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帮儿子转校?
572525家有小学生
一,B的家长我领教过,父亲很野蛮,很不讲理,也不懂教育,听班主任说他动不动打儿子,母亲说“我们经常打他,可以没有用,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样他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小孩带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会过问,不管他是拿别人的还是用钱买的;
二,对于老师的态度: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让小孩把东西带到学校去,结果被抢了,尽管小孩没有在第一时间想老师报告,但后来的电话,老师应该知道的,本来可以很快很好的处理的,理由:B擅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是完全不对的;此外,如果应老师的要求把东西带到学校去,却被“厉害的”同学拿走要不会来,以后谁还会轻易地把东西带到学校去。
三,最纠结的是:听老师说B全年级的“头号人物”经常搞别人,我儿子也被他欺负过,很多时候是无缘无故的去打人,他们的老师都说他是个坏小孩,受过学校的处罚,也被要求呆在家里1天不让到学校去。不幸的事,最开始因为我们工作的原因不能及时接回儿子,常常只留下我儿子和他和另外2个在老师眼里也是调皮的小孩,因此他们几个常在一起玩。我儿子是个比较担小,比较单纯,比较老实的人,不会去惹别人,但较被动,谁找他就跟谁玩,不会主动去找人玩。老师也常叫儿子不要跟他们玩,我们也是跟他说不要叫这样的朋友。可是他还是会跟他们玩着一起,又经常被他们欺负。心里真气,这么没用的儿子。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帮他转校,改变环境,学习的环境,重新选择朋友的环境。有必要吗?我纠结着.......
2011/12/14
全部回帖
这位妈妈,我建议你应该在教育方法方面去看一些书,世事总会有两面的,关键是你以哪方面为出发点。假如就你孩子这事去处理,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去想:孩子和老师,家长和老师,家长之间
1,叫孩子把这事告诉老师,我比较认同,教会孩子学会在学校遇到困难找老师处理,也让孩子和老师有沟通的机会,我曾发现有个别孩子连上课要尿尿都不敢举手告诉老师。
2.孩子和老师通完电话后应该到你和老师沟通几句,大概表达一下这是件小事,旨在告诉老师而已,老师听起来就不会感觉你在向他告状说他工作不到位之类的感觉.PS.老师得罪不起啊
3.如果老师还没处理,你再次致电老师,只会徒曾老师的厌恶感,那么应该是你和B的妈妈沟通一下,告诉他有这么回事,也强调这是小事,只想让他知晓这事而已(口上说是这么说,其实也就是告状)
如果不归还,那也就算了,然而自己应该如何协助孩子处理呢?我觉得如果B是值得和自己孩子交朋友,那我会告诉自己孩子B很喜欢那副棋子,当朋友之间送礼物,答应再买一副给孩子,如果希望自己孩子远离B,那就借此叫自己孩子不要和他做朋友咯,不然B以后也会拿走孩子东西的
个人愚见,主要是教会孩子学会大度
1,叫孩子把这事告诉老师,我比较认同,教会孩子学会在学校遇到困难找老师处理,也让孩子和老师有沟通的机会,我曾发现有个别孩子连上课要尿尿都不敢举手告诉老师。
2.孩子和老师通完电话后应该到你和老师沟通几句,大概表达一下这是件小事,旨在告诉老师而已,老师听起来就不会感觉你在向他告状说他工作不到位之类的感觉.PS.老师得罪不起啊
3.如果老师还没处理,你再次致电老师,只会徒曾老师的厌恶感,那么应该是你和B的妈妈沟通一下,告诉他有这么回事,也强调这是小事,只想让他知晓这事而已(口上说是这么说,其实也就是告状)
如果不归还,那也就算了,然而自己应该如何协助孩子处理呢?我觉得如果B是值得和自己孩子交朋友,那我会告诉自己孩子B很喜欢那副棋子,当朋友之间送礼物,答应再买一副给孩子,如果希望自己孩子远离B,那就借此叫自己孩子不要和他做朋友咯,不然B以后也会拿走孩子东西的
个人愚见,主要是教会孩子学会大度
2011/12/14回复

gzmyteachers:
这位妈妈,我建议你应该在教育方法方面去看一些书,世事总会有两面的,关键是你以哪方面为出发点。假如就你孩子这事去处理,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去想:孩子和老师,家长和老师,家长之间1,叫孩子把这事告诉老师,我比较认同,教会孩子学会在学校遇到困难找老师处理,也让孩子和老师有沟通的机会,我曾发现有个别孩子连上课要尿尿都不敢举手告诉老师。2.孩子和老师通完电话后应该到你和老师沟通几句,大概表达一下这是件小事,旨在告诉老师而已,老师听起来就不会感觉你在向他告状说他工作不到位之类的感觉.PS.老师得罪不起啊3.如果老师还没处理,你再次致电老师,只会徒曾老师的厌恶感,那么应该是你和B的妈妈沟通一下,告诉他有这么回事,也强调这是小事,只想让他知晓这事而已(口上说是这么说,其实也就是告状)如果不归还,那也就算了,然而自己应该如何协助孩子处理呢?我觉得如果B是值得和自己孩子交朋友,那我会告诉自己孩子B很喜欢那副棋子,当朋友之间送礼物,答应再买一副给孩子,如果希望自己孩子远离B,那就借此叫自己孩子不要和他做朋友咯,不然B以后也会拿走孩子东西的个人愚见,主要是教会孩子学会大度
查看原文谢谢您的关注。分析的很是,鼓励儿子给老师打电话后我也和老师再聊了一些关于儿子的学习等。也经常教导小孩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如果你的朋友只想着自己而不考虑别人,甚至老欺负你,就不要交这样的朋友了,可是小孩思想比较单纯的,总是领会不了这些。
2011/12/14回复

carol-li:
成长必经之路,常听儿子学校的生活,然后出谋划策的帮忙解决一些问题比较实际哦
查看原文是啊,很多时候也这么想,儿子是那种暂且说很大度,别人欺负了他他很少告诉老师或我们,有时候问他,他都支支吾吾的,似乎忘记了想不起了。大度是福,想想上学时自己也被同学欺负过或看到过同学被人欺负,似乎没什么。可连老师都说我儿子确实老受欺负,心有不忍啊。
2011/12/14回复
说实话,有时候老师的工作也有不到位的时候,毕竟面对的是整个班的小朋友,学校还有很多非教学任务去完成,做家长的也要懂得去衡量,否则惹恼老师了,受罪的是自家孩子。
有时候处理问题我都是分两条思路去考虑,一条从孩子角度去思考如何教导孩子去处理才会对孩子好,另一条从家长自身去思考身为家长如何处理才会对孩子好。
仅个人观点,不知道这样合适否
有时候处理问题我都是分两条思路去考虑,一条从孩子角度去思考如何教导孩子去处理才会对孩子好,另一条从家长自身去思考身为家长如何处理才会对孩子好。
仅个人观点,不知道这样合适否
2011/12/14回复

datetree:
但是换个地方也很容易碰到这样的事情吧。来广州以后我儿子也碰到类似的事情了。在广妈网看看,好像这种事还蛮普遍的。本来我一开始也很恨呀,后来想想,也算是个锻炼儿子的机会吧。我每天都会跟儿子交流下学校发生的事情,然后给他出谋划策,教他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我觉得楼主也可以这么做。毕竟到目前为止,都是些小事情。至于说放学后因为接的晚,造成孩子只能跟两个老师眼里很皮的小孩玩,还被他们欺负,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未必有你想象的严重,我自己小时候的好朋友也是成绩排倒数的同学,也没影响我一路读重点学校。不知道你所说的调皮是单纯的调皮,还是比较严重的行径恶劣,我觉得男孩子调皮捣蛋不是什么大问题,欺负你儿子了,你也可以教你儿子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给他出几个实用的招。但是如果有偷抢之类的情形就必须要隔离了,你可以花点钱雇个人来帮你接孩子啊!可以问问同班同学的家长里面有没有老人肯,或者有些老师也愿意提供这样的服务赚点外快还帮辅导功课。
查看原文我们也是从外省来到广州的,但小孩中班就开始在这里读了,现在也是读的公立学校。我自己 觉得外地人在广州混得不容易了,首先就是语言关过不了,不会粤语,也听不懂粤语,其他的一些方面也是一个适应过程。然后两人都忙于拼命,在广州没有钱真是难上加难,尽管现在工作基本安定下来,房子也买了,精力侧重于花在小孩身上。工作、生活、家庭全要自己关顾,有时候在小孩身上的精力就不够,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坚持,不断强化。觉得自己对小孩提出的一些要求,落实不够。
2011/12/14回复

跟我女儿的情况一样,不过我女儿还小,有时候我也搞不清楚到底别人是恶意的还是无意的。但女儿总是无所谓,我也做不出太出面的事情也就作罢了。现在的老师真的什么都不管的,说了也没用,教育女儿凶点也不知道怎么教育。
但我还是考虑必要时候换校,因为女儿太纯了,有时候给人欺负了也不知道。还是需要一个好点的环境,也不想她把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化了。
但我还是考虑必要时候换校,因为女儿太纯了,有时候给人欺负了也不知道。还是需要一个好点的环境,也不想她把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化了。
2011/12/15回复

哈哈,我哥的小孩和你的小孩遇到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基本上每天回来都会有问题,我嫂子那个急的呀,可是拿他自己儿子什么办法都没有。其实慢慢分析和小孩的性格还是有关系。和平时的教育也有关系。但是转校是肯定解决不了问题的。转了学校还是会有相同问题出现。
个人觉得改变自己小孩的性格更为重要。因为改变不了他人只有去适应,那学会不同的方法适应更为重要。我哥的小孩就是太懦弱,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的是他父母很多事情包办了,搞的小孩没有主见性,在同伴玩的时候就没有主动和主导性。总是听着同伴的指挥。因为在家也是听父母的指挥习惯了。因为是只有一个小孩平时在家比较孤单,一碰到有同伴玩就很高兴自然就一起玩了,父母在家教的不要和哪些同学玩的话早就不记得了。所以这个问题是要深思和实践中改进
个人觉得改变自己小孩的性格更为重要。因为改变不了他人只有去适应,那学会不同的方法适应更为重要。我哥的小孩就是太懦弱,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的是他父母很多事情包办了,搞的小孩没有主见性,在同伴玩的时候就没有主动和主导性。总是听着同伴的指挥。因为在家也是听父母的指挥习惯了。因为是只有一个小孩平时在家比较孤单,一碰到有同伴玩就很高兴自然就一起玩了,父母在家教的不要和哪些同学玩的话早就不记得了。所以这个问题是要深思和实践中改进
2011/12/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