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很辛苦整理的关于教育的两本书给大家看看(六)第一本尾《让孩子吃点苦:挫折教育的

184919幼儿园早教

一位孩子这样写道:

“我的痛苦是失去了母亲。每当别人谈起他们的母亲怎么怎么好时,我就会把辛酸的眼泪往肚子里咽。人家都有一个亲爱的母亲,天天能够得到她的温暖,而我却不知道也永远看不到母亲的样子了……”

亲人亡故的事实,孩子一般要经过三年之后才能逐渐适应。尤其是母亲的亡故,对孩子的打击更大,对他们的成长损害也更大。如果不及时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就会让孩子的心理状态变得很糟糕。

小帅的妈妈在一年前得病去世了,妈妈去世前曾对小帅的爸爸说:“人的生死无法预知,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却可以控制。一旦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想得开,要坚强,这样小帅才能健康成长。”

同时,妈妈在生前总是微笑着面对小帅,鼓励他积极向上。在临终前,妈妈对小帅说:“儿子,妈妈要离开你了,尽管妈妈也舍不得离开你,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妈妈惟一的愿望是,我的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妈妈会在天堂看着你的……”

爸爸在妈妈去世后,一直坚强地照顾小帅,而且对小帅关心有加。每当小帅遇到困难时,爸爸就鼓励他:“妈妈也希望你坚强地面对困难。”小帅也都能坚强地去面对。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于失去亲人的孩子总是会说:“可怜的孩子,这么小就没了妈妈(爸爸),真是太不幸了!”这种看似同情的话语,实际上对孩子来说起的却是反作用。孩子一下子就会觉得自己非常可怜,觉得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从而更是陷入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当这种怨恨老天不公平的想法在心中越积越多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怨天怨地,遇到一丁点儿困难就会被打倒。

如果父母能够以理智的态度告诉孩子事实,并用自己坚强的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变得非常坚强,努力去摆脱遭遇到的挫折,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教育锦囊: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要对孩子说:“我们是爱你的,我会和你在一起!”但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负面的暗示,使孩子沮丧、抱怨。

当孩子受委屈

小倩今年上初一了,从小活泼开朗,心地善良。上小学时,她基本上没让父母太操心。但自从上了中学之后,好像心事多了,情绪也变得复杂了。

有一天傍晚,小倩放学后一直不高兴,还十分反常地跟妈妈发脾气。

后来,妈妈才弄明白,原来白天在学校做作业,小倩拿橡皮时碰到了正在写字的同桌

虽然她连忙说“对不起”,可那位男同学还是一拳打了过来。

当时老师没有看见这一幕,小倩觉得这种事情不应该和老师报告,但是小倩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只好在家里来发泄了。

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多孩子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磨擦。而且,由于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格和想法,孩子们在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行为,使某些同学占了便宜,某些同学受了委屈。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才不至于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

孩子受了委屈以后必然很难过、很伤心,父母要对孩子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对错。首先要问清事情的真相,对孩子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比如上面的例子中,父母可以对小倩说:“你是对的,那位同学是错的。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你十分理智,有你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感到很自豪。”父母的肯定往往可以消除孩子的委屈情绪,然后,父母可以给孩子分析这样做有哪些好处,让孩子从父母的讲解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能让孩子从委屈的情绪中走出来,增强孩子的信心。当然,对于孩子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父母可以教育孩子理智地和老师讲,让老师来处理这种事情,而不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人际关系,让孩子明白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磨擦是必然的,受点委屈也是正常的。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自己小时候或者自己在工作中发生的类似事件,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从自己的事情中挣脱出来,转而集中在其他事情上。这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如:“你觉得一个人事事顺心可能吗?”“要是每个人一受到委屈就大吵大闹,那么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当然,在与孩子交谈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居高临下,要像朋友一样,并且信任孩子对这件事情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自己处理好。

虽然我们提倡孩子在受了委屈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因为这样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但是,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用关注这件事情了,相反,父母应该认真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如果孩子对这件事处理得很理智,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如果孩子自己无法处理这件事情,或者其他同学对孩子的行为还是比较野蛮,父母就应该让孩子与老师联系,让老师出面来处理,并让孩子们懂得,野蛮的、攻击别人的行为是不能纵容的。

一般来说,性格坚强的孩子在面对这类事情时,不会对别人的攻击一味地退缩,而是会勇敢地独自去面对。遗憾的是,现在有许多孩子在家倍受父母的宠爱,性格暴躁,自私自利,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稍有不如意,便拳脚相加。受委屈的孩子一般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面对粗暴行为时往往不知所措,只会独自忍受,或者向父母、老师哭诉。要想让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此类事,作为父母应当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教孩子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纠纷。比如,父母可以在家模拟误会孩子的情况,孩子在被父母误会时必然会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父母在事后可以及时教育孩子,让孩子在面对类似的事情时,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化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当然,忍耐只是针对无法避免的事情,如果遇到一些有害于同学、危害集体的事情,父母要教育孩子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制止,必要时敢于采取行动,捍卫自己和集体的权益。

教育锦囊:

当孩子与人吵架时,父母一定要先问原因,不论孩子是否正确,父母都不要用粗鲁的语言攻击孩子的伙伴,加深孩子与伙伴的敌意。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你这样做是对的,相信你的伙伴会被你的行为感动。如果明天你主动与他和解,他一定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当孩子缺少朋友时

小迪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再过一年多就要面临高考了。

高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像小迪这样来自农村的学生。真难以想像,如果考不上大学对于小迪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正因为不愿让含辛茹苦的父母失望,不愿让自己的梦想落空,小迪现在每天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每天埋头做习题,清晨早起晨读,夜晚攻克难题直至深夜,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是,就在小迪专心学习的同时,他发现和他来往的同学越来越少了,他几乎总是独来独往。当他学习累了想放松一下时,邀请同学和他打羽毛球,但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地拒绝他;当他想要加入同学们正在进行的体育活动时,也没有几个同学欢迎他,即使加入其中,同学们对他也不理不睬。

同学们的疏远,使小迪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有时在学习时一想起这种情况,小迪就会独自感到伤心,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小迪不明白,为什么他就没有朋友呢?

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愿与他人接近、合作并发展友谊的需要,这种需要通常称为交往需要,孩子们也不例外。

交往需要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孩子们之间的社会接触,密切情感,沟通信息,从而使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孩子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他的交往权利被剥夺,那么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冷漠、孤僻的情绪反应,这对孩子今后的情绪发展以及整个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纯属浪费时间,如果学习搞不好人际交往再好又有什么用?

事实上,主动、积极的交往能帮助孩子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促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之间感情融洽、行动协调,就会觉得自己身处其中身心愉悦,这样不仅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问问孩子:“在学校里,你跟谁最要好?”“能跟妈妈(爸爸)谈谈你的好朋友吗?”同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跟同学交往,甚至鼓励孩子把朋友带回家。

王玲是个文静、可爱的女孩,每天上学、放学都按时回家,学习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

上初中以后,王玲虽然还像小孩子一样,喜欢粘着妈妈,但是,妈妈发现她整天呆在家里,周末也不出去玩,也从没见她带同学回家。

有一次,妈妈在下班的路上碰到了王玲的老师,王玲的老师对王玲的妈妈说,王玲在学校里不太与同学交往,在同学中人缘也不好,同学也不太愿意与她一起玩。

妈妈这才明白王玲整天呆在家里的原因。

为了帮助孩子多交几个朋友,妈妈想了许多办法。

首先,妈妈开始主动地谈论自己的同事,说自己跟哪个同事比较要好,经常与她谈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妈妈还邀请了一些同事来家里玩。

接着,妈妈开始邀请那些有孩子的同事到家里来玩,并请王玲帮忙招待小客人。

再接着,妈妈带着王玲去别人家做客,还邀请其他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郊游、野炊等。

渐渐地,妈妈发现王玲的笑容越来越多了。直到有一天,王玲对妈妈说:“妈妈,我明天要带一个同学来家里,你帮我买点食品招待同学,好吗?”

妈妈高兴地答应了。

孩子不能没有朋友,不能没有交往。孩子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形成角色认同,才能融入他生活的小集体、小社会,这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很重要。

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时期,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过于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在同学中的人缘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更有甚者,会让孩子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的交往问题,加强正确的引导。

教育锦囊:

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积极地和伙伴们、同学们进行交往,不要怕因此而影响孩子的学习。要知道,当孩子和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孩子的学习也许就会事半功倍了。
2006/11/28
全部回帖
raterate沙发
很棒的书,但好像没有上完哦!
2006/11/28回复
继续
2006/11/28回复
银嘉银嘉4楼
能发到我的邮箱吗? 谢谢!cly113@163.com
2006/11/28回复
哦,发完了。应为太常分了六次发贴。银嘉
舜妈妈,我已经发到你的邮箱里了哦。
2006/11/28回复
2006/11/28回复
2006/11/29回复
2006/11/29回复
晋宇妈妈,我给你发了哦
2006/11/29回复
2006/11/29回复

请发给我, 谢谢!

candy.peng@nikk.com

2006/11/29回复
发了,注意查收哦
2006/11/29回复
shi.crystal@163.com
2006/11/29回复

能否发给我一份,谢谢!

gsussan@gmail.com

2006/11/29回复
如果方便的请也发一份给我吧,谢谢了!michelle7711212003@21CN.COM
2006/11/29回复
2006/11/29回复
naegfnhnaegfnh17楼
2006/11/29回复

不好意思,昨天没空,没有上网,今天补发。宜朵妈,请确认你的油箱对不对哦,我怎么发了半天都被退信了。

2006/12/01回复
请发送到我邮箱,最近孩子在学校受了挫折,回家很不快乐,憋着有时候会伤害自己,如用头撞墙。希望有书可以帮到他。谢谢。chendr@126.com
2014/09/12回复
猜你喜欢

遇到“肛欲期”的宝宝,我忽略了,自责中

孙俪用一个橘子教孩子做人!值得学习!

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爸爸,你那为什么是鼓的?孩子性教育,你还打算视而不见?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转:《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郁静

热点推荐

中国移动改8元套餐 还要登记问原因

岭南印象园必打卡!探秘广州最大醒狮头

刮风下雨也不怕!广州儿童图书馆遛娃攻略

老破小居住愁给老人换房 50W公寓能买吗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8元让娃畅玩一个下午

大豪斯的装修历程

招清洁工

招清洁工

闲不住,手工达人的疯狂,超多图(欢迎大家

淘金华侨新村一房一厅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