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宝宝缺钙有哪些表现

18238婴幼育儿

首先判断一下宝宝是否缺钙?宝宝是否缺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①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②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家长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③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④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⑤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宝宝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最迟在2岁到2岁半乳牙全部出齐。长牙慢、晚可能受遗传的影响,也可能与缺钙有关系。
第二大点,补钙建议:
一、不随广告走。 不要听信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如一些广告称的“沉积好、吸收快”,使人误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是简单的过程,实际上钙进入人体首先要进入血液,再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另有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颗粒比一般产品小若干倍”,实际上颗料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目前人体对补钙产品中钙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95%”的吸收率
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 。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如碳酸钙、活性钙等;不应在服用钙品时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为孩子补钙首先要增加餐桌上富含钙质的食品,如牛奶是儿童补钙的最好来源,100克牛奶中含钙约120毫克,是人奶的3倍之多。其次是鳗鱼脊椎骨,它不仅含钙量高,而且钙磷比例与人体骨骼钙磷比例极为接近,其中钙质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高于一般的钙原料,易被人体吸收。另外,各种豆类(特别是黄豆及其制品)、瘦肉、水果、蔬菜、海产品(如小鱼、鱼刺、小虾皮、海带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除了让孩子服用钙片,还应让小儿多晒太阳,经常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以利机体对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需注意的是,补钙期间应定期去医院测定血清钙含量,避免盲目补钙过量,酿成不良后果。另外,儿童过量服用钙品,会抑制对锌元素的吸收,因此对缺锌儿童进行补钙时应以食补为主 :
1、多喝牛奶和豆浆。日本人以前很矮,如今都高了,据说与年轻一代喝牛奶有关。
2、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定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高的必须条件。
3、虾皮含钙量很高,胡萝卜维生素A、D丰富,经常用黄豆还有猪筒骨煲汤(炖骨头汤时加些酸醋,这样骨头里的钙就可以出来了),做菜时放些虾皮。胡萝卜是脂溶性的,需要放多些油来炒。
4、 注意自身保健,无病防病,有病早治。 保持身心健康,丰富文娱生活,情绪稳定,无忧无愁有利生长发育。
5、吃田螺和动物血。
6、多吃黄豆等豆类及其豆制品(豆腐、豆浆等)。
  注意:一是要少吃多餐。如果可能的话,在孩子半夜三更醒来时加喂一餐;二是煮的粥里可以加入几滴鱼肝油。
7、让宝宝多外出活动多晒太阳。活动能强筋壮骨,促进骨头生长,晒太阳能把体内的胆固醇转换成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帮助钙的吸收。从而促进宝宝长高。

钙制剂最好是在两餐之间服用 。一般植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脂酸和草酸,而脂酸和草酸可以和钙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盐,不能够被人体利用而排出体外。动物性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而过多的脂肪酸可以与钙离子相结合成为钙灶,也不能被人体所利用。由于以上两种原因,在进餐时服用钙制剂就会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下降而造成浪费,所以只有在两餐之间服用钙制剂才可以保证钙被更好地利用。
钙分很多种有葡萄糖酸钙,乳 酸 钙,碳酸 钙,氨基酸 钙等其中乳 酸 钙的吸收率为最高达到65%。如果需要补的话建议服用上海产的金箍棒L乳 酸 钙,桔子口味,孩子容易接受,在网上评价也是很不错的,价位大概 是三十块钱左右一盒,一盒30袋。一天两次每次1/2袋。配合着鱼肝油也就是维生素AD服来,来促进钙的吸收。。
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钙,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补钙,建议一直补到2、3岁。
补钙还有一个吸收的问题,补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时补充AD(鱼肝油)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一定要到户外,不能隔着玻璃,因紫外线是不能穿透玻璃的。
另外,婴儿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吸收。建议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如妈咪爱、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药,是多多益善的),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也是诱发小儿湿疹的根源,所以说小儿的大多数病,改善胃肠道是关键。
钙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钙冲剂”和“爱儿钙冲剂”。 鱼肝油吃“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荐“伊可辛”,有一种花生油的香味,宝宝比较爱吃,而“贝特令”则比较腥。鱼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会中毒。
另外还有一种选择,“健胜海洋钙”分0~1岁与1岁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种钙粉里已经含有了鱼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鱼肝油了,鱼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它非常易溶于水,极易被吸收,二来也省去了鱼肝油的费用,比较经济。
补充VD的误区——不要滥服鱼肝油!
有的妈妈觉得鱼肝油是维生素D,多吃几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殊不知维生素A或D过量会造成中毒。
孩子维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误认为是患了脑膜炎。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不好、发烧、腹泻、口角糜烂、头发脱落、皮肤瘙痒、贫血、多尿等。
如发现以上症状,要停服鱼肝油,少晒太阳,立即到医院急诊。
这位家长,如果你确认宝宝每天都能晒足够的太阳,主要是屁股、小手小脚,同时又担心多补了鱼肝油会中毒的话,可以隔天吃一粒鱼肝油。
2、3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需再服用维生素D
第三大点、药补不如食补。以下是几种食物的含钙量,供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
1、牛奶 。250克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饮用也要需有选择

2、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

友情提醒:容易对海制品过敏的人们要小心食用哟。

3、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4、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友情提醒: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补钙食谱秘籍
  牛奶蛋黄粥 原料:大米10克,牛奶50克,蛋黄1/4个,蜂蜜少许。DIY:1.将大米淘洗干净,加入适量水,上火煮开,开锅后改文火煮30分钟;蛋黄用小勺背面研碎备用;2.出锅前把牛奶和蛋黄加入粥内,再煮片刻出锅,加入少许蜂蜜即可。特点:此食谱适合于4个月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食用。
  鸡肉面片 原料:加工研碎的鸡肉末50~100克,薄面片适量,卷心菜叶末、虾皮汤、紫菜、香油适量。DIY:把研碎的鸡肉末、虾皮汤上火煮熟,开锅后放入面片、卷心菜末、紫菜,待煮开后稍加一点香油,即可出锅食用。特点:此食谱适合于10~11个月宝宝食用。
  虾皮炒菠菜 原料:虾皮10克,菠菜400克,植物油25克,葱、盐适量。DIY:1.将菠菜择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干虾皮用温水稍泡,洗净; 2.将炒锅置于火上,放入油,待油热后放入葱花及虾皮略煸炒;3.将菠菜放入,一同煸炒几下,再放入食盐等,炒匀即可。特点:此食谱含钙336.3毫克,适合于1~3岁的宝宝食用。
  丝瓜虾皮猪肝汤 原料:丝瓜250克,虾皮30克,猪肝5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食油少许。DIY:1.将丝瓜去外棱,洗净,剥两半,切成段,再去瓜瓤;猪肝洗净切片;虾皮用水浸泡;2.起油锅,入姜丝、葱花炒香,再入猪肝,略炒,倒入虾皮和适量清水,烧沸后投入丝瓜,再煮炖3~5分钟即成。特点:味道鲜美,婴幼儿爱吃。对宝宝缺钙形成的四肢软有治疗作用,可防治佝偻病,并有利牙齿发育。
  胡萝卜排骨汤 原料:胡萝卜、猪排骨各250~300克,生姜2片,料酒、盐、葱、味精各适量。DIY:1.将胡萝卜、猪排骨洗净,切成块;2.将锅置中火上,加水适量。放入胡萝卜块、排骨块,炖约2小时;3.将出锅时,调入料酒、盐、姜、葱,再煮20分钟即成。4.可因宝宝的喜好添加其他作料,如加入米醋,汤中钙质更易被吸收。特点:猪骨肉香,胡萝卜烂,吃肉喝汤均鲜香适口。对行动迟缓的宝宝、筋骨发育欠佳的宝宝都有疗效。
0-3岁宝宝的补钙

鱼菜米糊
  原料:米粉(或乳儿糕),鱼肉和青菜各15-25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米粉酌加清水浸软,搅为糊,入锅,旺火烧沸约8分钟;将青菜、鱼肉洗净后,分别剁泥共入锅中,续煮至鱼肉熟透,调味后即成。

  补钙奥秘:

  鱼肉中富含钙,不仅能够促进宝贝长个子,为骨骼发育添砖加瓦,还可促进脑发育,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妨经常给4个月以上的宝贝做一些吃。

  蛋花豆腐羹

  原料:鸡蛋、南豆腐、骨汤150克、小葱末等。

  制法:鸡蛋打散,豆腐捣碎,骨汤煮开;下入豆腐小火煮,适当进行调味,并撒入蛋花,最后点缀小葱末。

  补钙奥秘:

  鸡蛋、豆腐不仅含有丰富的钙,吃起来也又软又嫩,特别适合给还不太会咀嚼的6个月左右的小宝贝吃。

  虾皮碎菜包

  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自发面粉、些许调味品等。

  制法: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后,切得极碎,加入打散炒熟的鸡蛋;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也切得极碎,与鸡蛋调成馅料;自发面粉和好,略醒一醒,包成提褶小包子,上笼蒸熟即成。

  补钙奥秘:

  虾皮含有丰富的钙、磷,小白菜经汆烫后可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更有利于钙在肠道吸收。鸡蛋的好处自不必说,10个月以上的宝贝一定会非常喜欢这种鲜香的小包子。

  香香骨汤面

  原料:猪或牛胫骨或脊骨200克、龙须面5克、青菜50克、精盐少许、米醋数滴。

  制法:将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后酌加米醋,继续煮30分钟;将骨弃之,取清汤,将龙须面下入骨汤中,将洗净、切碎的青菜加入汤中煮至面熟;加盐推匀即成。

  补钙奥秘:

  骨汤富含钙,同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磷和多种维生素,可为正在快速增长的1岁以上宝贝补充钙质和铁,预防软骨症和贫血。

  0-3岁宝贝补钙提案

  补钙理由:

  婴幼儿正是身体长得最快的时候,骨骼和肌肉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因而对钙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未及时补充,2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身体很容易发生缺钙。除此原因外,早产儿、双胞胎及经常腹泻或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身体更容易缺钙。

  补钙策略:

  1、婴儿是特殊人群,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或人工喂养,奶类应是饮食的主体。0-5个月的婴儿每天对钙的摄取量为300毫克,只要每天饮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

  2、到了4-6月时,婴儿开始添加辅食,每天的喝奶量逐渐减少。而5-11个月的婴儿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因此,从这时起应开始补充钙剂。

  3、1-3岁时,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他们的饮食是从以奶类为主,逐渐过度到以谷类为主的。调查显示,我国1-3岁婴幼儿饮食中的钙仍达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还应为宝贝补钙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安排奶制品、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

  4、早产儿及双胞胎应在出生后1-2周开始补充VD,正常足月儿应在出生后2-4周开始补充。6个月以下婴儿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6个月以上婴儿每天补充400-600国际单位。

  5、补充VD和钙剂应持续到2岁至2岁半。幼儿在2岁半后户外活动增加,饮食种类逐渐多样化,这时就不需要补充VD和钙剂了。

  6、多晒太阳是婴幼儿补钙的重要途径。因为,引起他们缺钙的主要原因是VD摄取不足,而V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加之婴幼儿食谱单调,所以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到很少的VD。晒太阳可促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化为VD,这种补充途径最安全,不会发生VD中毒。

[ 本帖最后由 yoyo723 于 2010-1-25 10:47 编辑 ]
2010/01/25
全部回帖
  学习

[ 本帖最后由 yoyo723 于 2010-1-25 10:50 编辑 ]
2010/01/25回复
能能妈能能妈板凳
板凳,我家儿子是吃金奇仕的
乳钙DHA,吸收不错
2010/01/25回复
学习
2010/03/07回复
我家宝宝现在五个多月,现在经常摇头,是不是就是缺钙?7
2010/03/07回复
学习了,我家宝宝最近两天夜里突然啼哭,不知是不是缺钙
2010/03/08回复
学习学习了
2010/03/08回复
我家宝宝六个月了,之前还挺喜欢吃米糊、粥、南瓜泥等辅食的,但从过完年后越来越不爱吃这些辅食了,这是不是也是缺钙的表现啊

[ 本帖最后由 承宝宝 于 2010-3-8 10:59 编辑 ]
2010/03/08回复
猜你喜欢

怀孕几个月开始补钙? 孕期补钙注意事项

【春天补钙我有招】吃钙片 喝牛奶 晒太阳

利用春天让孩子快速长高的秘诀!

宝宝需要补钙吗?

婴幼儿补钙要领

宝宝补钙严防“越补越缺”

热点推荐

五一福利!广妈联合青宫电影院免费送票

寒假错峰游北京!一大一小6天玩转皇城

父母偏心?给长子买房加父名,幼子可独占

深圳漫步深圳湾公园 无缘看海鸥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亏了5万离场

买了 单纯因为便宜

深圳 漫步深圳湾公园 无缘看海鸥

你想不想 开间 小小 粉面馆呢?

我与小闺蜜的北京游~~

白云嘉翠苑保障性住房参观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