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收到的明信片,譬如所看过的山山水水。



『大理---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如果我能够停留选择一处地方停泊下来,那么首选一定是大理。这里有着融洽的氛围,即便是旅游胜地,却尚且有着难得的淳朴民风,街头微笑烤着牛奶饵块的老人,额头有着岁月的沟壑,见证了这座小城的发展变化,那必定是一个美好的蜕变过程,就像蚕蛹蜕变成蝴蝶一般。有的城市从璞玉被打磨出来,光芒散发了,可是原本有的天真美好却也会消褪得干干净净,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大理却跳出了这个规律,我想她的过去必定也是如同蚕茧一般光滑如玉,让人觉得心底惬意舒服,如今即便被发掘,即便成了美丽的蝴蝶,却还只是扇动着透明光洁的翅膀,就如同那三月的蝴蝶泉,让人心底清晰明澈。
洋人街上中外游客、商贩,和谐共处,大家彼此都在充盈着他人的生命旅程,一个又一个故事在这里作为开始,或者结束。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崇圣塔、蝴蝶泉,一把摇椅,一支鱼竿儿,鱼鹰蓝天碧海相对摇曳。生活此刻于我,卸下沉重的铅华,只有惬意舒适,感受与享受。

在大理只停留了短暂的两天,且住宿从简,只记得院子里有大片的白山茶。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我喜欢这个小城的豁达包容,喜欢她的波澜不惊,然而我却无法停留,因为心里有着另外一个声音。大理,我只是个过客,我的目的地是----灯火阑珊处的丽江。
『丽江---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许多朋友曾跟我提及丽江,说那是雪山脚下的一座奇迹。这个在中国西南方小小城市,却被世界所广褒宣扬,无数人从天空从土地从大海赶来汇集这里只为目睹她的传奇。在前往丽江的路上,我在心底开始细细浅浅的勾描她的样子。
一路不知道走了多少坡,转了多少弯,不时有当地居民招手拦车,或拎着一只鸡,或拎着一袋水果,我忍不住偷偷打量他们,心里揣摩着他们是要去探亲访友还是要去做生意,他们却似乎已经习惯了在满车的游客当中处变不惊,或者说,他们本身有着质朴包容的性格,不去计较我们这些唐突的打扰者。
沿途有各种野果子挂满了枝头,还偶尔有一两串红色的小粒子儿样的东西横生到马路边上,从窗户边轻轻擦过,好像脸上被轻轻啜了一口。
人到丽江,远远的就看见远处山头上的青砖白墙,果真是一副世外高人的风骨。司机带我前往预定好的酒店---亿邦酒店。踩在青苔色的石板路上,大水车吱吱悠悠转着历史,一条溪水从古城逆流出来,水草金鱼相映成趣。去往亿邦的路,清流似月圆,自有溪光还碧甃---巷子的名字叫光碧巷,清澈明朗,念着念着,原本一副因小城人多而犹豫的表情都豁然开朗起来,连脸颊的酒窝都不经意出来了。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我所住的房型,雅名“忆庭”。这是迄今为止我所住过的,最合意的五星客房。
独立的庭院,花纹石板,服务生告诉我这全都是在原有的民居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了原始面貌而整修,这地石板的图纹,叫“麒麟望月”,其上的痕迹看得出已经是历史悠久。房子都是悠悠的木,木楼梯木栏杆木地板木床木窗,窗是纳西民居的传统花格,桃花或者菊花,还有木的门把,也是传统的海棠花格。我想象着数年前有欢乐的孩童从这里灵巧的爬过,留下阵阵笑声在它的记忆里。果树正对小轩窗,如同守着院落的侍女,树旁即是竹编秋千。卧室在二楼,立于窗前放眼望去,满目葱翠,一年四季三角梅就这样在窗下盈盈而立。有阳光的日子,有风的日子,落花果香,诗情画意,梦里的场景也就是如此。


亿邦丽江酒店由恒和号、常春藤、大研阁、白马龙潭、云山逸居、半山雅阁和钰林等七个院落组成,院落以“马帮大院”“丽江阳光”“大研古韵”“山里人家”“狮山观景”五大主题加以区分。而房型名字又都各有来头,逸舍、云舍、忆庭、怡轩、易居、婳苑、雅阁、万檐阁、喜苑。光是这名字,就已经硬生生勾了人的魂儿去了。
89间客房,如同大珠小珠散落光碧巷东南西北四方,盘狮山之雄,吸白马龙潭寺之灵,收王府花园之美,不改古街格局,不架便道,偏偏要你穿古街,走小巷,观那白马寺,睹那三眼井,要的就是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自然和端庄大气。待到你发梢落上零星几朵叶子梅,走进这五星酒店大厅,不用你询问,服务生已经笑吟吟的知道你就是这儿的又一个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