妈:
1   如果你们够优秀,那么工作机会就不会被人抢走,闭门自封不会进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  深圳的外来人口应该比广州多,深圳的所有公园都免费。事实上来讲,我所知道的,卫生以及治安都相当的好,这说明什么?3  当然对于一些不文明行为,我也很痛心疾首。但是有很多事情有待于相关的治理和一些条例的出台和工作力度的加大。不在于什么什么人出去4  工作无分贵贱,人不分等级。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人人平等。5   地域的自豪感无可厚非,也值得尊重。但是做人要厚道,滚这个字一般应该只用在非人类身上。所以是不是也请自重。
查看原文
虽然免费以来我还没去过任何一公园。但也顶这个。
楼主这种说话语气在我眼里素质也不怎么样。。。广州就是多了如楼主这般自我感觉太良好的本地人致使广州落后于其它大都市的根本原因。

我代表外地的妈妈们向外地的妈妈们号召也不要再顶这个帖子了。无意义!

毕竟歧视外地人也只是少数自我感觉良好的本地人的意思不能代表所有本地人的心声。。。

[ 本帖最后由 youmays 于 2009-7-18 21:11 编辑 ]
2009/07/18回复
公园的不文明现象也跟收费与否关联不大。

去了中山,公园免费,一样干净。

广州有不文明现象, 不是免费的政策不好,而是因为免费措施出来后,后续的跟不上。所有的政策出台,总有不和谐的声音现象出来,我们应该给政府完善的时间
2009/07/18回复
dyydyy65楼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市民的整体素质不是靠收费就能提高。事情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领导的素质也是其中之一。看我们广州市的管理水平就知道现任领导的素质啦(大家心知肚明啦)。即使收费再多,管理水平不到位,问题依然多多。
2009/07/18回复
小仙鬼鬼:
我是外地人,是找骂的。一直以来,中华历史的叙述中的,广东就是蛮荒之地,记得有首诗: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辞长做岭南人。忘了作者是谁了,但我知道,这首诗是诗人被流放到岭南来写的。岭南一直是流放之地,俗称:蛮夷之地,中华历史一直是中原一带的历史,黄河才是母亲河。所以,请不要以为自己是广东人就高高在上
查看原文
自以为的“文明人”,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
广州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汉代时已经和海外一些国家有了贸易往来。在广州象岗发现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银盒以及玛瑙、水晶等多种质料的珠饰,有的是中亚或南亚的舶来品。梁朝时,每年来到广州的各国商船有10多批。唐代,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诸国。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在这里设置了中国最早的外贸机构和海关"市舶使",总管对外贸易。另外还有"蕃坊",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到广州的船,帆飘如云;侨居广州的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数以万计,最盛时达10万以上。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伊斯兰教寺--怀圣寺。从五代到北宋,广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通商口岸,贸易额占全国98%以上。
如果觉得广州是蛮荒之地,请问你来广州干嘛???别告诉我,你来是为祖国建设“蛮荒的边疆”?!说白了,如果不是广州能为你提供更多的赚钱机会,你会背井离乡来这里?如果不是广州对“外地人”更宽容,你会舍弃北京,上海来广州??所谓“人离乡贱”,来到异乡,总会有种种的不习惯,所有人都会有这个经历,过分保护自己,过分敏感。但若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用“自傲”掩饰自卑,这种心态对融入当地没有一点好处。

.

[ 本帖最后由 隽隽妈咪 于 2009-7-18 20:43 编辑 ]
2009/07/18回复
绝对同意!
2009/07/18回复
岍妈岍妈68楼
2009/07/18回复
小仙鬼鬼:
我是外地人,是找骂的。一直以来,中华历史的叙述中的,广东就是蛮荒之地,记得有首诗: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辞长做岭南人。忘了作者是谁了,但我知道,这首诗是诗人被流放到岭南来写的。岭南一直是流放之地,俗称:蛮夷之地,中华历史一直是中原一带的历史,黄河才是母亲河。所以,请不要以为自己是广东人就高高在上
查看原文
别吵了, 我被拍的更多, 哈哈!

强调几点:
1. 我个人欢迎外地的朋友共同把广州当成家, 不搞地域歧视
2. 讨论的是公园收费问题
3. 讨论的是建议解决方法
4. 广州是我家, 希望人人都爱她, 提倡文明,提高素质, 广州洁净靠大家
5. 要教育素质不好的人

综合了意见, 外地的朋友大意就是:
1. 广州建设靠的是外来人口. 这个不同意, 大家都有出力, 不能说建设广州是单靠了哪里人
2. 说我歧视外省人. 也不同意,没有的事情, 我只是把我的见闻发表出来.我国内游历了不少地方, 虽无读万卷书,却行了万里路. 无可否认, 外省的文化底蕴很高, 满腹经纶学贯五车的也确实很多, 但论生活习惯, 部分人确实不敢恭维.广州原住民有不好习惯的确实也有, 以老年人为多. 绝大部分广州原住民卫生习惯和公德心都挺好的.如果真的卫生执法, 大家估计被罚的是哪里人居多?

说个真实的事情, 在怡乐路一个楼房火灾, 发生火灾的4楼房间是一位河北大哥租的, 起火了, 他自己一个人跑下来, 不喊人, 也不砸火警报警器, 还是一位广州本地的大姐一边叫大厦保安疏散上面的住客,一边报警. 连湖北籍的保安也忍不住指着这位河北大哥大骂, 骂他莽顾人命. 结果,大火救灭后, 这个人在整栋楼房住户的一片骂声中搬走. 这样的素质, 是否应该让他滚出广州?

很多本地人都认为, 在广州最爽的就是过年那几天, 上街不堵车, 大家说话同声同气. 朋友, 你素质高, 来广州成为一份子我们欢迎, 我们讨厌的是那些素质低下的人.

着重强调, 滚 这个字, 只适用于破坏我们环境的人, 只要没有做这些事情,就不需要对此有太大意见.

3. 大家以深圳作为例子, 深圳本地有保护政策, 广州没有. 例如,深圳企业有规定要有多少比例的本地人口, 而广州没有. 我们也非常关注我们子弟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就业.光在这里看比例, 就知道外省来的朋友比广州人多许多了. 请各位睁大眼睛看看, 广州现在有多少外来人口?

4. 广州毕竟是一个好城市, 不然大家也不会选择来广州工作定居. 请大家共同爱护广州.

发表完毕.

[ 本帖最后由 瀚瀚爸爸 于 2009-7-18 20:53 编辑 ]
2009/07/18回复
刚开始是这样的,慢慢就习惯了7
2009/07/18回复
xixihaha:
顶,我看最没素质的就是这些自诩为土生土长,动不动叫别人滚的广东人!
查看原文
请先看清楚写的什么再发表意见, 好么? 你没做这些事情没人叫你滚的.
2009/07/18回复
一大部分素质低下的外省人6
这话说的,广州本地人素质差的大把吧,而高素质的外省人也大把吧,不说别的,就车上让座这事,感觉外地人就多过本地人。
2009/07/18回复
就是!老是说什么外地人本地人,还不是外地人给你们画了圈,都不知道这是个啥地方呢?得会感恩哦!
2009/07/18回复
不要老是分什么本省外省的  环境是大家的 再说有的时候广州本地还没有我们外地的讲究卫生
2009/07/18回复
hcbmonahcbmona75楼
只不过是讨论公园应不应该收费,无谓涉及广州人外省人的.

哪里人都有好人坏人, 我自己是广州人, 也是这么说.

另外, 我支持公园收费的
2009/07/18回复
小仙鬼鬼:
我是外地人,是找骂的。一直以来,中华历史的叙述中的,广东就是蛮荒之地,记得有首诗: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辞长做岭南人。忘了作者是谁了,但我知道,这首诗是诗人被流放到岭南来写的。岭南一直是流放之地,俗称:蛮夷之地,中华历史一直是中原一带的历史,黄河才是母亲河。所以,请不要以为自己是广东人就高高在上
查看原文
请不要过分沉湎古代, 不是有句话, 30年河东,30年河西吗? 敦煌的辉煌也已化为黄沙. 改革开放后,广东确实走在国内的前列, 到现在,随着国家政策倚重的调整, 未来绝对是以长三角为发展核心, 广东会逐渐丧失其目前的地位.

古代确实广东是蛮荒之地, 四川也是蛮荒之地, 还有两湖, 两广, 这个是事实, 没必要争论. 广东真正的崛起是在元末开始. 其历史地位不是短短几十年改革开放一下子所造就的.不要以古代中原人的角度去看待现代的状况, 不要有中原的优越感, 在古代, 广东是被中原掠夺的对象,包括象牙,犀角,粮食,人口, 在中原文化,这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大家别再提这个了.

[ 本帖最后由 瀚瀚爸爸 于 2009-7-18 21:06 编辑 ]
2009/07/18回复
猜你喜欢

广州这些稀奇古怪的地铁名,原来是这样来的!

想不明白广州为什么要收赞助费?

N年不联系的初中同学突然将请柬照片发给我,请我去喝喜酒

广州大学城生物岛

厦门,鼓浪屿的小感受。。萤火虫公园,表示很失望

幼儿园的费用太可怕了,我想自己办个儿童之家,不知道可行吗?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