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小孩就去上课了?天啊!
21282155婴幼育儿
各位妈妈们,你会做这些吗?你会带才一岁多点的宝宝去上课吗?
我叫JP明天继续详细了解一下,维多利亚广场那边到底有什么早教课上?谁知道啊?
2010/11/09
全部回帖
我的阿B10个月开始上,现在适应课堂纪律,懂得东西从哪拿放回哪去。我上爱尔贝早教,不知道广州有无。
2011/03/26回复
宝宝刚好三个月,全职带,天天都会很认真的跟她说话,唱歌给她听(虽然她听不懂,但会很专注的盯着我,会开心的笑,会依依呀呀的跟我对话),天气好就下楼跟小区其他小朋友玩玩,我想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最重要的是让她体会到爱。

2011/03/30回复
熊猫丁丁:
真是晕呀,,,小小的孩儿要的是天真无知与快乐,看到上面有些贴提到6周就去早教,真的太夸张了。以后小孩子学习的机会与压力多得很大得很,何必要他们还什么都不清楚的时候就去学这个学那个呢。我认为,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让他们上幼儿园就很好了。现在婴儿期就让他们享受一下无忧无虑的快乐BB生涯吧,也只不过是两三年的时间,不要苦孩子了!想想那些早教中心也真是无良,为了钱就不断吹嘘去早教上课的所谓好处。楼主,你认为孩子的胆子小,就多带小孩到小区呀走走什么的,跟其它小孩接触,慢慢就会不怕的了。我第一次带我家丁丁到楼下小区走走的时候,他紧张得听到我开楼梯铁门锁那“啪”的一声就发抖,于是就每次下楼都让他听听,跟他说是开门而已(或许他不懂我说什么,但都坚持每次说),现在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了。
查看原文同意
2011/03/31回复
laputadream:
我的阿B10个月开始上,现在适应课堂纪律,懂得东西从哪拿放回哪去。我上爱尔贝早教,不知道广州有无。
查看原文我小朋友一岁三个月,她未上过早教, 但是都识得从哪拿放回哪去.
2011/04/08回复
说上早教就是给孩子压力的妈妈是不是还没有带宝宝去体验早教的呢?在最初我也是不太相信的,因为我觉得这么小的BB并不会知道你在说什么,并不会知道老师说什么的。1岁之后终于找了个机会体验一下了。去到了发现原来我们太迟了,很多半岁就去上了,明显宝宝和那些早上的宝宝不是同一层次的。我家宝宝秩序不太好,会跑来跑去,上了1个月才可以坐那里听老师说。每次上课宝宝也不觉得有压力,相反好像很挺喜欢的。因为很多玩具。。。呵呵。。。我带宝宝去早教的初衷也不是说教会宝宝什么知识的,主要是希望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吧。呵呵。。。我老公经常说就是花钱去玩,我觉得还不错哦。宝宝1岁多一点开始上,很喜欢老师。很喜欢听故事。课堂学的知识其实我自己在家也教过的,什么精细动作之类的。还有很多要求是明显过高的课程,我也不要求宝宝做得到,只要宝宝开心就好。不过到现在宝宝还是不愿意自己收拾玩具,在课堂上可是表现很好的呢。早教我觉得经济允许是可以上的,不仅仅可以锻炼宝宝的社交能力,而且妈妈带宝宝本来就是很枯燥的,宝宝去上课和同月龄的妈妈一起说说育儿经也不错。
2011/04/13回复
那天早教销售打来推销~ 我说 最小的多大去上 她竟然说:28天的宝宝~ 神经~
我说~上了就你能保证宝宝变成科学家吗? 以前没这东西也不一样出来这么多伟人~
我自己给他教~不用浪费钱去你那~
我说~上了就你能保证宝宝变成科学家吗? 以前没这东西也不一样出来这么多伟人~
我自己给他教~不用浪费钱去你那~
2011/04/13回复
我很少上妈妈网,所以之前有个账号都弄丢了,一般都上篱笆,大大感慨上海妈妈和广州妈妈的不一样啊!上海的妈妈们小孩子都宝贵得不得了,养得十分精细,在早教这个话题上,也不再是讨论上不上,而是讨论上哪家的问题。而广州的妈妈就粗放很多了,甚至现在还有那么多妈妈对早教存在那么大的误区。如果两地能够平均一下就好了。
先说说我自己宝宝的情况,现在一岁半,八个月开始上东方爱婴,一岁多又报了金宝贝,两个一起上。一起上的原因是我妈喜欢带他上东方爱婴,唱一些儿歌什么的,她回来也可以教。我自己又喜欢金宝贝,比较具有国际化视野,比如音乐,不只是有普通的儿歌,还有各种类型的音乐,连HIP HOP, R&B什么的都有,所以也报了金宝贝。报早教的初衷也是觉得他一个人在家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我家的小区入住率很低,也没有太多小朋友的,就当是带他出去接触一下其他人,没指望他能学什么的。
首先妈妈要明白,上早教学校的是你,而不是宝宝。一个星期只有45分钟的时间是不足以改变宝宝什么的,而是需要家长学会回到家要怎么和宝宝去玩。就如楼上很多人提到的那样,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早教就是一个让家长学会怎么回家教宝宝的地方。我平时会看很多有关育儿方面的书,也会经常和老师们去探讨,有了这么一个良好的互动,才会获得最大的收益。课后的延伸十分重要,如果你回家没有继续强化,那么上课学来的就等于零。所以我不赞成叫家里的老人或者阿姨带宝宝上课的做法,他们本身就无法接受多少,又怎么能有效的传递给宝宝呢?有很多家长提到的几个月那么小的宝宝能教什么?我自己目前了解的就是通过一些体操(当然是你拉着他的手脚做)来增加宝宝的柔韧性、协调能力、平衡感的发展,还有通过音乐来调节宝宝的情绪。我觉得遇到新兴事物要自己多去学习了解,而不是自己一个劲的质疑。
其次,在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中,EQ的重要性大大高于IQ。所以上早教是不是会变得更聪明根本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3岁以前的宝宝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性格养成。而且我从来相信IQ是天生的,我本人不是天才,也就没指望我儿子能成天才。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有点强迫症了,带宝宝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就会很注重他们的行为,很多小孩都有或多或少做得不好地方,我心里就会想一下如果是我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教育。培养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早教的关注点也在这里,鼓励发言、尊重宝宝等到这些行为就是为了塑造宝宝一种自信、懂得与人交往的良好性格。
第三,觉得学习就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的观念是错误的。我妈本来也说过,宝宝现在一个星期要上三次课,会不会太累了。但其实这段时间就算不去上课,也是在家里东跑西跑,玩一下玩具,这个和去上课也没什么本质区别的,所以就坚持让他上了。其实学习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什么我们80后90后普遍觉得学习=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上一辈不懂得教育,死填硬塞,导致我们都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不代表是会认了几个字,会算多少以内的加减法,或者会朗诵多少唐诗。我觉得宝宝就算只是在玩玩具,但他得到了一些进步,那么这就是他学习的过程。带他出去大自然玩,他认识了一些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不是一定要坐在板凳上头悬梁锥刺股才叫学习。
最后,人的脑子是越用越灵的,从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大就省心多了。就拿我家里做例子,我和我大表妹就是从小家里就教识字、看书、算术等等,读书的时候家里就从来没有操过心。而等到我的小表弟表妹读书时,就提倡读小学前不要学习,结果呢?现在两个人都让家里人头痛死了,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真的千万不要让小孩随性的玩,这样等他上小学了苦了你自己啊。而且像学语言这些,敏感期就这么十年,错过了真的很浪费。我家宝宝现在的专注力就很好,上课玩教具能自己专心玩很久,在家里看《**》能够从头到尾差不多三十分钟专心致志,看多几次就会重复里面的内容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我的目标是等到他八岁就能做到自主学习。关于这点,建议大家去看看《天才是教出来的》这本书,里面的作者就是我的偶像。
叽里呱啦写了一大堆,真的是不吐不快。其实我也是广州人,我觉得广州的妈妈现在和北京上海的比起来真的落后很多了。我们这一代已经落后于他们了,让我们的宝宝追赶上去吧!
先说说我自己宝宝的情况,现在一岁半,八个月开始上东方爱婴,一岁多又报了金宝贝,两个一起上。一起上的原因是我妈喜欢带他上东方爱婴,唱一些儿歌什么的,她回来也可以教。我自己又喜欢金宝贝,比较具有国际化视野,比如音乐,不只是有普通的儿歌,还有各种类型的音乐,连HIP HOP, R&B什么的都有,所以也报了金宝贝。报早教的初衷也是觉得他一个人在家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我家的小区入住率很低,也没有太多小朋友的,就当是带他出去接触一下其他人,没指望他能学什么的。
首先妈妈要明白,上早教学校的是你,而不是宝宝。一个星期只有45分钟的时间是不足以改变宝宝什么的,而是需要家长学会回到家要怎么和宝宝去玩。就如楼上很多人提到的那样,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早教就是一个让家长学会怎么回家教宝宝的地方。我平时会看很多有关育儿方面的书,也会经常和老师们去探讨,有了这么一个良好的互动,才会获得最大的收益。课后的延伸十分重要,如果你回家没有继续强化,那么上课学来的就等于零。所以我不赞成叫家里的老人或者阿姨带宝宝上课的做法,他们本身就无法接受多少,又怎么能有效的传递给宝宝呢?有很多家长提到的几个月那么小的宝宝能教什么?我自己目前了解的就是通过一些体操(当然是你拉着他的手脚做)来增加宝宝的柔韧性、协调能力、平衡感的发展,还有通过音乐来调节宝宝的情绪。我觉得遇到新兴事物要自己多去学习了解,而不是自己一个劲的质疑。
其次,在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中,EQ的重要性大大高于IQ。所以上早教是不是会变得更聪明根本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3岁以前的宝宝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性格养成。而且我从来相信IQ是天生的,我本人不是天才,也就没指望我儿子能成天才。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有点强迫症了,带宝宝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就会很注重他们的行为,很多小孩都有或多或少做得不好地方,我心里就会想一下如果是我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教育。培养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早教的关注点也在这里,鼓励发言、尊重宝宝等到这些行为就是为了塑造宝宝一种自信、懂得与人交往的良好性格。
第三,觉得学习就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的观念是错误的。我妈本来也说过,宝宝现在一个星期要上三次课,会不会太累了。但其实这段时间就算不去上课,也是在家里东跑西跑,玩一下玩具,这个和去上课也没什么本质区别的,所以就坚持让他上了。其实学习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什么我们80后90后普遍觉得学习=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上一辈不懂得教育,死填硬塞,导致我们都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不代表是会认了几个字,会算多少以内的加减法,或者会朗诵多少唐诗。我觉得宝宝就算只是在玩玩具,但他得到了一些进步,那么这就是他学习的过程。带他出去大自然玩,他认识了一些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不是一定要坐在板凳上头悬梁锥刺股才叫学习。
最后,人的脑子是越用越灵的,从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大就省心多了。就拿我家里做例子,我和我大表妹就是从小家里就教识字、看书、算术等等,读书的时候家里就从来没有操过心。而等到我的小表弟表妹读书时,就提倡读小学前不要学习,结果呢?现在两个人都让家里人头痛死了,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真的千万不要让小孩随性的玩,这样等他上小学了苦了你自己啊。而且像学语言这些,敏感期就这么十年,错过了真的很浪费。我家宝宝现在的专注力就很好,上课玩教具能自己专心玩很久,在家里看《**》能够从头到尾差不多三十分钟专心致志,看多几次就会重复里面的内容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我的目标是等到他八岁就能做到自主学习。关于这点,建议大家去看看《天才是教出来的》这本书,里面的作者就是我的偶像。
叽里呱啦写了一大堆,真的是不吐不快。其实我也是广州人,我觉得广州的妈妈现在和北京上海的比起来真的落后很多了。我们这一代已经落后于他们了,让我们的宝宝追赶上去吧!
2011/04/22回复
frcathy:
我很少上妈妈网,所以之前有个账号都弄丢了,一般都上篱笆,大大感慨上海妈妈和广州妈妈的不一样啊!上海的妈妈们小孩子都宝贵得不得了,养得十分精细,在早教这个话题上,也不再是讨论上不上,而是讨论上哪家的问题。而广州的妈妈就粗放很多了,甚至现在还有那么多妈妈对早教存在那么大的误区。如果两地能够平均一下就好了。先说说我自己宝宝的情况,现在一岁半,八个月开始上东方爱婴,一岁多又报了金宝贝,两个一起上。一起上的原因是我妈喜欢带他上东方爱婴,唱一些儿歌什么的,她回来也可以教。我自己又喜欢金宝贝,比较具有国际化视野,比如音乐,不只是有普通的儿歌,还有各种类型的音乐,连HIP HOP, R&B什么的都有,所以也报了金宝贝。报早教的初衷也是觉得他一个人在家没有小朋友和他玩,我家的小区入住率很低,也没有太多小朋友的,就当是带他出去接触一下其他人,没指望他能学什么的。首先妈妈要明白,上早教学校的是你,而不是宝宝。一个星期只有45分钟的时间是不足以改变宝宝什么的,而是需要家长学会回到家要怎么和宝宝去玩。就如楼上很多人提到的那样,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早教就是一个让家长学会怎么回家教宝宝的地方。我平时会看很多有关育儿方面的书,也会经常和老师们去探讨,有了这么一个良好的互动,才会获得最大的收益。课后的延伸十分重要,如果你回家没有继续强化,那么上课学来的就等于零。所以我不赞成叫家里的老人或者阿姨带宝宝上课的做法,他们本身就无法接受多少,又怎么能有效的传递给宝宝呢?有很多家长提到的几个月那么小的宝宝能教什么?我自己目前了解的就是通过一些体操(当然是你拉着他的手脚做)来增加宝宝的柔韧性、协调能力、平衡感的发展,还有通过音乐来调节宝宝的情绪。我觉得遇到新兴事物要自己多去学习了解,而不是自己一个劲的质疑。其次,在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中,EQ的重要性大大高于IQ。所以上早教是不是会变得更聪明根本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3岁以前的宝宝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性格养成。而且我从来相信IQ是天生的,我本人不是天才,也就没指望我儿子能成天才。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有点强迫症了,带宝宝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就会很注重他们的行为,很多小孩都有或多或少做得不好地方,我心里就会想一下如果是我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教育。培养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早教的关注点也在这里,鼓励发言、尊重宝宝等到这些行为就是为了塑造宝宝一种自信、懂得与人交往的良好性格。第三,觉得学习就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的观念是错误的。我妈本来也说过,宝宝现在一个星期要上三次课,会不会太累了。但其实这段时间就算不去上课,也是在家里东跑西跑,玩一下玩具,这个和去上课也没什么本质区别的,所以就坚持让他上了。其实学习本身就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什么我们80后90后普遍觉得学习=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上一辈不懂得教育,死填硬塞,导致我们都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心理,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不代表是会认了几个字,会算多少以内的加减法,或者会朗诵多少唐诗。我觉得宝宝就算只是在玩玩具,但他得到了一些进步,那么这就是他学习的过程。带他出去大自然玩,他认识了一些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不是一定要坐在板凳上头悬梁锥刺股才叫学习。最后,人的脑子是越用越灵的,从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大就省心多了。就拿我家里做例子,我和我大表妹就是从小家里就教识字、看书、算术等等,读书的时候家里就从来没有操过心。而等到我的小表弟表妹读书时,就提倡读小学前不要学习,结果呢?现在两个人都让家里人头痛死了,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真的千万不要让小孩随性的玩,这样等他上小学了苦了你自己啊。而且像学语言这些,敏感期就这么十年,错过了真的很浪费。我家宝宝现在的专注力就很好,上课玩教具能自己专心玩很久,在家里看《**》能够从头到尾差不多三十分钟专心致志,看多几次就会重复里面的内容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我的目标是等到他八岁就能做到自主学习。关于这点,建议大家去看看《天才是教出来的》这本书,里面的作者就是我的偶像。叽里呱啦写了一大堆,真的是不吐不快。其实我也是广州人,我觉得广州的妈妈现在和北京上海的比起来真的落后很多了。我们这一代已经落后于他们了,让我们的宝宝追赶上去吧!
查看原文哦,对了我的QQ号是42772070,有兴趣和我讨论育儿问题的就加我吧,注明广州妈妈

2011/04/22回复
从小做起,好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