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支持!也有朋友跟我说人奶到了6个月以后就没什么营养,什么来了月经以后的奶是脏奶,不能让孩子吃.我觉得怎样不好也比奶粉好,怎么说也是天然的.
休完产假4个半月上班的时候,奶突然少了很多,担心得要死,现在追奶追回来了,努力着,希望能喂多久就多久.看着宝宝吃完奶的满足样,自己也很满足
宝宝2岁4个月了,继续母乳喂养中
11908113婴幼育儿
最新状况:现在宝宝已经2岁4个月了,继续母乳喂养中:)期间出差过好几次,拿吸奶器吸奶倒掉,回来后又让宝宝拼命吃,就会奶多起来,加油!!
2011/03/03
全部回帖

我宝宝7个多月了,身边也很多人叫我断奶了,说什么夏天不宜断奶(刚好一周岁)要不就超过一岁后断奶了,我就纠结要不要一岁前把奶断了呢!现在我的奶水很少了,白天都喝奶粉,晚上喝母乳。
2011/03/14回复
我女儿过几天才满八个月,可是已经有很多人要我戒奶了,我都不理他们,我虽然不可能喂到两岁,可是我也不想这么早就断了我女儿的食粮,喂着先吧,喂到国庆再说,奶瓶对她来说,只是个可以用来摔的玩具
2011/03/22回复
转载权威资料,加强我们母乳妈妈们的信心。。
部分译文参考自http://kidslead.com/67/protection/
另一阅读材料
母乳中抗体的作用原理 2008-08-03 09:09
人体能产生5种抗体:IgG、IgA、IgM、IgD、IgE。在个体发育过程中,IgM合成最早,在胚胎发育后期就能够合成了。IgG是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的,IgA是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合成的,IgD、IgE开始合成的时间更晚,并且IgD、IgE在Ig中所占比例很小。所以,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主要依靠从母体得到IgG、IgA以获得免疫力。
1. 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IgG
IgG主要是由脾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抗体。IgG能选择性地与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的吞饮泡内,并主动外排到胎儿血液循环中去。IgG通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初乳从母体得到IgA
IgA主要由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产生,其中大部分是由胃肠淋巴样组织所合成,少部分由呼吸道、唾液腺和生殖道粘膜组织合成。哺乳期产妇乳腺组织中含有大量IgA产生细胞,产生的IgA分为两种类型:IgA1和IgA2,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IgA2主要存在于外分泌液中,如初乳、唾液、泪液、胃肠液和支气管分泌液,是粘膜局部免疫的重要因素。IgA在消化道粘膜可以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抑其吸附到易感细胞上,亦可中和相应病毒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产妇可以通过初乳将分泌型的IgA传递给婴儿,在婴儿的消化道粘膜上发挥免疫作用,可以结合饮食中的大量的可溶性抗原,也可以和肠道正常菌群或病原微生物所产生释放的热原性物质结合,防止它们进入血液,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母乳中的抗体主要存在于初乳中,以SIgA为主,占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89.8%。产后第1,2天的乳汁中SIgA的含量分别是正常人血液血清型IgA含量的13.5和5.4倍。SIgA可以抵抗胃肠中的酸碱和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在消化道保持其抗体活性。SIgA能抵抗多种病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感染。另外产后1~2天的初乳也含有较高水平IgM, 其含量达到甚至超过正常人血清水平,但持续时间较短,至产后7天下降至微量。母乳中也含有少量的IgG, 其浓度不到血液浓度的1%,但持续时间较长,能维持到产后6个月。
母乳的免疫学优势
以往对母乳的宣传多从营养学方面介绍较多,而从免疫学角度,从抗感染方面谈得较少。实践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率较人工哺乳婴幼儿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现在,我们就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看母乳有哪些优势。?
一、细胞免疫方面: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经哺乳到达婴幼儿体内可能发挥积极的抗病作用。其中,巨噬细胞可直接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同时它还能分泌释放溶菌酶,这是杀伤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还有中性多核白细胞也能吞噬杀伤细菌。这些细胞可以说是防御机能的重要"卫士"。此外,B淋巴细胞可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种抗体使得病原微生物不易扩散,却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和杀伤,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还有T淋巴细胞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作用下,致敏、激活、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化学信息,活化、调动各种免疫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协同作战,将病原微生物杀伤消灭在局部,从而预防和制止一场"战火" (疾病)的蔓延和扩大,进而提高婴幼儿的抗感染力和机体抵抗力。?
二、体液(分子)免疫方面:婴幼儿的体液免疫发育较晚较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不及**的50%。例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A)是呼吸道与肠道粘膜的保护性抗体,而在婴儿时这种免疫蛋白的供给主要靠母乳来源。这就是人工哺乳的婴儿冬季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容易患婴儿腹泻的道理所在。此外,母乳还含有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菌梅、乳铁蛋白等各种免疫分子。γ-干扰素能干扰病毒的复制(繁殖)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溶菌梅主要是溶解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溶解死亡;乳铁蛋白与细竞争结合细菌生长所需的铁原子,使细胞生长受阻;白细胞介素目前已发现有十多种。正是由于这些细胞因子的存在,综合协同作用,才产生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从而保持机体的免疫均势和顽强的抗病能力。?
三、其他因子:在免疫学的范围之外,母乳中还有些因子,例如B1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粘蛋白等。它们在婴幼儿体内分别起着抑制致病菌的繁殖、降低病毒入侵机会的作用。?
综上所述,母乳不仅仅能供给婴幼儿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还向婴幼儿提供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这是人工喂养无法相比的,因为在人工哺乳中缺少这些免疫因素,另外在加热时,活性物质会遭受破坏。?
看了上面的介绍,会不会有人认为:喂了母乳,孩子就不要再打预防针了。这是误解!打预防针多半是打的茵苗(减毒的活菌或死茵),或是打的疫苗(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也就是说注射的是抗原物质。从机体的免疫应答来说,抗原只是免疫反应的启动因子,必须在免疫细胞的参与下才可能产生整个免疫应答过程。因此,母乳和打预防针是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件事。
部分译文参考自http://kidslead.com/67/protection/
另一阅读材料
母乳中抗体的作用原理 2008-08-03 09:09
人体能产生5种抗体:IgG、IgA、IgM、IgD、IgE。在个体发育过程中,IgM合成最早,在胚胎发育后期就能够合成了。IgG是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的,IgA是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合成的,IgD、IgE开始合成的时间更晚,并且IgD、IgE在Ig中所占比例很小。所以,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主要依靠从母体得到IgG、IgA以获得免疫力。
1. 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IgG
IgG主要是由脾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抗体。IgG能选择性地与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结合,转移到滋养层细胞的吞饮泡内,并主动外排到胎儿血液循环中去。IgG通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初乳从母体得到IgA
IgA主要由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产生,其中大部分是由胃肠淋巴样组织所合成,少部分由呼吸道、唾液腺和生殖道粘膜组织合成。哺乳期产妇乳腺组织中含有大量IgA产生细胞,产生的IgA分为两种类型:IgA1和IgA2,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IgA2主要存在于外分泌液中,如初乳、唾液、泪液、胃肠液和支气管分泌液,是粘膜局部免疫的重要因素。IgA在消化道粘膜可以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抑其吸附到易感细胞上,亦可中和相应病毒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产妇可以通过初乳将分泌型的IgA传递给婴儿,在婴儿的消化道粘膜上发挥免疫作用,可以结合饮食中的大量的可溶性抗原,也可以和肠道正常菌群或病原微生物所产生释放的热原性物质结合,防止它们进入血液,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母乳中的抗体主要存在于初乳中,以SIgA为主,占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89.8%。产后第1,2天的乳汁中SIgA的含量分别是正常人血液血清型IgA含量的13.5和5.4倍。SIgA可以抵抗胃肠中的酸碱和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在消化道保持其抗体活性。SIgA能抵抗多种病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感染。另外产后1~2天的初乳也含有较高水平IgM, 其含量达到甚至超过正常人血清水平,但持续时间较短,至产后7天下降至微量。母乳中也含有少量的IgG, 其浓度不到血液浓度的1%,但持续时间较长,能维持到产后6个月。
母乳的免疫学优势
以往对母乳的宣传多从营养学方面介绍较多,而从免疫学角度,从抗感染方面谈得较少。实践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率较人工哺乳婴幼儿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现在,我们就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看母乳有哪些优势。?
一、细胞免疫方面: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经哺乳到达婴幼儿体内可能发挥积极的抗病作用。其中,巨噬细胞可直接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同时它还能分泌释放溶菌酶,这是杀伤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还有中性多核白细胞也能吞噬杀伤细菌。这些细胞可以说是防御机能的重要"卫士"。此外,B淋巴细胞可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种抗体使得病原微生物不易扩散,却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和杀伤,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还有T淋巴细胞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作用下,致敏、激活、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化学信息,活化、调动各种免疫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协同作战,将病原微生物杀伤消灭在局部,从而预防和制止一场"战火" (疾病)的蔓延和扩大,进而提高婴幼儿的抗感染力和机体抵抗力。?
二、体液(分子)免疫方面:婴幼儿的体液免疫发育较晚较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不及**的50%。例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A)是呼吸道与肠道粘膜的保护性抗体,而在婴儿时这种免疫蛋白的供给主要靠母乳来源。这就是人工哺乳的婴儿冬季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容易患婴儿腹泻的道理所在。此外,母乳还含有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菌梅、乳铁蛋白等各种免疫分子。γ-干扰素能干扰病毒的复制(繁殖)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溶菌梅主要是溶解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溶解死亡;乳铁蛋白与细竞争结合细菌生长所需的铁原子,使细胞生长受阻;白细胞介素目前已发现有十多种。正是由于这些细胞因子的存在,综合协同作用,才产生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从而保持机体的免疫均势和顽强的抗病能力。?
三、其他因子:在免疫学的范围之外,母乳中还有些因子,例如B1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粘蛋白等。它们在婴幼儿体内分别起着抑制致病菌的繁殖、降低病毒入侵机会的作用。?
综上所述,母乳不仅仅能供给婴幼儿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还向婴幼儿提供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这是人工喂养无法相比的,因为在人工哺乳中缺少这些免疫因素,另外在加热时,活性物质会遭受破坏。?
看了上面的介绍,会不会有人认为:喂了母乳,孩子就不要再打预防针了。这是误解!打预防针多半是打的茵苗(减毒的活菌或死茵),或是打的疫苗(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也就是说注射的是抗原物质。从机体的免疫应答来说,抗原只是免疫反应的启动因子,必须在免疫细胞的参与下才可能产生整个免疫应答过程。因此,母乳和打预防针是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件事。
2011/04/08回复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喝三聚氰胺奶粉去吧
2011/04/08回复

LZ妈妈很伟大啊!我想问问你家宝宝几时开始添加辅食呢?我一直烦恼宝宝添加辅食的问题,医生们都说4个月要添加米糊,但是我有同学却劝我6个月才添加,她宝宝也是7个月才添加辅食的
2011/04/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