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话就是令人深省的: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 -- 可爱的孩子 -- 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 连续读了好几次这段话,仔细地在想,自己手上有没有拿锄头?!现在有没有拿,以后会不会拿?自己会怎么对待这块玉?!
女儿现在四岁多了,刚开始上中班,她的兴趣爱好很多,学习能力也很强,对很多新鲜事物都非常地感兴趣:喜欢跳舞、喜欢画画、喜欢弹琴、喜欢......每每孩子体现出一种兴趣爱好,都令我这当妈的感到欣喜,希望她样样都会、样样都有兴趣。
这个学期一开始,帮她在儿童活动中心报了跳舞和语言兴趣班,她上了几节课,还挺喜欢的,跟她商量,幼儿园的兴趣班就不要报了吧?她不干,要求继续报英语和跳舞兴趣班,既然有兴趣,就去吧!
近几个月,她对画画也表现出深厚的兴趣,一有时间就画,边画边描述,象讲故事一样,画得多了,线条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有样子了,于是,又在考虑让她学画画的事了。可是一个星期才两天是周末,星期天已经有半天在儿童活动中心度过了,画画的时间还真是不好安排。最近,终于碰到了女儿的美女画画老师,带着女儿又玩又学,居然在玩的过程中,顺便又教画画,女儿学得非常开心。
看着女儿学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心里非常开心,也非常担心,以后会怎么样,我以后该怎么做?让她学那么多,是好还是不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689139幼儿园早教
平时看书很少看序言、前言什么的,这本书的序言和前言居然已经开始吸引我继续读下去了,看来,这本书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从今天开始,认真研究一下这本书,顺便写写笔记,欢迎有兴趣的妈妈一起参与讨论。
2009/11/05
全部回帖
我也发现一个问题
有一个孩子因为很小时天天听英语碟,所以上幼儿园开始学时,显然比别的没学的孩子看起来学得快,但遇到没听过新的单词,就明显没有什么优势,现在看来没有所谓的天赋,就是学的比别人早一点。
有一个孩子因为很小时天天听英语碟,所以上幼儿园开始学时,显然比别的没学的孩子看起来学得快,但遇到没听过新的单词,就明显没有什么优势,现在看来没有所谓的天赋,就是学的比别人早一点。
2009/11/05回复
看了这篇文章,对作者的观念十分认同。小朋友的喜好、害怕、恐惧、伤心,有时往往是被家长强加上去的。
例如,家长偶尔看见孩子不吃某样东西,下次再碰到这种食物时,就说:我们家孩子不吃这个!于是,孩子看见妈妈都这样说了,更加认为这个东西不值得尝试了,所以以后都不吃这个东西。
小朋友很害怕虫子,妈妈看见虫子,总会赶快带着孩子走开,告诉孩子:碰见了你害怕的虫子!以后,孩子还是一直会怕虫子。
平时孩子吃药不乖的时候,就会吓唬:不吃药,就要打针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打针是很恐怖的事情,所以一直都害怕打针。。。。。。
家长的这些方法,其实就是把自己认为的感受强加给孩子了。
我的女儿,从小怕打针,怕吃药,每次吃药,都要经过哄、吓唬、灌才能搞掂,有时好不容易喂进去了,她一下子哭得全呕掉了。我女儿也算是可以讲道理的孩子,可是没有作者的孩子那么厉害,一岁多就可以讲道理。我女儿是到了两岁多,才愿意听道理,慢慢跟她交流:真实有些药很甜的,还有草莓味的,很好喝的,有些虽然不太甜,但也不算太苦呀!看见女儿把某种有异味的药吃下去后,都会赞扬或者奖励她,慢慢的,她克服了一种又一种难喝的药,现在基本上是吃所有的药都没困难了。
讲到打针,就更恐怖了,女儿非常非常怕打针,每次打针,没走到地方已经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了,要打针的时候,更加是拼命地挣扎,小的时候妈妈还抓得住她,大了以后,妈妈根本就抓不住她了,一定得爸爸上,虽然跟她做过很多的思想工作,她都始终克服不了那种恐惧感。
其实我们分析过,其实她不是因为打针痛而哭,主要是那种恐惧感令她非常非常害怕,非常非常抵触。今年年初,女儿有次咳得厉害,而且时间长,医生让打吊针。于是,医生说了要打针后就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告诉她,因为她生病了,才让打针的,如果不打针,就会总是咳嗽,总是不好,咳嗽老不好,就不能吃好多好吃的东西了,女儿虽然没说什么,但也没有太过反对,跟着妈妈向注射室走去的路上,没有象往常一样大哭。到了打针的地方,因为她没有哭,爸爸妈妈都表扬了她,指着旁边几个正在打吊针的小朋友,让女儿看,因为他们都没哭,护士要帮女儿打针的时候,女儿的恐惧感又来了,开始抽泣,于是在旁边鼓励她:米米是最棒的,不哭的话,护士姐姐打的就会一点儿都不痛!这次吊针打得很顺利,因为女儿虽然有点抽泣,但没有挣扎,后来还一直笑嘻嘻的,从那天开始,之后的吊针都打得很顺利,女儿终于克服了吊针。
九月份,幼儿园开学,都要组织小朋友体检一次,要戳手指。那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非常骄傲地说:妈妈,今天戳手指我都没有哭,一点都不痛!别的小朋友都哭了,我都没哭!
看来,鼓励和说服,对小朋友其实是非常有效的,女儿从此不怕打针了。
例如,家长偶尔看见孩子不吃某样东西,下次再碰到这种食物时,就说:我们家孩子不吃这个!于是,孩子看见妈妈都这样说了,更加认为这个东西不值得尝试了,所以以后都不吃这个东西。
小朋友很害怕虫子,妈妈看见虫子,总会赶快带着孩子走开,告诉孩子:碰见了你害怕的虫子!以后,孩子还是一直会怕虫子。
平时孩子吃药不乖的时候,就会吓唬:不吃药,就要打针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打针是很恐怖的事情,所以一直都害怕打针。。。。。。
家长的这些方法,其实就是把自己认为的感受强加给孩子了。
我的女儿,从小怕打针,怕吃药,每次吃药,都要经过哄、吓唬、灌才能搞掂,有时好不容易喂进去了,她一下子哭得全呕掉了。我女儿也算是可以讲道理的孩子,可是没有作者的孩子那么厉害,一岁多就可以讲道理。我女儿是到了两岁多,才愿意听道理,慢慢跟她交流:真实有些药很甜的,还有草莓味的,很好喝的,有些虽然不太甜,但也不算太苦呀!看见女儿把某种有异味的药吃下去后,都会赞扬或者奖励她,慢慢的,她克服了一种又一种难喝的药,现在基本上是吃所有的药都没困难了。
讲到打针,就更恐怖了,女儿非常非常怕打针,每次打针,没走到地方已经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了,要打针的时候,更加是拼命地挣扎,小的时候妈妈还抓得住她,大了以后,妈妈根本就抓不住她了,一定得爸爸上,虽然跟她做过很多的思想工作,她都始终克服不了那种恐惧感。
其实我们分析过,其实她不是因为打针痛而哭,主要是那种恐惧感令她非常非常害怕,非常非常抵触。今年年初,女儿有次咳得厉害,而且时间长,医生让打吊针。于是,医生说了要打针后就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告诉她,因为她生病了,才让打针的,如果不打针,就会总是咳嗽,总是不好,咳嗽老不好,就不能吃好多好吃的东西了,女儿虽然没说什么,但也没有太过反对,跟着妈妈向注射室走去的路上,没有象往常一样大哭。到了打针的地方,因为她没有哭,爸爸妈妈都表扬了她,指着旁边几个正在打吊针的小朋友,让女儿看,因为他们都没哭,护士要帮女儿打针的时候,女儿的恐惧感又来了,开始抽泣,于是在旁边鼓励她:米米是最棒的,不哭的话,护士姐姐打的就会一点儿都不痛!这次吊针打得很顺利,因为女儿虽然有点抽泣,但没有挣扎,后来还一直笑嘻嘻的,从那天开始,之后的吊针都打得很顺利,女儿终于克服了吊针。
九月份,幼儿园开学,都要组织小朋友体检一次,要戳手指。那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非常骄傲地说:妈妈,今天戳手指我都没有哭,一点都不痛!别的小朋友都哭了,我都没哭!
看来,鼓励和说服,对小朋友其实是非常有效的,女儿从此不怕打针了。
2009/11/06回复
没有看过,决定去买本回来学习,
2009/11/06回复
学习兴趣本来就是无止境的,没必要去限制,只要是向上的,健康的,就应该鼓励。至于时间安排和能否坚持下去,那是另外一码事。
我的女儿也有自己的个性。我从小学习音乐,但我没有让我女儿接触太多的音乐,因为我感觉练琴太苦了。所以没打算让我女儿学琴。因此女儿在音乐方面没有遗传到多少,表现在唱歌调不准,跳舞动作很生硬。不过我还是让她继续参加幼儿园的跳舞兴趣班。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她的跳舞才能,而是让她有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
既然在音乐方面没有培养她,所以在画画方面,我提供给她充分的空间,让她自由地绘画。其实不觉得她画的特别出色,但起码每次拿给我看的时候,我都是满心欢喜地表扬她的作品出色。其实也就是保护她的兴趣和积极性。既然能有兴趣,就提供纸和笔吧。
2009/11/07回复
许芊芊:
学习兴趣本来就是无止境的,没必要去限制,只要是向上的,健康的,就应该鼓励。至于时间安排和能否坚持下去,那是另外一码事。我的女儿也有自己的个性。我从小学习音乐,但我没有让我女儿接触太多的音乐,因为我感觉练琴太苦了。所以没打算让我女儿学琴。因此女儿在音乐方面没有遗传到多少,表现在唱歌调不准,跳舞动作很生硬。不过我还是让她继续参加幼儿园的跳舞兴趣班。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她的跳舞才能,而是让她有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既然在音乐方面没有培养她,所以在画画方面,我提供给她充分的空间,让她自由地绘画。其实不觉得她画的特别出色,但起码每次拿给我看的时候,我都是满心欢喜地表扬她的作品出色。其实也就是保护她的兴趣和积极性。既然能有兴趣,就提供纸和笔吧。查看原文
学习兴趣本来就是无止境的,没必要去限制,只要是向上的,健康的,就应该鼓励。至于时间安排和能否坚持下去,那是另外一码事。我的女儿也有自己的个性。我从小学习音乐,但我没有让我女儿接触太多的音乐,因为我感觉练琴太苦了。所以没打算让我女儿学琴。因此女儿在音乐方面没有遗传到多少,表现在唱歌调不准,跳舞动作很生硬。不过我还是让她继续参加幼儿园的跳舞兴趣班。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她的跳舞才能,而是让她有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既然在音乐方面没有培养她,所以在画画方面,我提供给她充分的空间,让她自由地绘画。其实不觉得她画的特别出色,但起码每次拿给我看的时候,我都是满心欢喜地表扬她的作品出色。其实也就是保护她的兴趣和积极性。既然能有兴趣,就提供纸和笔吧。握握手,我也是同样的想法!
但是我有一个想法,希望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喜欢一样东西或者学习一样东西,就要坚持,要有恒心,所以希望不要学什么都半途而废,而且我觉得如果学习的过程是充实的快乐的,就不用在乎结果如何。所以,很担心时间的分配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小鸡囡囡 于 2009-11-7 22:47 编辑 ]

但是我有一个想法,希望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喜欢一样东西或者学习一样东西,就要坚持,要有恒心,所以希望不要学什么都半途而废,而且我觉得如果学习的过程是充实的快乐的,就不用在乎结果如何。所以,很担心时间的分配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小鸡囡囡 于 2009-11-7 22:47 编辑 ]
2009/11/07回复

6 赞同LZ开读书笔记! 我也会尽快开读,到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