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别人家长紧张呢还是我儿子确实该狠狠地批呢
203622幼儿园早教
[ 本帖最后由 妍妍正正 于 2009-10-30 17:05 编辑 ]
2009/10/30
全部回帖

我觉得是人家过于紧张了,小孩子在一玩,肯定都东拉西扯的,哪有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的,我觉得你不应该批你儿子,告诉他注意安全,不要伤着自己和小朋友就好了,如果人家过于紧张,可以不一起玩,我宁愿带他去别的地方玩,免得伤和气
2009/10/30回复
在一起玩难免有一次磕磕碰碰的嘛,何必太那个呢?
2009/10/30回复

但是换位思考下
上次带我儿子去海南,有个小男孩一下子就拿水枪射我儿子的脸,眼睛也射到水进去了(我儿子两岁不到,当时也是乖乖地站着,那人的儿子就快速地一闪冲上来),我儿子眼睛当场红了。他妈居然脸不改色地躺在那里看。我当时很气愤的,但也只是带着我儿子走人算了。
想想如果是他儿子被水枪射水进眼睛(水枪的射力很大的),不知道他会怎样反映。
所以楼上的各位mm,说句心里话,每位mm都心疼自己的宝宝的。不要说别人太紧张什么的,首先要教导自己的宝宝不能扯别人。(各位mm不要拍我哦)有时候孩子不知道用力轻重的。
[ 本帖最后由 veraqian 于 2009-11-6 15:16 编辑 ]

上次带我儿子去海南,有个小男孩一下子就拿水枪射我儿子的脸,眼睛也射到水进去了(我儿子两岁不到,当时也是乖乖地站着,那人的儿子就快速地一闪冲上来),我儿子眼睛当场红了。他妈居然脸不改色地躺在那里看。我当时很气愤的,但也只是带着我儿子走人算了。
想想如果是他儿子被水枪射水进眼睛(水枪的射力很大的),不知道他会怎样反映。
所以楼上的各位mm,说句心里话,每位mm都心疼自己的宝宝的。不要说别人太紧张什么的,首先要教导自己的宝宝不能扯别人。(各位mm不要拍我哦)有时候孩子不知道用力轻重的。
[ 本帖最后由 veraqian 于 2009-11-6 15:16 编辑 ]
2009/11/06回复

是他的家长比较紧张,但是当他的孩子过来说你的孩子打他,你可以说,哦,你觉得谁打你,可能是他想和你玩,动作大了一些,他不是有意的。其实孩子之间经常会认为别人打他,或者是专门推他,我都是教孩子说,我们要宽容,不要什么都认为人家是有意的,宽容一点待人,这样心情都会好些。这样其实两个孩子的感受都照顾到了,而且我觉得没必要和孩子说不要和谁谁一起玩,其实孩子喜欢和谁做朋友都没问题,作为家长肯定想自己的孩子和比自己好的孩子一起玩,所谓近墨者黑嘛,但是如果他就是喜欢和一个你觉得不怎么好的孩子一起玩的话,我会教我的孩子,怎么强壮自己,还是就是不跟着人家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咯。
孩子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因为由孩子之间来解决的,大人都不要太敏感了!
孩子的事情,有时候就是因为由孩子之间来解决的,大人都不要太敏感了!
2009/11/06回复

我也觉得是那个男孩的妈妈过于紧张了。
其实孩子们之间玩拉拉扯扯再正常不过了。但那个男孩他知道妈妈会很紧张他,所以他其实也是下意识地迎合妈妈,说你儿子打他了。
以后如果对方家长也在的话,就尽量少与这个男孩子玩好啦。
其实孩子们之间玩拉拉扯扯再正常不过了。但那个男孩他知道妈妈会很紧张他,所以他其实也是下意识地迎合妈妈,说你儿子打他了。
以后如果对方家长也在的话,就尽量少与这个男孩子玩好啦。
2009/11/06回复

也不怎么说好,如果是我儿子比人推或拉扯衣服,我也会紧张吧,太严重的咪带儿子带人罗,所以楼主也不要生气,你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事情啊,他妈妈紧张是可以理解的。你退一步看看,人家无打你儿子,只是说你儿子不听话扯人家衣服,你自己心里也不开心啦。大家都可以理解的,都是紧张孩子!没事的。
2009/11/06回复

我觉得男孩子的父母一般都会做好自家孩子被人打一下两下的心理准备的,要不怎么是男孩子,所以LZ说的那个男孩子妈妈的行为,我认为是有点过度紧张了
如果换了是女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保护性行为倒是可以理解,我就同儿子说,不要跟女孩子玩,因为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哭,喜欢告状,即使没碰到她们,都会哭得好像已经受了很大的欺负,这是生男孩的家长无法体会的
如果换了是女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保护性行为倒是可以理解,我就同儿子说,不要跟女孩子玩,因为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哭,喜欢告状,即使没碰到她们,都会哭得好像已经受了很大的欺负,这是生男孩的家长无法体会的
2009/11/06回复

从内容上看,LZ的心情和那位妈妈一样,紧张型。那妈妈关注的是自己的儿子,而LZ自己更关注别人的言行。
LZ认识到自由发挥对孩子的重要,而那妈妈的出发点是安全,从爱来说,是一样的。过份自由中长大的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只管自己快乐就行,没体会过别人愿不愿意。而过份保护的孩子,敏感脆弱。不管是哪一种,太过极端,都不利于以后的发展的。
自由应该在愉悦安全的前提下,有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至于朋友的定义,孩子自己会作出选择的。孩子所说的“打”或者只是自己感觉不舒服而已,告状,又何必太在意呢,从另一层面,孩子会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值到高兴的,最多只是用词不当。如果实际上是拉得太厉害,尽管没搞伤,也该说声对不起。
LZ认识到自由发挥对孩子的重要,而那妈妈的出发点是安全,从爱来说,是一样的。过份自由中长大的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只管自己快乐就行,没体会过别人愿不愿意。而过份保护的孩子,敏感脆弱。不管是哪一种,太过极端,都不利于以后的发展的。
自由应该在愉悦安全的前提下,有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至于朋友的定义,孩子自己会作出选择的。孩子所说的“打”或者只是自己感觉不舒服而已,告状,又何必太在意呢,从另一层面,孩子会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值到高兴的,最多只是用词不当。如果实际上是拉得太厉害,尽管没搞伤,也该说声对不起。
2009/11/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