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吃 喝 拉 撒 睡 , 没 一 样 做 得 对!我真的错了吗???

12010伊路童行一站式母婴商

吃 喝 拉 撒 睡 , 没一 样 做 得 对

生孩子后, 社交圈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和没有孩子的人失去了共同语言, 而和做父母的人则有着说不完的话, 由此我认识了许多年轻或年老的父母们。中国人古道热肠, 非常愿意将自己的育儿经验传授给新妈妈, 令我获益匪浅, 但更多时候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挨批评。


衣— ——
我给孩子穿的衣服太少。Sam 出生于二月份, 历经三个月天气变化无常的冬春之交, 其间无论冷暖, 都是我们穿多少衣服他也穿多少衣服, 从来不比大人穿得多。再看其他孩子, 无一不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小粽子。
“你给孩子穿这么少, 会把他冻病的!”好心人向我指出。
“他不冷。”我先简简单单地回答一句。
“小孩子怕冷, 不像你大人这么禁冻!”他们觉得我可能不太懂。
“他不冷, 穿多了他热, 出了汗再晾着, 那才会生病呢。”我解释道。

行— ——
我带孩子出来得太频繁。Sam 不到两周, 我就抱着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马上招致批评:
“这么小的孩子就敢带出来? 不怕着凉吗? 吹着风怎么办?”
可是, 不出来, 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见不到阳光,不是更糟糕吗? 有风又怎么了? 自然界总是要刮风的, 如果怕风吹, 就真没有出门的日子了。不吹风就不生病了吗?

住— ——
关于睡觉的话题本书另有篇章详细讨论, 这里要说的是和审美观有关的一件事。
刚把 Sam 抱出家门时, 经常有人上来问, “这孩子头怎么这种形状? 是不是没睡好?”
我这才观察到, 中国孩子的脑袋都是扁的。大家告诉我是故意睡成这个样子的, 因为觉得扁脑袋好看。Sam 的头是圆的, 因为我们觉得圆脑袋比扁脑袋好看。后来听一位十来年前做妈妈的朋友说, 她也喜欢圆脑袋, 就没把儿子的头睡扁。为此她挨了不少说, 大家都觉得他儿子的“问号”脑袋不好看。十年后, 她看到 Sam, 终于找到了一个知音。


食— ——
我的喂养方式经常遭到非议。我渐渐发现, 人们往往按照奶粉喂养的标准来评判母乳喂养。
Sam 从生下来就吃我的奶, 一直到五个半月, 完全母乳喂养, 没有添加过任何东西。
这期间不断有人问我: “补钙没有?该加果汁了吧?”等等,
我一律告知“没有, 也用不着。 ”
最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连水都不给他喝, 为此我又听到不少忠告。我先回答一句: “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喂水。 ”
忠告者接着质问: “让你一天到晚喝奶不喝水, 你受得了吗?”
原来他们只知道吃奶粉的孩子要喝水, 却不了解母乳的神奇之处: 母乳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而分泌的, 与奶粉恰恰相反, 它的稀浓度在每一餐并不是从头到尾都一样的。在孩子开始吸吮的时候, 流出来的奶像水一样稀薄, 这是给孩子解渴并满足他吸吮要求的奶, 称做前奶。孩子越吃奶越浓, 脂肪含量越高, 直到最后吃饱为止, 谓之后奶。而且在夏天, 母乳会自动变稀, 以满足天热孩子口渴的需要。国际母乳会推荐妈妈们不要喂水, 不是因为水本身有什么不好, 而是如果新生儿用奶瓶喝水, 容易引起“乳头错觉” , 并且由于减少对乳头的吸吮, 进而破坏母乳喂养的和谐。
至于给孩子过早添加果汁, 不仅无益, 反而有害。尤其许多父母热衷于给孩子加橙汁橘子汁, 这些柑橘属果类最容易引起过敏症, 果汁中的果糖和矿物质也会增加孩子的肾负荷。
一个问得最多的问题是: “这孩子隔多久吃一次奶? 一天吃几顿?”
我经常回答不上来, 因为母乳是按需喂养, 孩子饿了就吃。Sam刚出生时隔四五个小时喂一次, 后来频率有所变化, 我也没刻意去记录。
“那怎么行? 一定要培养他的规律性, 四个小时吃一次!”
又来了, 又是吃奶粉的经验。母乳较之奶粉更易消化, 吃母乳的孩子比吃奶粉的孩子吃的次数要多一些。每一个孩子的胃口和消化能力都不一样, 每一个妈妈的母乳都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需要而分泌, 婴儿自知饥饱, 饿了就吃, 饱了就停, 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然而奶粉是人工配置, 成分、浓度千篇一律, 不能根据个体婴儿的需求而变化, 兼之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皆高于母乳, 不易消化, 所以只能人为地定时定量喂养。这也就是为什么奶粉喂养的孩子容易过胖或过瘦, 而母乳喂养的孩子没有超重或营养不足的担忧。《母乳喂养的女性艺术》里引用了这样一位母亲的著名格言: “成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个女人女性气质的自然表现。她不需要计算给孩子喂奶的次数, 就像她不需要计算亲吻孩子的次数一样。”

拉撒—— —
Sam 从出生就戴一次性纸尿裤。新生儿本来就屎尿频繁,Sam 更是个能吃能拉的小人儿, 一天下来要用掉十几块尿裤。这还不算在换尿裤换衣服过程中我们一不留神他一不经意拉撒在床上的次数, 反正每天都有一堆要洗的衣服、垫子、床单、被褥。我常常暗自感叹, 没有一次性纸尿裤、没有防水床垫、特别是没有全自动洗衣机的年代, 双职工的父母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有一天我去采购纸尿裤, 看到商店里棉制尿布的说明书, 上称纸尿裤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浪费钱财。我本来就是个环境保护爱好者, 一下子感到无比内疚, 一口气买了十几块棉尿布。回家后上楼去向溶溶热情推广, 说得溶溶热血沸腾, 也要冲出家门进行爱国环保运动, 被她母亲制止。
老太太说, “先看看小巫能否坚持下来再说。 ”
溶溶妈一定有未卜先知术。棉制尿布只用了不到一周, 我的环保计划就破产了。洗不过来! 实在洗不过来! Sam 每天拉十来泡屎, 有时一连拉脏三四块尿布。他的大便油性大, 留在尿布上的黄色很难搓掉, 尿布一脏就得马上洗, 搁置久了更洗不干净。我和佟阿姨一天到晚不用干别的, 就呆在卫生间搓尿布吧。于是改为夜间使用棉制尿布, 让孩子皮肤好受些。白天仍用一次性纸尿裤。
说出这个烦恼, 立刻有人惊诧:
“你们不给他把屎把尿啊?”
我也诧异: 这么小的孩子, 对自己的排泄器官毫无控制, 怎么把他?
对之: “训练他啊!”怎么训练?
“我们家孩子从月子里就开始把, 到五个月就规律了, 一把就有。 ”五个月的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排泄肌肉? 可能吗? 规律排便? 连成年人都不容易做到, 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
所谓“识把”, 不过是训练大人能够揣摩出孩子什么时候该拉该撒而已。
儿童一般要到**有意识地忍受排泄器官的压力, 才从生理和心理上准备好接受如厕训练。有一位妈妈说她一岁半的孩子会清楚地告诉她他要“泡泡” , 但说完就拉撒在裤子里, 可见他的肌肉控制力尚未发育成熟。
就此问题我曾经询问过许多给孩子把便的父母, 无一例外, 这些孩子真正做到自主控制排便的年龄都在两岁左右。
西方流行的观点是, 过早逼迫孩子规律排泄, 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造成逆反情绪, 甚至遗留长期身心问题。
在我看来, 不给孩子戴尿片, 大人要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担心他什么时候拉撒, 要么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盥洗被孩子弄脏的衣物被褥, 还如何与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交流?说的不好听点, 这就叫做顾了屁股, 顾不了脑袋。
相比之下, 是屁股重要, 还是脑袋重要?
再说这把, 要是把的时候孩子不愿意怎么办? 要是没把的时候他拉了撒了怎么办?忠告者一定认为我的脑袋是木头刻出来的:
“打呗! 把他时他打挺你就揍他屁股; 他要是尿床了你也搧他两下。他一疼一怕就明白了!”
多么残酷的训练啊! 我可不忍心。再说, 这样的惩罚必定会导致孩子心理问题。也许一时方便了父母, 从长远来看, 却害惨了孩子。

与把屎把尿相联的是穿开裆裤。院子里的孩子大都穿开裆裤, 有尿就撒到花坛里, 甚至甬道上。好端端的花园变成孩子们的公共厕所, 也等于教孩子从小不爱护公共设施。这么损人利己的事情, 我们不愿做。开裆裤既不卫生亦不雅观, 我们也不愿给孩子穿。
另外, 八九个月大的小男孩, 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官发生兴趣, 喜欢玩弄它。这不是什么坏毛病, 所有的男孩都爱玩儿小鸡鸡, 因为那个东西就长在那儿, 感觉也很灵敏, 因此孩子觉得新鲜好奇好玩儿, 不由自主地去触摸它。当家长的一定不能批评指责孩子, 更不能打孩子的手或斥骂他, 让他觉得那是一件坏事。防止孩子玩弄生殖器官的办法一是用玩具分散他对自己身体的注意力, 二是不给他机会接触到生殖器。

为此, 只有继续穿着纸尿裤。

分享自小巫的《让孩子做主》

2011/11/08
猜你喜欢

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要强迫一条鱼去爬树

为了孩子今天又和老婆大吵

吐槽下,二年半独带双胞胎的一些酸甜苦辣

婆婆没给我带过孩子,现在说要和我同住,我想拒绝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转贴)在美国看洋媳妇如何教育孩子 不吃饭就饿着

热点推荐

京东洗鞋服务还不错 只用4日似换新鞋!

街边买香蕉被呃称 还是网购靠谱

广州自驾海南 徐闻过港十分丝滑

人均300的顺德菜 排队王饭点还要等位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珠江新城肩颈按摩 这间店好优秀

藏在海口巷子里的餐厅 服务很好

亚洲第一高喷泉 直冲云霄的视觉盛宴

西施故里木渎古镇 园林泛舟江南烟雨

用芥菜做酸菜失败 究竟是那一步错了

完美复刻 萨利亚的番茄肉酱焗饭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