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西安行,我们再接再励,决定自由行.我从五六月份开始收集资料准备攻略.放假后因为小竣的乐团集训,竣爸的年中工作总结等原因,一直到7月31日,我们才正式踏上路程.结伴同行的还有一对母子,那个男孩才九岁,却几乎比小竣高了一个头.
31号晚上到达西安后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事前定好的酒店没房了,可是接受我网上订房的卓林妹妹马上给我联系了旁边的另一家酒店,差不多的价钱,那里的条件还更好一些,沙发居然可以给小竣做一张小床让他自己睡.后来还得知,因为热水管道维修,我们冲凉的热水,还是酒店买来的温泉水.热心的悦尔妈妈在十一点多的时候,还在电话上详细地给我设计第二天游玩的最佳方案.
西安以古城墙为界,分为城里城外,我们住在城里东大街商区的建国路,从酒店去东大门上城墙,走路不超过十分钟.
八月一号踏上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城楼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多少的风流人物,都曾经在这里驻足这里呼吸这里凝望,历史如烟,俱往矣!只有这四围的古墙,还静静的站在这里,淡淡地任云卷云疏.




1号上午在古城墙上从东门一直走到南门下,本来要去碑林的,可是雨越下越大,草草找家饭庄把中午饭打发后,我们去了博物馆.出来后雨停了,打车来到大雁塔,刚好赶上看广场上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开始表演.回酒店的路上去了钟楼鼓楼,晚餐就在回民街解决.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让小竣流连忘返的地方,一进门他就看到那个青瓷倒流壶,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这个壶的奇特之处,原来他早就在书上看过这个壶的相关知识.三个展厅里游客和讲解的导游都很多.他听完导游的介绍后,往往还要回过头再看看文字介绍回味一下.参观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惊讶于小竣广博的课外知识和记忆力,我发现很多东西他都略有所闻,不但能把当天的所见和他过去的知识结合起来,而且往往一遍就能记住他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那天看到他在读一首李白写秦始皇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因为有疑问就问了我这首诗的两个问题,我简单地告诉了他.出来后再问他,发现他都能背出来.过几天再问他,一样背得很流利.尽管我是一直陪着他成长的全职妈妈,但是我仍然对小竣在博物馆的表现感到讶异,看来爱看书的习惯不知不觉给了他很多的积累.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的的士,和广州比那是相当的便宜.我们在哪里八天,没坐过一次公交车,就是因为打的太实惠了.我们还见识到一位比较粗旷的女司机,虽然她说她只开白天,不过这也说明西安的治安还是不错的,起码广州你就几乎看不到女的士司机.
不过,回民街给我的印象就很一般了,和桂林的西街,云南的丽江比,这里的货品单调,走上老远,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一个样,街道杂乱无序.进到一间颇为宽敞看起来是老店的店家吃陕西特色小吃,那服务员穿得不够干净也就罢了,最感慨是那个服务态度,仿佛就是我们求着买她家东西吃似的.听过北方人感叹广州服务业态度好,这时候才有了切身的体会.
炒凉粉远没有看起来好吃,羊肉泡馍那个馍是直接切了放进了汤里,不知道是否是为了游客快节奏地吃了走人,抑或是好心地怕我们不知道怎么弄呢.这对回民街的认识,直到八号走的时候被同行伙伴的朋友带去里巷深处吃了贾三灌汤包,才给扭转了一些.




[ 本帖最后由 植竣妈妈 于 2009-8-13 20: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