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新生怎样能尽快脱颖而出
407127家有小学生
第一,进教室时见到老师要主动大声地说:“老师好!”,如果事先已知道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姓氏,就直接说*老师好,如果孩子害羞不敢开口,你在一边要鼓励他(她),告诉孩子你们的*老师来了,向老师问好。这样一来,老师不仅觉得你小孩有礼貌,而且还很高兴能认识你这种素质高的家长。一般接下来老师会马上问你小孩的名字,让他(她)大声清楚地告诉老师,如果需要登记名字的话,最好能让孩子当着老师的面自己写。如此这般老师对你小孩印象能不深吗。
第二,见到前后座的同学或是同桌要主动微笑,可以小声点问人家叫什么名字,然后告诉清楚人家自己的名字。如果同学身边也有家长陪同,孩子更要主动大声地向人家父母说“叔叔好”或“阿姨好”。,孩子到了陌生环境很快就找到了说话的人。班里可能会碰到以前幼儿园的同学或是熟识的邻居,但切忌上学后只跟从前的小朋友交流,应该把新认识的同学主动介绍给从前的朋友,看吧,你小孩在新环境中已经形成了朋友,他(她)还会对上学感到忐忑不安吗。
第三,开学时老师要做不少事,比如给大家发放书、作业本之类,如果你小孩能主动举手愿意帮老师分担点工作,那么他可是当干部的好苗子,这对孩子以后学习的自信心和定位很重要。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在这方面多锻炼的话,那么你就事先教教他(她)怎样点本子数,怎样帮老师做卫生,总之孩子多干点活儿没坏处,如果不小心弄脏衣服或出了差错,我想真正有心的家长此时应是鼓励,而不是责怪。
2009/08/25
全部回帖
LZ给的建议是不错,不过“谁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尽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这句话说得太搞笑了!至少偶没觉得有这样的必要。每个孩子适应环境有快有慢,没必要强求。说得不好听,个个都这么想,都这么做了,大家不就都一样,没任何差别了么。哪个就能脱颖而出了呢?这是个悖论,顺其自然就好。做人要有基本的素质,家长应该教孩子基本的礼貌和与人相处之道不假,但不应该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8-27 11:28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8-27 11:28 编辑 ]
2009/08/26回复

jocelyn1025:
LZ给的建议是不错,不过“谁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尽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这句话说得太搞笑了!至少偶没觉得有这样的必要。每个孩子适应环境有快有慢,没必要强求。说得不好听,个个都这么想,都这么做了,大家不就都一样,没任何差别了么。哪个就能脱颖而出了呢?这是个悖论,顺其自然就好。做人要有基本的素质,家长应该教孩子基本的礼貌和与人相处之道不假,但不应该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8-27 11:28 编辑 ]
查看原文同意

2009/08/26回复
jocelyn1025:
LZ给的建议是不错,不过“谁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尽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这句话说得太搞笑了!至少偶没觉得有这样的必要。每个孩子适应环境有快有慢,没必要强求。说得不好听,个个都这么想,都这么做了,大家不就都一样,没任何差别了么。哪个就能脱颖而出了呢?这是个悖论,顺其自然就好。做人要有基本的素质,家长应该教孩子基本的礼貌和与人相处之道不假,但不应该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09-8-27 11:28 编辑 ]
查看原文支持!
2009/08/26回复
tooly:
如果孩子们都能坚持做下去,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气氛活跃融洽,难道不好吗,这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拉开美好的学习生活序幕。不然从六岁起,每天八个多小时都在学校生活,各个只是闷头学习,听课、做题、考试,一直学到大学毕业,那样的人生也太悲哀了吧。
查看原文非常不理解LZ的观点
对于善于表现的小孩子,这些不用教他们都会做的。但对于不爱做这些的小孩子,就算开学前教几天都不见得会搭理你,现在的小朋友可都是很有思想的。
“如果孩子们能坚持做下去........才能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不然.............人生的悲哀”。这个逻辑好像很有问题,难道不坚持这样做就,就会筑就悲哀的人生?
为什么要“尽快脱颖而出”?顺其自然不好吗?
8
对于善于表现的小孩子,这些不用教他们都会做的。但对于不爱做这些的小孩子,就算开学前教几天都不见得会搭理你,现在的小朋友可都是很有思想的。
“如果孩子们能坚持做下去........才能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不然.............人生的悲哀”。这个逻辑好像很有问题,难道不坚持这样做就,就会筑就悲哀的人生?
为什么要“尽快脱颖而出”?顺其自然不好吗?

2009/08/26回复
没错,LZ列出的这些内容确实是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的内容,家长应该引导小孩子去做,我很赞同。
我表示不赞同之处在于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小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为了“尽快脱颖而出”。而且我也不认为不坚持这样做的话,就是人生的悲哀。LZ的表达欠妥。
我表示不赞同之处在于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小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为了“尽快脱颖而出”。而且我也不认为不坚持这样做的话,就是人生的悲哀。LZ的表达欠妥。
2009/08/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