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博物馆免费日,我带上女儿去了一转花都,从柯子岭坐706到花都新华秀全公园下车,先在洪秀全纪念馆看了一下,被洪秀全故居的照片吸引,决定先去参观了洪秀全故居再回来这边,毕竟这边旺一些,有吃午餐的地方。故居在官禄布,是个贫穷的乡村。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们在公园前路直行转左的秀全大道上的新世纪广场公交车坐上21路车,21路车总站就是洪秀全故居官禄布。官禄布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一条穷村庄,流传着童谣“官禄布,官禄布,食粥送薯芋,乌蝇咬粒饭,追到新街渡。”正是农民生活贫苦的写照。洪秀全故居能做到很好的修旧如旧,这点我很欣赏。有一棵神奇的龙眼树,形状奇特,有170多年树龄,是洪秀全青年时期亲手栽种的。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那年,它被雷电从中间劈成两半,当时清军扬言:“谁敢再造反就像这棵树一样被雷劈死。”这棵树非但没有死,反而顽强地长成一棵青龙体态的大树,至今仍满树甜果子。洪秀全故居短片之一:http://www.56.com/u67/v_NjI0MDA1MDQ.html在洪秀全故居里吃了一杯著名的梯面豆腐花,冰冻香滑,在热辣辣的天气里真是件幸福的事。
天王的后宫,妇女的牢笼 太平天国实行一夫多妻制。杨秀清曾在答复美国人的一份外事文书中公开承认:“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天王洪秀全拥有的妻妾则有准确的数字:金田起义后不久15人,一年后至永安,据突围时被俘的天德王洪大泉口供:“洪秀全耽于女色,有36个女人。”后来有所减少,到1864年天京沦陷,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后在口供中说:“我现年十六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八十八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九岁时就给我四个妻子。”天王有88个后妃,已超过了历代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后妃的人数了。 洪秀全还为他的后妃规定了许多奇怪的清规戒律,都要严格遵行。如禁止女子抬头看他,“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均引自《天父诗》) 在《天父诗》里看不到洪秀全在初创拜上帝教时所倡导的“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只有对妇女的绝对权威和压制。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就广为宣扬:“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其实当时根本没有一国来朝,而大兴土木则立即就开始了。 天王府的建设,从太平军进城后第二个月开始。王府是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建十里,四周有三丈高的黄墙环绕的宫殿群。宫墙外面掘有一道深宽各二丈的御沟,沟上有三孔石桥,称五龙桥,供行人进出往来。过桥迎面第一道大门为天朝门,门外悬挂着十余丈的黄绸,上有天王御笔手书五尺大的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
花都宣传洪秀全是花都之子,但找遍在花都购书中心,问了三个以上的书店工作人员,连一本关于洪秀全或太平天国的书都找不出来,说现在没人买这种书呀?在洪秀全故居里面的小卖部,倒是有三本残旧的三流出版社的相关书籍,可惜看不上眼!这真是有点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