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巧,昨晚小朋友因为爸爸单位在捐款,刚好说起捐款的事情。他说:我觉得X老师好像很看重捐钱的数量。。。
原来当年汶川地震时,小朋友在班里捐了200块,零用钱基本清光。当时的班主任X老师让三个捐了200块的把捐款交到学校去。小朋友昨晚说,那时他打算捐300块的(是俺让他留下了余下近100块的零钱),幸好没有那样捐,因为那样一来,老师就可能让他一个人去交捐款了,会很尴尬。
我觉得小朋友捐款,看承受能力而定吧。老师看重额度也可以理解,因为不同班之间还是有些比较的。但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量力而为就好了。。。俺家小朋友因为汶川差不多捐出了全部身家,加上后来再捐款的事由没那么凄惨,一般也就是十块二十的,他都是出自善意,我觉得都没问题,他也丝毫没有不自在。
我给了孩子50块,孩子不高兴地说太少了,谁谁谁都给了多少,谁谁谁被老师表扬了。。。。

我是不是真的给的太少了?其实在学校,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捐款活动,累计捐下来也要不少钱。可恨的是,班主任老师特爱表扬班级里捐得最多的学生,认为他们为班级争光了。所以孩子就希望跟家长要多点钱。。。。。
我不喜欢这样,这不就违背了捐款的本质嘛。想不明白的是,老师为什么要表扬钱最多的学生?钱最多也不一定是最有诚意的,不是吗?怎么办,我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再给多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