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胚都是白色的。然后想要什么颜色再用金属氧化物颜料搞出各种色彩来。
最常见的是鲜艳的黄色,原料是氧化铅。小心铅含量高中毒。
白瓷和青花瓷最环保,最安全。慎用色彩鲜艳的瓷器作碗、盘、茶杯。
自己用,白瓷最好 。不信,看看下面古人的餐厨用具就知了。

胭脂红釉盘,年代:清朝雍正,高2.9cm,口径15cm,足径9.3cm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内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Au)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烘烧而成的低温红釉。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胭脂红釉的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中记载当时岁例贡御的57种釉、彩瓷器中即有“西洋红色器皿”。从传世品看,雍正朝胭脂红釉瓷器造型有瓶、罐、盘、碗、杯、碟等,均胎体轻薄,玲珑俊秀,内白釉,外胭脂红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