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我的右脑(闪卡)经验分享--实践总结! 只是写给闪卡妈妈们!

1201752幼儿园早教

         我不常上妈妈网,偶尔上来会发现很多关于右脑教育、关于杜曼、七田真教育负面的文章,看到这些文章后,心中充满了感慨!实施右脑教育本来就补容易,在过程中还有这么多的阻力,更会加深大家的疑惑。作为一个7岁女儿的妈妈,也作为从女儿1.8岁开始右脑实践的人,我想我还是对右脑教育有着比较充分的了解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感受!个人是很赞同杜曼和七田真的右脑教育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了,到底河水深不深,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啊!要知道,80%的人因为看到才相信,20%的人因为相信才看得到!右脑的妈妈们应该是属于后一种的啊!

    暂且不去探讨这些人写这些文章、转发这些文章的动机,我就希望尽快将我的感受告诉正在进行右脑闪卡教育、或者正在犹豫中、还有已经抵触右脑教育的妈妈们,大家对右脑教育其实存在太多的误解,在家开始右脑闪卡的家庭会遇到很多的关卡、疑惑。将我5年多来的右脑闪卡经验和大家分享,以借鉴,希望能够化解一下大家对右脑的误解!(待续)
2011/12/14
全部回帖
珊珊520珊珊520沙发
楼主坚持哦,关注着贴子~
2011/12/20回复
珊珊520:
楼主坚持哦,关注着贴子~
查看原文
12月26日更新啦!

         嗨,各位妈妈久等了,这些天女儿放假了,忽然就多了很多事情,没时间写,今天继续!
        带着困惑,也怀着希望,我又将七田真《如何培养儿童右脑》、《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的书籍拿出来看,在我的记忆力里,这两本书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只要我遇到了问题,或懈怠的时候,我总会拿出七田真的这两本书来看,一是想从中寻找到系统、科学的方法,二是用书上的例子激励自己,从中找到继续坚持为女儿实施右脑学习的力量。每次看完书,我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并且生出强烈的紧迫感!而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那次看书的重大收获是:一定不要着急,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看书的同时,我还去浏览了美国格林杜曼和七田真的网站,但书上和网站上都只有概念性的内容、或不系统的方法,实际操作中是很难执行的,往往做了开始就不知如何继续进行下去了,而且无论书上和网站上都没有提到宝宝不看卡的问题。于是分别给格林杜曼和七田真早教中心写了信,列出了我遇到的一些问题:

1、孩子一岁6个多月,系统看卡有两个多月,目前不爱看卡;

2、除了看闪卡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3200多张卡片看完后下步如何培训?

很快,就收到了回复,记得格林杜曼中心希望我们制作杜曼书,就是自己制作故事书,让宝宝读。并说点卡对于六个月以后的宝宝作用不大,主要是针对6个月专注力很强的宝宝的,若不看卡了就暂停,过段时间再试试。除了闪卡可以开始大量阅读,每天读书5-10本。不看卡的原因可能是宝宝全部都认识了,所以没有兴趣了,要赶快换卡了!对啊!宝宝好多卡片不是都认识了吗?也许是这个原因啊!记得七田真中心的回复让人有些意外,具体怎么说的也忘记了,只记得他们告诉我在右脑课堂上有大量的冥想暗示的环节,通过这些训练能让宝宝很快地安静下来,并希望我开始为宝宝进行控制力训练。对啊!我真的觉得他们两家机构说的都有道理,于是开始自己为女儿制作卡片。然而,卡片和书好做,但控制力训练可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因为没有具体的方法,所以小家伙根本不吃这一套,依然四处乱窜。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我向一位在和我一起在福建学习一位早教中心的老师请教如上的问题,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谈话却改变了我的右脑实践进程。

先到这里吧,很高兴能在这里帮助到在家闪卡的JMM!圣诞快乐哦!

2011/12/26回复
呵呵,继续看帖。书绫妈妈厉害!闪卡教育就是要求家里人的强烈配合!
2011/12/26回复
书绫妈妈:
可以说,右脑教育在最初开始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但一旦逾越过各种障碍,你得到的将会是比想象的要多得多的惊喜。写出感受的原因是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遇到困惑的右脑家庭,让大家早日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幸福。回想我的这五年其实也不容易,家庭内部的教育方向不一致是我们家在实施右脑教育时遇到的的最大障碍。04年9月女儿刚出生时,我还不太了解右脑教育,她6个月大时,一本七田真的《如何培养右脑儿童》的书让我如获至宝,非常认同他的早教观点。并非常认真的在家执行。所以我很早就给她读故事、听音乐,认字,也从来没有给她看过电视,但孩子的爸爸却不置可否,也不配合,最主要的是看电视这一点,不过好在女儿当时阿姨非常配合,给我减轻了不少的阻力。后来在女儿8个月时候开始寻找早教中心,先后去了金宝贝、东方爱婴、亲亲袋鼠、爱尔贝试听,但那时候广州还没有右脑教育,最终选择在广州东站附近的亲亲袋鼠,因为离家近。然而,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尽管我十分努力地坚持七田真的一些方法,但随着她越来越大,我就越觉得不知道如何教她了,在家她变得不爱学习,上早教课也不像以前那么专心了,直到女儿1.8岁时,我们四处寻有闪卡训练的早教中心,才开始在正规的右脑课程。
查看原文
   楼主是个托还是数学很不好

     “04年9月女儿刚出生时……后来在女儿8个月时候开始寻找早教中心,先后去了金宝贝、东方爱婴、亲亲袋鼠、爱尔贝试听,最终选择在广州东站附近的亲亲袋鼠,因为离家近。然而,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直到女儿1.8岁时……”
      你女儿8个月05年5月,你们就去了“广州东站附近的亲亲袋鼠”一年之后也就是06年5月
      提醒楼主,亲亲袋鼠是09年底才进广州的,离东站也不是很近。05年你们去的广州亲亲袋鼠是地球上的亲亲袋鼠吗?
2011/12/26回复
严重怀疑楼主是托
2011/12/26回复
/tyJane:
严重怀疑楼主是托
查看原文
呵呵呵!谢谢你对我的文章的关注,我都说过我的数学不好的!时间过去那么久,回忆起来确实是费劲!谢谢指正!

你们应该是做早教的吧!亲亲袋鼠?那更应该知道亲亲袋鼠是何时进的广州啊!现在小区里的装修还在呢?女儿确实是上过,没什么好隐瞒和杜撰的。她上早教的大概时间就是如此!其实,我写文章的目的不是想说亲亲袋鼠的不好,只是要说我的对右脑的实践,希望没有影响到你们!那时的亲亲袋鼠是我们小区的一个妈妈做的,也是为了孩子,但后来上到最后只剩我女儿在坚持,就在广州东站附近的天誉花园里,,有机会可以到天誉花园里来看啊!小区里的妈妈们都还是知道的!
不常写文章,请给我多鼓励!都是为了妈妈们能够更多地认识右脑,你们做早教的也是为了孩子对吗?关于右脑的实践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指正!的确不是专业的托,只是个用心的妈妈而已!
2011/12/27回复
sdxjobsdxjob8楼
[转]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小巫
最近得到一个机会,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三个朋友一起观看了一场超常记忆、杜曼闪卡、识字卡和珠心算的示范表演,不能不说大开眼界。
  
虽然以前听说过这些手法,却也没有真正见识到它们的“成果”,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它们都打着“智力开发”的旗号。观看完表演后,我恍然大悟——其实这些活动,并非在开发儿童的智力 。那些过目不忘(国旗)、挑选点卡、识字、珠心算,并不是真正的智力活动,只是在利用人类儿童时期的某些特性,进行哗众取宠的表演,让家长赚取一些虚荣心。它们没有任何长效的益处,反而会损伤孩子的正常发展。
  
在场的尹建莉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 “闪卡不是什么教育工具,而是商品!它不仅开发不了儿童智力,反而会损害孩子。” 事后我们私下交流,她告诉我,她一眼就看出来闪卡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儿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也认识100来个国家的国旗,这是他当时痴迷的事情,我们并没有拿它当回事儿。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本事”,但是它不能持久,长大一些后就都忘记了。只是有一些家长误以为孩子这种远远胜于成年人的记忆力,是智力超群的证明。
  
然而,记忆力远远不是衡量一个人智力的重要因素。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对于一个人的智力来说,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在过去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用记忆储存知识是必要的,所以人们会看重记忆力。但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把脑力当作储存卡或者记忆棒那样去使用了。
  
儿童(也是人类)真正的智力活动在于探索、体验、观察、发现、联想、反复的试验(尝试-失败-再尝试)、思考、分析、推理、想象和创造,也就是说,儿童每天进行的正常活动,尤其是自由玩耍和料理生活,已经是在进行智力开发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儿童的亲身体验对其认知的重要性。
  
虽然我反对过早开发智力,但我那天看到的,却并不是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所谓的超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动物本能的条件反射。如果有人真正去开发,其显示的结果绝不会是什么超强的记忆力,而应该是这个孩子对问题有独特的思考,有独创的解决方式,有创新的发明,有与众不同的创造。
  
换句话说, 智力活动意味着独树一帜的思考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背诵和记忆
  
我所敬仰的北大学长薛涌先生的确在实践真正意义上的过早开发智力。薛师兄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同,只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不是很认可他的一些做法。在我看来,他对女儿的智力开发,有些过火。比如,他跟女儿讨论社会问题,孩子经过搜罗信息、研究、辩证和分析,得出独特的结论来,这倒符合智力开发的原则,但却对孩子造成不符合其年龄段的“唤醒”。至少值得称赞的是,薛涌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张光盘,刻录一些僵硬的数据让孩子机械地重复出来,而是秉承常青藤传统,充分发展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天演示的现场,一些闪卡从业人士声称这是在开发儿童的右脑。然而,据我所知,所谓的右脑开发,已经有科学家证明其是伪科学,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早已指出了这一点(请参阅韦钰院士的博客 http://blog.**/weiyu
  
更何况,此“右脑”非彼右脑也!我们平常所说的右脑,是指皮层的右脑,也就是进化后的高级脑。而闪卡开发的,则是儿童的“原始脑”或曰“动物脑”。人类脑的发育,是有顺序的,相比有待成熟的高级脑皮层,儿童的“原始脑”更加发达。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需要去“开发”什么,无论左侧还是右侧、原始还是高级部位,脑需要均衡的发展,刻意而偏颇地开发某一边,会使整个脑的发展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整个人的发展失去和谐。任何被人为过度开发的部位,会侵占脑的其他部位的发展空间,并带来灾难性后果。如果我们想利用孩子脑部发育的特性,就应该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美好的事物,故事、运动、艺术、音乐、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等,让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美。

儿童是通过运动学习的

  
闪卡和识字卡从业人士说,儿童的学习是通过视觉进行的,这恐怕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 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运动进行的在生命的头几年,思维与运动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孩子在活动的时候,脑子才进行工作。静止的状态下,脑子也不动了。上个月我在给一家儿童健身俱乐部演讲的时候,调侃式地说“不运动的孩子跟植物人相差无几。” 其实不仅是儿童,就连成年人,最佳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坐在那里看书听讲,而是动手去做 运动佐助思考 ,远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就熟知这一点,现代的脑科学研究更无数次验证了它。



顺便说,你要做什么重大决定,最好别傻坐着苦想,而是出去走一走,而且,倒着走更好,令人头脑更清醒。
  
儿童首先发展的,不是视觉,而是触觉,是身体的感觉。大家都着急让孩子的脑尽快建立起神经网络,生怕错过某个敏感期。实际上,儿童发展规律决定其首先建立的是肌肉神经传导,把身体的感觉传递给脑,形成网络链接,并逐渐获得至关重要的本体感(proprioception,这是自我感的生理来源)。儿童在学龄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掌握自己的身体。掌握了身体,才能够发展智力,这也是现代脑科学早已经证明的事实。大部分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在身体感觉和平衡方面有问题。要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首先要他们先进行一系列的身体运动,发展他们的生命感、运动感和平衡感。通过运动,身体将全方位的感官感觉传递给脑,儿童逐渐形成图像思维。学龄前的儿童,图像思维正在发展,并不成熟,直到学龄期,才有真正的图像/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的萌发则更晚,要等到12~14岁期间。因此,让学龄前的儿童进行抽象思维,则是在透支他们的生命。
  
至于珠心算,孩子走了一条捷径,好像具备超常的计算能力。其实,真正的数学能力是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的。简便地“算”,孩子并不理解数理关系和逻辑,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那天现场演示的四岁女孩,仅仅算出一道题,第二道题,出题老师耐心地述说了三遍,她还是算不出来。如果这就是每天演练、每周两次课、每课一个半小时的成果的话,那么还是把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交还给她本应该进行的活动吧:用身体和感官感知自己和世界,保持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动力和激情。这个小姑娘,呈现的不是一个四岁儿童所应该具备的正常状态,而是像一个小木偶一样等待成年人的摆布,我们几个人在一旁看得心酸。
  
所以可见,闪卡之类的把戏,并不能真正发展儿童的智力。它们其实把儿童的脑力活动(而且是很狭窄的活动)与其感官体验割裂开,也就是把孩子与他自己的感受割裂开,孩子无法与真正的自我建立联系,这是很可怕的。孩子处于成年人的控制之下,被动地接受刺激和灌输,并不能形成自己的内在知识。说得不客气些,孩子像是受训的动物一样,个体的生命没有得到尊重和发展。这样的孩子,在发展自我方面会遇到空前的障碍,也会造成一系列的身心问题。
  
还有给孩子进行早期识字训练的家长,声称5岁的孩子在一天之内可以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我不知道有哪本10万字的书是适合5岁儿童阅读的?如果是成年人的书,孩子无法理解阅读内容,也只不过是往她的脑袋里塞了一堆乱码而已,即便懵懵懂懂地懂得一些,提前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呢?
  
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因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幼小孩子通过某些强化训练表现“超常”,只不过给家长炫耀的资本而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而言,有百弊而无一利。我们那天看着被展示的孩子,心里都感到十分沉痛。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他们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要珍惜要善待。
2011/12/27回复
我们也在纠结中,不知道闪卡的效果是不是真的好,而且收费也不便宜啊
2011/12/27回复
学习,好妈妈一个
2011/12/27回复
sdxjob:
最近得到一个机会,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三个朋友一起观看了一场超常记忆、杜曼闪卡、识字卡和珠心算的示范表演,不能不说大开眼界。   虽然以前听说过这些手法,却也没有真正见识到它们的“成果”,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它们都打着“智力开发”的旗号。观看完表演后,我恍然大悟——其实这些活动,。那些过目不忘(国旗)、挑选点卡、识字、珠心算,,只是在利用人类儿童时期的某些特性,进行哗众取宠的表演,让家长赚取一些虚荣心。它们没有任何长效的益处,反而会损伤孩子的正常发展。   在场的尹建莉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后我们私下交流,她告诉我,她一眼就看出来闪卡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儿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也认识100来个国家的国旗,这是他当时痴迷的事情,我们并没有拿它当回事儿。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本事”,但是它不能持久,长大一些后就都忘记了。只是有一些家长误以为孩子这种远远胜于成年人的记忆力,是智力超群的证明。   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对于一个人的智力来说,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在过去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用记忆储存知识是必要的,所以人们会看重记忆力。但是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把脑力当作储存卡或者记忆棒那样去使用了。   儿童(也是人类)真正的智力活动在于探索、体验、观察、发现、联想、反复的试验(尝试-失败-再尝试)、思考、分析、推理、想象和创造,也就是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儿童的对其认知的重要性。   虽然我反对过早开发智力,但我那天看到的,却并不是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所谓的超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动物本能的条件反射。如果有人真正去开发,其显示的结果绝不会是什么超强的记忆力, 换句话说, 。   我所敬仰的北大学长薛涌先生的确在实践真正意义上的过早开发智力。薛师兄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同,只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不是很认可他的一些做法。在我看来,他对女儿的智力开发,有些过火。比如,他跟女儿讨论社会问题,孩子经过搜罗信息、研究、辩证和分析,得出独特的结论来,这倒符合智力开发的原则,但却对孩子造成不符合其年龄段的“唤醒”。至少值得称赞的是,   那天演示的现场,一些闪卡从业人士声称这是在开发儿童的右脑。然而,据我所知,所谓的右脑开发,已经有科学家证明其是,原教育部副部长早已指出了这一点(请参阅韦钰院士的博客 http://blog.**/weiyu )   更何况,此“右脑”非彼右脑也!我们平常所说的右脑,是指皮层的右脑,也就是进化后的高级脑。而闪卡开发的,则是儿童的“原始脑”或曰“动物脑”。人类脑的发育,是有顺序的,相比有待成熟的高级脑皮层,儿童的“原始脑”更加发达。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需要去“开发”什么,无论左侧还是右侧、原始还是高级部位,,刻意而偏颇地开发某一边,会使整个脑的发展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整个人的发展失去和谐。任何被人为过度开发的部位,会侵占脑的其他部位的发展空间,并带来灾难性后果。如果我们想利用孩子脑部发育的特性,就应该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美好的事物,故事、运动、艺术、音乐、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等,让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美。  闪卡和识字卡从业人士说,儿童的学习是通过视觉进行的,这恐怕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 。在生命的头几年,思维与运动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孩子在活动的时候,脑子才进行工作。静止的状态下,脑子也不动了。上个月我在给一家儿童健身俱乐部演讲的时候,调侃式地说“。” 其实不仅是儿童,就连成年人,最佳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坐在那里看书听讲,而是。,远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就熟知这一点,现代的脑科学研究更无数次验证了它。 顺便说,你要做什么重大决定,最好别傻坐着苦想,而是出去走一走,而且,倒着走更好,令人头脑更清醒。   儿童首先发展的,不是视觉,而是触觉,是身体的感觉。大家都着急让孩子的脑尽快建立起神经网络,生怕错过某个敏感期。实际上,儿童发展规律决定其首先建立的是肌肉神经传导,把身体的感觉传递给脑,形成网络链接,并逐渐获得至关重要的本体感(proprioception,这是自我感的生理来源)。儿童在学龄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掌握自己的身体。。大部分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在身体感觉和平衡方面有问题。要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首先要他们先进行一系列的身体运动,发展他们的。通过运动,身体将全方位的感官感觉传递给脑,儿童逐渐形成图像思维。学龄前的儿童,图像思维正在发展,并不成熟,直到学龄期,才有真正的图像/形象思维,但抽象思维的萌发则更晚,要等到12~14岁期间。因此,让学龄前的儿童进行抽象思维,则是在透支他们的生命。   至于珠心算,孩子走了一条捷径,好像具备超常的计算能力。其实,真正的数学能力是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的。简便地“算”,孩子并不理解数理关系和逻辑,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那天现场演示的四岁女孩,仅仅算出一道题,第二道题,出题老师耐心地述说了三遍,她还是算不出来。如果这就是每天演练、每周两次课、每课一个半小时的成果的话,那么还是把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交还给她本应该进行的活动吧:用身体和感官感知自己和世界,保持她。这个小姑娘,呈现的不是一个四岁儿童所应该具备的正常状态,而是像一个小木偶一样等待成年人的摆布,我们几个人在一旁看得心酸。   所以可见,闪卡之类的把戏,并不能真正发展儿童的智力。它们其实把儿童的脑力活动(而且是很狭窄的活动)与其感官体验割裂开,也就是把孩子与他自己的感受割裂开,孩子无法与真正的建立联系,这是很可怕的。孩子处于成年人的控制之下,被动地接受刺激和灌输,并不能形成自己的内在知识。说得不客气些,孩子像是受训的动物一样,个体的生命没有得到尊重和发展。这样的孩子,在发展自我方面会遇到空前的障碍,也会造成一系列的身心问题。   还有给孩子进行早期识字训练的家长,声称5岁的孩子在一天之内可以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我不知道有哪本10万字的书是适合5岁儿童阅读的?如果是成年人的书,孩子无法理解阅读内容,也只不过是往她的脑袋里塞了一堆乱码而已,即便懵懵懂懂地懂得一些,提前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呢?   幼小孩子通过某些强化训练表现“超常”,只不过给家长炫耀的资本而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而言,有百弊而无一利。我们那天看着被展示的孩子,心里都感到十分沉痛。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他们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要珍惜要善待。
查看原文
没有验证的东西,请不要随便转发,我费那么大劲写文章就是为了澄清一些误解!除非你的孩子是经过右脑训练而最终变得象有些“所谓的”的专家那些负面的结果。否则,都是不可信的!还是那句话:80%的人因为看见而相信,20%的人相信才看得见!作为一个妈妈,我相信了,并实践了,这才是最关键的!
2011/12/27回复
aihuanquan:
我们也在纠结中,不知道闪卡的效果是不是真的好,而且收费也不便宜啊
查看原文
我会继续写下我从右脑教育中得到的感受,只为了还不了解闪卡的妈妈们!
2011/12/27回复
爱哭鱼 发表于 2011-12-27 11:43
学习,好妈妈一个


谢谢鼓励!我会加油的!上班中没时间也没精力写,明早更新!
2011/12/27回复
一开始看还是觉得有点意思,但是越到后面就越觉得是个托。拜托!
2011/12/27回复
权衡后取舍。
2011/12/27回复
现在妈网的广告帖多到真是……3
2011/12/27回复
sdxjobsdxjob17楼
书绫妈妈:
没有验证的东西,请不要随便转发,我费那么大劲写文章就是为了澄清一些误解!除非你的孩子是经过右脑训练而最终变得象有些“所谓的”的专家那些负面的结果。否则,都是不可信的!还是那句话:80%的人因为看见而相信,20%的人相信才看得见!作为一个妈妈,我相信了,并实践了,这才是最关键的!
查看原文
转发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认同小巫的观点,小巫也算一个很多妈咪都认识的教育人士,很多观点还是很好的。看她的观点也是借鉴学习,绝非盲从。相比闪卡,我们更愿意通过其他方法培养宝宝全方位能力,尤其是创新思考能力。当然认同闪卡的妈咪可以选择闪卡了。教育的途径很多,本来也就是见人见智的事情。对楼主的分享很感兴趣,也很愿意看到闪卡尝试的成果,但同时,也探讨一下其他方法.楼主不用一味抨击其他人的观点。
2011/12/28回复
猜你喜欢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智力开发的意义何在?

早教---就是要有效!20多位智慧父母的早教心得!重视早教的父母必读!!(已更新)

右脑开发适合中国孩子吗?

关于早教“棒宝贝”课程的利弊(跟进效果)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爸爸,你那为什么是鼓的?孩子性教育,你还打算视而不见?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