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要读高价书
22525204家有小学生

2012/04/04
全部回帖
看菜下饭,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罗,和买衣服一样,什么价都有
2012/04/05回复
各地的资源是分配好的,而且有限。不在自己的户口范围读书,来到别人的地头,就是争夺别人的资源了,所以交赞助费是必须的。
例如香港,现在禁止内地产妇到香港生孩子,就是为保护香港市民的资源。如果,广州政府也禁止非本地户口的人来广州读书或禁止跨区读书,就不会有赞助费了。
呵呵,我这么说,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但是,这是实话实说。所以,即使不喜欢,当你不在自己的户口范围读书,交赞助费是必须的。尽管地骂我、尽管地骂政府吧,要交的钱,必须交。否则,回老家。不然,食得咸鱼抵得渴!即使你纳了税,也要按政策规定,抱怨是没用的,骂也是没用的,怨自己啰。
例如香港,现在禁止内地产妇到香港生孩子,就是为保护香港市民的资源。如果,广州政府也禁止非本地户口的人来广州读书或禁止跨区读书,就不会有赞助费了。
呵呵,我这么说,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但是,这是实话实说。所以,即使不喜欢,当你不在自己的户口范围读书,交赞助费是必须的。尽管地骂我、尽管地骂政府吧,要交的钱,必须交。否则,回老家。不然,食得咸鱼抵得渴!即使你纳了税,也要按政策规定,抱怨是没用的,骂也是没用的,怨自己啰。
2012/04/05回复
其实没那么难
本地的,可以读不交赞助费的,
外地的
白云区,芳村区有些偏点的很多公立的小学赞助费才一两万
更不要说那些民办的,
成不成才不在于学校,关键是孩子自己争气
本地的,可以读不交赞助费的,
外地的
白云区,芳村区有些偏点的很多公立的小学赞助费才一两万
更不要说那些民办的,
成不成才不在于学校,关键是孩子自己争气
2012/04/05回复
赫思嘉:
各地的资源是分配好的,而且有限。不在自己的户口范围读书,来到别人的地头,就是争夺别人的资源了,所以交赞助费是必须的。例如香港,现在禁止内地产妇到香港生孩子,就是为保护香港市民的资源。如果,广州政府也禁止非本地户口的人来广州读书或禁止跨区读书,就不会有赞助费了。呵呵,我这么说,会有很多人不喜欢。但是,这是实话实说。所以,即使不喜欢,当你不在自己的户口范围读书,交赞助费是必须的。尽管地骂我、尽管地骂政府吧,要交的钱,必须交。否则,回老家。不然,食得咸鱼抵得渴!即使你纳了税,也要按政策规定,抱怨是没用的,骂也是没用的,怨自己啰。
查看原文同意,我们小时后上学就没赞助费,同学都是本地户口的,本地的教育资源,太多外来人口竞争,才造成高额赞助。
2012/04/05回复
为了资源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也该适当调整一些机制了,以达到外来人员安心稳定地为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否则,都回去老家发展,估计扫大街的都没有了(我所看到的很多脏活累活是几乎没有本地人做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外地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国家公务员也有东往西调的,也是为了合理配置的需要,刚需成正比才好。
当然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就会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不是也有关于外来人口子女读书的敏感话题嘛。(其实国家政策没有借读费一说的,都是一些地方政府一些家长给抬起来的,有的事情并不是我们一些个人所能左右的)
所以吧,这位妈妈你就随波逐流吧,就像17楼妈妈说的看菜下饭了。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父母正确的引导也很重要。
当然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就会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不是也有关于外来人口子女读书的敏感话题嘛。(其实国家政策没有借读费一说的,都是一些地方政府一些家长给抬起来的,有的事情并不是我们一些个人所能左右的)
所以吧,这位妈妈你就随波逐流吧,就像17楼妈妈说的看菜下饭了。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父母正确的引导也很重要。
2012/04/05回复
距离的遥远:
你要是有钱,跟人家一样十几万赞助你要是没钱,就读不用赞助的小学看菜下锅呀
查看原文关键是没有不要赞助的学校啊?只要是外地的,进公校全部要赞助。进民校,六年的学费加起来也是很不小的一笔数目。
外地人上学,真的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什么名校啊,什么师资啊。只考虑一个,能离家近,能少点赞助费。就很满意了。
外地人上学,真的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什么名校啊,什么师资啊。只考虑一个,能离家近,能少点赞助费。就很满意了。
2012/04/05回复
我儿子去年上的小学,交的四万赞助费。我们也是外地户口。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择校,就是离家很近,二年级的时候就不用再接送,让他自己来去。实在是不想把儿子送回一千多公里的老家。从小在这边长大,临了还要回去,心里肯定是接受不了。当时这学校能接收,我都高兴得无法言语了。真的了了我心头的一件大事。
2012/04/05回复