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相关媒体报道

31767思敏心乐园

穿汉服食粽子 过端午兼学嘢


■有靓衫穿,有粽食,孩子们很开心。


  

  广州一汉服小组组织小朋友学习传统文化

  ■阳光社区记者 任磊斌 文/图

  “这是粽子吗?怎么像块糕?甜的……”孩子们捧着形状、味道各异的粽子,一边吃一边问,虽有疑惑,但吃得兴高采烈。这是上周六广州一个汉服小组举行的粽子课上的情景,孩子们吃得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衣:穿起汉服很好看

  参与活动的是十几个分别来自荔湾、海珠、天河的小学生与他们的家长。来到这个装饰特别的课室后,孩子们先换上汉服,脱鞋,席地而坐,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回到了古代。汉服颜色鲜艳,风格飘逸,大人孩子穿起来都很好看。

  几个环节后,导师李岚拿出很多粽子,开吃了!孩子们的兴致瞬间高昂。海珠区实验小学的二三年级学生下手最快,没几下就剥开了块头最小的云南粽子。“我叫唐梓芊……”一个孩子一边吃粽子一边含糊不清地自我介绍,一边还小心翼翼地把汉服的长袖往后褪。

  食:边吃粽子边上课

  “这是我先生在云南出差带回来的甜粽,用的是红糯米。”李岚老师不忘给孩子们上课。桌子上的一大篮粽子里,不但有云南粽,还有湖北粽、潮汕粽以及来自华东等地的粽子,广东肇庆的裹蒸粽当然也少不了。

  “你们看,这长条形的,是傣族人做的,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很不一样,为什么各地的人都要包粽子呢……”边吃边听历史故事,端午粽子的味道多了几分历史风味。

2011/06/23
全部回帖
盘古脚下的诗意课堂(高年级)
盘古脚下的诗意课堂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花都狮岭的盘古王公园沐浴在一片和煦的春光之中。花都狮岭是传说中南海盘古国的所在地。为了纪念开天辟地的盘古王,如今在当地仍然盛行着“盘古王诞”的庆典。盘古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联结着花都狮岭镇一带民众的血脉情缘源。狮岭冠华小学以盘古文化作为依托提出了“弘扬盘古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课题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传承盘古开天劈地、勇于进取,创新、坚韧、奉献的精神。
       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了公园往日的宁静,冠华小学在公园里正在举办关于盘古文化的体验活动。冠华小学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主题在盘古公园进行实践活动。四年级“名人有约养生湖”:孩子们与名人有一个“奇特”的约会,他们需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抽到的词语塑造出各种名人;五年级“开天辟地盘古韵”难度更高,他们要去体验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种痛苦与艰难;六年级“乾坤浩然盘古魂”,孩子们成了盘古文化使者,他们落落大方地向人们解说盘古的故事和盘古精神,然后根据主题词塑造一个表达盘古精神的城堡。
       这些活动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了诗意教育的意境:在盘古脚下体验盘古精神,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升华人性,在轻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达成无声的育人之效。这个体验活动不只是游戏,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在活动中体验盘古文化关爱、包容、审美、共情、理解和协作的精神,增强盘古后人对于盘古文化的自豪感。
让冠华的同学们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悟吧。
                                                                                                                                                                                                                                                                                           文:汤一鹏  摄影:何红苑

漂亮的女“悟空”

       美丽的湖畔,大理石的圆台成了我们的课堂,老师布置活动的内容以及要求。她说:“每个班抽两个签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然后从班里叫两个同学来扮演这两个角色,看哪个班扮演的最像。”
       我扮演的是孙悟空,因为我平时很喜欢看《西游记》,孙悟空这个人物让我最着迷,心想,我扮演孙悟空绝对不成问题。老师和同学很快得把我装扮成一个孙悟空的形象。我身穿金黄佛袍,头戴金刚箍,手拿金箍棒,模仿着孙悟空的神态、动作和观众见面了。我那生动形象的表演,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哇,好像啊!”我在笑声和赞许声中回到了座位。接着,轮到廖锋扮演李白啦,只见“李白”头戴一顶帽子,手捧着一本书,不时捋捋胡子,大模大样地出现在台前。“太像了,太像了!”好几个观众说。他的精彩表演乐得我们班的同学捧腹大笑,我们表演完了,许多同学都在鼓掌,连校长也说我们演得很好。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四(2)班   张梦琪                 指导老师   杨金莲

走路也“创意”

       可能你会觉得走路没有么难的?在这个活动中走路也是有要求的:每个人都不能相同,,如果有重复的话就要返回队伍重来。走秀游戏开始了,同学们可厉害了,模仿身边的动物和职业或者是自己想怎样过去才有创意,个个都各出奇招。有的同学扮演兔子跳过去,有的同学扮演骑马骑过去。后有一些同学就更厉害了,扮演僵尸跳过去,一边跳绳一边过去,无所不有。不过都不够我们班的李腾伟厉害,因为他是翻着跟斗过去的。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四(1)班   黄流剑                 指导老师   杨燕怡

艰难辛苦的路程

       老师教我们玩了一个游戏,让我们这些盘古王的后代体验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痛苦和难受,相对而比盘古王忍受了一百多万年的痛苦,而我们却是痛苦不超过10分钟。让同学抽签,这些签的花样有很多:失语、双目失明、左脚不能动,双脚不能动、90°驼背……还有一位爱心天使帮助大家。我们承诺要遵守自己抽到的规则,一直走过“青云路”到达圣水池沾到圣水才算成功,而且是10人一小组全部到齐。
       这路途中不知有多辛苦,我抽到的是双目失明,还好我的好友她是失语,她一直扶着我。盘古王山的阶梯多得是数也数不清,每当我前面有障碍物时,她总是会拍拍我,暗示我小心。不过这还是十分辛苦。小组其他的同学也很有体会,大家都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这也是这次活动的意义,让我们懂得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也让我们体会到盘古王的坚持不懈,不放弃,不停止的精神。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五(1)班   郭玉鸿         指导老师   钟秋菊
  

落落大方的“盘古文化使者”

       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就是把有关盘古历史的资料看熟,请出两位同学作为“盘古文化使者“把相关资料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出来,并围绕这个词做解说。我听完后,便二话不说走到资料面前,仔细地看起来。
       老师们问问我们:“谁愿意出来参加这个比赛?”罗绮晴走了出去,我也勇敢地走了出去,我俩开始讨论该怎么去解说......
很快轮到我们班了。我开始解说:“我发言的关键词是‘瑰宝’,这里讲的瑰宝是指盘古神话民俗......” 因为太紧张了,我讲话有点断断续续,幸亏有了同学们那激励的眼神,使我鼓起勇气继续说下去,当我说完的时候,大家都为我鼓起掌来,我感到了一丝安慰。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六(1)班   罗洁怡           指导老师   朱新好

皮革打造的“团结之屋”
       老师布置任务每个班根据抽签拿到的主题,塑造一个雕塑来体现主题。我们班抽到的是“团结”。“20分钟!!开始计时!!”导师一声令下后,我们各班同学便立刻分工合作起来。我们围坐在一起,把所有带来的皮革碎料、盒子都派上了用场。每个人都议论纷纷,认真的思考着,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我们决定从客家围屋的建造入手创作自己的“团结之屋”。经过我们组员的齐心协力,我们是第一个完成创作的,导师还评价我们的作品有文化内涵呢!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六(2)班   叶静渝              指导老师   杨艳玲
2011/06/23回复

盘古脚下是课堂(低年级)


盘古脚下是课堂
——花都狮岭冠华小学“弘扬盘古文化,培养创新精神”课题实践活动

         春日融融,鸟语花香,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浓浓的春意。花都狮岭的盘古王公园却不时地传来孩子们快乐的欢声笑语。原来,狮岭冠华小学在这开展他们学校的“弘扬盘古文化,培养创新精神”课题实践活动。
        狮岭镇是“广东省盘古文化之乡”。学校正在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创作教育:弘扬盘古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实践研究。冠华小学坚持“润泽心灵、弘扬诗韵、传承盘古、追求创新”的指导思想,着力发掘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蕴和生命之根,让孩子们从小接受诗意文化的熏陶,养成一种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毅不拔的求学意志,知书达理的创新精神。这次他们把课室搬到了美丽的盘古公园,在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氛围的盘古公园开展富有诗意的活动,打造绘本文化特色——冠华独特的德育模式,每个年级都根据年龄特点设计了主题活动:一年级主题:爱是什么?让他们感受流淌在诗眼里的春天;二年级主题:寻找七色花,让孩子们制作七色花,感受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三年级主题:在流动的芳草地寻找诗情画意。
瞧,大家玩得多欢畅!
                                                                                                                                                                                                                                                                                               文:汤一鹏 摄影:黄松彬

一年级:“快乐爱满平安桥”。

镜头一、
       汤老师要求我们用手掌来打招呼,大家都有点不习惯,然而在汤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都融入游戏了,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接着,老师变换游戏的规则,要求我们分别用手掌、手臂、膝盖、鼻子、脸蛋,与其他班的小朋友互相打招呼。开始,我们只是按规则去做,在场的老师都来我们一起玩,大家的热情高涨起来了,大家都乐在其中。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一(4)班   王培萱

镜头二、
       在这个活动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一个“手拉手,脚碰脚”的游戏。由于比赛要求我们以班级为单位,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手和脚伸开,但又必须碰到其他同学的手和脚,拉得最长的队伍为胜。于是我拼命地把脚尽量打开,做出一个“劈叉”的姿势,两条腿因为用力张开变得很酸痛,我很想放弃,但一想到要为自己的队伍出力,我就咬住牙关坚持了下来。老师一声哨声宣布比赛结束,我整个人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虽然两条腿还在隐隐作痛,但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为自己班出力了。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一(1)班   郑岚芳

镜头三、
       让我最深刻的就是单脚跳背古诗。我们每班8个同学围成一个圈,工作人员一喊“开始”,每班每个同学就开始围成圈,边单脚跳边背古诗,谁的另一只脚最先落地为输。我们一(1)班的同学最有耐力,到结束了还没有一个同学的脚落地!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一(1)班   钟欣婷
      
  指导老师   梁智华

二年级:“七色花开圣水泉”。

镜头一、
       老师让我们静静地坐在地上,去感受春天,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感受到风轻轻吹过我的脸,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我一样温柔,我还闻到了泥土的香味,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美妙!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二(4)班   李芷茹
指导老师   张凤英

镜头二、
       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非常美丽的花儿,老师让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手上的花朵,我把我的花送给了张老师,祝愿她像花儿一样美丽健康。
       老师还让我们两位“花仙子”穿上汉服,小记者用相机为我们拍下了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二(4)班   李芷茹
指导老师   张凤英

三年级:“诗情画意芳草地”。

镜头一、
       老师让我们八个一起牵着一条绳子,一起去寻找散落在草地各处的黄色小卡片,卡片后面都写着一个字,我们要把收集到的卡片拼成一首诗。游戏开始了,我们牵着绳子,拼命地向有黄色卡片的草地冲去,由于我们每个人走的方向不同,就像拔河一样,谁也不让谁,结果,我们都只能眼怔怔地看着草地上的卡片,谁也拿不到。这时,班长发现问题了,他大声说:“我们不能这样拉,一定要往同一个方向。快!我们都先往左边走。”大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都按照班长说的去做,终于顺利地把卡片收集好了。拼诗的时候,我们总结刚才的教训,分共合作,很快一首完整的诗拼好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丈高,这个活动真有趣啊!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三(1)班   林希雯
指导老师   李丽连

镜头二、
       我们几个同学轮流在同一张纸上,共同创作一幅心中的春天图。他们都不敢第一个画,我大胆地举起手,说:“我先来!”,老师听了,笑着对我说:“你真棒!”虽然我是女孩子,但是,我的胆子并不小。开始画画了,首先,我花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在边飞边唱着歌。时间到了,第二个同学接着画了一颗绿油油的大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一个巨人。下面还画了一大片碧绿碧绿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就像春姑娘睁开了小眼睛。后面的同学,还在画上画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连绵起伏的翠绿的群山,清清的小溪里一只只小蝌蚪正在找妈妈……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三(1)班   林希雯

指导老师   李丽连
2011/06/23回复

      新快报:人小鬼大 300小学生玩转上下九
            日期:[2010-12-14]  版次:[AII01]   版名:[阳光社区]   字体:【




小小讲古仔有板有眼地介绍西关美食。


穿着西关服饰的女学生翩翩起舞。


三年级学生用废旧报纸制作“服装”。


小学生舞起狮来有声有色。


小学生们在上下九手绘地图上写下对西关的寄语。


小朋友们展示变废为宝做成的手工制品。
  

  文昌小学举行“彩绘西关文化丝绸之道”大型活动

  ■阳光社区见习记者 刘仰奇 记者 任磊斌/文 刘仰奇/图 通讯员 李岚

  现在的小孩子真是不简单!昨日,文昌小学与荔湾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联合举办“弘扬亚运精神,彩绘西关文化丝绸之道”大型活动,300多名来自文昌小学的学生用彩纸、旧报纸、丝绸,创作出五个展示西关文化的雕塑场景,同时,他们还上演了童声合唱、精彩“讲古”等精彩活动,“玩转”上下九步行街。

  小学生创意展示西关风貌

  昨日,上下九步行街上童谣声声催得游人醉。在一条由250米长粉红色丝绸铺成的“历史长廊”上,“成长之源”、“上下九溯源之旅”、“锦纶丝话”、“感恩美食”、“状元出巡”五个板块分别表现出和谐、求知、创新、感恩、自信的主题。唱童谣、背《弟子规》、舞龙舞狮、介绍西关美食……学子们在各自的板块上上演特色主题活动,吸引路人纷纷驻足观赏,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在“锦纶丝话”板块前,20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分成四组比拼“手艺”,只见他们利用旧报纸、彩色纸、双面胶创作别具特色的中山装、长褂等传统服饰,八名身穿旧西关服饰的女学生在一旁翩然起舞。

  另一边的“成长之源”上,75名一年级小学生奶声奶气地合唱《龙文》,并伴着旋律用画笔比划起“一弹、一画、一横、一竖”等汉字书法动作。家长们将看台挤了个水泄不通,相机不断对准舞台上可爱的孩子们,“好得意啊!”“创意十足!”

  来到“上下九溯源之旅”,方块上是上下九手绘地图,一串小脚印贯穿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和上九路,串起沿途由硬纸板制作的莲香楼、华林寺、五眼井、锦纶会馆等景点模型,两名身穿白裙的小解说员正为观众生动地讲述上下九上一砖一瓦的历史:“华林寺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学生们纷纷在地图上写下对西关的寄语,如三年级的杨晓禧写道:“我希望上下九的古迹永远保持原样。”

  动手制作感受西关文化

  缩微景点模型、书画作品、手绘地图……应有尽有。此次“彩绘西关文化丝绸之道”大型主题活动几乎成了学生的“创意展”。据了解,活动中展示的道具和表演项目由学生耗时一个星期创作而成,学生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对西关文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黎女士的儿子梁文浩参与了“锦纶丝话”板块的龙舟舞表演,她表示,自己平时就注重对孩子灌输传统文化知识,“家里对每一个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都很重视。”看着儿子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黎女士露出了赞许的神情:“让他熏陶一下西关文化挺好的。”

  “西关的众多景点见证了‘广州千年商都’的发展。学生在表演前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制作模型,然后进行解说和表演,在参与活动中传承了西关的民俗文化,也得到身心的锻炼与成长。”文昌小学的郑校长介绍说。

  ★现场花絮

  小豆丁讲古台风很不错

  在“感恩美食”板块,三名身穿蓝底金点长袍的讲古仔年纪虽小,讲起古来可丝毫不含糊。只见他们轮番上场,有板有眼地介绍起杏仁露、马蹄糕、布拉肠的传统美食,一招一式、一言一语都颇有专业架势,“镇住”了围在身边大大小小上百个观众。

  “你们知道哪里的老婆饼最好吃吗?”自己讲还不过瘾,干脆来个现场互动。“酒店的。”“蛋糕店的。”坐在周围的几十名小学生纷纷抢着发言,只见“讲古仔”狡黠地笑了一笑,故作老成地说:“告诉你吧,××楼的老婆饼最好吃!”

  逗趣的表演立马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市民蔡女士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学生讲古的,坦言好新鲜:“他们还不到10岁,难得的是一点也不怯场,台风很稳!”

  日常废旧物巧手变为宝

  昨日的主题活动,“鬼点子”多多的小学生们还对废旧物品进行再创作,制成防辐射雨衣、纸巾筒、购物袋等手工品,为环保宣传贡献一份力。

  摆在眼前的一个纸巾筒是由六个废旧光盘制作而成的,制作者别出心裁地用心形贴纸封住其中五个光盘中间的圆孔,剩下一个圆孔成为纸巾的抽口,方便又美观。这个造型具有“后现代感”的纸巾筒一露面便把众人的眼球都吸引过去。

  而纸巾筒的制作者、六年级的谭莹露却得意洋洋地向观众展示另外一件作品:由饮料纸皮箱剪裁出来的购物袋,画上两支惟妙惟肖的莲花,再题上“出淤泥而不染”几个字,这个购物袋马上有了一股淡雅的情趣。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废物可以利用,动动手,就成为可爱的小玩意,还可以节约地球资源。经常宣传环保,其实环保就在身边。”谭莹露说。
2011/06/23回复
猜你喜欢

【妈网原创】最近给两个五年级英语80分孩子教语音的感想

端午带娃去了颐和山庄,终于过上一个有端午气氛的端午节,哈哈哈

水晶粽&星冰粽:有颜值,就是与粽(众)不同!

粽子节,传统美食包起来(附上最详细的包粽子手法)

你必须知道的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试听过SK、瑞思、迪士尼三家培训机构,已经报名迪士尼英语,有参加的妈妈一起交流一

热点推荐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希望九月否极泰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迪士尼的一天

荔湾科普嘉年华

2025感动广州优秀教师宣传活动

全身艾熏~

ZDB成了学校的毒瘤

机械公园

周日赶场剧目《何以永恒》表演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