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你上次拿锄头是几时了?
这几天,广州电视台变成了广州亚运台,不是报道运动员的备战情况,就是报道亚运城、体育中心等亚运场馆的准备情况;其中一条新闻还提到,在亚运城旁边的海傍水乡有三万块自留地,只要租用一年,就可以亲自体会身为农夫的乐趣了。
初时看到这条新闻,觉得也没啥,不过就是几块地而已嘛。可当夜深,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发着对社会的牢骚时,不经意觉得,这么一个东西的存在,或许是为了对城市人心灵缺憾提供的一种补偿,让城市人有了一个重新走进田园的机会。试想,闲暇时,走进田园,一家人一起走进田野,种上爱吃的蔬果。而这过程中的乐趣,和秋收时的喜悦或远非在什么香格里拉酒店、天河城广场中所能体会到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多少人忘了泥土的味道,已经忘了锄头是怎么拿的,忘了那些蔬果是怎么长成的?更不用谈还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陶渊明回归田园的那种境界?有时候觉得挺悲哀,我们对《饮酒》、《归园田居》烂熟于心,却仍是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那种由衷的喜悦心情。如若自己亲自到田园体验一番,收获或许比倒背《归园田居》来得深刻。
在城市生活久了,越来越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农村的家乡,周围是农田和山岭,站立其中感觉就如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那里,不仅人与自然靠的近,那些乡邻也很简单淳朴。回想每逢回乡,隔壁邻居热情的阿婶,总会在清晨采些自种的新鲜蔬菜瓜果送到家里。那些仍带着泥土气息和露珠的瓜果咬下去的声声脆响和清甜,是百佳沃尔玛无法寻觅的。此些新鲜蔬果就像可爱的乡邻一样,是那么单纯,甘甜,不带一丝杂质。
如若说亚运城带来了一座桃花源,海傍水乡就如桃花源中的“桃花园”,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不过如果说亚运城隔壁的这三万块自留地,能为生活在石屎森林中的心灵提供一个短暂的休憩之所,却也不过分。
城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田园,培育的不只是蔬果,还有一颗宁静愉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