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可乐当水喝 孩子易缺钙

8762婴幼育儿

 ●七类宝宝需要补钙和维生素D  ●爱喝可乐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导致缺钙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唐普润、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谭小华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许咏怡、葛峰
  多汗、睡觉易惊醒、牙齿长得慢……冬冬已经11个月了,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提示陈女士:妈妈,我缺钙了!然而,当陈女士带着孩子到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咨询时,医生建议给孩子补充的不是钙片,却是鱼肝油(含维生素D)。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唐普润指出,其实1岁以内的孩子大多数不是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因为1岁以内的孩子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低,加上秋冬季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又比较少,从而阻碍了自身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恰恰是帮助钙质吸收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不够,补多少钙都没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从小不爱喝水,只喝可乐、而且爱吃薯条和肉类,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钙质的吸收,甚至会“赶”走部分钙质。因此,家长们在关注如何给孩子补钙的同时,还应检讨一下孩子的饮食搭配。
  晒太阳小贴士
  以前认为要晒宝宝的屁股和背才能满足宝宝维生素D的需要。但唐普润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最新的观点认为,母乳喂养宝宝,每天只要保证其面部和手部皮肤在户外暴露1~2个小时就可以了。
  O形腿、佝偻病
  不因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
  由于养育观念的不同,不少老人家对于补钙的观念总有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以前的孩子哪有补什么钙?不照样长得挺好的吗?殊不知现在很多70后由于儿时缺钙,身体上不多不少都存在某些骨骼改变,如方颅、鸡胸、“O”形腿或“X”形腿等,“只是这些改变也许不明显而没有引起注意罢了。但其实这些缺陷都是拜缺钙所赐的。”广医三院儿科主治医师谭小华说。
  无论是佝偻病还是“O”形腿、“X”形腿,一般人想到的原因首先就是缺钙。但谭小华说,实际上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只有补充维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说,缺钙是小儿佝偻病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其实是维生素D。
  据介绍,缺乏维生素D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影响钙质吸收,其后果除了危及孩子的骨骼生长,还会影响肌肉发育和神经兴奋性改变。其中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病主要在婴儿期较为常见,发病最初的表现为烦躁、无原因的哭闹、夜啼、睡觉时常被声音惊醒、出汗多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有些孩子由于汗多刺激头部而经常摩擦,以致在枕部周围出现一圈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
  大多数宝宝都需要补维生素D
  维生素D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与钙的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谭小华告诉记者,维生素D与钙、磷共同作用,可健全全身的骨骼及牙齿,有效地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如果缺乏维生素D,吃进去的钙质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谭小华说:“因此大多数宝宝出现缺钙现象后需要补的是维生素D而不是钙片。”
  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低。“维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含量少,而1岁以内宝宝常吃的水果、蔬菜中不含维生素D,配方奶里维生素D的含量也非常有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唐普润说,因此1岁以内宝宝容易出现维生素D 缺乏。
  “一般来说,我们提倡孩子多晒太阳,因为维生素D被称作阳光维生素,皮肤只要适度接受太阳光照射便不会缺乏维生素D。”但问题是,现在能每天坚持晒太阳的宝宝并不多,尤其是秋冬季,宝宝接触阳光的机会更少,再加上一些家长晒太阳的方法并不正确,因此需要通过额外的补充剂来补维生素D。
  那么,维生素D一天到底补多少才合适呢?
  医生建议,11个月前的宝宝每天可选用每粒含40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制剂补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肝油。双胞胎宝宝和早产宝宝从出生第2周起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补充的量是800IU,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另外有专家认为,3岁前的宝宝由于生长速度快,户外活动少,喂养困难,或添加辅食不及时等因素,需要一直通过药物补充维生素D。不过,有医生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唐普润主任就认为,除非特殊情况,其实1岁之后的宝宝由于室外活动多,可从皮肤照射充足的阳光后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所以不需再补充鱼肝油,建议家长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咨询医生的意见。
  钙摄入量可以算出来
  谭小华医生指出,无论是维生素D还是钙,其实人体每天所需的量都是有标准的。作为家长,应该做做数学题,算一下自己宝宝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钙大概有多少。例如对于吃配方奶的宝宝来说,每种奶粉的钙含量都有差异,家长可以根据奶粉营养表中列举的每100毫升钙含量,计算宝宝每天能从配方奶里摄入多少钙。
  此外,再估算一下从辅食中大概能摄入多少钙(有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从日常膳食中摄入的钙大概只有400毫克,宝宝的摄入量更低)。然后比对一下以下的标准,大概就能算出宝宝钙摄入量是否有“缺口”了。
  据介绍,6到12个月的婴儿需要钙400~600mg/日,这与美国和我国所定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400~600mg相同。1~10岁儿童每天补充800mg钙是足够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对这一年龄段儿童每日应供给800~1200mg的钙。这比我国RDA的800mg要高。青少年在性发育成熟期前,每日需要补充钙400mg左右,在性发育期每日需要钙400~500mg。
  除此以外,专家强调,有些宝宝确实是需要特别补充维生素D和补钙的:
  1.患有肝肾疾病或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的宝宝;
  2.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轻(低于2.5公斤)的宝宝;
  3.孕期缺钙的妈妈所生的宝宝;
  4.哺乳期缺钙的妈妈所哺育的宝宝;
  5.少晒太阳的宝宝;
  6.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
  7.吃奶少的宝宝。(专家建议1岁以后的宝宝每天最好能维持400毫升~600毫升的奶量。)
  多种食物会影响钙吸收  
  据谭小华介绍,如果宝宝的膳食搭配得好,确实能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钙量。例如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正确的膳食行为会让宝宝丢失大量的钙。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此外,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也会导致钙的大量流失。相反,如果家长每天给孩子制作脐橙、柚子、橘子、芦柑、柠檬等富含大量维生素C的植物饮料,则会促使钙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补钙时间没有规律
  每天补钙的时间选择不当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分次小剂量地给宝宝补钙比一次大剂量服用吸收率高,并且最好在饭后1~1.5小时服用。如果每日只服用1次,最好安排在每晚临睡前服用。此外,单靠配方奶来补钙并不能完全达到效果。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配方奶就不需要补钙了,这是错误的认识。
  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肠胃脆弱,实行无油饮食。但事实上,像维生素D、维生素A等都是脂溶性维生素,宝宝体内必须有一定的脂肪含量才能帮助这些维生素的吸收。


[ 本帖最后由 幸福课 于 2010-11-20 21:41 编辑 ]
2010/11/20
猜你喜欢

怀孕几个月开始补钙? 孕期补钙注意事项

儿科专家黄超:防治佝偻病,不要错过春天宝宝成长的最佳季节

欣生分享鱼肝油对宝宝的重要

到底要不要补钙

【春天补钙我有招】吃钙片 喝牛奶 晒太阳

秋冬换季,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尤为重要

热点推荐

广州自驾海南 徐闻过港十分丝滑

京东洗鞋服务还不错 只用4日似换新鞋!

新广第一次坐渡轮 贼新鲜了

街边买香蕉被呃称 还是网购靠谱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三亚鹿回头打卡 边看边吃好风景

到处都开分店的生烫牛肉 味道一般

抵制不住美食电影的诱惑 火锅走起

御彩酒家出品还可以 打包足足8大盒

手残党也能搞定的马蹄糕 好吃不翻车

分享旅游#江西鄱阳湖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