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所谓扩招生应该和附读生一样吧,交赞助费,以挂读或借读形式存在于名校,享受名校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但不具有名校的学籍。所有学校在算录取率都是只算在籍学生,扩招生有省实学籍吗?而那100多所谓替换掉扩招生的尖子生如果指的是奥数和奥英那两个班,那就不存在替换问题,那些学生本身就是有省实学籍的学生,当然应该计算在内。
这件事值得我们家长思考的不是教育制度,不是省实的数据,而是不要迷信任何名校,孩子不努力,放那间名校都是没用,甚至往往弊大于利,跟不上别的孩子,每次测验考试总垫底,自信心都打击完了,怎么可能会学得好?!
学校名称 文理实考人数 文理一本人数 文理一本率 文理本A人数 文理本A率 文理本B人数 文理本B率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外) 457 393 86.00% 444 97.16% 454 99.34%
省实验中学(对外) 664 512 77.11% 643 96.84% 659 99.25%
广州市执信中学(对外) 776 500 64.43% 742 95.62% 767 98.84%
广东广雅中学(对外) 795 448 56.35% 737 92.70% 773 97.23%
广州市第二中学(对外) 792 381 48.11% 738 93.18% 780 98.48%
省实验中学实际数据
省实验中学(实际数据) 829 566 68.27% 750 90.47% 788 95.05%
省实扩招班(实际数据) 165 54 32.73% 107 64.85% 129 78.18%
现在就很清楚了,省实验中学宣称省实实扩招班一本录取录为77.11%,其实只是省实验中学正取班的一本录取率,而省实扩招班的一本录取录为32.73%,这一进一出就有1倍之差啊;而华师附中和执信中学的一本录取率86.00%、64.43%在统计时都是包含了扩招班的分数。
在省实验中学高考录取率的统计数据中,省实验中学的多项数据低于执信中学、华南附中,省实验中学+省实扩招班的成绩是三所中学中最低的,而不是广东省实验中学宣称的排名第二。
唐骏“西毕门”在方舟子的揭秘下,已经弄的名人们人人自危;省实验中学的高考录取率作假,是不是要让每间中学也自危呢?让我们家长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给你们?孩子高考考不好,明年还可以考,但是你省实验中学把诚信丢了,还能捡回来吗?
省实验中学,本是带领本省学校做教书育人的榜样,却顶着省实验中学的名,现在变成了作假的榜样了,也真算名副其实了。
当教育已经变得功利,当省实验中学为了功利而丢弃了诚信,你省实验中学是以教育为本呢,还是以欺诈骗取考生报考以赚取利润为本呢? (作者:可怜父母心001 转自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