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刚发现的一颗天价紫皮白色和田玉。报价1亿。
堪称史上最贵的和田玉籽料了
"石之美者,玉也“,浅谈另类投资(和田玉篇)
37939189家庭理财
天然美石凝结了天地的精华,渗入了一种润泽的光芒,让它在众多的石头中脱颖而出。
它的美丽,不仅被中国人所认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亦被其所迷惑。
“温润以则,仁也”,“邻以理者,智也”,“坚而不蹙,义也”,“清而不岁,行也”。 中国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非常适时地根据当时人们的贵玉思想,为玉赋予了十一种优秀品德,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用玉的内涵,将其完全笼罩在一种人文主义的光芒下,洋溢着种高尚的道德感和丰富的伦理精神。 在孔子看来,美丽的玉石,由于上天的恩赐,自然地凝结了与君子美好品德相符合的十一种品德。这些品德,是君子的终身追求和比照、学习的最高境界。
君子比德于玉,玉器已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王权的代表,还是道德高洁的化身。君子均应佩玉以洁身明志,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佩玉之风,亦由此盛行。到了宋代,玉器已经彻底摆脱了贵族专属品身份,大量流入民间,玉器的制作题材也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玉石不再神秘、神圣,而成了一种财富的象征,审美的艺术。
今天,人们仍然愿意在身上佩戴—牧温润的玉饰,代表着—种美好的祈愿。
回溯中国近万年的玉文化史,玉石在中国人心目中,从不是一块仅仅美丽的石头,它已经渗透入了这个民族的血液,把一种文明凝结之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种文化的积淀。
2011/05/24
全部回帖

和田玉听到的多,看到的少,没什么了解;
不过我觉得49楼第一张图片里,两粒籽料都有蜡一样的光泽. 但是看着还是有一点点的杂质.
左边那粒在右边有黄色线状的一条,右边那粒在左侧有些淡淡的黑点点.
卖四五千一粒,好贵呀~
不过我觉得49楼第一张图片里,两粒籽料都有蜡一样的光泽. 但是看着还是有一点点的杂质.
左边那粒在右边有黄色线状的一条,右边那粒在左侧有些淡淡的黑点点.
卖四五千一粒,好贵呀~

2011/07/04回复
偷师来着

2011/07/10回复

天平女女的妈妈:
[图片][图片]这个不知道质地如何呢?
查看原文质地要拿手电照才看得出来,跟翡翠不一样,软玉是越不透明,油脂感越重越润泽越好。
你这两只镯子,从颜色上看,第一只看上去像俄料,第二只看上去像韩料。
你这两只镯子,从颜色上看,第一只看上去像俄料,第二只看上去像韩料。

2011/07/12回复

真正的精品,开价68万,在和田玉里算是非常贵的了。
海派玉雕大师卢志勇亲手雕琢,白玉原籽,料型规整,大小适合把玩,质油润细糯,白度极佳。作品雕琢诸葛孔明,羽扇纶巾,泰然自若,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左侧飞龙,右侧金凤,借用皮色巧雕,人物开脸生动,细节处理的精美,不愧为大师收藏级的精品。
正面欣赏,真正的和田玉**料,特级羊脂白,油脂感极强。

真正的子料皮,色泽色调自然,似乎能看到岁月打磨的沧桑感。

海派玉雕大师卢志勇亲手雕琢,白玉原籽,料型规整,大小适合把玩,质油润细糯,白度极佳。作品雕琢诸葛孔明,羽扇纶巾,泰然自若,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左侧飞龙,右侧金凤,借用皮色巧雕,人物开脸生动,细节处理的精美,不愧为大师收藏级的精品。
正面欣赏,真正的和田玉**料,特级羊脂白,油脂感极强。

真正的子料皮,色泽色调自然,似乎能看到岁月打磨的沧桑感。

2011/07/21回复

眼下的和田玉市场重皮似乎成了流行病,爱皮重过赏玉,甚至一皮遮百丑。只要皮好价就高出一大截,玉质、油性、韧性、密度、硬度、光泽均不以为然。如此爱皮,势必干出“买椟还珠”的傻事。这也催生了造假皮现象成风,假皮造得让人难辨别真伪。许多玉雕大师无不痛心疾首地说:“由于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分辨不清各种玉料产地以及相应的品级,只好单凭皮色来鉴别是否为籽料,最终陷入只沉迷于皮色而忽视了玉料本身材质的收藏盲区。”
玉石收藏者的这种偏好,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销售趋势。由于大部分爱好者只会认皮色和白度,不少人贪图小利,认为多花几千元钱就能购买到所谓高档的“红皮”、“黄皮”等籽料作品,这促使了假皮的泛滥。
和田玉的皮色,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
真正懂和田玉的人,只会把玉的皮色视为美人之衣,恋花之蝶。把和田玉的皮色剥去,内在才是美玉。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之一。因此,和田玉的美主要在自身的“体”上,而不是皮。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玉石收藏者的这种偏好,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销售趋势。由于大部分爱好者只会认皮色和白度,不少人贪图小利,认为多花几千元钱就能购买到所谓高档的“红皮”、“黄皮”等籽料作品,这促使了假皮的泛滥。
和田玉的皮色,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
真正懂和田玉的人,只会把玉的皮色视为美人之衣,恋花之蝶。把和田玉的皮色剥去,内在才是美玉。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之一。因此,和田玉的美主要在自身的“体”上,而不是皮。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1/07/22回复

和田玉有温润细腻的美

2011/08/03回复

交了不少学费,买了不少俄料跟青料

2011/08/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