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运会开幕式的前两天,带女儿去了花城广场,在那里遇见一个最大年纪的(她说的)志愿阿姨(五六十岁左右),跟她聊起天来:她是新生活馆志愿者,没有任何金钱补贴,连吃饭喝水的钱都要自己贴,而且要求非常严格,不能被别人拍到有影响志愿者行为的任何事,上司也是不够人情味的,调远的站也不跟她商量,只有无条件服从,你不干话就自己退下来。
我们听了(旁边还有一位不认识女子)一同搭腔:这你都愿意做啊?!她说,她做好几年了,累积的小时是最多的,她不想这样就放弃了。尽管她也不敢跟自己的好友说她是做志愿者的,怕大家都不理解。我不知道支撑阿姨做下去的信念是什么,说实话,我就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了,但是对于志愿者为这个城市所做的一切,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怀着深深警意呢,那怕没有,但也别对他们太苛求了。
另,她说有一些是有钱的,指路的大姆指100元/天,穿红马夹衣服的地铁人员也是有偿的。街道那些就不用说了。
关于志愿者,我也来说下他们的待遇问题。
15641110谈天说地
严格意义上的志愿者是没有一分钱的,完全义务的,也很累,每场比赛要提前三-四个小时到场,整场比赛没有休息,不能坐,比赛结束后还要收拾好离场。也就一顿饭和一瓶水。如果做街道那种城市志愿者,吃饭有些还是自理的。学生基本就都是这种免费劳动力。
至于衣服,虽然是361赞助的,但是质量确实不怎么样,我看过,摸过。呵呵,说全身超过1000的,可以自己去摸下,然后扪心自问,1000你愿意买吗?有志愿者戏称鞋底和砖头一样,扳不动的,就不要说上脚的感觉了。何况,真的比赛完了,谁愿意穿呢,这么鲜艳,这么独特的衣服?
那种拿钱的,打扮差不多的,俗称雇佣军,也就是负责单位聘请的,一般是居委啊,街道这些,请的社会闲散劳动力。会给几十一天这样,可能也是为了维稳需要把。
妈网很多人苛求志愿者,但是我看到真是深深的同情啊,那些学生志愿者们,苦、累、没有钱、还耽误了学习,要想想,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学生啊,我们的孩子将来如果做了志愿者,站在街上一整天,回家车上还不能坐,难道不心疼。何况,那些批评志愿者的人,到底有多少愿意去做志愿者。志愿者不足,我知道不少志愿者都是被志愿的。
何况,个别不能代表整体,不能用个别表现差的来妖魔化整体志愿者,广州亚运志愿者总体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我看到的都是很好的表现了志愿者的风貌,细心的可以对比下广州开幕和北京奥运开幕的志愿者,就发现广州的好很多。
我强调苦和累而且义务,是让大家知道,这些单纯的学生们,确实是被崇高的信念所鼓舞,确实是在牺牲和奉献,而不是某些人认为的,占了莫大的便宜。对于他们的苛求,会让他们寒了心,以后到社会上会冷漠,自私,更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了!现在对他们的鼓励,支持,会让他们看到世界真善美和宽容的一面,将来更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 本帖最后由 凌晨3点 于 2010-11-15 14:01 编辑 ]
2010/11/15
全部回帖
盛夏的迷迭香:
在亚运会开幕式的前两天,带女儿去了花城广场,在那里遇见一个最大年纪的(她说的)志愿阿姨(五六十岁左右),跟她聊起天来:她是新生活馆志愿者,没有任何金钱补贴,连吃饭喝水的钱都要自己贴,而且要求非常严格,不能被别人拍到有影响志愿者行为的任何事,上司也是不够人情味的,调远的站也不跟她商量,只有无条件服从,你不干话就自己退下来。 我们听了(旁边还有一位不认识女子)一同搭腔:这你都愿意做啊?!她说,她做好几年了,累积的小时是最多的,她不想这样就放弃了。尽管她也不敢跟自己的好友说她是做志愿者的,怕大家都不理解。我不知道支撑阿姨做下去的信念是什么,说实话,我就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了,但是对于志愿者为这个城市所做的一切,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怀着深深警意呢,那怕没有,但也别对他们太苛求了。 另,她说有一些是有钱的,指路的大姆指100元/天,穿红马夹衣服的地铁人员也是有偿的。街道那些就不用说了。
查看原文俺就是地铁穿红马夹的妈妈级志愿者,在站台连续站了三个小时,回到家,腰都直不起来了。工作是解决乘客问路,维持秩序,还要捡站台里的别人不故意扔垃圾。我是没有一分钱的。我觉得能当是一名志愿者是我的光荣。等儿子再大一点和他一起去当志愿者。
2010/11/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